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SCP范式的高校金融风险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2021-11-27

山西青年 2021年24期
关键词:度量汇报金融风险

李 萌

(宿迁学院商学院,江苏 宿迁 223800)

一、金融风险管理课程概况

金融风险管理课程是金融学专业的必修课程,一般开设于大三下学期,旨在让学生掌握金融风险的产生原因、主要类型与特征,从而掌握不同类别金融风险度量方法与基本原理,提高应对金融风险的思辨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制定科学的风险管理方案,具备较强的金融敏感性与过硬的职业素质与道德素质。金融风险管理课程综合性较强,课程内容包括金融风险管理课程相关理论与风险度量模型与方法,涉及经济学、概率论、计量方法等内容;金融风险管理课程创新性较强,近年来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的迅速发展催生了新型金融风险,要求金融风险管理课程教学与时俱进。

二、金融风险管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难度较大,教学重理论轻度量

金融风险管理课程理论性与实践性较强,教学难度较大,不仅包括风险产生原因、类别、特征等理论分析,也包括各种金融风险的度量方法与测度模型等实践操作部分,如度量操作风险的高级计量模型,刻画金融风险相关性的Copula函数等,需要用到SPSS、Matlab等软件操作,对于本科生的计量知识与数学知识提出较高要求,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偏重理论知识传授,忽略风险的度量实践操作[1]。当前金融风险管理课程多为48课时,而每一种风险度量模型的讲解需要花费至少2课时,在有限的课时内无法同时兼顾理论分析与度量实践,产生重理论轻度量的现象。

(二)教学方式较为传统,学生参与性低

金融风险管理课程知识点多,教师为能够在48课时内教授全部课程内容,通常教师讲,学生听,教学效果反馈一般。以利率风险管理为例,利率风险的衡量方法包括缺口分析、利率差幅、久期等,学生需要掌握每一种衡量方法的概念、具体计算过程及计算结果的经济意义等,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充满着理论灌输与计算练习,学生对于计算题存在畏难心理,影响教学效果。

(三)教学考核内容单一,学生会考不会用

当前金融风险管理课程考核内容以理论考试为主,考核题目包括选择、名词解释、简答、案例分析、计算等,缺乏实践内容考核[2]。学生为了通过考试,努力背诵记忆理论知识,缺乏应用能力。通过阅卷发现,学生在名词解释、简答上得分较高,在案例分析与计算上失分较多。在案例分析考核中,部分学生不能根据案例选择适用的风险管理策略与程序;在计算题考核中,部分学生对计算原理一知半解,经常出现用错公式、带错数据现象,应用能力较低。

三、金融风险管理课程教学改革SCP范式构建

结合教学过程,将教学中的SCP范式定义为教学结构—教学行为—教学绩效三个方面[3]。其中,教学结构决定教学行为与教学绩效;教学行为受到教学结构制约,教学行为也决定着教学绩效;教学绩效是教学结构与教学行为的结果与反馈,同时教学绩效的变化会影响到教学结构与教学行为的调整。三者之间双向循环影响,根据学生学情适当调整教学结构与教学行为,进而提升教学绩效。

(一)教学结构

根据SCP范式理论,结构对行为与绩效发挥决定性作用。应用在金融风险管理课程教学中,教学结构构建整体的教学框架,奠定未来的教学基础,主要体现在金融风险管理课程教学大纲制定与教学教材选取两个方面,教学大纲发挥宏观指导作用,教材选取贯穿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学大纲与教学教材决定后期的教学行为与教学绩效。

1.教学大纲制定。当前金融风险管理课程多为理论课时,缺乏实践课时,因此在大纲制定过程中应当适量增加上机课时,体现应用性。上机课时多集中在金融风险量化操作中,比如度量信用风险的信用矩阵模型,度量风险相关性的Copula函数模型,通过上机操作提高学生的风险管理应用水平。

2.教学教材选取。当前金融风险管理课程教材理论性强,教材内容多偏向于理论分析,对于风险度量部分只是简单介绍其原理,教材中案例较少,且多为年代较久的经典案例。因此在金融风险管理课程教材选取中,应当同时注重理论性与应用性,教师可选取多本教材,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兼顾理论教学与案例与模型度量的应用性。

(二)教学行为

金融风险管理课程教学大纲与教学教材决定了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行为,教学行为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的教学方法,为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教学行为主要包括案例教学与学生小组汇报两个方面。

1.案例教学。将金融热点内容与经典事件作为案例,不仅提升学生兴趣,在案例分析讨论的过程中也有助于启发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金融敏锐性。例如在证券投资风险管理中,以“上证指数”“深证指数”“创业板指”为例,选取“股市大盘走势分析图”,通过基本面分析与技术分析与学生一同探讨股市中的“熊市”与“牛市”,分析股市中存在的系统性风险与非系统性风险,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投资观念,避免盲目跟风投资。

2.学生小组汇报。除了教师自身准备的案例外,将学生分组自行选择金融风险类型进行汇报,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通过学生汇报发现,学生汇报选取案例比较新颖,多结合金融时事,如在全面风险管理汇报中,学生选择“国华绥中发电公司实施全面风险管理案例”,分析了绥中发电公司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过程,引起了学生极大的讨论兴趣。此外,部分学生对于金融风险度量模型较为感兴趣,选择了相关的优秀硕博毕业论文进行展示与汇报,梳理模型的发展与应用。学生汇报结束,教师组织学生评价点评,分析讨论,相较于教师授课,发现学生汇报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选取的案例也更加有趣味性。

(三)教学绩效

教学绩效是对教学结构与教学行为的反馈,是检验教学结构与教学行为的直接指标,主要体现在教学的考核与评价两个方面,根据教学考核与评价的结构,进而去适当调整教学结构与教学行为。

1.教学考核。当前对于金融风险管理课程考核方式较为单一,需要创新课程考核方式。在教学大纲中涉及上机课时,在教学行为中包含了学生小组汇报,因此把教学考核分成以下几个部分:一是平时考勤分,鼓励学生点评学生汇报案例,鼓励学生回答问题;二是小组汇报分数,根据汇报PPT、演讲、问题回答等方面确定汇报分数;三是上机分数,根据模型演练与分析结果确定上机分数;四是期末考试,增加案例分析等综合性题目,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通过期末考核结果,教师总结分析授课中存在的不足,完善调整教学结构与教学行为。

2.教学评价。金融风险管理课程授课结束后,采取学生与师生互评两种方式进行教学评价,通过评价结果进一步调整教学大纲、教学行为、考核方式。一方面,教师对于学生的整体评价,教师通过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课堂的表现情况、作业完成情况、小组汇报情况等,决定学生考勤分数的整体基准分,在此基准分上对于学生回答问题等行为进行加分;另一方面,学生对于教师的授课方式、授课风格等授课行为进行评价与考核,并可以对教师提出具体的改善性意见,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而调整自己下学期的教学结构与教学行为。

四、基于SCP范式的金融风险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优化建议

(一)完善教学结构,奠定教学基础

一方面,根据人才培养导向及时调整修订教学大纲,增加实践性课时,并将新型的金融风险管理课程纳入教学大纲中,提高学生对于新型金融风险的认识与管理能力;另一方面,选定兼顾理论性与实用性的教学教材,教师应该阅览各类大量教材,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教学体系,构建金融风险管理课程教学框架。

(二)创新教学行为,提高课堂参与性

一方面,教师要积极关注金融风险时事热点内容,在案例分析与讨论中引出理论知识,实现教学的“高阶性”[4];另一方面,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权,组织学生小组汇报,尊重学生的兴趣,由“备课”向“备学生”转变。

(三)反思教学绩效,及时调整教学结构与教学行为

一方面,创新金融风险管理课程考核方式,实现期末考核方式多样化,注重考核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师生互评及时了解本学期金融风险管理课程教学效果,通过师生互评结果,反思当前教学中依旧存在的问题,从而适当调整教学结构与教学行为,形成相互影响的生态闭环,提升金融风险管理课程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度量汇报金融风险
鲍文慧《度量空间之一》
金融风险状态扫描
防疫关隘,我向省长汇报
金融风险防范宣传教育
阅读汇报课的构建与效能
构建防控金融风险“防火墙”
跨境并购金融风险的应对策略
突出知识本质 关注知识结构提升思维能力
度 量
三参数射影平坦芬斯勒度量的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