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交往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2021-11-26刘思帆

关键词:德意志意识形态恩格斯生产力

刘思帆

(复旦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433)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40 年改革开放给人们提供了许多弥足珍贵的启示,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1]无论是“历史前进的逻辑”,还是“时代发展的潮流”,交往作为人类社会的存在方式,是推动历史前进和时代发展的最基本条件。可以说,能否准确把握和深刻理解“交往”,至关重要。在德文语境中,交往表达为“verkehr”,意为交通、往来,马克思主义中有着丰富的交往思想,主要集中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中。关于《形态》中的交往思想研究,有的学者热衷于对《形态》中交往[2]、交往形式[3]等概念的解读及其与生产关系概念的关系辨析;有的学者对《形态》文本中交往与生产力、分工、劳动等之间的关系论述进行归纳总结[4];有的学者对交往的总体性和多样性特征进行阐述分析[5]。总的来说,国内学者普遍认可马克思交往思想的存在,侧重于文本中交往思想的总结梳理与概念辨析,但对于交往思想的当代价值研究尚有欠缺,尤其是结合中国最新发展的分析不足,《形态》中交往思想的最新指导作用仍处于被低估的状态。因此,以当前研究成果和当代中国交往实践为基础,重新思考《形态》中的交往思想及作用,是一个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课题。

一、《形态》是对历史时代发展问题的理论回应

分析《形态》对马克思恩格斯交往思想的理论贡献,离不开对这一文本形成的历史条件和理论发展的时代背景考察。马克思恩格斯在《形态》的前言中曾指出本书的写作目的在于“揭穿同现实的影子所作的哲学斗争,揭穿这种如此投合沉溺于幻想的精神萎靡的德国人民口味的哲学斗争,使这种斗争得不到任何信任。”[6]15在德国被哲学家们“现实的世界是观念世界的产物”“相信思想统治世界”思想所颠倒笼罩的时代,马克思恩格斯借助《形态》尝试着把人们从幻想、观念、教条和想象的存在物中解放出来,将这一切思想观念建立在现实基础上,创立了唯物史观。其中,最核心的概念就是“交往”一词。与其说从此交往思想便建立在了新世界观基础上,倒不如说马克思恩格斯正是借助“交往”一词完成了新世界观阐述。因此,我们有必要从历史、现实、理论三个维度对《形态》中交往思想作出分析。

(一)资本主义发展需求加速了交往的扩大

“现实的人”除了是自然存在物,还具有社会属性。马克思恩格斯经常用“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来阐述人类基本活动的事实。人的这种基本属性使生产和交往成为人类最基本的两种活动方式,也正是在生产和交往的交互作用下,人类社会物质实践才得以在广度和深度上不断拓展。随着封建社会内部经济的解体,萌芽于14、15 世纪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成为近代推动生产和交往交互作用“大跃进”的重要力量。一是缘于资本主义发展需要更多生产资料和市场。私人占有制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础,赋予了资本主义无限逐利性和疯狂扩张性。为了满足这种逐利性、生产更多剩余价值,资本主义国家采用对内暴力剥夺农民土地盘剥人民、对外利用残酷殖民掠夺的方式,抢占更多生产资料和市场,进行资本原始积累。就交往主体而言,无论是被动失去了土地的农民,还是主动强占的资本家,在这一过程中都加大了自身交往的范围和程度。二是缘于分工的细化使交往更加密切。任何新的生产力都会引起分工的进一步发展。种种细致的分工关系在交往比较发达的情况下产生,同时交往的发展也会促进分工的细化。到了18 世纪末,大工业采用机器生产,实行最广泛的分工,使竞争逐渐普遍化了。它消灭了以往各国独立的状态,使自然科学从属于资本,把自然形成的关系变成金钱的关系,建立了现代化大工业城市,开创了世界历史。三是缘于交通工具的发展不断打破地域局限性。分工的进一步扩大使同其他地区的贸易联系成为可能,交通工具的发展是使这种可能变为现实的重要因素。借助交通工具,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进一步扩大了交往,输入新发现地的新产品、尤其是大量金银,从根本上改变了当地的阶级关系,市场越来越扩大为世界市场。总的来说,在产业革命、科学革命和政治革命“三大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国家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的发展有了巨大的高涨”[6]64。

(二)世界历史条件下三大矛盾加重交往的异化

当大工业的发展造就了大量生产力、资产阶级通过资本扩张逐渐将整个世界纳入以自身发展为中心的整体范畴时,一些矛盾也慢慢展开,在世界市场的危机中集中暴露出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工业发达国家与工业落后国家之间的矛盾。由于在世界范围内攫取最大利润的需要,早期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在世界工业化现代化的“早发优势”,一方面以建立殖民地形式对落后国家资源和市场直接占有,另一方面借助国际垄断公司对落后国家进行勒索剥削,尤其是大工业之后,机器的普遍使用给落后国家的手工业产品带去致命打击,一种和机器生产相适应的国际分工产生,迫使一部分国家成为原料产地,服务并从属于另一部分工业发达国家。富国盘剥压迫穷国的必然结果是双方矛盾的激化。二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内部矛盾。工业革命的确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但在私有制统治下,这些生产力只获得了片面的发展。资本主义自身难以克服的内在矛盾即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使得经济危机始终伴随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虽说危机最初是资本主义在一国内运行的结果,如1825 年英国经济危机和1937 年美国经济大恐慌,但是随着世界历史的发展,经济危机终将会突破地域局限,具有“世界”性质。三是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无产阶级是与资产阶级同时产生,靠出卖自身劳动力的劳动阶级。在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是剥削者,无产阶级是被剥削者,经济危机不断发生,使工人的处境更加恶化,工人运动也迅猛发展起来。总的来说,就国与国而言,交往带有侵略性;就资本主义发展而言,私有制固有的局限性可能无法匹配交往的无限发展;就两大阶级矛盾而言,交往本身建立在不平等基础上。可以说,从资本主义萌芽开始,马克思恩格斯的交往思想在获得丰富发展的同时,也在现实的碰撞中暴露出自身的局限性。

(三)《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全面阐述交往思想的重要文本

今天我们所看到的马克思恩格斯的交往思想是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马克思恩格斯立足人与人在进行生产活动时所结成的社会关系来探讨交往问题,“交往”一词与马克思所论述生产力、分工、生产方式等范畴密切相关,与社会发展和形态更替更是密不可分。可以说,马克思恩格斯的交往思想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成伴随着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成熟、发展,经历了较长的过程: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神圣家族》等文本中马克思恩格斯通过揭示劳动异化引起人与人之间交往关系的扭曲,开始从实践出发探寻人与人之间真正交往关系,这是交往思想的萌芽;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将交往思想彻底建立在唯物主义世界观基础上全面展开;在《经济学手稿(1857——1858)》和《资本论》中以深度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为切入点对交往思想进行对照验证;最后在《给〈祖国纪事〉杂志编辑部的信》和《给维·伊·查苏利奇的复信》等文本中将交往思想与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发展。交往思想在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发展历程中经历了一个萌芽、奠基、形成、验证、发展的完整过程。如果说《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批判了旧唯物主义消极直观的性质,明确了人的对象性的存在,确立了实践之于人类社会生活的本质和基础意义,是“包含有新世界观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7],那么《形态》就是以“现实的个人”为起点对新世界观的详尽叙述。其中《形态》中所涉及的交往与生产的关系、交往与分工的关系,以及交往对世界历史形成的作用,不仅为《资本论》提供了思想前提,也揭示了推动世界历史形成和发展的深层动因,成为马克思恩格斯交往思想的重要文本。

二、《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交往思想的基本判断

在《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批判黑格尔客观唯心主义和青年黑格尔派主观唯心主义,指出他们避开“德国哲学和德国现实之间的联系问题”[6]23、从概念到概念的教条想象,强调研究人类历史要从“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的肉体制约和与自然界的关系开始,而这一切必须从社会存在中寻找答案,“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6]24。这也是探寻马克思恩格斯交往思想的源头。“交往”首先是建立在“现实的个人”基础上的交往,生存发展的需要不断推动人突破旧的交往形式,扩大交往范围,更新交往意识,实现生产发展、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在《形态》中系统论述了随着生存发展的需要,人不断突破旧的交往形式、扩大交往范围、更新交往意识,实现生产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过程。关于马克思恩格斯交往思想,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基本判断:

(一)生产创造了人类的存在,但生产本身又是以个人彼此之间的交往为前提的,交往与生产相互依存、互为前提

首先,生产活动是交往形成的介质,决定着交往形式,没有生产就没有交往。《形态》中提出个体间物质联系“是由需要和生产方式决定的,它的历史和人的历史一样长久”[6]34,当人们开始生产所必需的生活资料时,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这里的“生产”已然包括了人与自然间最初的物质交往。随着人的需要和生产方式的不断变化,交往形式也随之改变。但无论如何,一定的交往形式总是要适应一定时期的生产力的发展性质并构成生产力发展的条件。一旦交往形式无法容纳生产力的发展成为阻碍其发展的桎梏,就必然会被新的交往形式所代替。“代替”的方式“每一次都不免要爆发为革命”[6]81。在这里,马克思恩格斯已经提出了交往形式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在《形态》中用部落所有制、古代所有制、封建所有制和资产阶级所有制四种历史形态更替来说明,并指出资本主义在客观上只是一种必然存在但是暂时存在的“交往形式”,当生产力发展到资本主义私有制所不能容纳的时候,就会被共产主义革命所摧毁。

其次,生产以交往为前提。按照马克思的观点,“现实的个人”生存依赖于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只有“分散的和彼此对立的”个人在交往和相互联系中“才能成为真正的力量”[6]75。一方面,生产力在交往中得到发展。通过交往,个人生产能力转化为现实的社会生产力,“受分工制约的不同个人的共同活动产生了一种社会力量,即扩大了的生产力”[6]38。可见,生产力就是人们在相互交往活动中形成的社会力量,因而常常被马克思称为“社会生产力”。这一特征主要表现在生产活动的协作和竞争方面。通过协作,社会生产力往往能够达到“1+1 大于2”的效果;通过竞争,尽管存在优胜劣汰,但正是因为竞争的存在,才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总体发展,而交往的扩大会增加这种生产活动中的协作和竞争。如《形态》中所叙述,“工场手工业的初次繁荣”正是由于同外国其他民族的交往[6]62。值得注意的是,协作和竞争的出现与分工密切相关。分工使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享受和劳动、生产和消费由各种不同的人来分担这种情况成为可能,人类要生存和发展,交往就成了必要。一是分工的出现加强了交往频次,使交往成为必要;二是分工的细化扩大了交往范围,每个部分都能成为世界工厂的参与者,市场资源配置可达到最优。可以说,分工助推了生产的发展和交往形式的不断更新。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最明显地表现在该民族分工的发展程度上”[6]24。另一方面,生产力只有在交往中才能得到传承。马克思恩格斯在揭示社会形态更替时曾提及社会发展的承续性,并指出这种承续性表现为新的一代继承者先被遗留下来的生产力,也就是说,一个地方的生产力能否得到很好的保存和发展,往往取决于交往扩展的情况。一般来说,扩展的范围越大,失传的可能性越小[6]61。这就印证了生产力传承和交往的关系,推论只有“当交往具有世界性质时,生产力的保存才算是拥有了最大的保障”。

每一次生产的重大发展都会带来交往范围的扩大,每一次交往范围的扩大也会带来生产力的迅猛发展。产业革命从一国发展到多国、新大陆的发现、殖民地的建立,不仅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开拓了原料产地,也为产品的销售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从而推动生产力迅猛发展。而生产力越发展,交往就越自由和开放。这一循环使生产力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力量,推动社会历史向前发展。

(二)各民族的原始闭关自守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自发形成的民族间分工而消灭得愈来愈彻底,历史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

马克思恩格斯在《形态》中所提到的世界历史是各民族各国家因为相互交往而日益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历史过程,起始于民族内部分工的交往和分工的进一步扩大,初步形成于资本主义大工业时期。这个过程使人类历史和民族历史不再仅仅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还具备了整体与部分的性质,也就是说,《形态》中所说的“世界历史”强调的是相对于民族区域狭隘性而言的。工业革命前,生产发展到一定程度开始与商业分离,这种分离提供了同附近以外地区建立贸易联系的可能性,而现有的交通工具,以及交往所及文明程度、需求发展程度使这种可能变为现实。这时候为了实现一定的商业目的,交往就会越来越突破地域的限制。到了大工业阶段,交往的不断扩大导致了市场对商品的需求激增,随之产生的社会分工使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运动有了巨大的发展,资本家们“把自然力用于工业目的,采用机器生产以及实行最广泛的分工”,大大推动生产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交往的加强,使竞争普遍化。现代的交通工具的出现更是给世界交往带来了条件,世界市场加速形成,工业加工所需要的原料已经不是本地原料,生产出来的产品供世界各地消费,过去民族区域狭隘封闭的状态往所带来的分工消灭得越来越彻底,历史最大程度地成为了全世界的历史。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研究,这个过程不是“‘自我意识’、宇宙精神或者某个形而上学怪影的某种抽象行为”,而“是完全物质的、可以通过经验证明的”[6]52。如英国机器发明改变他国整个生存形式的事实、1813 年因德国砂糖和咖啡短缺而引起的反抗拿破仑的解放战争等,突出体现了各国正日益紧密联结在一起的事实。

(三)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世界历史的形成使人与人之间普遍交往成为可能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社会全体成员的普遍发展”,其发展程度“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6]515。第一,交往是人的生存方式。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6]31。人在与自然不断地交往中,获得生命的延续,不断创造“自主活动的条件”[6]80。第二,交往能决定人的发展程度。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如果人被隔绝在整个的世界交往系统之外,缺少彼此之间的对照,缺少向他人学习发展自己的机会,就会成为一个“目光短浅、孤陋寡闻的动物”[6]468,“会依然处于地方的、笼罩着迷信气氛的‘状态’”[6]39。因此,为了保证生存,个人必须占有现有的生产力总和,带有适应生产力和交往的普遍性质。普遍的交往扩展了物质交换的范围,满足了人们多方面需求,激发了人们全面的能力发挥,同整个世界发生联系,“获得利用全球人们的创造的能力”[6]42,从而能够得到更充分发展。可以说,交往范围的每一次扩展都是人进步的确证。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只有在同其他人们的交往中并通过这种交往,才能达到自己生活的发展,才能达到对这生活的自觉的享受,才能够获得自己的幸福。”[6]565第三,普遍交往是实现共产主义的重要条件。马克思恩格斯所提到的共产主义社会是生产力极大发展、物质极大丰富的社会。在共产主义社会,人们自觉运用经济规律,进行生产、支配和交换,支配着自己的社会关系,每一个人的才能和天资都能得到充分和全面的发展。但这种共产主义“是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相关的世界交往的普遍发展为前提的”,只有作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才有可能实现[6]39-40。

三、《形态》对当代中国交往实践具有解释力和指导力

(一)坚定不移全面扩大开放,在世界交往中实现生产力跨越发展

《形态》指出,一个民族的发展程度及其与其他民族的关系都取决于它的生产以及内部和外部的交往的发展程度[6]24。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国家或民族交往的实质在于通过交往把其他国家或民族创造的成果和发展条件纳入自己的对象世界,为自己所用,实现自身发展。人类文明历史表明,一个国家或社会的发展与社会交往程度是同步的。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只要善于交往,学习借鉴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长处,就能够走在世界历史的前列。这是因为,一方面,生产力的发展不仅为国家和民族交往提供物质基础,而且交通、通信工具的发展也能为更好交往提供条件;另一方面,交往的发展为向他国学习先进技术和经验提供可能性,反过来促进生产的发展。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中国作为后发展国家,向来重视交往对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同志为了改变中国“一穷二白”的状况,提出“向外国学习”的口号,积极寻求与苏联、美国等国合作谋求发展。邓小平同志深刻认识到“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后开始变得落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锁国”[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中国改革开放序幕,要求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政策。当提及开放实质时,邓小平同志曾经精辟指出,开放就是为了“利用外国智力”,通过开放加强国际间的联系,借鉴学习他国发展成果,实现自身跨越发展。由此,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初就设立若干特区作为交往的平台,借此引进先进的科技、管理知识等。实践证明,正是由于中国认识到并重视交往对生产力发展的作用,才把世界各民族产业革命几百年的发展创造转变为中国发展的起点,在短时间内实现历史巨变,创造世界奇迹。

当下,中国发展面临“两个大局”,一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一个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其中,“全”字表明伟大复兴是全国人民共同的梦想,各方面工作都要服务于、致力于这个梦想的实现;“变”字不仅是指世界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变化,还是指“重心——边缘”格局变化、政治地理重心东移等世界形势变化,新冠疫情的全球流行更是使变局加速,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两个大局”相互作用,相互激荡,中华民族迎来了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又深处愈进愈难而又非进不可的历史节点,继续深化改革的任务十分艰巨。在这种情况下,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一再宣示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步伐不会停,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这背后,是中国领导人一直以来对“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的清醒认知,也是对世界经济开放融通本质的准确洞察。“激发人们创新创造活力,最直接的方法莫过于走入不同文明,发现别人的优长,启发自己的思维。”[9]接下来,中国既要将全面深化改革贯彻到底,消除各种障碍生产力发展的壁垒障碍,营造国内良好交往环境,也要继续扩大对外交往,吸收新鲜血液,敢于到世界汪洋大海中游一游。但需要注意的是,交往即意味着竞争,在扩大交往的同时要注重提高自身发展质量,才能在参与更高水平的竞争中学到更多。

(二)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顺应日益紧密的世界历史发展潮流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指出:全球化大潮不可挡,中国要在历史发展的逻辑中发展,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年代还没有遇到全球化问题,但他们在《形态》中用“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交往理论来说明人类历史的发展趋势。所谓全球化,不过是人类交往的世界性扩张,通过交往,各个国家和民族突破发展的地域局限,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当前的世界,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一百多年前所预测的那样:各国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程度愈渐加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和民族能不能富强,最重要的是要看这个国家和民族能不能顺应时代潮流,掌握历史前进的主动权[10]。事实上,中国在整个建设发展历程中始终顺应这一历史趋势,在壮大自身力量的同时不断尝试与世界接轨,变革同世界的关系。这一尝试突出表现在中国外交上: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理念由“独立自主”“不结盟”,到“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再到“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转变,可以看出中国在与他国交往中变得越来越积极主动,以谋求更多实现共赢的机会。除此之外,中国还积极参加世界性组织,参与到国际规则制定中去,如2001 年加入WTO,虽然此举使中国所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发生巨大变化,不得不按照WTO 遵循的市场经济规则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强行与国际准则接轨,但实践证明,融入世界发展潮流是顺应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即使短时间内可能会面临一定的风险,在根本方向上却是正确的。

与此同时,中国清醒地认识到:一些全球性问题,如生态环境治理、全球变暖、贫困、安全问题等,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单独解决。基于此,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这一倡议符合马克思恩格斯在《形态》中指明的人类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趋势,深刻揭示世界各族人民休戚与共、紧密相连的前途命运,是中国倡导世界各国包容共进、推动世界历史向前发展的生动实践。自倡议提出以来,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同和支持,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更进一步印证了中国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面临疫情全球肆虐,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2021 年年会开幕式上呼吁“携手共克疫情,加强全球治理,朝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向不断迈进”。但应当注意的是,在当前世界发展的复杂形势下,一些别有用心的国家混淆人类共同利益与自身特殊利益的关系,打着谋求人类共同利益的旗号侵犯他国利益和合法权益。对此,我们应当及时辨别并采取正确态度。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实现人全面发展创造良好交往条件

“人们从一开始,从他们存在的时候起,就是彼此需要的,正是由于这一点,他们才能发展自己的需要和能力等等,他们发生了交往。”[11]马克思恩格斯扬弃历史上关于人的抽象意蕴,从“现实的个人”出发,确认了人在其本质上是依赖交往的现实存在物,“有和同类交往的需要”。然而,由外在力量和内在本质所决定的人类交往,客观上存在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由狭隘到普遍的发展历程,交往的发展也决定着人类由必然走向自由的历史进程。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将“人民需要”放在首位,推动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点突出体现在中国历史上三次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中,无论是中共八大提出的经济文化供需矛盾,还是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提出的社会生产供需矛盾、中共十九大提出的发展供需矛盾,“人民需要”始终占据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尤其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始终把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放在心上,把高质量发展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基于交往之于人民需要、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中国共产党应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创造更多良好交往条件,提高人民发展质量。具体来看,可以从四个方面着手:一是注重交往主体资质培养。交往主体的素质和能力对个人全面发展的实现具有关键作用,是交往实践的基础和前提。当前国家对交往主体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通过教育实现的。中国教育方式整体正逐步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素质教育更加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培养交往主体素质和能力。二是营造健康交往环境。一方面,用法律规范交往。法律是规范交往环境的最底线,当务之急应健全相关法律规范,使制裁不良交往行为有法可依。另一方面,让道德规范深入人心。道德是法律的必要补充,是交往行为的软约束。制定合情合理、与时俱进的道德规范,并通过教育、宣传的方式使人接受,充分发挥道德规范对人的约束作用和公共的监督力量。三是培养人们积极主动的现实交往意识。如今科技、网络发展不断更新着人们的交往方式,网络交往成为一种新的生存生活方式。现实中有不少人是线上冲浪社交达人、线下社恐重症者的“双重性格人”。有调查显示,网络交往中大学生的孤独感显著强于现实交往中的孤独感[12]。长期的现实交往恐惧对于人的身心健康发展十分不利,要重视人们现实交往意识的培养,不同的社会群体组织(如高校、公司等)应积极创造现实交往条件,发挥带头作用。四是创造更多对外交流的机会。中国顺应全球化浪潮带来的机遇,与世界各国发展合作,这在一定程度上为人们提供了更多国际交往机会,扩大了人们的国际交往范围,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多国际资源。

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 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曾提出我们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思想、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思想、关于社会建设的思想、关于世界历史的思想等,这些思想在《形态》中都曾得到较为全面的阐释,交往思想贯穿其中,为这些思想阐述提供支撑的同时也得到了较为详尽的自我论证。深入挖掘《形态》中的交往思想,既是更进一步对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整体把握,也是给处于当前时代的中国正面临的发展问题提供一些理论支撑和方向性的指导,推动中国更好地向前发展。

猜你喜欢

德意志意识形态恩格斯生产力
马克思恩格斯青年时代诗歌创作再评价
旱地麦田夏闲期复种绿肥 保持土壤的可持续生产力
马克思恩格斯对中国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阐释
德国多种活动纪念恩格斯诞辰200周年
应投资于教育以提升生产力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意识形态理论的当代价值与作用
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道德思考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原理及其启示
浅析《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母亲永远只有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