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冠状病毒的异气属性

2021-11-27

保健文汇 2021年1期
关键词:瘟疫病机武汉

2019 年底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是指人体感染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后引起的一种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1]。其传染性和流行性强,截至2020 年12 月14 日,中国新冠累计确诊病例95167 人,死亡病例4761 人;全球新冠累计确诊病例超7100 万人,死亡病例超159 万人。(资料来源于中国新闻网)。新冠肺炎符合中医“疫”病范畴[2],病因为感受“疫疠”之气。“疫疠”之气又可称为“异气”,其可具备不同的属性而导致同一疾病症状产生差异。

1 异气的属性鉴定

“疫”病指的应是瘟疫,在古籍中就有“瘟疫”名称的记载,其所说的“瘟”与“疫”相同,是指疾病具有强烈的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但不代表疾病的性质。在宋代编纂的《集韵》中记载的“瘟”字,明确指出瘟为疫病[3],故“疫”指瘟疫,是中医学对烈性传染病的概称[4]。因此瘟疫是一切疫病的总称,除温疫外,同时涵盖寒疫、湿疫、燥疫等疫病。

针对“温疫”一词,因其发音与“瘟疫”相同,对两者之间的关系古代医家解释不一。明朝的吴又可认为“温疫”等同于“瘟疫”;而清朝的吴鞠通则认为“温疫”为温病九大类中的一类,同时温病与瘟疫呈交叉关系。

吴又可在其著作《温疫论》中说“夫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文中所言“异气”即为“疫疠”之气。故此“温疫”与“瘟疫”相同,具有异气属性。这不同于吴鞠通在《温病条辨》内的论述:“温病者,有风温,有温热,有温疫,有温毒,有暑温,有湿温,有秋燥,有冬温,有温疟”,这里的“温疫”隶属于温病。简而言之,吴又可所论“温疫”是广义的,而吴鞠通所论“温疫”是狭义的,是指感受疫疠病邪所引起,以急骤起病,传染迅速,病情凶险,具有强烈传染性并能引起流行为主要特征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前者有异气属性,可有寒、热、温、凉的不同;后者将“温疫”框在了温热病邪的范畴内,只能是温热病邪致病。故新型冠状病毒属于瘟疫范畴,具有异气属性。故要明白其病因病机当从属性出发。

2 异气的地域属性探讨

异气的地域属性是指由于地域的不同,其当地的气候环境不同而导致的异气的属性不同。如海南岛四季气温均高,黑龙江四季气温较低,若两地感染同一种瘟疫,其寒热属性有所不同。针对异气的地域不同而导致属性不同较为典型的案例便是蒲辅周先生在1957 年治疗北京乙型脑炎流行事件。在1955-1956 年河北石家庄发生了乙型脑炎流行事件,当时用白虎汤治疗效果极好。但在1957 年夏季北京发生乙型脑炎后,使用白虎汤治疗非但没有疗效反而使病情加重。于是蒲辅周老先生分析乙型脑炎虽然都发生在夏季,但石家庄久晴无雨,偏热属暑温,按白虎汤清热透邪,适中病机,奏效交争,而北京市当年长夏多雨,属湿温,改用通阳利湿法,马上就产生了效果[5]。虽然流行性乙型脑炎是归属于温病范畴,但中医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都是一致的。

这与中医治疗中所遵循的“三因制宜”有异曲同工之妙。三因制宜是指治疗疾病时根据季节气候、地域环境以及人体的性质、性别、年龄等不同因素而制定的适宜治疗原则。简单来说就是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这也符合中医治疗的辨证论治与整体观念。

不论是异气的地域属性还是“三因制宜”原则,都说明同一种病毒,或者说异气,在不同的地点发生,会因气候、地域以及人的特性不同而有不同的病性。所以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治疗上,也要从病毒的属性出发,结合疾病的症状来分析病因病机,以此来指导。下面以武汉和北京一南一北两地的疾病分析为例,来探讨新型冠状病毒的异气属性。

2.1 武汉新冠的异气属性

自2019 年12 月国内爆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来,专家均认同新冠肺炎属于“疫病”,在新型冠状肺炎病毒诊治方案中明确提出新冠属于“疫病”,但对其属性各有见解。武汉作为第一个确诊病例出现的城市,同时也是疫情最为严重的城市,受到了各个专家的重视。王玉光[6]、苗青[3]等认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性为“湿毒”,称之为“湿毒疫”。前者认为其基本病机特点为“湿、毒、瘀、闭”,后者认为总的病机是湿、毒、瘀、虚,以湿邪为主进行演变;而仝小林[4]、孙良明[7]等认为新冠肺炎的病性为“寒湿”,称之为“寒湿疫”。针对病机,仝小林认为其核心是寒湿疫毒闭肺困脾,发展以“寒湿伤阳”为主,继而出现化热、变燥、伤阴、致瘀、闭脱等变化;薛伯寿认为外感热病以呼吸系统最为常见,故以肺为核心,疫病发展不外乎由表入里,由浅入深。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试行第七版)中将新冠的中医证型分为5 大类9 小类,分别是轻型的寒湿郁肺证、湿热蕴肺证;普通型的湿毒郁肺证、寒湿阻肺证;重型的疫毒闭肺证、气营两燔证;危重型的内闭外脱证;恢复期的肺脾气虚证、气阴两虚证;由此可得出新冠的基本病机特点离不开寒、湿、热、瘀、毒、闭、虚,且病机演变从轻到重,由表入里。

2.2 北京新冠的异气属性

北京新冠从病毒微观角度看与武汉新冠一致,都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但是从病毒宏观属性来看,则有不同。

首先是空间上,武汉地处华东,在江汉东原北部,市内湖泊众多,水运发达,水域面积占全市总面积四分之一,湿气较重。又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长年雨量充沛,热量充足。而北京地处华北,西北高,东南低,平原多。又属北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虽然冬季天气寒冷,室内却一直有暖气供应,故空气较为干燥。

其次是时间,武汉在2019 年气温较往年都偏高,一直到12月突然出现连绵不断的雨天,2020 年1 月气温骤降,有三次降雪。而北京疫情的爆发时间,则更靠后,在2020 年6 月中旬,此时已经入春夏之交,温度进一步上升,且降雨量较往年少。

第三便是人的不同,南方饮食量小,以米饭为主;而北方食量大,以面食为主,又素食肥厚之品,易生内热。人的体质也不同,南方人体型较北方人清瘦,平均身高也低一些,腠理疏松;北方人多身材高大,腠理致密,骨骼粗壮,相比起来,北方人更强壮一些。

故北京地区新冠肺炎容易出现燥热以及津液不足,感受邪气易于热化,且湿邪郁阻从而化热伤津的表现更为突出。因此北京新冠较之于武汉新冠,其异气属性虽也有湿,但更偏向于热、燥;而武汉新冠的异气属性则着重于湿,又有寒、热的不同。疫疠之气作为天地之间的一种异气,异在不同于六气,作为一种杂气,又杂在融合了六气。吴又可在《温疫论》中也讲到“一病自有一气”。同样在第四版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中也提到了“各地可根据病情、当地气候特点以及不同体质情况”,来选用不同的方药。再根据武汉和北京新冠病人的症状进一步可以验证,异气有其属性的不同。武汉新冠主要表现为发热、干咳、乏力、周身酸痛、脘痞呕恶、腹泻便秘等症状[4],病性偏向于湿;北京新冠常见症状有咽干、咽痛、口干、鼻干、干咳、少痰、口苦、口有异味、纳少、腹胀等,病性偏向于燥、热。

3 对异气属性的判断

对异气属性的判断无非是通过三个方面,一是地理环境,不论是气候还是人的饮食体质很大一部分都是由地理位置和环境造成的;二是气候,一个地方的气候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有一年四季的气候不同,也有早晚的气温差异,疾病在不同的节气会加重或者减轻,《黄帝内经》记载“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也说明昼夜晨昏的变化,对疾病有一定的影响;三是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各个地区的饮食差异也导致了人体质的不同。目前新冠在世界各地仍有流行,虽然中国的疫情基本已经控制,但世界是一个整体,其他国家若不对疫情进行管理控制,我国依旧会受到影响。中国也派出了许多专家医疗队去往各个国家帮忙诊治,新冠的异气属性不论在哪里都可以适用。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以及当时的气候、人民的饮食体质状况对疾病的病因病机进行分析,从而指导治疗。

4 总结

中医学理论强调整体观念与辩证论治。诊断治疗要将人看成一个整体,也要将人置于自然、社会中看待,不可分割。治疗时不是针对病毒,而是针对病毒对人体所产生的不良影响。通过外力帮助体内正气将体内病邪驱除,而非现代医学意义上的消灭。诊治疾病必须明确疾病的病机,即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理。运用三因制宜的思想辨析新冠异气属性,以此来指导治疗。同时对于此类重大传染病,中西医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二者不可缺一。现代医学可以帮助传统医学更好地判断病情,在现代医学的治疗药物尚未研究出来之前,传统医学的药物可根据相应的理论经验对病人进行治疗,二者双管齐下,能够更好地控制疫情,保护人们的生命安全。

猜你喜欢

瘟疫病机武汉
基于“取象比类”法探讨肝细胞铁代谢紊乱与肝纤维化中医病机的关联
绘画中的瘟疫 下
绘画中的瘟疫(上)
Bian Que
别哭武汉愿你平安
我们在一起
瘟疫算个啥
武汉加油
决战武汉
燥邪致泻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