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双胍联合克罗米芬治疗PCOS并不孕症临床分析
2021-11-26王兰凤
王兰凤
曹县中医院妇产科,山东曹县274400
多囊卵巢综合征 (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是临床中发病率较高的妇产科内分泌系统疾病,患者会有多毛、肥胖、月经量过少等多种临床症状表现,是诱发患者不排卵不孕症的主要病因,还有可能导致患者子宫内膜癌,这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均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1-5]。临床中针对该疾病目前以药物为主,克罗米芬是常用药,主要作用是促进患者排卵,其单用疗效较低。为进一步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该研究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该院收治的96例PCOS并不孕症患者,根据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就克罗米芬治疗、二甲双胍联合克罗米芬治疗PCOS并不孕症开展不同疗法对照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96例PCOS并不孕症患者,根据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3~37岁,平均(30.5±2.6)岁;病程1~5年,平均(2.6±1.4)年。观察组患者年龄22~39岁,平均(31.3±2.7)岁;病程1~6年,平均(2.8±1.5)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行克罗米芬治疗,枸橼酸克罗米芬胶囊(国药准字H31021107)在患者月经周期第5天开始口服给药,100 mg/次,1次/d,连续服用5 d,需治疗3个月经周期。
观察组行二甲双胍联合克罗米芬治疗,二甲双胍片(国药准字H12020797;规格:0.25 g×100片)在患者月经的第2天开始口服给药,0.5 g/次,服用3次/d,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在第4个月经周期开始按照对照组方法给药克罗米芬。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1年内妊娠成功率,以及治疗前后促黄体生成素(LH)、睾酮(T)、促卵泡刺激素(FSH)、雌 二 醇(E2)、空 腹 血 糖(FPG)、空 腹 胰 岛 素(FIN)、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IR)水平。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妊娠成功率以及治疗前后LH、T、FSH、E2水平比较
观察组患者妊娠成功38例,成功率79.17%;对照组患者妊娠成功27例,成功率56.2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65,P<0.05)。
治疗前两组患者LH、T、FSH、E2水平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H、T、FSH水平低于对照组,E2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LH、T、FSH、E2水平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LH、T、FSH、E2水平比较(±s)
组别观察组(n=48)对照组(n=48)t值P值LH(IU/L)治疗前 治疗后T(nmol/L)治疗前 治疗后FSH(IU/L)治疗前 治疗后16.48±2.35 16.51±3.01 0.054>0.05 7.06±0.48 8.46±0.36 16.166<0.05 5.26±0.43 5.30±0.45 0.445>0.05 2.49±0.32 3.08±0.24 10.219<0.05 8.62±1.13 8.65±1.15 0.129>0.05 5.12±0.41 6.35±0.38 15.244<0.05 E2(ng/L)治疗前 治疗后55.72±3.68 55.75±3.71 0.039>0.05 71.48±3.52 65.42±3.26 8.751<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PG、FIN、HOME-IR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FPG、FIN、HOME-IR水平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IN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FPG和HOME-IR水平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PG、FIN、HOME-IR水平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PG、FIN、HOME-IR水平比较(±s)
组别观察组(n=48)对照组(n=48)t值P值FPG(mmol/L)治疗前 治疗后FIN(IU/mL)治疗前 治疗后6.23±1.32 6.35±1.36 0.439>0.05 5.68±2.12 5.91±2.11 0.533>0.05 20.36±3.42 20.41±3.45 0.071>0.05 12.18±2.43 16.68±2.31 9.299<0.05 HOME-IR治疗前 治疗后3.85±1.14 3.86±1.16 0.043>0.05 3.21±1.25 3.22±1.31 0.038>0.05
3 讨论
临床中PCOS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也是导致育龄期女性月经紊乱的主要原因之一,患者有明显的内分泌紊乱症状,其LH、T等指标水平明显上升,垂体对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敏感性大大提升,分泌过量LH,进而诱发该疾病,还有导致患者不孕的风险。该疾病患者会出现多毛、肥胖、闭经和排卵障碍等临床症状表现,大部分患者还伴有胰岛素抵抗或高胰岛素血症等表现,对其健康造成了负面影响[6-8]。目前普遍认为该疾病的发生与患者内分泌功能紊乱、丘脑下垂体失衡因素有关,患者受到相关疾病、药物或精神症状影响,丘脑下分泌促性腺激素失调,卵泡无法成熟发育或不排卵,导致产生囊状卵泡。并且患者排卵无规律,导致孕激素分泌不足或不分泌,仅可分泌雌、雄激素,进而引发患者不孕症状,此外还可能导致患者发生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相关疾病,对患者远期健康也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故需要及时进行有效治疗[9-10]。
目前该疾病的治疗以药物方案为主,克罗米芬是常用药物之一,该药物是三苯乙烯类衍生物,具有良好的促进排卵功效,能够刺激雌激素促进其分泌,改善患者病情,但是该药物有竞争雌激素的作用,患者子宫内膜薄,并会导致患者宫颈黏液变得更加稠和厚,因此会导致其孕卵着床率低和流产率增加。此外还有部分患者有高雄激素血症症状,睾酮水平上升,葡萄糖载体蛋白含量和功能明显下降,使得其葡萄糖代谢障碍,引发胰岛素抵抗,故导致患者对该药物有抵抗情况,进一步影响了其疗效[11]。二甲双胍是常用的降糖类药物,对葡萄糖吸收有抑制作用,可减少肝糖原合成,提升外周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促使患者游离T和血LH水平下降,改善患者多囊卵巢状态下发生的高雄激素血症症状,降低胰岛素抵抗并对类固醇合成有刺激作用[12]。此外该药物还可降低卵巢细胞色素P450c17α活性,阻断雄激素合作,对患者激素水平进行调节。联合克罗米芬可以发挥良好的协同作用,避免患者对克罗米芬的抵抗,提升激素改善作用和妊娠成功率。该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妊娠成功率79.17%高于对照组56.25%(P<0.05);治疗后观察组LH(7.06±0.48)IU/L、T(2.49±0.32)nmol/L、FSH(5.12±0.41)IU/L、FIN(12.18±2.43)IU/ml低于对照组,E2水平(71.48±3.52)ng/L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该药物还可有效提升患者妊娠成功率。这与孙培培等[12]的研究结果:治疗后观察组LH(6.36±2.34)IU/L、FSH(5.23±1.57)IU/L高 于 对 照 组 的 (8.98±0.27)IU/L、(5.41±1.89)IU/L(P<0.05),相似。
综上所述,PCOS不孕患者行二甲双胍与克罗米芬联合治疗的效果确切,有利于促进患者成功妊娠,纠正其异常激素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