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舒曼钢琴作品中的双重性格
——以《阿贝格变奏曲》为例

2021-11-26刘津彤

黄河之声 2021年19期
关键词:变奏曲舒曼踏板

刘津彤

引 言

19世纪上半叶,浪漫主义音乐逐渐兴起,诞生出了许多杰出的音乐家。罗伯特·舒曼是众多音乐家中的集大成者,具有非常鲜明的代表意义。《阿贝格变奏曲》是舒曼杰出的钢琴作品,为他以后的音乐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开启了他在钢琴领域的伟大成就。因此,深入分析本曲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其钢琴音乐,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从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学者们主要对舒曼的《阿贝格变奏曲》,从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第一、分析作品的演奏技巧。秦珊(2016)以演奏技巧为切入点,分别从作品中的结构分析、触键、速度、节奏、踏板等方面进行了全方面的阐述;袁琪行(2014)从作品简介、创作背景以及作品各个段落的作品解析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丰富了作品演奏分析领域的研究成果。

第二、对作品特点进行理论阐述。吴憬霓(2014)以《阿贝格变奏曲》为例,对于其中标题性、隐喻性和形象性三个特点,浅析了舒曼钢琴作品中的文学性体现;陆铭(2014)在本作品中体现的哲学理论中,对于舒曼的思想观做了深入浅出的分析;吕丽娜(2018)对本作品中变化多样的主题、旋律、曲式、节奏等音乐语言,进行了全方面的综合分析。

第三、对作品在教学上的启示进行分析。于焱(2008)侧重于钢琴教学的观点,对主题、变奏和终曲中的演奏技巧与教学方法展开了多方面的综合论述;李新宇(2019)对音乐文本、演奏技巧进行了阐述,并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了细致研究。

一、双重性格及其成因

(一)大卫同盟组织

1833年,舒曼创办了《新音乐杂志》,想通过杂志中的音乐观点,来论证浪漫主义这种突出情感的主张,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大卫同盟组织便来源于此。舒曼将与自己音乐理念相同的乐师名字加入同盟会,以他们的名义发表文章,阐述音乐理念,并借此机会推动音乐创新,反对音乐界的低俗倾向。

大卫同盟组织有弗罗列斯坦和埃塞比乌斯两位主要成员。舒曼以这两个名字为笔名,表达出了自身性格的对立性以及艺术创作中的双重性。弗罗列斯坦的性格积极,慷慨,温暖而尖锐,埃塞比乌斯的性格含蓄,温柔,安静而优雅。这两个鲜明的人物形象,充分显示了舒曼内心思想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在众多钢琴作品中都呈现出了鲜明的对比。

(二)成因

一个人双重性格的产生形成,离不开其出生和成长的社会环境因素。舒曼关于双重性格的产生形成及其原因,主要分为时代背景因素、社会因素和性格因素这三类,具体表现有:

1、时代背景成因

18世纪下半叶,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爆发,浪漫主义思潮在欧洲已出现萌芽并迅速发展,使欧洲逐渐成为浪漫主义的文学艺术中心,并在潜移默化中,让舒曼的音乐创作发生了改变。

舒曼从小就受父亲的影响,阅读各类经典的文学名著,并且能够独立撰写话剧片段和文学作品,编排演绎其中的一些故事和情节,并在大学时期,不断穿梭于艺术传播与文化交流的活动场所,积极地学习借鉴。除此之外,许多杰出的艺术家们也对舒曼的影响深远,使他不再局限于单一思想的创作,而是充分地发掘了自己内心深处的独特个性。各种迹象表明,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对舒曼的性格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社会成因

浪漫主义音乐时期,众多作曲家们在黑暗的政治社会和残酷现实下,无比迫切地追求理想和信念,强烈地希望能够展现新的音乐思想,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从而创造出内容更加丰富的音乐。但在浪漫主义时期的一些作品中,遵循了西方理想主义的音乐审美,努力描绘出具有良好品质的人物形象,与社会现实生活相违背。因此,摆脱理想现实,表现内心的强烈情感,逐渐成为浪漫时期作曲家的一个重要特征。

19世纪初爆发的革命战争,对舒曼的双重性格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并使他对社会现状产生了不同的看法。一方面,面对德国故步自封的现实,他试图通过革命的方式来彻底改变这种现象。另一面,他却在战争来临时,带着妻子逃亡到庄园中,对战争所发生的事情充耳不闻。因此,动乱多变的社会环境,不但在舒曼双重性格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一定影响,而且在不知不觉中改变着他。

3、性格成因

舒曼的父亲是一位朴实忠厚的商人,在鼓励他阅读大量文学名著的同时,还要求他学习一些基础的音乐理论知识。舒曼以自己的父亲为榜样,学习了父亲坚韧的品格以及对艺术的强烈热爱。而舒曼的母亲,拥有着极其丰富的情感与富于浪漫的情怀,让舒曼的性格有了细腻而温柔的另一面。

此外,舒曼的家庭具有遗传性的精神疾病史,他父母与兄妹都因为一系列的精神问题而相继去世。后来,急于求成的舒曼由于长时间地使用了不科学的练琴方法,让他右手食指造成了不可挽回的伤害,也使他从小就立志成为钢琴家的梦想就此破灭。从此,舒曼心中留下了深深的阴影,也从而加剧了他的忧郁性格。

由此可见,舒曼性格的形成,一方面来源于家庭因素的影响,导致性格发生急剧变化;另一方面则受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在不知不觉中改变着他。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使舒曼的性格发生了质的变化,从而形成了他的双重性格。

二、双重性格在作品中的体现

舒曼是一位注重展现心理变化的作曲家,他极其细致敏感的性格,使他的音乐具有了多样化的特征,更加侧重于情感表达。舒曼在创作音乐时所具有的双重性格,在这首《阿贝格变奏曲》中展现的淋漓尽致,处处都体现着自身性格的矛盾与冲突。

(一)主题中的体现

首先,这首作品的标题富具有揭露性与隐喻性。一方面,他想借助于具有揭露性的标题,将其内容更好地向众人展示,供大家欣赏;另一方面,他在创作过程中,有意地使用了许多对比主题的小暗示,将这种双重性格充分地体现在了各个变奏之中。这里以两个段落,分别作了细致阐述。

第一变奏是全曲中体现技巧性较高的一个段落,右手和弦的快速进行,像是舒曼内心双重性格的对比,左手八度音的不断上行,好像是在低声吟唱,向我们诉说着舒曼的故事。双手从和弦开始不断上行,第二小节经过右手十六分音符跑动后,在第三小节再次回到左右手同时上行。表面上看,似乎与主题“A—B—E—G—G”毫无关系,但却是舒曼精心布置的创新之处,大变奏中还包含着小的变奏,并在主题中的前两个音A—♭B的基础上形成了第一个变奏。

在第三变奏中,风格为具有库朗特风格的轻快舞曲,所以需要演奏者具有较高的演奏技巧。它的右手全部由上下跑动的十六分音符构成,让人感觉十分轻快灵活,与第二变奏宁静的风格形成对比,风格更加新颖灵动。主题的出现也十分隐喻,从开始右手八度上行的主旋律,变成了单音的形式转移到了左手的低音声部中,将听众们重新地拉回了主题,引起情感上的共鸣。

(二)音乐术语中的体现

在本曲中,音乐术语具有提示性和自由性这一双重性特征。《阿贝格变奏曲》的音乐风格非常清新且变化十分丰富,在每一次变奏之前,关于演奏时的风格及节拍速度,都有着十分规范的标记。

在主题段落的开始处,就标注了属于“Animato”,意思为“活跃地”,向演奏者们表达了本段落应该积极主动地来演奏。同时在演奏过程中,也要尽可能的轻松、活泼。在表情术语“Animato”之后,舒曼也对速度进行了♩=104的标记,提醒演奏者们,在弹奏此变奏时,情感要饱满,速度要适中。

通过仔细地分析乐谱,我们还可以发现在各段落的一些位置,虽然已经标有表情符号,但在实际演奏的运用中,却仍然是较为灵活的。就比如在第二变奏曲中的第二个乐段结尾时,作者已经标明了“poco riten.”,其含义是“渐慢”,但在随后的乐谱中却没有明显地说明何时恢复原速度,这一形式在随后出现的第一乐段的结束处亦是如此。

(三)结构中的体现

在本曲中,除了主题与音乐术语具有双重性,本曲从结构上上看,也具有多样性与统一性的特点。本曲中,主题与五个变奏形成了鲜明对比,表达了丰富多彩的情感。音乐形象具有变化与对比,有时温柔安静,有时却热情似火。五个变奏之间既相互独立,作为单独一个部分而存在;又相互联系,与主题之间存在着密切关联。

主题段落是由“A—B—E—G—G”发展而来的八度音组成,经过仔细读谱后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在接下来的变奏段落中,开头音都使用由主题演变而来的小二度结构,特别是在第一、二、五这三个变奏部分中,开始音与主题保持一致,采用了A—♭B。

通过仔细读谱可以发现,第三变奏与第四变奏虽然在开头处却有所不同,但它们都与主题保持一致,是基于小二度的音程关系。隐藏在各个段落的主题动机,也不断以新的形式出现,使全曲紧密地连接在一起,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

三、在演奏中对双重性格的表现

(一)音色的控制

《阿贝格变奏曲》是一首集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为一体的音乐作品,它的音乐主题“A—B—E—G—G”在每段变奏中都呈现出了不同的形式特点,所以我们在演奏各个变奏部分时,需要根据实际需要来不断地变化手指的触键方式与力度转化,并根据以下几个不同段落具体分析。

主题的演奏需要充满歌唱性,并使用柔和且饱满的音色来演奏。可以五个八度音为一组,逐渐进行渐强处理。随后,右手又以分解八度音的形式,回到了主旋律,但是应注意此处出现的音乐术语,使用“pp”的力度来演奏。所以在演奏时,需要减慢手指触键的速度,制造一种静谧的氛围,仿佛置身于安静祥和的天空之中。

第二变奏主题不断出现在双手交替的过程中,所以应该根据每一个切分音型所构成和弦的和声色彩,来不断变化音色。此部分类似于巴赫《平均律曲集》中的演奏形式,两个声部既有联系,相辅相成;又存在对立,需要对比演奏,其中中声部则保持不变,始终穿梭于左右手之间,起到渲染氛围的作用。

(二)力度的把握

在演奏该曲时,除了对音色需要有所控制,还要准确地表达和突显出不同的力度记号,通过使用不同的触键技巧,来准确地区分不同层次的力度变化,充分地呈现出各乐段所对应的感情与气息。

例如在第三变奏的第五到第八小节中,有明确的渐强的力度记号“creasc”,右手从C和♯C两个音开始,进行了半音阶的上行,并在第七小节左手还原D与右手主旋律的F形成了小三度的关系时,标注了“rf”的力度符号,以此为转折点,开始渐弱。

所以当我们练习这个乐段时,就需要将大臂、小臂,手腕以及双手指尖的相互配合,先将大臂的力量都传到小臂上,然后再经过手腕灵活的转动,将力度均匀分配传递给手指,演绎出轻柔而灵动的音色和感觉。

(三)踏板的使用

在本曲中,对于中大部分的踏板都已经作了明确而规范的标记,便于演奏。但在使用时,仍然需要演奏者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和对于音乐的理解把握,在分析段落的走向以及和声变化有所了解后,自行添加,使旋律始终很清晰,听起来没有混乱的感觉。

在演奏本曲时,演奏者需要反复练习,以保证踏板使用的合理性。同时在遇到踏板使用频繁的段落时,要保持音乐的连贯自然,思考踩踏的力度能否表达出想要的音乐效果,要收放自如,使旋律始终很清晰,听起来没有混乱的感觉。

在实际演奏中,如碰到“ff”的力度记号,说明这首曲子正逐渐走向高潮,这时我们就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增加延音踏板的使用,来更好地衬托氛围,从而完整地表达音乐;当弹到本曲中出现的“pp”的力度记号时,则需要减少踏板的踩踏频率,或是减轻踩踏力度。除此之外,在遇到跳音或重音时,也需要快速地更换延音踏板,这样我们就可以让它达到一种轻盈干净的感受。■

猜你喜欢

变奏曲舒曼踏板
民歌主题变奏曲
上兴趣班的心情变奏曲
想象的“变奏曲”——评王立春《爱打架的小石头(外四篇)》
舒曼:请求法院做主结婚
钢琴踏板的基本用法
舒曼奢华系列AL1新品推介
论钢琴踏板的正确使用
春日条纹变奏曲
钢琴踏板的产生与运用
关于踏板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