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发展理念影响下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研究

2021-11-27马桂英

山西青年 2021年15期
关键词:教学科研馆藏图书

马桂英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河北 廊坊 065000)

高校图书馆集信息技术和馆藏资源优势于一身,其理应在推动高校教学科研、新设专业论证审查、人才培养和毕业实习环节发挥重要作用,但是长期以来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潜力尚未得到有效开发,其在高校管理与发展中一直充当配角,发挥基础的辅助作用。因此,笔者写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是从新发展理念的视角出发,推动高校图书馆现有管理模式创新,引起学校领导对图书馆发展的高度重视,并将其与其他单位一起列入高校发展规划,充分发挥图书馆在学校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中的重要职能,为进一步提升高校综合实力和人才培养质量贡献力量。

一、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创新的重要意义

新发展理念是指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是指挥棒、红绿灯,全党全社会必须坚决贯彻与落实[1]。将新发展理念引入高校图书馆治理领域,推动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转变,是实现高校图书馆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满足读者个性化信息服务需求,推动高校内涵式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一)有利于高校图书馆长远发展

高校图书馆在高校发展中,长期处于被动服从的角色,其发展方向和定位不够明确,加之高校不对其进行重点规划,使得其发展缺乏有力保障。然而,伴随新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及中央要求在各领域一以贯之,高校图书馆迎来了发展的机遇。新发展理念在图书馆领域的践行,要求必须革新现有管理模式和制度,为新发展理念更好地保驾护航。将新发展理念引入图书馆管理领域,推动现有管理模式及制度创新,必将有利于高校图书馆的长远发展。

(二)有利于满足读者个性化需求

伴随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加速发展,碎片化阅读内容充斥于各大社交媒体,读者的个性化需求变得越来越多样。在受碎片化阅读深刻影响下的读者,其需求满足程度取决于管理有效性,一味依赖于传统的管理手段和方法,着实难以满足读者的多元化需求,不利于增强图书馆对用户的黏性,从而不利于进一步提升读者满意度。而基于新发展理念推动图书馆管理模式创新,则有利于满足读者的个性化信息服务需求。

(三)有利于实现高校内涵式发展

高校图书馆传统的管理模式,着重强调一切服从高校领导与管理,在这个过程中一直很被动,除了做好本部门本职工作,基本上不参与其他管理活动,工作人员也非常缺乏服务意识,业务知识和技能基本上没有提高,这种安于现状的工作态度及行为,从眼前来说貌似占了大便宜,但是从长远角度来说,不管是对图书馆高质量发展,还是对从业人员自身能力提升都是百害而无一益的。而贯彻新发展理念下的图书馆管理,则有利于推动高校的内涵式发展,实现图书馆从业人员工作能力大提升。

二、当下高校图书馆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结合新发展理念的精神内涵,考虑到高校图书馆管理实际,推动高校管理手段和方法转变,必须着力解决如下五大难题。

(一)管理创新力度不足

在新发展理念指导下,推动管理手段和方法创新,重构领先的管理模式,是实现图书馆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路径[2]。然而,高校图书馆现有管理手段,基本上停留在人工作业阶段,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比较滞后,不能满足读者的个性化服务需求。在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的当下,如果不主动引入先进信息技术,加快提升工作人员的服务能力,那么高校图书馆将很快落后于同行,不能更好地服务于高校学科发展和专业建设,不利于高校早日建成“双一流”大学。因此,新形势下加快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力度,是扭转现状、追赶先进和引领行业发展的关键之举,意义十分重大。

(二)与教学科研不协调

过去,高校图书馆是一个服从安排和封闭运作的小单位,与其他单位之间的业务交往甚少,不参与学校教学科研规划和评估,至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和专业论证更是不涉猎,这使得高校图书馆的参谋作用没有发挥出来,一定程度上助长了高校的发展失误。此外,在图书采购上基本上不考虑教学单位的意见,所购图书要么与学科专业有偏差,要么与现有专业脱钩,导致图书资源的利用率不高,不能更好地服务于学校人才培养。由此可见,新形势下推进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可以有效打通高校图书馆与教学单位和行政职能部门之间的体制障碍,更好地发挥高校图书馆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和校企合作中的建言献策作用。

(三)基础设施能耗太高

节能降耗,缩减成本,是新发展理念对高校图书馆提出的新要求。而高校图书馆现有管理能耗较高,比如人岗配置不合理、开闭馆时间不合理、馆藏资源利用不充分、基础设施设备能耗太高、图书馆内部空间利用不科学、图书采购管理成本较高等,这些问题严重制约图书馆发展,不利于实现资源利用价值的最大化。因此,这种恶性循环式的管理,必须加以彻底革新,还图书馆一个有希望的未来。

(四)尚未接受师生监督

外部监督是促进管理良性循环、提升管理效率和效益的重要手段。“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和“保证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避免管理失信和提升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3]。然而,不少高校图书馆目前尚未全部公开自己的管理内容及明细,尤其是各项费用支出明细表,这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图书馆的公信力,不利于赢得读者用户的满意度,从而对其长远发展无疑设置了障碍。此外,图书馆从业人员学历、工作经验和能力、工作考核周期内工作表现和工作业绩认定,也要不定期公示,接受校内师生监督,避免带病提拔及任人唯亲,从而实现人岗有效配置。

(五)馆藏资源共享不够

共享,是新发展理念的根本要求,是坚持人民至上发展理念的生动体现。然而,高校图书馆原有的管理方式,使得馆藏资源共享不够充分,图书资源利用率低,其教学科研价值未能充分挖掘,没能充分发挥对高校图书馆的显著作用。此外,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也可以面向公众开放,让当地市民享受图书借阅便利,促进市民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为营造良好的书香社会创造条件。因此,推动高校图书馆管理方式的创新,有助于促进馆藏资源的开放和共享,让高校图书馆沉睡已久的图书资源活起来,充分满足校内师生及广大市民的求知需求。

三、新发展理念下的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

针对高校图书馆管理存在的上述问题,结合新发展理念的精神内涵和要求,推动高校图书馆管理方式创新,笔者认为可以着重从如下五个方面下功夫。

(一)推进管理模式创新,不断健全管理制度

新发展理念是实施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的重要指南,而相应管理制度则是新发展理念取得实效的重要保障。如果没有制度约束,高校图书馆管理会流于形式,效果难以保障。首先,以创新驱动高校图书馆管理的蜕变。创新管理理念,规范管理流程,引进先进技术,革新管理制度,提升服务能力。其次,为保证创新取得良好效果,要不断完善管理制度,比如人事管理、设备管理、借阅制度、采购制度、服务制度及后勤保障制度等,规范管理行为,提高管理实效。总之,通过推动管理模式创新,不断健全管理制度,确保新发展理念落地,推动高校图书馆可持续发展。

(二)破除部门体制壁垒,助力教学科研发展

部门内部或单位之间的体制壁垒,是阻挡高校图书馆与其他部门或单位正常开展业务交流的主要障碍之一。首先,高校要进行统一规划,召开全校动员大会,狠抓关键少数领导干部,制定相应惩奖制度,奖优罚劣,限期坚决破除横亘于部门或单位之间的体制障碍,确保新发展理念在各单位或部门坚决落实。其次,高校图书馆要立足自身长远发展,胸怀大局,树立集体意识,针对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彻底解决,并协助学校做好短期或中长期发展规划,积极助力学校教学科研发展。再次,高校图书馆要心怀使命,主动担当作为,积极参与到学校各项工作建设中,全心全意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帮助学校提升办学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三)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图书馆新发展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图书馆大发展,体现了绿色发展理念的要求。首先,高校图书馆要强化基础建设,固根基,利长远,要不断改进图书馆内部空间,保证空间的科学规划与合理利用。其次,要实现人岗有效配置,将合适的人任命于合适的岗位,提升管理效能和服务水平。再次,要提高馆藏资源利用率,让珍贵图书资源活起来,充分发挥其对育人的价值,促进人才培育质量上水平,提升学校的良好的社会形象。最后,引进先进信息技术,比如把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引入图书馆管理领域,把工作人员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将更多的时间用于提升管理及服务能力,并更好地满足读者个性化信息服务需求。

(四)鼓励师生参与管理,提高读者服务能力

参与式管理是一种经典的管理方式,师生积极参与学校管理,体现了开放发展理念的新要求。鼓励师生积极参与管理,既可以提高师生的主人翁意识,又可以帮助学校改进图书馆管理流程,为更好地满足读者的多样化学习要求提供支持。首先,广大师生要参与到高校图书馆的借阅管理中,让现有的管理制度变得更人性化、更温情,提升读者的学习体验和满意度。其次,要积极参与图书馆的图书采购环节,结合各学科特点及专业要求,采购各学科专业图书或期刊,满足相应学科读者的学习要求,以进一步增强读者的忠诚度。再次,要积极参与到高校图书馆的学习空间营造环节中,充分结合读者对阅读空间的新要求,合理布局和优化图书馆的读书座椅、储物柜、盆景和挂画摆放,分区规划读书、休息和娱乐的功能设置,更好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

(五)实现馆藏资源共享,提升图书利用效率

实现馆藏资源共享和提升图书利用效率,体现了共享发展理念的新要求。首先要贯通校院系三级图书馆的数据库,实现电子图书跨校区跨数据库检索,提高读者的学习满意度。其次,要开发短视频,注册微信公众号,让学生自愿注册,填写个人基本信息,根据学生兴趣爱好,按需推送相应信息服务,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最后,采用先进信息技术,让馆藏图书资源活起来,进入读者的视野,激发读者的学习欲望,满足社会公众的需求。

猜你喜欢

教学科研馆藏图书
馆藏高句丽铁器的显微共聚焦激光拉曼光谱分析
馆藏几件残损《佚目》书画琐记
班里有个图书角
中小学教师为什么不热衷科研
小学教师胜任力及其提升策略研究
论职校教师如何开展课题研究
介绍两件馆藏青铜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