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如何在不断研究中解决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问题

2021-11-26张丽贞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1年14期
关键词:策略创新活动课问题分析

摘 要:为了贯彻“以德立人”的教育宗旨,我国中小学基础教育改革进入深度发展区,九年义务教育思想政治学科开始使用统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但是在道德与法治实践活动课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最终原因是教师对新理念、新教材掌握得不够深入。因此教师需要以更多的努力,不断深入研究,完成道德与法治活动课教学任务。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 活动课 问题分析 策略创新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14.051

教师在教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时,不能进行简单地说教,需要开展多种活动,如观察、游戏、调查、表演、实践等,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由于种种原因,在活动内容及组织形式、教学理念等方面存在诸多的问题。下面笔者就这些问题进行分析。

一、不理解实践活动的内涵,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升

1.不注重活动实践

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难以摆脱传统教学模式。尤其小学道德与法治中的实践活动,对师生、教学场地、活动设备等要求较高,导致部分教师会忽略实践活动课程。大部分学校没有专职活动课教师,多为其他学科教师兼任,教师没有更多的精力与时间去准备与设计“活动课”的有关具体实施方案,因此,实践活动在教学中不能正常开展,导致许多应该通过活动而获得的知识,学生无法体验。

2.对活动内涵理解不到位

教材中涉及的活动是基于教学新理念、学生认知规律及道德现状,有生活气息、教育意义、以生为本的道德与法治活动,是能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一种教学方式。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将实践活动当成一种教学模式,还应让学生通过活动,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由于实践活动的要求更高。有的教师把实践活动只当作一种教学辅助手段而已。

二、选择活动内容时,不能有效促进学生发展

教学小学道德与法治时,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身心特点、发展需求,选择活动内容。然而,有的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选择的活动内容往往会偏离活动主题、脱离学生实际生活,致使实践活动不能起到应用的作用。

1.偏离主题

教材每一课都有一个活动主题,假期收获、热爱班集体、快乐学习、我们的校园等。在活动中,应紧紧围绕主题内容进行活动,这是活动的基本要求。有的教师没有深入解读教材文本,不能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在活动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活动过程偏离文本主题的现象。

2.脱离生活

教学道德与法治时,教师应把握一原则:以学生生活为“原材料”;活动设计的基本理念为学生熟知的生活。在设计活动时,有的教师没有充分了解学生,造成活动与学生生活没有关联或联系不大,在活動中,他们不明白活动的目的、在活动中懵懵懂懂,为“活动”而“活动”,不能在活动中有所获、有所得,这样的活动没有意义可言。

三、在活动的实施过程中,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

1.活动形式化

明确的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基础。在活动过程中,目标明确才能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在教师的引导下,有序开展活动,但如果学生缺少活动目标,活动成为一种形式,活动结果可想而知。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活动前,教师没有明确指出活动的目的及意义。教学“我是班级值日生”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设计一游戏环节:羊羊值日。五名学生共同活动,一名学生充当值日组长指挥其他值日生:“今天,必须听我的。”“你扫的地不干净。”“扫地太累,我擦黑板。”活动结束,教师让学生讨论刚才值日组长的做法对不对,应该怎么做。最后教师进行总结。

这节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活动懂得:我们是班集体中的一分子,是班级的小主人,应认真为班集体值日。进而培养学生爱劳动的良好习惯。在游戏环节,教师如果没有给学生介绍游戏目的,学生仅仅模仿教材内容而活动,容易导致活动形式化。作为一名小学道法教师应采取有效的活动,引导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法治观念与行为。组织学生活动时,应明确活动目的、要求,避免活动形式化。

2.活动时间短

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有时,他们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因此,在进行活动时,维持活动秩序成为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这需要教师有高超的管理才能。有些教师,为保障活动顺利进行并圆满结束,他们会缩短活动时间,结果导致活动效果不明显。教学“装扮我们的教室”时,教师设计的活动为:让学生一起来设计。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共同商量,共同行动,教师只给学生10分钟。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动手操作,让教室更美丽。教师把过多的时间放在让学生理解教材上,活动环节本应是学生集思广益,充分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时候,教师仅用10分的时间匆匆结束学生的创造机会。由于时间较短,学生不能把教室设计得美观大方,有的细枝末节没能处理好。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及活动过程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引导学生把教室装扮得更美丽。

3.活动缺乏创新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涉及许多活动环节,不同的内容和教学目标采用的活动形式也不同。有的教师在进行活动时,形式单一、没有创新。有的教师将活动内容仅限于教材中的内容,不注重对教材内容的延伸、拓展,没有融入学生熟知的生活。

教师如果不拓展教材内容,不融入学生熟知的生活要素,不利于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深入理解。道德与法治课中有关“活动”的内容有:展示型活动;调查型活动;实践型活动等。在处理这些“活动”环节时,有的教师借用视频简单的呈现教材内容;有的教师用语言讲述;有的让学生调查,至于调查的效果、结果 教师只用简单语言进行评价,活动方式单一,没有新意,学生会逐渐失去活动的积极性。为解决这一困境,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选用合适的活动方式,活动过程要有新意、有趣味性,并采取多样化的活动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师没有掌握新的教学理念

道德与法治课在内容的编排上要凸显时代特征、学生与生活间的联系,符合小学生的心理需求,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教材中安排的一系列的“活动”,需要教师立足教材、学生实际、新的教学理念,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道德观念与法治意识。面对新课改、新的教学理念的影响,仍有教师把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方法,应用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之所以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课存在问题,最终的原因在于教师,解决的最终策略也在于教师。

在新课改、新的教学理念的影响下,仍有部分教师把传授知识作为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及能力的培养。讲解、练习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教师在教学中占主导地位。由于“活动”环节需要教师准备的材料、素材较多;学生活动时教师要付出更多精力去管理、引导学生;活动结束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一系列的总结活动;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升华情感,并及时纠正活动中不正确的思想、行为等。所有这些,都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同时,培养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观念,需要教师长期不懈的努力,不可能一蹴而就。活动效果不能立竿见影。虽然“活动”环节符合新《课标》及新的教学理念,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但在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下,为了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理论知识,有的教师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把“活动”环节舍去。如此等等,影响了活动课教学的效率。

总而言之,作为主导道德与法治活动课教学的教师,必须真正重视道德与法制活动课的重要意义,认真探索活动课教学的策略,完成活动课教学的每个环节。教师只有在新理念的指导下认真完成活动课教学,才能真正实现道德与法治课“以德立人”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 夏廷《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初探》,《华夏教师》2018年第36期。

[2] 诸葛育敏《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评价的三个关注点》,《基础教育研究》2018年第23期。

[3] 段亚丽《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的德育研究》,《学周刊》2018年第36期。

(张丽贞,1982年生,女,汉族,大学本科,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数学教育专业,研究方向: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

猜你喜欢

策略创新活动课问题分析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的实践探索
活动课
对小学科学实验评价的思考
企业市场营销品牌策略的创新研究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
互联网渗透下企业招聘策略创新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的进展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家校合作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
让语文活动课“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