邓小平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2021-11-27张正茂马德坤
张正茂 马德坤
(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济南 250358)
邓小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者,高瞻远瞩地提出了一系列符合国情党情的国家治理现代化思路。梳理其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的逻辑脉络,可为新时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经验借鉴和基本遵循。
一、正确看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国家治理思想
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着许多治国理政思想,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为民本思想、法治思想、德治思想。邓小平充分汲取传统国家治理思想的合理内核,以此来推动社会主义国家治理和各项建设活动的有序平稳开展。
(一)弘扬传统民本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和强调“以民为本”“民为邦本”的治国理念,把人民的拥护与否看作是决定政治命运的根本。得人心者得天下,这是古往今来的治国法宝。远可追溯至先秦时期,诸子百家强调民众百姓在治国过程中的重要性,孔子主张富民,民富是国强的基础;孟子则强调民贵君轻;荀子用“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形象地阐述民众百姓的重要性。历朝历代政治家无一不把百姓放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他们的共同点即在于富民、保民和得民,使民丰衣足食,实现国家长治久安。但封建的民本思想有着很明显的狭隘性,即当民众与统治阶级的利益产生冲突时,民众的利益就会被抛弃。邓小平在其治国理政的实践当中批判地继承了这一思想,汲取其中精华部分。1980年,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指出:“政治上,发扬人民民主,保证全体人民真正享有通过各种有效形式管理国家、特别是管理基层地方政权和各项企业事业的权力”“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1]这体现出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带集体十分重视人民参与国家治理的重要性,也充分彰显出人民是国家治理的依靠力量。
(二)汲取传统德治思想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长河中,以德治国的政治思想是以儒家为代表的国家治理思想的主要理念,如孟子的仁政、民贵君轻以及荀子的“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2]等。邓小平充分汲取了德治思想的合理内核,提出德治方面的许多论断。一是他关于德治论述的核心是培养造就社会主义“四有”新人,这是推进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目标指向。在党员领导干部的教育选拔方面,邓小平指出,要“教育干部成为‘四有’干部”[3],“要选拔德才兼备的人进班子”[4]。邓小平还提出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道德,对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伦理道德等方面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二是邓小平关于德治的重要论述贯穿着教育和法律两个重要手段。邓小平强调,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会带来一些不确定的因素和风险,因此,“我们用法律和教育这两个手段来解决这个问题”[5]。他认为,道德是一种软性的规范,法律是一种硬性的约束,只有二者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出治理的应有效能。
(三)借鉴传统法治思想
法家认为,要想制定多数人遵守的规范,只能制定强制性的法律。管仲指出:“是故先王之治国也,不淫意于法之外。”[6]认为一国之君治理国家,绝对不能脱离法律这一有效手段。中华法治文明中的法治资源十分丰富,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自成体系的成文法典,汉唐时期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法典。从我国古代看,凡属盛世都是法制相对健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法家主张“以法而治”,商鞅“立木建信”,强调“法必明、令必行”,使秦国迅速跻身强国之列,最终促成秦始皇统一六国。邓小平面对“文革”结束之后经济萧条、法律制度欠缺不全、社会秩序混乱的局面,以其独有的思维,借鉴传统法治思想,总结历史经验,明确指出“国要有国法”[7],即要健全社会主义国家法制体系。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要有国法作保障和支持,这也是邓小平法治思想的重要内容。邓小平认为中国共产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活动,社会主义国家的治理、建设和向前发展,社会秩序的稳定、政治局面的安定团结都离不开国家法律制度的健全和规范。
二、邓小平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思想
准确把握邓小平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的丰富内涵,必须着力从其对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战略部署、符合国情的现代化治理道路、现代化治理思想原则三个方面进行。
(一)对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战略部署
把社会主义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强国,这是邓小平开展国家治理现代化各项工作的目标。1978年3月18日,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是我国人民肩负的伟大历史使命。”[8]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邓小平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有效之路,坚定不移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牢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断推进改革开放,以推动国家现代化进程。
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推进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在邓小平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要寻找适合中国发展的经济建设道路。治理国家必须首先要发展好经济,经济搞上去了,才能为其他各方面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物质保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工作重心转移的决定之后,我国经济进入了稳步前进的发展阶段。一方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完善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一定的物质基础是任何社会所不能缺少的,古往今来,皆是如此,而社会主义社会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较高阶段,更不能例外。邓小平强调:“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9]因此,必须始终如一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夯实社会主义社会的物质基础,为社会主义国家的进步和发展凝聚强大动力。另一方面,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才能不断消除贫困,充分展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邓小平指出:“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是要大幅度发展社会生产力。”[10]唯有不断推进社会生产力实现大发展、大突破,我们的国家、社会和人民才能不断富强、和谐和幸福。邓小平不断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必须要不断地推进经济建设,凸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健康发展的保证。四项基本原则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首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有一个正确的发展方向,这一方向必然只能是社会主义方向。邓小平强调:“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有凝聚力,才能解决大家的困难,才能避免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11]实现现代化的方式和道路有两种,一是资本主义现代化,二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资本主义现代化,是有目共睹的经济剥削和残忍的资本原始积累,以牺牲大多数人的利益为代价,这样的现代化是不符合中国人民的诉求,是行不通的。因此,必须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其次,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必须要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这一核心只能是中国共产党。邓小平明确指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共产党的领导是不可能的。”[12]历史和实践多次证明,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难以取得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任何否定党的领导的言论和行为从根本上说都是错误的、有害的。再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充分发扬民主,不断健全法制。邓小平强调:“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13]但是,只有民主这一手是不行的,必须同时抓好法制建设,推进法律的制度化规范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保驾护航。最后,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有正确的理论指导,这只能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伟大事业的开辟必须要有伟大理论的支撑,需要伟大理论指引前进方向。唯有如此,才能不断夺取新的胜利,取得新的成就,铸就新的辉煌。
3.改革开放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邓小平指出:“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14]改革开放是历史证明了的具有强大生机与活力的伟大实践,是我们必须持之以恒、不断推进的一项基本国策。首先,只有坚持推进改革开放,才能不断解放和提高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提升人民的生活。1958年至1978年,是我国经济发展相对滞缓的20年,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较低。对此,邓小平指出,“不改革就没有出路”[15]。必须要推进改革,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其次,只有坚持推进改革开放,才能冲破传统体制束缚,推进社会主义各项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一些影响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现象依然存在,这严重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我们党通过一系列改革使得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完善,其优越性得到充分发挥。最后,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才能充分利用国内外各种资源,增强国际竞争力,提升国际地位。改革开放使我国与世界其他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资源流动性加强,国外先进技术、管理经验、人才涌入,我们也“走出去”,我国经济实力得到极大加强,国际声望日益提升。
4.以“三步走”等战略目标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对于中国如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邓小平从长远发展和全国大局出发,提出了“三步走”发展战略目标。1987年8月,邓小平在会见意大利共产党领导人时指出:“我国经济发展分三步走,这是我们的战略目标,这就是我们的雄心壮志。”[16]随后,党的十三大正式把邓小平“三步走”发展战略确定下来,这三步走的战略目标,把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从经济目标中分阶段地体现出来,使人们从经济成果中深刻地体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了进一步更好地推进“三步走”发展战略,邓小平提出“台阶式”发展的思想,要求国民经济建设不能落后,必须抓住有利时机,有条件的地方尽可能搞快一点,发展自己。他强调:“可能我们经济发展规律还是波浪式前进。过几年有一个飞跃,跳一个台阶,跳了以后,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再前进。”1982年,邓小平又提出国家发展的三个重要方面,即农业、能源交通、教育科学三个重点领域。农业是一项根本性工作,必须真正把推动农业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首位,没有农村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能源交通是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的驱动力。推动教育和科学事业的发展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提供宝贵的人才保障,无论是农业、能源交通,还是整个经济的现代化,最终都要靠科技和教育。1988年, 邓小平提出了沿海内地、东西部共富的两个大局战略构想,他对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的发展作出了高瞻远瞩的判断。第一个大局,强调沿海地区要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实现较快发展,从而带动内地的发展,内陆要服从这一大局。第二个大局,强调沿海地区发展到一定时期,必须拿出更多的力量来推进内陆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沿海要服从这个大局。邓小平除了强调“两个大局”战略构想之外,还十分重视西部地区的发展,强调要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扶持力度。
(二)探寻符合国情的现代化治理道路
探寻符合国情的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现代化道路,是邓小平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是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二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是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四是重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1.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是治理国家的领导力量。因此,要治理好国家,必须首先加强党的自身建设。邓小平指出:“为了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努力改善党的领导。”[17]他科学地总结了过去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经验教训,并结合新的时代特点提出许多新思路、新概念、新举措。首先,改革党的领导制度。在领导制度的改革方面,邓小平看到了过去党和国家的一些具体制度存在诸多弊端,比如官僚主义、家长制现象、领导职务终身制等。如果不加以改革,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很难得到充分彰显。因此,邓小平指出,要更新领导意识、改变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才能调动全社会、全体人民的积极性。其次,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邓小平指出,改善党的领导,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并指出,党的领导机关除了掌握方针政策和决定重要干部的使用外,要建立健全党内法规制度,要腾出主要的时间和精力来做思想政治工作,做人的工作,做群众工作。最后,改进党的领导方式。领导方式是否科学,对领导目标和任务的实现具有直接影响。在邓小平看来,领导方式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党要管大事、抓方针。新时期党的领导方式要从三个方面加以改进,一是靠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群众,二是靠强有力的思想组织工作来团结群众,三是靠好的党风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来影响群众。[18]
2.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79年11月,邓小平在会见吉布尼时指出,“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19],这对中国改革提供了重要思路。1982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对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框架作出明确规定,并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重要论断。1985年,邓小平在会见美国高级企业家代表团时指出:“搞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进行一系列的体制改革,这个路子是对的。”[20]1987年,党的十三大又提出“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经济运行机制,后来又提出使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关于计划和市场的科学论断,极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使我们对计划和市场关系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在党的十四大上,以文件形式确定了这一方向和目标。
3.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邓小平高屋建瓴地提出把民主建设和法制建设结合起来,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展国家治理的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一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邓小平在1979年3月党的理论务虚会上、1980年中央召开的干部会议和中央工作会议上、1985年4月接见坦桑尼亚贵宾时讲话等不同场合多次强调发展民主的重要性。之后,在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中,邓小平突出强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他提出“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21],“调动积极性是最大的民主”[22]等重要论断。邓小平领导中国共产党不断完善民主制度,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迈上了新的台阶。二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这是邓小平从历史经验中总结、从制度入手的治国思路。改革开放之前,制度不健全,法规遭到践踏,人民渴望民主,国家需要法律。因此,邓小平在复出之后,便着手开展法制建设。他在1975年发表的8篇讲话中,有6篇谈到制度问题。[23]1978年12月,邓小平指出要加强检察机关和司法机关建设。1979年,五届全国人大通过了包括刑法、刑事诉讼法等7部法律。他指出,“我们能担任司法工作的干部起码缺一百万”[24]。由于政法人员的缺乏,导致政法机关作用的发挥受限。因此,邓小平提出要大力扩大政法队伍,并不断完善政法人员的相关法规,如《法官法》《检察官法》《律师法》等。另外,邓小平始终把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放在重要位置,提出“加强法制重要的是要进行教育”的重要思想。根据邓小平的指示精神,1986年开展了全国范围内的普法教育活动。据统计,截至到1990年8月,有7亿人参加了普法学习(全国总共7.5亿普法对象),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教育成效。[25]党的十五大报告正式提出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正是对邓小平从制度入手完善社会主义法制的进一步推进和发展。
4.重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推进文化建设是治国理政的一项基本内容。一方面,不断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通过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伟大实践经验,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在中共十二大开幕词中,邓小平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同改革经济与政治体制、打击犯罪、党的整顿相并列,给予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极高的战略地位。1986年9月,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科学部署,第一次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的科学论断,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了更为完整清晰的认识。另一方面,邓小平提出要培养“四有”新人。他认为,我们国家的国力兴衰、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1985年5月,他指出:“搞现代化建设,最重要的是知识和人才。”[26]此后,全国各行各业积极开展以此为主题的各项活动。比如1985年的“祖国在我心中,做四有新人”、1991年的“学雷锋精神,做四有新人”等活动。这些活动的有效开展,使得广大社会主义建设者燃起了奋勇前进的斗志,人们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三)坚持现代化治理思想原则
邓小平深刻总结和反思新中国成立后30年的经验与教训,以其独创性的理论指导中国国家治理的实践,描绘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蓝图,其中蕴含着许多现代化治理思想原则。
1.坚持实事求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这一切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都需要科学思想的指导。邓小平指出:“现在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靠实事求是。”[27]邓小平坚持和运用实事求是的思想原则,积极推动对社会主义旧体制的全面改革,实际上是对原有生产关系的调整。但是,这一改革与1958年以来的不断进行的生产关系变革有着根本不同,那时追求的是“大、公、纯”,导致脱离中国实际情况,脱离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而改革则相反,追求切合实际,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28]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命题,将改革开放推进到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邓小平指出:“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与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29]同时,他指出,必须既要防“左”又要防右,保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能够被得到坚持和贯彻。
2.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首先,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1985年4月邓小平在会见坦桑尼亚副总统姆维尼时鲜明地提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30]的重要论断,为我们开展现代化建设和增强综合国力明确了奋斗目标。同时,社会主义法制能够充分保护社会主义经济健康发展,能够保障人民民主,能够维护社会稳定,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其次,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和惩治腐败是保障改革开放得以顺利向前推进的重要条件。实行改革开放之后,总有一些犯罪和丑恶现象频频露头,一些干部被权色所腐蚀,失去了共产党员的初心。邓小平指出:“有了打击经济犯罪活动这一手,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就可以沿着正确的方向走。”[31]“对干部和共产党来说,廉政建设要作为大事来抓。”[32]并且,这一手必须长期地坚持下去,常抓不懈。再次,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1979年10月30日,邓小平在给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祝词中就明确地阐明这一思想原则。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二者是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关系。物质是基础,只有当人民的生活水平提升了,经济状况改善了,人们的文化水平、精神面貌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同时,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有序开展,也可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凝聚强大的精神动力。因此,二者的有机统一能够充分推动国家治理的进一步发展。
3.坚持在稳定中求发展。邓小平指出:“只有稳定,才能有发展。”[33]他曾多次强调稳定的重要性,指出“一个是政局稳定,一个是政策稳定,两个稳定,不变也就是稳定”[34]。邓小平所讲的不变并不是字面意思上的、僵化的、没有发展的不变,而是从长远来看的不变。邓小平谈稳定的目的在于谋求中国的进一步发展,中国的发展需要政局和政策的稳定,此举意在不变中求变,在稳定中求发展。稳定的政治环境是我们开展一切活动的前提和基础,面对现代化进程中前所未有的挑战,没有一个稳定的政治局面就不可能应对和处理层出不穷的难题,就不能开展行之有效的社会主义建设活动。因此,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上指出:“没有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就不可能搞建设。”[35]他指出,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认为没有四个坚持就没有政治稳定,也就不能搞经济建设。不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中国就“没有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没有稳定的社会秩序,什么事情也干不成。”[36]
三、对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现实意义
邓小平的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内涵丰富、逻辑严密,对新时代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深刻意义。我们必须始终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牢牢把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根本方向,积极倡导民主与法制思想,切实坚持实事求是的方法原则,提高驾驭改革开放的战略思维。
(一)始终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一直坚定不移地把人民作为国家的主人,作为国家治理的主体,依靠人民推进国家治理。因此,中国共产党要想确保国家治理进一步发展,取得如期成果,使其具有永恒的生命力,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一方面,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依靠力量。在大刀阔斧的改革开放实践中,我们始终秉承这一思想,从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设立经济特区,都是依靠人民群众,没有人民群众的参与,我们的改革开放事业举步维艰,正如邓小平指出,“群众是我们的力量源泉”[37]。我们只有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一往无前,取得各项事业的胜利。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治理国家必须要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为此,要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1992年,邓小平提出三个“有利于”的价值判断标准,其中之一便是“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这充分地体现出邓小平国家治理思想的人民立场和根本旨归。回首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的奋斗历程,不难发现,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时刻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这是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到建设,从建设到改革,从改革到复兴所一路秉承的核心理念和基本立场。
(二)牢牢把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根本方向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伟大决策,是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必然选择,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有力保障,这是一项百年大计。1975年,邓小平主持工作时的重点之一便是做好整顿经济秩序。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伟大决策正式确立。此后,我国经济水平不断得到提升,综合国力逐步增强,人民对社会主义的信心和凝聚力极大加强。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了党的基本路线,明确地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纳入其中,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再次强调这条基本路线一百年不能变,必须始终如一坚持下去。同年,党的十四大指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历史和实践证明,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决策是正确的,它极大地改变了社会面貌,人们的生活生产等各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一切成就的取得归功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所做出的战略决策,“这是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开端”[38]。这一战略决策的实行,把我国国民经济引向了一条新的正确的发展道路。
(三)积极倡导民主与法制的思想
邓小平在强调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既重视制度规范,又重视民主自由,尤其是在民主政治建设的方面,把民主政治与制度建设合二为一,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制度得到稳定发展。邓小平认为,“要通过改革,处理好法治和人治的关系”[39]。首先,法治要求党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活动,把依法治国和党的领导统一起来,可以有效克服个人专断、领导者个人权大于法、以言代法的弊端。其次,公民要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对公民加强法制教育。最后,加强法制建设,必须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40]。这是邓小平法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各领域内存在的混乱不堪、消极腐败的现象,必须要完善法律,肃贪守廉,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树立法律权威。
(四)切实坚持实事求是的方法原则
邓小平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对客观存在的形势关系作实事求是的分析,不掺杂主观的成分。他强调:“中国式的现代化,必须从中国的特点出发。”[41]首先,实事求是要求社会主义国家治理必须充分考虑到现实国情的制约,比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除此之外,共同富裕思想、“三步走”战略、“台阶式”发展等等,都是邓小平根据中国实际国情而作出的科学规划,这些科学规划都能体现出邓小平对现实国情的考量。其次,实事求是要求社会主义国家治理坚持民主决策,反对国情分析判断上的一言堂、一刀切。邓小平一直坚持发扬民主、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对于中央领导集体的意见给予充分尊重,尊重不同意见、不同声音的发表,时刻警惕一切决策都不可脱离国情急于求成。再次,实事求是要求社会主义国家治理要正确分析人民群众的愿望需求,不断了解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正确认识人民群众的冷暖温饱等现实问题是正确分析国情的重要方面,而国情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因此,不断研究和解决新情况新问题则是国家治理进程中的客观要求,二者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方法原则。
(五)提高驾驭改革开放的战略思维
邓小平审慎分析世界形势,客观剖析中国国情,以此选定了“改革开放”这一强国富民的发展战略。一方面,改革是中国复兴的重要出路,是中国长期的历史任务,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我们要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必须一以贯之地坚持和推进改革,以改革促发展、谋复兴。邓小平认为,改革“是为下一个十年和下世纪的前五十年奠定良好的持续发展的基础。没有改革就没有今后的持续发展”[42]。另一方面,对外开放是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邓小平洞悉世界发展大势,提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43]。指明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进一步来说,对外开放是邓小平汲取历史经验而做出的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治国方略。中国千年的历史证明,封闭自守只能带来落后衰退,只有实行对外开放,才能促进经济社会各方面向前发展。改革开放40多年的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我国国力得以富强、社会发展得以稳定、人民生活得以提升的重要驱动力,是治国富民的重要手段,极大地促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平稳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