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公共性逻辑建构的历史演进

2021-11-26杨肇中

关键词:公共性逻辑建构

杨肇中

(福州大学a.马克思主义学院;b.中国思想文化史研究所,福州 350108)

一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与改革开放中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开拓进取中不断取得胜利。党的十九大报告正式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命题,而且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治国理政实践中的重要性。“以人民为中心”是一种彰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共性逻辑特质的理论表达,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自信。从历史角度看,中国共产党的自信力来自其对“以人民为中心”公共性逻辑建构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但对“人民”概念的理解与诠释,中国共产党在革命与建设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具体论述。这些论述构成中国共产党在公共性逻辑建构上不断发展与完善的演进历程。

一、革命时期及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的公共性逻辑建构

“公共性是人类社会政治共同体得以存在的重要特质。”[1]一个腐朽的剥削压迫性政权及其旧制度,皆预示着其公共性逻辑的失效,抑或其公共性丧失,而革命亦会随之而来。不过,作为旧社会秩序解构力量的革命行动,需要进行一番动员工作。动员工作亦必须建基于一套公共性逻辑的再造理论之上。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动员最终取得成功,与其公共性逻辑再造的实践行动分不开。

近代以降,资本主义私有制日益彰显出存在于人类社会中无可调和的剥削与压迫的不平等本性,进而逐渐蚕食国家作为政治共同体的公共性,导致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严重对立。因此,要再造真正平等的政治社会公共性,就必须进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因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2]。借此,推翻少数人的资产阶级统治,建立大多数人的无产阶级专政,直至共产主义社会实现、阶级与国家消亡、人类作为一个自由人联合体存在为止。概言之,共产党的公共性逻辑建构进路即是“革命”——“解放”——“平等”——“自由”。就其最终价值目标而言,共产党的公共性逻辑建构毋庸置疑是优于资产阶级政党的。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是作为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的中国支部而存在的。它的使命是接受共产国际的领导,建立服务于世界范围的反资本主义与帝国主义的无产阶级专政政权。这一时期的中国共产党实际上需要向世人作出关乎两种共同体的承诺:一是对为中国民族独立与解放而奋斗的民族国家的承诺;二是对将反对世界性的资本主义、抵抗帝国主义侵略作为中心任务的国际主义的承诺。诚然,在全球化进程中,这两种承诺看似矛盾。前者是爱国主义的承诺与使命,后者是世界主义或国际主义的义务与责任。前后二者看似矛盾与抵牾的理论特质,在中国共产党身上却获得统一与平衡,①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说:“在无产者的不同民族的斗争中,共产党人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参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09 年版,第44 页。因为二者所针对的对象是共同的,即西方帝国主义列强。中国共产党需要兑现的两种承诺共享着同一种公共性逻辑:共同体成员之间的平等逻辑,既指人类世界共同体中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平等,也指国家中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平等。这一平等逻辑的建构实践与目标达成是通过阶级斗争来实现的,因此平等价值目标的公共性逻辑建构是中国共产党进行革命动员的重要思想资源与正当性来源。践行平等价值、消灭剥削的革命动员对象主要是以工人阶级为代表的无产阶级群体,但由于中国的具体情形迥异于欧洲与俄国,因此中国革命实践的具体路向有自身特点,即以农村无产阶级为中心的工农联盟的革命模式。具体言之,革命时期及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的公共性逻辑建构特质呈现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中国共产党基于民族国家共同体的公共性承诺的逻辑建构。中国共产党何以成立的直接缘由便是当时中国面临着西方帝国主义步步进逼的侵凌,有丧权辱国之虞。易言之,中国作为民族国家的平等资格被西方列强所褫夺的情势,使得当时爱国知识人士产生强烈的危亡意识。马克思主义在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为他们寻求拯救中国的道路指明了正确方向。由此,中国共产党组织应运而生。基此而观,与帝国主义斗争、赢得中华民族的解放与独立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念兹在兹的初心与使命,以及矢志不渝的公共性承诺。中国的旧军阀势力是西方帝国主义列强在华代理人,因此反帝与反军阀的政治军事斗争成为共产党人并举的革命行动。

20 世纪30 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略中国,中国共产党的公共性逻辑建构的进路再次面临调整。在共产国际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进行第二次合作,建立全国民族解放统一战线。如果说大革命时期与国民党合作,中国共产党的公共性逻辑建构可以兼及民族国家独立与无产阶级解放双重任务,那么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公共性逻辑建构的重心则主要集中于民族国家解放与独立之上。中国共产党除了极力促成与国民党的合作之外,还积极联合国内其他可能的抗日力量,为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做了大量工作。正如1937 年毛泽东所说:“我们的正确的政治方针和坚固的团结,是为着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个目的。无产阶级、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的广大群众,有待于我们宣传、鼓动和组织的工作。资产阶级抗日派和我们建立同盟,也还待我们的进一步工作。把党的方针变为群众的方针,还须要我们长期坚持的、百折不挠的、艰苦卓绝的、耐心而不怕麻烦的努力。”[3]中国共产党不断努力争取,以及全国抗战形势进一步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形成,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是彰显其公共性逻辑建构的重要方法论进路。

第二,中国共产党作为工农无产阶级共同体利益代言人的公共性承诺的逻辑建构。如前所述,中国共产党诞生即肩负捍卫民族国家与世界无产阶级群体公共利益的双重使命。其捍卫世界无产阶级群体公共利益的使命,正如《共产党宣言》所宣示的“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因此,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使命既体现民族国家的爱国主义公共情怀,又彰显世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公共精神,而且这两种公共性承诺是辩证统一的。譬如,国共第一次合作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既是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国家争取解放独立的必然诉求,也是共产国际基于当时世界范围反帝国主义与法西斯主义的战略需要。除此之外,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展的土地革命运动也是基于农村占大多数人口的无产阶级利益考量的,彰显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阶级公共性特质,构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内容。

党的“一大”纲领是“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即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消灭资本家的私有制……党的纲领明确提出要把工人、农民和士兵组织起来,并确定党的根本政治目的是实行社会革命”[4]。可见,当时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主要是唤醒工农的无产阶级意识,推翻资本家的剥削制度,建立无产阶级政权。此外,1923 年在莫斯科共产国际的主导下,共产党与国民党开展了第一次合作。其主要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推翻旧军阀势力。中国共产党在这场合作运动中,其公共性逻辑建构的主导权是由莫斯科共产国际掌握。但这场合作运动失败了,它败在了以世界性无产阶级(仅仅是工人阶级)作为其建构公共性逻辑基石的坍塌。在毛泽东看来,这场合作运动的分裂与失败,在于对当时中国革命动员的公共性逻辑建构的方向与基础定位产生了误判。由此,毛泽东指出农村无产阶级才是极具强烈革命意愿的社会力量。1927 年,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强调:“革命当局对农民运动的各种错误处置,必须迅速变更。这样,才于革命前途有所补益。因为目前农民运动的兴起是一个极大的问题。很短的时间内,将有几万万农民从中国中部、南部和北部各省起来,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无论什么大的力量都将压抑不住。”[5]基于对中国革命情势的深刻分析,毛泽东在国共合作遭到破坏、城市革命陷于挫折之后,毅然将革命力量的发展转向赣闽粤等广大农村地区,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并发展出一套“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理论。在某种意义上,毛泽东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理论预示着中国共产党在初期革命动员遭遇挫折后的公共性逻辑建构的演变:从以工人阶级为中心逐渐转移到以农民阶级为中心的工农联盟上来。

第三,中国共产党的公共性逻辑建构中的统战策略意识凸显。抗战胜利后,民族国家共同体的危机解除,但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尚未完成,因此后者即成为当时中国共产党展开其公共性逻辑建构的中心进路。众所周知,政治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胜利的重要法宝。除以革命武装力量瓦解作为官僚资产阶级代表的蒋介石国民党政治势力统治,以获得人民解放外,对于其他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则是以建立统一战线的方式,探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机制,并逐渐发展成一套成熟的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制度。这一政治制度的建构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以“解放”“平等”与“自由”为价值目标来彰显其无产阶级公共性逻辑的实践过程中的循序渐进特质。总体看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的公共性逻辑建构的进路,侧重于民族国家独立与无产阶级解放等公共理念的感召动员,以及各个阶段的土改运动、统一战线的制定和军事斗争等公共制度实践。

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新中国的成立仅仅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功,而作为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尚未完成。故此,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除致力于巩固新生政权外,还有一个社会革命的任务,即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通过“农业”“手工业”与“资本主义工商业”三大改造来消灭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中国共产党运用强大的公共政治资源,确立了人民民主专政原则,制定了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这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公共性逻辑建构中极为重要的制度成果与实践成果,从而体现了其娴熟运用扩大人民公共性的统战策略的特点。

二、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公共性逻辑建构

从中国共产党的公共性逻辑建构来看,为绝大多数人“打天下”所具有的人民公共性是其建党以来一直秉持的立党理念。但在不同时期,其对人民公共性逻辑建构的重心及涵摄内容有所不同。如果说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主要是以构建无产阶级公共性来彰显其人民公共性,进行社会革命动员的话,那么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则在由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角色转变过程中,逐渐以人民公共性来直接呈现其公共性逻辑建构的方向。具言之,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公共性逻辑建构呈现出以下三个特质:

第一,人民公共性逻辑建构所涵摄范围不断扩大。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皆以追求社会主义平等价值的实现为其理想旨趣,但其追求社会平等的公共性价值的落实主要体现在两种政治社会角色中,即革命党角色和执政党角色。扮演革命党角色的中国共产党通过民主革命、社会革命来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与官僚资本主义,建立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彻底改变无产阶级的不平等地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其革命时期的公共性逻辑建构特质的显现便是改变无产阶级被剥削被压迫的不平等命运,故本文将其建构的公共性类型称为“无产阶级公共性”。而这仅仅是中国共产党的阶段性历史使命。正如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主义的终极理想是解构阶级与国家,最终达致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一样。它的目标是作为整体性的人类群体福祉的实现。当无产阶级取得政权、获得当家作主的权利后,所面临的问题是何以将其公共性的涵摄范围扩大。进言之,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曾经作为非无产阶级甚或剥削阶级而存在的人群,经过思想与社会改造之后,变成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合法公民群体,理所应当是人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从这一意义上,革命时期的“阶级公共性”被“人民公共性”所直接表征,意味着人民公共性涵摄范围的扩大。这一公共性特质的显现始自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放弃“以阶级斗争为纲”,开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直接彰显这一“人民公共性”特质的政治论述——“人民民主专政”概念被载入1982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作为中国长期坚持的“四项基本原则”之一。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具有理论自觉与理论自信的政党。从党的理论发展角度看,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基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实践,对社会主义本质与任务的认知进行重新校准:解放与发展社会生产力,使人民达致共同富裕。正如邓小平所说,“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即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6]63。这一思想论说在被誉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中得以系统呈现。21 世纪伊始,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个重要理论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7]。其中便有“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庄严宣告。这一宣告明确强调了人民公共性的建构是共产党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力量源泉。

第二,重寻马克思主义精神旨趣,全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并实现从“所有”理念向“拥有”实践的转变。马克思主义的精神旨趣不仅是批判与解构资本主义,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建构优越于资本主义的人民公共性理念。而实践这一人民公共性理念的有效方法便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邓小平说:“调动人民积极性的最中心的环节,还是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6]178在他看来,关键问题是要将发展生产力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加以直接关联。易言之,社会主义的人民公共性理念的效用必须在人民的日常生活实践中体现出来,才能激发其生产积极性。实际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体现于人民公共性的程度。人民公共性程度越高,生产积极性越能提升。对人民公共性程度的评价关涉社会认同。人民对社会主义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分为合理性认同与道义性认同。前者是人民因为社会主义价值观本身所具有的充足理论性理由而予以认同;后者则是国家治理实践中的良好社会实践性效果促使人民自觉加以认同[8]。由此看来,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公共性逻辑建构的实质性问题应在于获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理性认同与道义性认同。

基于此,中国共产党极为重要的一项改革举措便是使其人民公共性逻辑建构的方向实现了从“所有”理念向“拥有”实践的转变。所谓“所有”理念,即指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其所有制是公有制,即“社会主义的特点在于把生产资料和生产方法作为社会全体成员共有”[9]30。由此可见,从理论上讲,社会主义的公共性特质是极为明显的,但要在实践效用上,将其公共性特质彰显出来,则需要一套具体制度的跟进,让人民在日常生活中直接感知社会主义公共性的落实,而不是流于公共政治哲学的抽象思辨。换言之,社会主义公共性的实践承诺应该能够兑现其公共性的理论承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贫穷”与否是人民日常生活的直接体知,因此社会主义优越性是人民体知出来的,而不是诉诸其理论本身的强劲宣示。职是之故,在某种意义上,让人民有获得感的实质“拥有”,远比任何完美的“所有”理念更具有吸引力,更能激发人民从事社会生产的积极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之处便是对人民公共性逻辑建构中这一实践关节点的洞悉。

鉴于此,中国共产党在处理社会主义所有制的问题上,充分展现了它的创造性。譬如,以往共产党人在认知上,是以“公有制”成分在数量上的呈现来衡定社会主义性质,亦即在社会主义国家里,必须拥有百分之百的“公有制”经济成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所有制”结构,则是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其他所有制经济成分为必要补充的组合形式。此外,与之相应的是,引入自由市场经济发展模式,逐渐尊重市场的资源配置的基础性地位甚或决定性作用,从而极大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在某种意义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模式是抓住了马克思主义发展中的关键问题意识与主要矛盾——发展社会生产力。而当这个基本性问题得到解决后,中国共产党所给出的人民公共性承诺才具有坚实的实践底气,人民共同富裕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

第三,更为关切作为民族国家公共性身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自欧洲《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签订后,民族国家在现代“主权”政治观念的不断扩展与认同下,逐渐成为人类政治社会最高层级的共同体。基于民族共同体认同之上的爱国主义,便成为现代人无法回避的社会意识形态。与此发展趋势相反的,却是西方资本主义在全球的扩张。资本主义扩张强烈冲击民族国家共同体的特性。作为批判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运动也如影随形般地扩展到资本主义或帝国主义的所在之所,社会主义运动必然带有国际主义特质。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执政后,面临着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双重型塑。但20 世纪90 年代初,苏联解体、东欧剧变预示着世界性社会主义运动遭受挫折,社会主义国家中的国际主义特质颇受挑战,非西方社会的民族国家与无产阶级国际主义联袂协同与资本主义作战的联盟逐渐解体。以上国际大背景,加之对社会主义运动本身的深入反思,使得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是对中国共产党自革命时期以来所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传统的继承与发展。正如邓小平所说,“中国革命的成功,是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现在中国搞建设,也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6]95。从公共性逻辑建构的角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出作为民族国家身份的中国的公共性逻辑的建构进路。正是这一极具民族国家身份认同意识的公共性特质,决定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奋斗的伟大目标。

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公共性逻辑建构

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基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的巨大历史性成就、未来发展目标任务以及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等情势,正式提出中国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命题。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公共性逻辑建构具有三个显著特质:

第一,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公共性呈现。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10]由此可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既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人民民主专政原则与人民当家作主之庄严承诺的优秀传统的继承,又是结合当下国内新的发展形势所作的重大发展战略部署。“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战略思想呈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进一步致力于人民公共性逻辑建构的重要意旨。这一人民公共性的意旨亦被习近平于2019 年3月22 日会见意大利众议长菲科时所说的“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豪言壮语所清晰地点出[11]144。“无我”即是“无私之心”,“不负人民”彰显的则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公共之心。其意向所指即以捍卫“人民”利益为其公共性逻辑之建构起点。

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国家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目标。“富起来”的主要标志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达成。中国共产党极为重视民生工作,把人民的获得感与幸福感作为其开展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与中心任务。“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既是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新发展理念的‘根’和‘魂’。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会有正确的发展观、现代化观。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12]。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将这一重大政治问题作为工作的中心任务,预示着其在公共性逻辑建构上承继了改革开放的公共性精神,将人民“所有”的理念落实到人民“拥有”的实践上来。换言之,切实将工作重心转移到致力于人民“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上来。党的十九大对中国当前社会主要矛盾所作的准确判断亦建基于此。

此外,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举全国之力胜利完成脱贫攻坚的重大战略任务。诚如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所指出的,“8年来,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13]。这充分彰显了近年来中国共产党在人民公共性逻辑建构中的重要实践进路。这一公共性展示亦体现了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政治理念,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之关键所在。

第二,中国共产党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奋斗目标的公共性承诺。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中国梦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确立的奋斗目标。它是中国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重要标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是国家之梦,也是人民之梦,更是所有中国人的梦想。

民族国家是现代人类政治社会共同体中最高层级的共同体。民族国家利益至上原则,亦成为人们认同的现代理念。近代以降,中国由传统的文明型国家逐渐向现代的民族国家转型。“民族国家”是现代意义上“人民之所共有”的政治共同体,谋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致力于其公共性逻辑建构的最大承诺。职是之故,复兴中华民族,人人有责,人人担责。爱国主义即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精神的核心所在。中国共产党人一直主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因此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一起奋发图强、共同努力来完成。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正如习近平所说,“经过鸦片战争以来170 多年的持续奋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的前景。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14]。这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文化自信的充分展现,也是中国共产党向人民所作的庄严公共性承诺。

第三,中国共产党致力于构建具有全球价值共识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公共性彰显。著名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曾说,自15 世纪末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发现北美新大陆之后,人类的世界历史得以开启[15]。人类社会开启了全球化进程,这一全球化进程在西方资本主义不断发展中加速。后来马克思主义作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者、世界无产阶级利益的代言人,其影响力传播于世界各地。马克思主义不仅关切无产阶级解放问题,而且致力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目标的实现。作为整体性意义的人类社会平等价值的最终实现,是其终极关怀所在。“社会主义的国家不是阶级的国家,而是平等的社会,不是专制的国家,而是博爱的社会。社会主义要使全体人民组成友爱的大家庭,从地方扩展到一国,再从一国扩展到全世界,以享受世界和平的幸福。”[9]40

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在当今全球化进程不断发展的情势下,提出寻求全球价值共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既是因应人类社会的时代精神之所需,也是对马克思主义致力于探求人类普遍性价值取向的思想的继承与发展。鉴于此,习近平着重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党。”[11]436因此,中国近年来所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公共性逻辑建构中所具有的超越民族国家意义的公共性彰显,也凸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普遍性价值维度——追寻人类的共同价值。它为重建共商共建共享的新型国际关系、全球公共治理秩序贡献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结语

从公共性逻辑建构的角度回溯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所走过的革命、建设与改革开放的历程,可较清楚地回答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一言以蔽之,就是其坚持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理念。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论述是中国共产党人从长期实践中得出的真理性认知:成就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是中国共产党人迈向胜利的通行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试金石,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实现伟大复兴的公共性保证。

猜你喜欢

公共性逻辑建构
虚拟公共空间中的乡土公共性重建
刑事印证证明准确达成的逻辑反思
论相对独立的刑事涉案财物处置程序之建构
间隙、公共性与能主之人:楠园小记
逻辑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政教育公共性中的角色探究
父母的神逻辑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女人买买买的神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