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交融·构建:新时代语境下的艺术学话语体系学术研讨会”综述
2021-11-26周世露
周世露
(东南大学人文学院)
由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比较艺术学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东盟艺术学院承办,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艺术百家》杂志社、《中国文艺评论》杂志社、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等共同协办的“对话·交融·构建:新时代语境下的艺术学话语体系学术研讨会”于2020年11月13日在四川成都召开。来自东南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四川大学等60余所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130多位专家学者参会。此次学术会议响应了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号召,指导了中外艺术文化的对话与交融,为新时代条件下我国艺术学话语体系的构建添砖加瓦。
一、中西艺术学之差异与对话
研讨会讨论的第一个主题是中西艺术学之间的差异及对话可能。彭吉象教授指出当今中西艺术学的对话是在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新时代背景下进行的,因而有效的对话发生在既有相似又有差异的艺术文化之间,正所谓“和而不同”“美美与共”。同时中西艺术文化需要从不同领域进行对话,即跨学科、跨门类、跨视域地对话,如具体在音乐学、电影学等方面进行差异对比与有效对话。王廷信教授强调从不同角度发现差异,进行艺术比较,如从本体角度的特性对话,艺术观念、题材、主体和手法等;从传播角度的特性对话,艺术媒介、传播和接受等;从关联角度的特性对话,艺术与文化、艺术与社会、艺术与历史等。田川流教授就艺术管理理念进行了中西艺术比较对话,强调中西艺术管理的异同主要表现在八个方面,即主客体认知、构成系统、整体目标、主体驱动、政府掌控方式、客体系统、依据的政策与法制和运作方式,中西艺术管理理念的差异比较与对话需要进一步深化研究。蓝凡教授从中西制度差异视角来看中国儿童艺术问题,他指出一方面儿童艺术具有共性特征,另一方面在不同制度影响下,儿童艺术呈现出巨大差异,而这一差异是中西儿童艺术之间可以对话的前提,同时是廓清中国儿童艺术问题、探求中国儿童艺术独有特性的必要所在。赫云教授基于中西哲学思维的差异,对中西画作进行了差异对比与对话,指出中国画追求画外境和景外景,注重留白,观画者也应用心观而非眼观,这样所观之物不必是具体时空中的某一物,也可是超越时空界限的某一物。
二、中西艺术学之融合与交流
研讨会讨论的第二个主题是中西艺术学之间的融合与交流。中西艺术学之间存在差异,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也是中西艺术学产生沟通交流、碰撞融合的必要条件。沟通过程需要运用适当的方法,如果方法得当,将会产生各艺术文化大放异彩且互相尊重与包容的良好促进效果;如果方法不得当,则可能造成各说各话的情况。对此,彭吉象教授强调艺术学需要向文学借鉴学习比较交流的方法,如影响研究、平行研究、跨文化研究的方法,以及艺术学特有的艺术样式比较的方法,这样才能在艺术与文学、哲学等学科之间,在多种多样的艺术体裁和样式之间实现中西艺术之间的平等沟通和理解认识。王廷信教授强调了问题意识的重要性,指出中西艺术的沟通与融合要以问题为引子,具体从时代的变化、国家的需求、民众的关怀、技术的影响和艺术的环境中去寻找问题,然后探求中西艺术对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的融通与碰撞。李倍雷教授指出在中西艺术的融合中,比较的方法应当提升到学科的高度来认识,建立比较艺术学,探索成熟、独立、具有艺术学特色的方法。这一比较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四种:变迁研究、形态研究、交叉研究、互释研究。这四种研究方法为中西艺术学之间思想碰撞、理念沟通、方法融合等提供了可行的路径。南京艺术学院夏燕靖教授则从艺术史学这一着眼点出发,强调艺术学与其他各类学科交流融合的重要性,认为艺术史学不仅能够导引出有效的交流沟通问题,而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具有多面性的艺术现象。
三、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学话语体系之构建
会议的第三个主题是讨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学话语体系。中西艺术与文化之间存在差异,通过对话与碰撞,达到了平等对话、互相理解的状态,在此基础上,需要主动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艺术学话语体系,力图在多样世界文化中凸显出中国艺术和文化的独特价值。这正与杨玉华教授所强调的坚持文化自信相一致,注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如“中和”思想、“游于艺”境界等与现代社会文明建设的契合,注重发挥中国优秀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赫云教授则为坚定文化自信找到了哲学基础,她强调中西艺术学存在差异,从根源上来说是中西文明的核心,即中西哲学思想体系存在差异,哲学思维的不同带来了艺术文化的不同。做中西艺术学比较研究不能放弃哲学,如果放弃了哲学,那就是没有立场地研究。中国哲学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指导艺术文化发展的优势,主要在于中国哲学思维多从整体论和全息论出发来观察事物、分析问题,如果具体的艺术门类只看到自身,而全然看不到其他门类,那将导致自相矛盾的结果,不利于自身长远发展。蓝凡教授则从儿童艺术这一视角出发强调需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儿童艺术和儿童文化,尊重差异并认识和学习其他制度下形成的儿童艺术和文化,这样才能建设好本土化的儿童艺术。金雅教授援引宗白华先生对“美丽精神”的理解,强调中国艺术的发展与中华文化的发展密切相关,这一关联主要展现在:艺术中的诗性哲蕴与文化中的“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相合,艺术中的人间情味与文化中的“生生之谓美”相系,艺术中的辩证味道与文化中的“一阴一阳之谓道”相契,艺术中的大美向度与文化中的知行合一相联。另外,艺术的发展与文化相关,要寻求不断创新,为中国艺术发展和中国文化光大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