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片类物质依赖与抑郁症有什么关系
2021-11-27
药物依赖作为一个世界难题,对于人们的身体健康以及生活质量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药物物质依赖问题在我国处于研究阶段,虽然一些高发的地区已经得到了一致,但是总体情况仍处于不容乐观的现象。根据国家禁毒委统计,截止到2019年我国记录在册的吸毒人员约有214.8万名,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16%。而阿片类药物成瘾的人员也比较多,进而导致阿片类物质依赖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重点内容。阿片类物质依赖与抑郁症有着一定的联系,多数的阿片类物质依赖人员都有着程度不一的抑郁症状,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阿片类物质依赖与抑郁症之间的关系。
什么是阿片类物质依赖?
阿片类物质属于一种危害性极大的毒品之一,被人们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滥用,严重危害了吸食者的身体健康,并会引发较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海洛因就属于阿片类物质,其具有成瘾性较大等特点,人们长时间地吸食海洛因、注射海洛因,便会形成阿片类物质依赖,进而使得自身的多个器官遭受到损伤,特别是神经系统的损伤,同时还会让阿片类物质依赖人员的人格解体、产生变态的心理,并让他们的寿命时间有所减少。在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中存在着四种受体,且每种受体都属于不同的亚型。而阿片类物质就是人体其中三中受体的激动剂,当阿片类物质进入到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之后,便会使人们产生较为明显的愉悦感、刺激感,并起到阵痛的效果,也会一直人体内源性阿片肽的分泌。长时间地滥用海洛因等阿片类物质,还导致人体对阿片类物质形成依赖性,若停止了滥用,便会出现十分严重的戒断症状。
阿片类物质依赖与抑郁症的关系
通过研究以及调查得出,阿片类物质依赖者绝大多数都有着抑郁的情绪,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阿片类物质依赖者长时间的吸食、注射毒品,进而导致自身的经济条件直线下滑,穷困潦倒、遭受歧视、难以找到赖以生存的工作,进而产生了一种自暴自弃的思想,认为自己的前途渺茫。同时,通过对于国内强制戒毒所的吸毒人员的自身想法以及自杀率调查得出,阿片类物质依赖程度较高可以说是戒毒人员产生自杀想法的主要原因。而强制戒毒所中的阿片类物质依赖者的整体抑郁症患病率也要远远高出正常人员,吸毒者绝大多数都有着多多少少的抑郁症状。
阿片类物质依赖情况越严重的人,他们的抑郁情绪越为明显,且对于毒品的心理依赖以及身体依赖越来越强,导致他们的身体遭受到了严重的损伤,并且社会功能损害也较为复杂,最终导致阿片类物质依赖人员的个体自尊水平下降,产生的负性情绪越来越多,很容易出现相应的抑郁情绪。另外,通过对阿片类物质依赖的临床工作研究中发现,当吸毒者染上了毒品之后,他们的生活便会发生巨大的转变,失去亲人、失去朋友、失去钱财、失去工作,同时在毒瘾发作时还要忍受着来自心理以及身体双重的痛苦,这也给吸毒人员造成了很大的压力,进而让其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其中就包括了抑郁症。抑郁作为一种消极的情绪反应,会对吸毒人员的自我认同感造成影响,进而使吸毒人员遇到负性生活或者是毒瘾发作时,产生自杀或者是自暴自弃的现象,将毒品重新捡拾。一次又一次的复吸,会加重阿片类物质依赖人员的抑郁情绪,并形成一种不好的恶性死循环。
阿片类物质依赖药物治疗
脱毒治疗。脱毒治疗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帮助阿片类物质依赖人员预防复吸以及更好地进行康复治疗。美沙酮。美沙酮能够代替传统的递减疗法,可谓是目前国际上治疗阿片类物质依赖的主要方式,也是治疗效果最佳的一种方法。通常情况下,使用该种治疗手段在3 周内便能够完成一个治疗。美沙酮维持疗法通常需要坚持六个月,治疗过程中的辅助药物有安定类、可乐宁等。丁丙诺啡。这属于阿片部分的激动剂,能够将替代递减疗法或者是可乐宁一同联合使用。按照丁丙诺啡半衰期较长这一特点,也有人单次采取大剂量丁丙诺啡脱毒疗法,也就是单词给药32mg。可乐宁。可乐宁的主要机制是采取抑制蓝斑放电减轻戒断的症状。每次使用剂量为0.3 到2mg 每天,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观察使用者的血压情况。可乐宁能够自主减轻患者自主神经的症状,但是不能减轻他们药物渴求、失眠以及肌肉疼痛的情况。可乐宁经常使用的辅助药物有安定类。而同类药物有洛非西定、胍法辛。目前逐渐临床医学上已逐渐将洛非西定代替可乐宁,这主要是因为洛非西定的降血压副作用较轻。预防复吸。以往预防复吸的方式都是采取长时间的住院治疗或者是社会治疗的形式。目前,很多的国家逐渐使用短时间6 周内的住院康复治疗模式,无论是长时间的住院治疗,还是短时间的住院治疗,其最终的阳性治疗结果都十分有限。
总而言之,帮助阿片类物质依赖者远离毒品,消除社会对于他们的恐惧,让他们早日走出毒品的侵蚀,是社会群体的重要责任。而对于阿片类物质依赖者来说,他们通常都有着不同程度的抑郁情况。因此,在对他们进行相关治疗时,不仅要完成身体上的治疗,同时还要关注阿片类物质依赖者的心理状况,疏导、缓解他们的消极情绪,进而提高治疗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