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发展背景下流域协同治理策略思考

2021-11-26孔慧丽刘笑艳

魅力中国 2021年36期
关键词:政府部门流域协同

孔慧丽 刘笑艳

(陕西省清涧县流域治理中心,陕西 清涧 718399)

流域不单单作为集水单元和自然区域存在,还影响着人类经济、社会与文化的发展。以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区域为例,皆依托流域而逐步形成。进入新时期后,党中央日趋关注生态环境问题,将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制定出来。针对现阶段流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形势,要深入融合流域治理与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传统流域治理只有单一的治理主体,近些年来虽然出现了多元化的治理主体,但各主体间缺乏足够的协同性,阻碍到流域治理水平的提高。因此,要进一步完善流域协同治理体系,深化生态文明建设成效。

一、流域协同治理的要求

(一)治理主体协同

在党的十九大中明确指出,要对社会治理体系进行创新,逐步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打造出来。受流域系统性因素的影响,为改善流域治理效果,就需要对政府单一主体治理模式进行突破,在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基础上,引导其他多元主体共同参与进来。

(二)治理目标协同

通常情况下,可从这些方面分析:第一,区域维度。要依据流域整体治理目标将行政辖区界限、地方利益保护等破除掉,对各区域治理目标进行科学确定,将上下游、左右岸等不同区域统筹起来,共同推进流域治理工作。第二,对象维度。流域涵盖较多类型的水体,如江河、湖泊等。这些水体具有差异化的生态系统特征,在治理过程中,既要制定针对性的治理举措,又要对各类水体的治理目标进行统筹连通,促使流域治理的系统性得到保证。第三,要素维度。要从生态系统整体性角度开展流域治理工作,协同治理各类生态要素,如山、水、林、湖等[1]。

(三)治理措施协同

为促使协同治理目标能够顺利实现,需将流域治理措施制定出来,保证可以对协同治理的各个方面进行有效覆盖。例如,结合流域实际情况,对协同治理方案进行制定,将协同治理方面的政策法规制定出来,且对协同治理的标准规范进行发布等。

(四)治理绩效协同

通过绩效评估的开展,能够对协同治理的实施情况进行全面了解。但目前各地方、各部门往往分别开展绩效评估工作,这样就容易追求局部利益,导致流域协同治理受到影响。因此,在流域协同治理实践中,要将绩效评估机制统一构建起来,对协同治理成效进行客观评估。

二、流域协同治理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一)主体之间存在理念冲突

治理主体的多元化是流域协同治理的重要特征,各个治理主体具有差异化的立场与认知水平,这样将容易有冲突出现于治理理念和行动中。第一,从政府内部角度来讲,流域治理涉及到的部门较多,由于没有具体划分权责,或相关部门具备相似的行政职能,导致时常出现推诿问题。第二,很多企业往往不能够持久开展治理工作,对政府部门的监测提醒较为依赖。顺利通过检查之后,一些企业将不再开展治理工作。第三,社会组织在流域协同治理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其服务性、灵活性较强,但由于社会组织的资金、人力等资源较为有限,只能够负责范围较小的治理任务。

(二)社会主体的参与深度不足

为保证流域治理效果,党政部门在做好高位推动的基础上,还要将企业、民众等社会主体的参与积极性调动起来。就现阶段而言,社会组织、公众等主体只有十分有限的参与度。流域沿岸居民虽然普遍重视水资源保护、饮水安全等工作,但依然沿用着落后的环保理念,仅仅约束自我行为,不愿意干涉他人或企业。部分居民的参与意愿较为强烈,但不具备较高的政策认知,不能够及时采取正确的渠道进行监督和举报。社会组织虽然将会一些治理活动组织起来,但活动的开展频率较小,存在着较长的时间间隔,且往往只有较小的规模[2]。

(三)缺乏完善的联合执法机制

在流域协同治理中,联合执法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虽然联合执法不需要其他社会主体的参与,但由于缺乏完善协同机制,导致联合执法的短期性特征明显,不具备较广的覆盖面,容易出现反弹现象。一些地区往往临时组合联合执法的部门与人员,并没有将长效约束管理机制建设起来,这样联动执法队伍的行动效率将会受到影响,也难以充分结合日常管理与联合执法活动。

三、生态发展背景下流域协同治理的强化对策

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对流域治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切实改善流域治理效果,需将完善的流域协同治理体系构建起来。

(一)深化多元主体的协作共识

只有形成共识,多方主体方可以采取一致行动,进而提高治理效能。面对现阶段不同治理主体间的理念矛盾问题,需采取措施逐步将多元主体的理念统一起来,促使流域协同治理的思想基础得到筑牢。第一,强调共同利益。流域治理工作的复杂性较强,往往需同时运作数个治理项目。为顺利推进治理任务,提高治理效能,相关部门需将传统的行政管理理念摒除掉,对共同利益进行强化,为协同机制的构建奠定良好基础。在具体实践中,要依据流域治理的整体目标,向各个部门落实具体任务与责任,以联控会议、推进会议等形式加强各个部门的交流与协作,促使各个部门的既定目标能够顺利完成,将协同治理的最佳效能发挥出来。同时,要将集体学习等活动组织起来,引导各部门深刻认识流域治理的意义以及各项工作推进情况,巩固共同利益。此外,为拓展企业、公众等社会主体的参与深度,在协同治理实践中,要将这些社会主体的责任意识、治理积极性等充分激发出来。一方面,政府部门要大力宣传流域治理方面的政策法规,将主题活动、专题讨论会议等开展起来,促使社会主体的政策认知得到提高,鼓励社会主体对自身诉求进行积极表达,提出有价值的建议。另一方面,引导社会组织全面监督流域治理项目的推进情况,丰富社会组织的建言献策渠道与平台,促使共同利益得到最大程度上的强化。第二,加强信息共享。治理主体之间只有充分共享信息,方可以有序开展流域治理工作。就目前来讲,信息的纵向传输速度较快,但横向交流机制不够健全,难以充分共享部门间的信息。且受部门考核因素的影响,一些部门不能够主动分享信息资源。针对这种情况,要对信息共享渠道进行拓展,依托现代信息技术与设备,共享数据库构建起来,以便及时传输、共享各类信息,促使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得到根本性解决。此外,要加强部门之间的信任,将约束、维护等角度的保障机制建设起来,避免破坏到部门合作关系。

(二)拓展社会主体的参与渠道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内,流域治理工作主要由政府部门负责实施。虽然政府部门代表着公共利益,承担着关键的领导职责,但如果只依靠政府部门的力量,将难以提高流域治理效率,无法顺利实现治理目标。政府部门具有较广的职能覆盖面,难以全面管理复杂的治理问题,且受公务人员数量有限性的影响,容易有力不从心现象发生。因此,政府部门要向市场、社会等及时归还部分权利,将协同治理平台搭建起来,促使社会主体的参与度得到提高,流域治理合力得到形成。第一,健全市场主体参与机制。企业作为重要的治理主体,需将企业的力量充分调动起来。在具体实践中,一般有两种参与路径:一方面是直接参与,如企业将环保治理服务提供出来,或对环保产品、污水处理技术等进行研发,政府部门从税收、信贷等方面给予优惠和扶持。另一方面是间接参与,如部分企业不具备治理条件,可以契约形式向专业组织转移治理任务,政府部门严格监管契约的签订与履行过程[3]。第二,丰富社会主体参与途径。为拓展社会主体的参与范围与深度,要大力宣传流域治理方面的政策知识,引导流域沿岸居民转变环保理念,在对自身行为进行严格规范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监督等职能。要大力建设政民互动机制,保障流域居民的民主权利,促使居民的获得感得到增强。针对环保组织,政府部门要对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完善,引导、规范环保组织的发展,且从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扶持。此外,要依托网络平台、新旧媒体对流域治理当中涌现的先进个人、组织等进行广泛宣传,促使其他主体的参与意愿得到激发,将良好的协同治理氛围营造出来。

(三)加强流域治理的联合执法

通过联合执法活动的开展,既可以检验协同指挥机制,又能够动态调整和完善协同治理策略。面对现阶段联合执法机制运行中暴露的不足,需逐步将执法系统完善构建起来,增强执法手段的协同性。第一,建设联合执法系统。目前,在联合执法过程中由于没有明确部门间的权责界限,导致有执法空当、监管盲区等问题出现。因此,要对各个部门的关系进行梳理,对各部门的职责任务、工作重点等进行明确,通过科学划分权责,保证联合执法任务得到深入实施。为促使部门间的联动性得到增强,要将公务合作制度构建起来。同时,为统一执法步调,要在组建治理委员会的基础上,对联合执法预案进行建立,总体性规划联合执法的目标、活动原则、治理方式等。且对联合执法队伍岗进行编制,引入环保组织代表、居民代表等社会主体。此外,要严格考核、评价联合执法活动的实施成效,及时公开联合执法结果。第二,构建联合执法网络。为全面优化执法过程,需积极构建与实施执法网络。目前,国家开始下移治理重心,在流域治理实践中,要对基层责任进行强化,且通过共享信息促使监管执法网络化得到实现。一方面,要在运用传统执法手段的基础上,将现代数字化方式应用过来,有机结合线上与线下执法环节,促使执法办案效率、智能化水平等得到提高。在具体实践中,要依托信息技术互联互通各个部门,对网络综合执法体系进行建设。另一方面,要将问题导向作用发挥出来,深入分析流域实际问题与治理现状,对组织体系、管理方法等进行动态调整。可将权责清单制度构建起来,一旦有重大问题出现,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此外,要对专业执法、联合执法间的关系进行正确处理,在结合二者的基础上,避免出现职责重叠等不良问题。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流域环境问题日趋严峻,需通过流域治理工作的深入实施,有效解决流域环境问题。传统流域治理主体较为单一,社会主体的参与范围、深度等严重不足,导致流域治理效率得不到提高,影响到流域治理目标的顺利实现。因此,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要以国家治理现代化为契机,同步推进流域协同治理建设工作,引入企业、民众等多方主体,加强各主体间的联动与协作,促使流域协同治理水平得到持续提高。

猜你喜欢

政府部门流域协同
输入受限下多无人机三维协同路径跟踪控制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昌江流域9次致洪大暴雨的空间分布与天气系统分析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京津冀协同发展
河南省小流域综合治理调查
网络化治理:政府部门的新形态
我国政府部门员工关系管理策略研究
称“子流域”,还是称“亚流域”?
流域保护的制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