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 后 记
2021-11-26
当代中国文学、文化正处于历史性的张力之中。如何把握正在发生的“中国经验”,难度和挑战不仅来自于时代变局下“新”与“旧”、世界与中国、普遍与特殊的关系重建,更来自于“中国经验”的总体性想象与社会各阶层充满巨大差异性的体验之间,构成了无法回避的文化冲突。本期对文学、文艺、文化现象及理论问题的讨论,正是基于对这一共同现实关切的回应。
“新”与“旧”、世界与中国、普遍与特殊所形成的比较的视野与方法,渗入城市文学、文艺、文化的建构。朱骅在中西比较视野下以东方主义为参照,对美国华裔英语文学中的两种上海书写进行梳理与比照。朱红通过书信手札与乡土资料勾勒出胡适人生轨迹的侧面,在徽州乡情网络与上海城市文化的交织中呈示20世纪初上海城市文化发展的潜流。李飞将创伤摄影视为一种比桑塔格的暴行摄影理论更有解释力的替代理论,从突破记忆框架的“历史闪回”阐释了创伤摄影的含义及其与创伤的同构关系。聂皓雪则通过20世纪以来的都会题材摄影作品的叙事策略和逻辑,开掘其背后的时代关切。
围绕科学与想象,技术与人文关系的思考及论争百年来从未停歇。新世纪人工智能的大潮汹涌而至,科学与想象、技术与人文的分裂,以及认知领域的重重壁垒,使得这一关涉人类命运与未来的命题日益凸显现实性与紧迫性。史鸣威通过评析刘慈欣、韩松科幻小说中的人工智能书写对这一论题作出回应,认为韩刘两人的书写从不同向度构成对人工智能的反思,并在相当程度上承担了社会与人文启蒙的文化功能。马文飞通过史料的钩沉与还原,发现物理学家束星北生前唯一出版的诗剧专著《宇宙之谜》,因其独特的科学演绎方式及作者的科学研究者身份而在民国文学史占据了特殊的席位。两篇文章的研究对象相隔近百年,却也构成有趣的呼应,从不同层面建构科学与人文的互鉴及对话。
与此相应,关于“青春”的叙事话语,由于凸显个体自我与家国意识的联结与冲突,构成百年来的文学、文化里分外醒目的脉络。何青翰以热播剧《觉醒年代》所展示的陈独秀父子关系为中心,探讨近现代以来的文化革新所遗留的新旧之间的沟通与社会伦理困境及其可能性的解决方案。杨宇静则以青年节前夕引发广泛讨论的《后浪》演讲视频为案例,揭示与探讨代际话语撕裂背后由阶层、文化和价值取向的撕裂导致的认同困境。欧阳友权对已成主流、但难觅经典的网络文学现状与问题进行了概括与分析,对文学经典的标准以及网络如何打造经典给出了建议。这些研究所共同揭示出的文化危机令人警醒:在当前消费社会中,作为一种价值取向的“青年”已经或正在消失。如何在巨大的历史张力之中建构对话与交流,也许是切入和反思一切文化撕裂与困境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