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慕课时代高校艺术类专业通识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2021-11-27王成焱孙庆刚

山西青年 2021年24期
关键词:通识艺术类美育

王成焱 孙庆刚

(哈尔滨理工大学(威海),山东 威海 264300)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高校美育工作。2018年8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央美术学院八位老教授的回信中指出:“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1]。2019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看望文艺界社科界委员时,对文化文艺工作又提出“文艺创作要以扎根本土、深植时代为基础,提高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的要求。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再次强调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对高校开展艺术教育、建设课程等从宏观层面进行架构。基于以上背景,高校美育工作要从更高站位出发,加强顶层设计,深化认识,推进通识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慕课时代,高校对于艺术教育教学的紧迫性和必要性的认识需更加重视,思考教学的信息化方向、方法。推行艺术类通识课程教学改革,要用新思维,新理念,变不利为有利,化危为机。

一、高校艺术类专业通识教育的美育宗旨

(一)艺术通识教育目标:适应社会与审美需求

艺术通识教育主要是公共基础课程教育,应与全民教育相结合。艺术通识教育在普及学生学科知识的过程中,担负健全学生审美心理、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使命。艺术通识教育应朝着促成学生审美趣味、审美能力以及审美精神的建构与提升的目标迈进。教育教学成功的关键在于学生建立成熟的思维体系,激发创造力,在教学工作中将育人定位与社会发展定位结合[2]。

(二)艺术通识教育的基本理念:人文精神与情感愉悦

人文理念是艺术通识课程建设的基本理念。其基本价值在于通过感受、体验、表现、创造艺术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艺术中的人文精神,到达艺术所表达的真、善、美的理想境界,实现情智互补。社会的发展进程离不开人文艺术。20世纪90年代美国艺术教育与实践中“多学科综合型艺术教育模式”的盛行,证明他们注重人文艺术的社会价值,不遗余力地推行艺术教育发展。西方现代美学理论强调,审美自身存在于无功利、无利害的形式。从最终指向目标出发建构的审美教育理念,注重学生的德育、智育、美育相互渗透。从艺术审美感知、意识唤醒到达情感共鸣的愉悦,这既是高校艺术通识课程建设的内在属性,也是高校艺术教育价值取向。

(三)艺术通识教育的实施路径:以美育人,立德树人

艺术通识教育是高校实现人才美育培养目标的重要路径。坚持立德树人是新时代高等教育的基本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美育工作的要求是:“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教师坚持言传身教统一、关心社会、潜心问道、遵守学术规范。高校要立足“三全育人”理念,考虑将地域历史文化特色与办学实际结合,建立健全艺术教育的长效机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注重方法,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健全发展,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价值观念和道德品质。

(四)新时代艺术通识教育的任务:理论联系实践

美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创美与审美互相协作统一。在教学过程中离不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形象与情感兼备,讲授与训练相结合,采用全方位、立体式的教学方法,注重自然美育和社会美育,在美的“浸润”中实现尚美、研美、创美的自觉。实践出真知。艺术类课程的教育教学想要真正取得成效,需要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切身参与艺术创作和体验,构建起“知”“行”合一的教学生态。

二、慕课时代强化艺术通识教育课程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一)高校艺术通识教育唤醒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艺术通识教育的特色在于“以情动人、以情感人”,通过运用艺术美、自然美、生活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发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和创新人格。众所周知,影视艺术内容丰富、涵盖面广,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有助于提升国家形象,加强民族思想文化影响力。教师指导学生参与影视艺术鉴赏与品评,可以开拓学生视界,深刻认知社会。通过影视艺术通识教育,激发他们的灵感,增强创新力和想象力,能有效地激发起学生创造精神。

至今已有多数高校开设了音乐赏析教学、影视艺术赏析类课程等,但大多高校教师上课过程中局限于传统模式的讲授,没有把教学提升到审美教育的高度。为更好推广新文科建设理念,发挥艺术通识教育在文化领域推广与价值引领,教育部高校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特别策划举办的“名师大讲堂”,联袂国内专业艺术院校的重要专家名师以“审美与向善”为主题,进行线上开讲,开展学术沙龙。师生参与度高,受到高校师生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二)构建本土化艺术通识教育为当今社会应然之举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原司长张大良曾用“加快构建中国风格世界一流的艺术学科体系、形成中国理念世界认同的艺术话语体系、建设中国气派世界一流的艺术学者队伍”等“中国模式”对构建中国特色艺术教育提出要求,激发全社会人民的创新动力与教育活力。高校在开发艺术类专业通识课程过程中应结合“通识+特色”,开设限定性选修课与任意性选修课,还要不忘继承传统,将有价值的地方艺术、民间艺术纳入课程体系。

“艺考热”不减,“艺术工人”不计其数,艺术学高学历者却少见审美素养的提升。艺术教育如何培养卓越人才的问题成为当务之急。

(三)“为人民而艺”,文化艺术领域推行美育势在必行

人们的社会生活离不开艺术审美教育。艺术审美教育对人们养成正确的审美观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在未来审美教育的过程中加强道德教育越发不容忽视。极少数人能走向艺术创作上的巅峰。德艺双馨的艺术家,都胸怀高尚的道德修养和情操,以善为美、以德为美、以美辅德,循序渐进,美育应当贯穿终生。为人民而艺,昭示高等艺术教育对马克思主义艺术观、教育观的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有力践行,成为新时代高校美育的应然之举。

三、高校艺术类专业通识课程教学存在的普遍问题

(一)教育教学的课程设置的价值取向错位

教育价值取向或定位不准,将影响到艺术通识课程的教学。目前,国内高校在艺术通识教育方面存在以下误区:一是将艺术通识教育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认为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而忽视了艺术教育的审美本质。二是过分强调艺术教育的独特性,将艺术通识教育简单地等同于艺术专业基础教育,忽视对学生艺术人格、艺术思想和审美观念等方面的培养[3]。

(二)缺乏正确学科导向,导致艺术通识教育形式化

高等艺术通识课程教学中“重知识技能、轻思想意识”所占比例较多。通识美育课程与学生的专业课程脱节,学生较浅层次地接触一些艺术的知识,无法真正领会美育思想,艺术通识教育所起到的作用变得微乎其微。这导致艺术通识教育形式化,教学走马观花。加之课程多以选修课的形式开展,选课学生来自不同专业,任课教师很难兼顾所有学生,只能降低授课标准,很多艺术通选课自身被变成“水课”。

(三)“教与学”过程心态出现问题,实际教学效果欠佳

很多高校没有重视通识教育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师资配比,也没有完善艺术通识课教学的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任课教师缺乏教学动力,上课疲于应付。很多艺术类通识课程采用大容量班级集体授课,有时一位教师承担多门通识教育课程,精心准备的教学内容,受硬件条件限制导致教学质量与效果低于预期。基础教学类和通识类课程教师占比少,难以保证充足时间和精力投入教学和研究,往往采用传统的直接讲授法,课程内容缺乏更新。课程设置受限,本校范围优质通识课程资源相对较少,很多学生“抢”不到心仪的课程。艺术通识课授课知识范围与授课方法的要求高,对于上课教师来说备课压力较大,这都容易打击广大艺术通识课程教师参与改革的积极性。

学生对艺术类通识课程的认识薄弱,重视不高,缺少规划指导。学生选课过程存在盲目性和随意性,很少考虑课程是否适合自身发展需要和时间安排。“为学分”“容易过”“不挂科”,选什么课其实“无所谓”。急功近利,趋易避难,这些问题势必影响课程教学。

四、高校艺术类通识课程教学的改革思路

(一)积极探索“通专融合”,培育新时代学生的核心价值素养

高校艺术教育改革过程需考虑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教学的融会贯通。在教学环节中强调专业教育,同时潜移默化地融入通识教育。学生将专业通识课真正内化为核心价值素养的积淀,为后续专业类课程做好应有的铺垫,完成理论与实践的转化。艺术专业学生在提升艺术修养的同时,最好能兼备其他学科背景。这要求教师除了将本专业领域的知识深入浅出地传授给学生,同时要对前沿学术动态保持敏锐的眼光,善于将其他学科或者与本专业领域相交叉的学科知识引入课堂。这样既可以保证专业课程的深度,又能将其他学科领域的知识普及到学生中去[4]。

(二)打造高质量师资队伍,提升艺术通识课程的美育效用

教师肩负着传播思想、传授知识、传播真理的使命。结构均衡、能力优秀的专职教师队伍以及优良的教师素质决定着艺术类通识课程的教育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建议定期选派优秀教师进修访学,成立通识教育师资库,对教师团队进行开放式、动态化的管理。学校还可以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柔性教师管理制度,聘请优秀校外艺术家合作开设相关课程,给学生创造在艺术活动实践的机会,实现艺术审美教育的具体化、贴切化、生动化。

(三)加大教学内容改革力度,规范科学且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

“互联网+教育”的教学模式打破了教育资源的壁垒,实现共享化,学生的学习实现“非线性”转化,教育教学方式实现从统一性到个性化的转变。高校艺术通识课程的建设要重视结合新型网络教学平台。2015年教育部全面启动了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工作。2018年教育部正式推出“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490门,慕课数量5000门,学习者突破7000万次,超过1100万高校学生获得慕课学分。慕课形式的多样发展,展示出“线上”教学的生命力。“慕课”平台艺术类专业课程资源丰富,很多名校如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通过“中国慕课”“超星”“知到”等平台,以同步直播或录播等方式共享本校名师通识课程资源。引入借鉴其他院校资源与本校发展相结合,探索发展通识课程教学改革之路。混合式教学是对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延续性创新,核心在于将传统课堂方式与网络资源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科技和网络工具的优势,发挥出教师教学引导、启发的作用,体现出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造力。艺术类通识课程采用“线上”和“线下”、“课内”和“课外”结合的“混合式”“沉浸式”“启发式”教学方式,教师可以利用教学软件助手随时发布学习分享,学生上课时间和地点灵活自由,有更多的机会与名师专家交流探讨,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5]。

在慕课时代,我国高校艺术类课程的教育教学的方式势必需要进行调整优化与改革。探索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的发展,积极探索真正有效的融合方式,扬长避短,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学习。如通过网络教学的技术支持,提升信息化和智能化教学空间。改善教学软件和硬件设备,要构建空间化、系统化和人文化的教学设计。因此,各高校需考虑建设更加完善、及时、多样的适应慕课时代的教学资源。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混合式教学的流程包含多样的环节,线上与线下是共时的,教学流程的多样化将对教学目标与内容标准提出更高要求。教师应努力适应新型的教学方式,将专业知识从书本扩散至文化通识的维度,结合网络资源选取高质量的网络课程,为学生的多样化学习提供参考。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教学设计符合逻辑,合理安排线上线下教学活动。

对于“技能实践类”课程,应重视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必备的基础理论和方法,需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避免训练与课堂脱节。这类课程可采用“小型化”“多样化”的形式,重视教学“互动”的潜移默化,加强师生交流;“审美鉴赏类”的课程,开课的频率高,选课学生多,对于此类课程,应重视学生分析审美活动,剖析艺术把握世界的规律,进而探究审美体验,寻找艺术奥秘,最终转向艺术境界的表达和论述。在主干课程体系建设的同时,注意结合社团等“第二课堂”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交流活动[6]。

(四)严控管理和评价机制,保障艺术通识课程教学质量

学校要将艺术通识教育纳入现有的课程体系统一管理,恰当处理与专业课程的平衡关系。严抓学风,建立完善科学的课程监督和评价机制,对于艺术人才培养和教学效果的反馈要从长远长期化的角度衡量。建立末位淘汰制,根据考评效果,逐步淘汰不符合人才培养需求的课程。在探索混合式艺术类通识课程教学过程中,应当重视学习者的自我评价,体现评价的全面性和开放性。

艺术教育的本质和初心,即是促进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高等学校美育延伸专业教育至人格教育,成为提高国家软实力建设的重要途径。深化高校艺术通识课程改革,要依靠高校教师提高自身素质、改进教育内容,优化教学手段和创新教育管理体制。达成社会文明进步与人的全面提升,真正实现培养艺术人才的内心美。用优秀的人才培养理念,以科学的课程体系,推进艺术通识课程改革,确保育人质量,培养符合时代要求、全面发展的艺术创新人才。

猜你喜欢

通识艺术类美育
“以美会友,以美育人”:2022年全国高等职业院校美育研讨会召开
论公民美育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高校通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研究
新商业模式下新商科通识课建设的思考和探索
2020年艺术类招生采用我省统考(联考)成绩的院校名单(部分)
山西省年普通高校艺术类专业考试安排
2019年艺术类招生采用我省统考(联考)成绩的院校名单
高等院校通识教育现存问题及应对策略
2018年艺术类招生采用我省统考(联考)成绩的院校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