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粤港澳大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协同保护*

2021-11-26蒋明智樊小玲

文化遗产 2021年3期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文化遗产

蒋明智 樊小玲

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备受瞩目。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强调:“共同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发挥粤港澳地域相近、文脉相亲的优势,联合开展跨界重大文化遗产保护,合作举办各类文化遗产展览、展演活动,保护、宣传、利用好湾区内的文物古迹、世界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支持弘扬以粤剧、龙舟、武术、醒狮等为代表的岭南文化,彰显独特文化魅力。”(1)“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http://www.gov.cn/xinwen/2019-02/18/content_5366593.htm#6,访问日期:2020年12月17日。可见,在共建人文湾区的系统工程中,大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最重要的中坚力量。因此,《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贯彻落实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要求“推进粤港澳在保护利用世界文化遗产、传承弘扬岭南文化等方面的合作”(2)“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广东省人民政府网,http://www.gd.gov.cn/gdywdt/gdyw/content/post_2530491.html,访问日期:2020年12月18日。。为此,探寻粤港澳大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协同保护机制势在必行。

粤港澳大湾区在区域地理、文化渊源、人文精神、风俗习惯上同根同源,一脉相承,共生互赏。鉴于此,笔者借助“协同”这一经济学领域的术语来探索粤港澳大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路径。所谓协同保护机制是指建立在整体性和系统性保护的基础上,以互利合作、资源共享为目的,在大湾区生态环境中进行的一种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的综合保护方式。粤港澳三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协同发展关系在历史中形成融合基础,在实际实践中形成现实需求,并且为粤港澳湾区未来发展,促进民族文化认同等方面形成助推力。

一、粤港澳大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协同保护的基础

粤港澳大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气连枝,共生互赏,具有天然的血脉联系和不可分割的历史纽带。粤、港、澳三地在历史上曾属于同一行政区域:香港在地理上与广州唇齿相依,在被英国强占到割让之前,该地区属广州府新安县管辖;澳门从南宋开始,便属广东省广州香山管辖;尽管葡萄牙人在明朝嘉靖年间求得了澳门的居住权,但此地仍由广东省直接管辖。这使得粤港澳三地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地缘、史缘和血缘关系。粤港澳三地同为粤方言区,英国语言学家帕默尔说:“语言忠实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全部历史、文化,忠实反映了它的各种游戏和娱乐、各种信仰和偏见,这一点现在是十分清楚的了。”(3)[英]帕默尔:《语言学概论》,李荣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年,第167页。自然地,粤港澳三地在历史文化上也同根同源。再者,“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理环境直接影响着文化艺术品的样式和内容。粤港澳大湾区地理上相互毗邻,处于岭南地区,位于珠江水系下游,属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温暖而湿润。孕育出开放包容、兼收并蓄、实利重商的岭南文化。除此之外,由于历史原因,粤港澳大湾区还存在多种外来文化,如英国文化、葡萄牙文化、侨乡文化等。不同文化在此与原生主流的岭南文化碰撞、交融、共生,造就了整个大湾区多元而包容的文化氛围。

其次,相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形成相似的文化习俗。这些相类似的文化习俗主要通过粤港澳大湾区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来呈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表现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是一种不断运动变迁着的活态存在,因此又被称为“活态遗产”。它记录着一个地域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传统,带有浓厚的地域印记色彩。粤港澳大湾区长久以来,在不断发展变迁过程中,沉淀出大量具有当地生产和生活烙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比如粤剧,这一使用粤方言演唱的传统戏剧,流行于广东全省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2009年10月2日由广东、香港、澳门三地联合申报,成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凉茶也是流行于粤、港、澳地区的传统技艺,由三地联合申报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人们根据当地湿热的气候以及水土特征,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经过长期的摸索与实践,总结出的一种具有清热解毒、祛火除湿等功效的凉茶制作技艺。再比如千百年来,西江流域的民众信奉龙母,把龙母奉为“水神”,认为龙母能带来好运,造福百姓。粤港澳三地都有龙母传说流行,它凭借悦城龙母祖庙和龙母坟的文化遗迹,在粤、港、澳地区形成了盛大的龙母信仰,成为民众生活的一部分,等等。

再次,岭南地区相似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气质造就共通的艺术呈现形式。粤港澳大湾区所处的岭南地区,因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吸取和融汇中原文化和海外文化,最终形成以内陆文化和海洋文化为源头,农业文明与商业文明并重的文化特质。岭南文化具有浓厚的世俗性和实用性, 比较重实际、重实利、重实惠,同时又多元开放、兼容创新。例如广东醒狮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与安徽之青狮,河北保定双狮等明显不同,自成南派狮艺体系。广州沙坑醒狮、佛山醒狮、遂溪醒狮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集武术、舞蹈、编织、刺绣、绘画和音乐等多种艺术于一身,武术、舞蹈动作与音乐伴奏和谐一致,编织、刺绣、绘画等完美地呈现于南狮形象中。这不但体现出番禺、佛山、遂溪三地南派舞狮艺术的相通性,而且展现出岭南地域先民们奋发拼搏,勇于创新的精神。 这项运动得到港澳和海外同乡的广泛传承与发扬,成为凝聚海外华人华侨的文化力量。这对推动中华民族文化认同,跨文化交流与互动,丰富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战略性意义。

最后,粤港澳三地文化心理相合。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所谓文化心理,也就是“柳田国男所说的非本土的人不容易理解的心意现象”(4)叶春生主编:《区域民俗学》,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7页。。它根植于这一地区文化传统中,并在岁月更替和时代的发展中不断变迁、更新。这些文化心理特点,深深地印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民俗事项中。如粤港澳大湾区同为粤语方言区,因方言的谐音(同音)现象而衍生出日常生活中的诸多禁忌。粤方言中,猪肝叫“猪润”,猪舌叫“猪脷”或“诸利”,“空房出租”要写成“吉屋出租”。这是因为“肝”与“干”(干就是缺水,也就是没钱)同音,“舌”与“蚀”(折本之义)同音,“空”与“凶”同音,不吉利,所以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便约定俗成地遵守这些禁忌,以图好意头。粤港澳三地文化同根同源,隔阂较小,人们对彼此的文化习俗互相认同并接受,对彼此的艺术互相欣赏,在文化心理上,形成一种根植于传统、面向未来的文化契合结构。正是这种相似的文化经验和契合的文化心理,形成了粤港澳大湾区的民俗文化认同,使得三地的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跨越行政区域划分,跨越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鸿沟,继续在大湾区内传承与弘扬。

二、粤港澳大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协同保护的现状与障碍

(一)协同保护的现状

粤港澳三地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截至目前,广东省已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项目4项,分别是粤剧、古琴艺术岭南派、广东剪纸、陆丰皮影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147项、省级代表性项目701项(包括国家级项目数量,以下省级数量均包括国家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32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729人”(5)“再添108人!广东省级非遗传承人共有837名”,金羊网,https://news.ycwb.com/2020-04/10/content_753779.htm,访问日期:2021年5月6日。。2017年8月14日,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公布首份“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共包涵20个项目:“粤剧、凉茶、长洲太平清醮、大澳端午龙舟游涌、香港潮人盂兰胜会、中秋节—大坑舞火龙、古琴艺术(斫琴技艺)、全真道堂科仪音乐、西贡坑口客家舞麒麟、黄大仙信俗、南音、宗族春秋二祭、香港天后诞、中秋节—薄扶林舞火龙、正一道教仪式传统、食盆、港式奶茶制作技艺、扎作技艺、香港中式长衫和裙褂制作技艺,以及戏棚搭建技艺。”(6)“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非物质文化遗产办事处网,https://www.lcsd.gov.hk/CE/Museum/ICHO/zh_CN/web/icho/the_representative_list_of_hkich.html,访问日期:2021年5月6日。2017年9月,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局公布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单。“清单由原来的10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增加到15个”(7)“澳门公布最新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培训中心网,http://www.crihap.cn/2017-11/02/content_34024254.htm,访问日期:2020年12月20日。。2020年6月,澳门文化局更新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单,截至目前,共有70个项目列入清单内,其中有8个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粤剧、南音说唱、道教科仪音乐、鱼行醉龙节、妈祖信俗、哪咤信俗、凉茶配制、木雕—神像雕刻。”(8)“澳门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单汇总”,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http://www.ihchina.cn/news_1_details/21356.html,访问日期:2020年12月20日。

这雄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又蕴含十分富饶的文化资源。从历史发展的纵轴线看,大湾区有农耕文化、海洋文化、侨乡(移民)文化、现代都市文化等;从横轴的地缘关系来看,该湾区有广府文化、客家文化、潮汕文化、港澳文化等等。这些既是粤港澳大湾区的资源优势,又是大湾区内互联互通,进行深度融合的基础所在,所谓“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国内外无数发展实践表明:思想文化认同是增强凝聚力,提高竞争力,推动经济发展的不可或缺因素。尽管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形势大好。但是和粤港澳大湾区举足轻重的政治经济战略性地位相比,文化的发展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特别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协同保护方面还存在明显问题。

1.粤港澳大湾区联合申报的非遗项目数量少

协同保护机制是一种建立在整体性和系统性上的保护策略。有效的协同保护机制可以具体表现为互利合作、资源共享。2019年6月7日晚,广东省副省长徐瑞生在由文化和旅游部、广东省政府主办的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全国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启动仪式暨主会场展演活动上表示,“广东将把非遗保护工作与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着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为湾区‘优质生活圈’提供充足和优质的文化供给,着力将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世界文化和旅游高地”(9)“广东着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中国经济网,http://www.ce.cn/culture/gd/201906/10/t20190610_32309266.shtml,访问日期:2020年12月20日。。但现实的状况是,粤、港、澳三地联合申报并成功入选的非遗项目仅有粤剧和凉茶2项。

2.粤港澳大湾区非遗资源共享系统不完善

粤港澳大湾区非遗资源共享系统不完善,主要表现为缺乏一个共同展示大湾区非遗资源的专业网络平台。纵然“粤港澳文化资讯网”(10)粤港澳文化资讯网,http://www.prdculture.org/,访问日期:2021年12月25日。不断完善,但此平台重在呈现粤港澳三地在粤剧方面的节目合作、演艺人才交流、文化资源等信息。此外,广东权威融媒平台“南方网”,以新闻通讯形式展现大湾区珠三角九市非遗新闻资讯。“粤港澳文化生活电子地图”APP,方便民众共享文化资源和信息。更进一步,珠三角九市和香港、澳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都可以通过“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这一平台,达到资源共享目的。但是,对于不具备专业知识的普通民众来说,这一专业平台并不为他们所熟知。况且,因法律制度等原因,港澳地区的非遗认定程序、政府资助规则、非遗资金管理等方式与珠三角九市尚未对接。因此,倘若粤港澳三地能联合建立一个大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共享展示的网络平台,这对于加强三地民众对湾区内非遗资源的认识,激发全体民众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情,帮助建构湾区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管理系统具有重大意义。

3.粤港澳大湾区非遗保护模式相对独立

粤港澳大湾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一国两制”和三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范较弱的条件下,呈现出相对独立的保护模式。珠三角九市实行的是全国性的非遗保护制度,上由文化部非遗司和中国非遗保护中心领导,下有市、县一级的非遗处和非遗中心等专职机构,专门负责非遗的保护、保存工作等。香港则设有香港非遗中心、非遗咨询委员会等机构,专职负责香港的非遗保护工作。澳门特别行政区主要由文化局负责非遗保护工作。粤港澳三地非遗保护各司其职,相对独立。即使是针对联合申报的非遗项目,也没有出台共通的系统性保护文件,这不利于大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整体化、系统化。例如凉茶文化,在粤港澳三地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民间认同性。2006年,凉茶入选广东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6月,凉茶被列入《香港首份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单》。随后2017年8月,进入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凉茶在澳门于2017年9月列入澳门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单,2019年10月进入澳门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0年6月,在澳门文化局更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单中,凉茶属传统手工艺技能,是8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之一。诚然,粤港澳三地同为凉茶项目保护单位,但三地并没有联合出台共通的关于保护凉茶制作技艺的系统性文件,协同保护的基础薄弱,保护模式依然相对独立。

(二)协同保护的障碍

1.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国家发展蓝图中的重要战略部署,连接广东省九市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其中,深圳、香港、广州、澳门为4大核心经济区,其经济发展水平远高于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湾区内经济发展水平的巨大差距,直接决定着文化发展的规模和文化产业的水平。珠三角九市和港澳在文化资源占有量和质量方面各有长短,文化发展规模和产业水平差距很大。广州作为广东省省会,最早的通商口岸,人文底蕴丰厚,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品类繁多;各项文化事业和产业发展起步早,规模大。香港和澳门,作为东南亚经济区最具实力的两个城市,一个是亚洲繁华的大都市、国际金融中心之一,另一个则是全球最富裕的城市之一。而深圳是中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其经济发展规模位列全国第三。深港澳三地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在全国也处于领先水平,起步早,起点高,资金和人才储备充足。总而言之,深圳、香港、广州、澳门四地经济发展水平高,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依托雄厚的经济实力也大规模发展。不论是就其起点,还是文化事业与产业整体发展水平,都大幅度领先江门、肇庆等市。

在上述情形下,粤港澳大湾区非遗协同保护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很难步调一致。港澳等地文化发展常常受限于空间、人力、财力、物力资源的过度饱和。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江门、肇庆等地区,则受困于自身的软硬件条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力不从心。此外,粤港澳大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协同保护机制的建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文化保护主义和圈地思维依然存在,这也极大地影响了湾区文化资源的合理流通和非遗协同保护的发展。

2.粤港澳大湾区非遗系统化管理制度缺失

粤港澳大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协同保护机制尚且处于探索起步阶段,非遗项目缺乏系统的管理制度,主要表现在法律制度建设和法律实施方面,这也造成大湾区非遗协同保护的障碍。迄今为止,中国尚未出台针对粤港澳大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的系统性文件。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管理主要依靠《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资金管理细则》等法律法规。香港地区自2006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生效后,政府十分重视。2008年,正式成立了非遗咨询委员会。但是在专门的法律法规或者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的系统性法律文件方面仍然留有空白。澳门地区文化遗产保护法规有最早的《文物保护法令》,2008年出台的《澳门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评定暂行办法》,2013年正式颁布的澳门《文化遗产保护法》。通过法律法规的引导,澳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明确主体、划定范围、创新保护手段等方面都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因“一国两制”原因,《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并不能在港澳实施。珠三角九市施行全国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香港澳门地区的非遗保护制度则相对独立。一言以蔽之,尽管粤港澳三地都有相关的法律法规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但是并没有一个相互通用的关于非遗保护的规范性法律文件。“更深一层而言,在文化保护规范尚未对接的情况下,三地所组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组也只能是一个松散的议事机构,难以对共同成功申报为国家级乃至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全方位的管控尤其是后续的监管保护工作”(11)冯泽华:《粤港澳大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政资助机制建构》,《文化遗产》2020年第2期。。

3.粤港澳大湾区非遗协同保护理念欠缺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共建人文湾区”的发展目标,这是中央赋予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人文新使命。但是湾区非遗协同保护理念欠缺导致非遗协同保护存在障碍,这与人文湾区的愿景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非物质文化遗产协同保护是建立在整体性和系统性保护基础上,在一定文化生态内,实施的综合性保护手段。粤港澳大湾区非遗协同保护理念欠缺首先表现为非遗保护模式单一。粤港澳三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动,大都以政府为主导,过度依靠政府的这种单一的保护模式,忽略了大湾区民众的非遗保护热情。再者,粤港澳非遗保护单位涉及三地政府,保护单位不统一,也成了湾区非遗协同保护的障碍。加之,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式过多地依赖于传承人,传承渠道狭窄。一旦出现传承人去世等情况,传承活动将难以为继。

第二,粤港澳大湾区非遗协同保护理念欠缺也表现为非遗保护方法没有与时俱进。“大湾区保护强调的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的一种盲目的、‘博物馆式’的保护方式”(12)冯泽华:《粤港澳大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政资助机制建构》。。这种保护方式一味地强调原生态,即保留非遗原始面貌。这导致非遗与现实生活脱轨,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产生隔阂,不是一种可持续性的保护方式。如粤剧在现代化和市场化大背景下,也面临着观众老化、年轻人不“感冒”等现象。当下是数字化、信息化社会,在当下传承和发展非遗,一味地强调原生态是不可能的,如何在保有非遗本真性的基础上,找到其与现代生活的平衡点是当下非遗发展面临的共同难题。这也是粤港澳大湾区非遗协同保护语境中一个迫在眉睫需要去解决的实践命题。

4.粤港澳大湾区对小众非遗协同保护力度不够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瑰宝,它是“鲜活的文化,是文化活化石,是原生态的文化基因,对其进行保护、发展有助于在全社会形成文化自觉,这样既有利于文化的传承、延续,又有利于文化生态的规划、建设”(13)王文章主编:《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修订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年,第77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构建文化自觉,传承和延续人类文化多样性都具有决定性意义。但是在具体保护过程中,人们往往更多地关注国际级、国家级、省级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一些不太出名的小众非遗项目关注力度不够。如广东佛山市级非遗项目:传统技艺·佛山饼印(14)“传统技艺 · 佛山饼印”,佛山市禅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网,https://www.ccfwzwhyc.cn/article-35.html,访问日期:2020年12月27日。,是制作月饼和家庭印饼的模具,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但是目前,佛山饼印的传承由于现代机械化生产而造成市场的急剧萎缩,以致于成为濒危的非遗项目。粤港澳地区号称是中国传统糕点的朝圣地。广东炒米饼、广式腐乳饼、港式月饼、澳门杏仁饼等糕点在进行手工制作时,都需用上这小小的一枚饼印。它承载着“食在广州”的美誉,体现着广府人婚丧嫁娶的生活方式,折射出广府人崇神祈吉的价值观和求精务实的审美情操。但是作为市区一级的小众非遗项目,在香港特区和澳门特区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当然也找不到它的“身影”。显然,粤港澳三地对这一类小众非遗项目协同保护力度远远不够。与此同时,对于新入选非遗名录的项目,应加大关注与宣传力度。如广州黄埔区金花娘娘的传说、揭阳市潮汕讲古、河源市紫金县蒲米制作技艺、中山市南头灯酒习俗等都是岭南先民智慧的结晶,凝聚着岭南先民共同的集体记忆,对于增进民族团结和国家文化认同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值得发扬光大。

三、粤港澳大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协同保护的意义与路径

(一)协同保护的意义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强调:“支持香港、澳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高质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完善便利港澳居民在内地发展政策措施。增强港澳同胞国家意识和爱国精神。”(15)“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http://www.gov.cn/zhengce/2020-11/03/content_5556991.htm,访问日期:2020年12月24日。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家面向新形势,在“一国两制”体制下,主动发展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重要战略方针。坚持粤港澳大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协同保护思路,在世界金融中心和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实施独一无二的特色非遗保护方法,具有如下五点现实意义:

第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协同保护机制研究,响应了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国家战略,是深化大湾区文化共同体理念,加强民族文化认同,促进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重要步骤,为研究不同体制下的非遗协同保护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第二,从文化价值建构层面来看,粤港澳大湾区非遗协同保护机制有助于大湾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构建社会文化和谐,提升湾区内文化精神,推动人文湾区建设。

第三,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自身来看,协同保护机制无疑是促进粤港澳三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加强合作、互惠互利、资源共享的关键举措。

第四,站在文化产业发展角度看,探索粤港澳大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协同发展路径,有利于推动非遗项目产业化发展,促进非遗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打开新时代非遗保护与传承的新思路。

第五,从文化旅游发展层面看,粤港澳大湾区非遗协同保护机制有利于湾区内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整合,推进非遗与旅游融合,带动三地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二)协同保护的路径

探索粤港澳大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协同保护路径,需对湾区内非遗协同保护的现状和障碍有清晰的认识。同时,必须摒弃文化保护主义观念和圈地思维。在国家战略大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非遗协同保护思路应是利用区域条件和共同的文化资源,面向现代都市生活(16)粤港澳大湾区城镇化水平基本已达到世界发达国家水平,参见周春山、邓鸿鹄、史晨怡《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特征及机制》,《规划师论坛》2018年第4期。和现代产业发展道路,积极探索多层次、多方位、立体化的非遗协同保护模式。为此,笔者从发展规划、政策法律支持、业态化整合、对接新媒体四个方面寻求粤港澳大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协同发展的路径。

1.科学规划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非遗保护工作需进一步科学规划,统筹好人文湾区发展的大局,重点聚焦打造湾区文化品牌,助推湾区文化繁荣。基于此,需要在保护为主与兼顾发展原则的基础上,发挥创造力与行动力,让古老的遗产在现代社会中熠熠生辉。除此,应更有信心,更讲究方法与策略,克服湾区非遗协同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障碍和困难,共同努力使湾区非遗协同保护工作迈上新台阶。粤港澳大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从非遗文化分布的地域来看,珠三角九市和港澳特别行政区在非遗文化资源占有方面,相对均衡,没有极端不平衡的现象。但是,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不平衡导致湾区内9个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在非遗传承与保护的力度(经济投入、政策倾斜等)、对非遗文化资源宣传的广度以及非遗资源背后文化挖掘的深度上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在非遗协同保护方面难以步调统一。针对这一发展现状,粤港澳大湾区非遗协同发展需打破各自的文化本位意识和行政区域限制,统一思想,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突破目前的发展瓶颈。换而言之,就是要统筹规划,充分考虑互补性,最大限度地减少协同保护的阻力。

以醒狮为例,广东醒狮历史悠久,脱胎于唐代宫廷狮子舞。五代十国之后,醒狮随中原移民传入岭南地区,代表性项目有:广州沙坑醒狮、佛山醒狮、遂溪醒狮、深圳福永醒狮、东莞狮舞、上川黄连胜醒狮舞。与深圳相比,广东醒狮品牌资源丰富,项目传承人队伍壮大,社会影响力更广。但是深圳拥有高科技的大优势,可以将广东醒狮文化以科技动漫等形式重新打造亮相。这既符合当下年轻一代的审美趋势,又有利于实现醒狮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经济发达,舞狮传统和竞技比赛亦经久不衰。因此,广东醒狮文化品牌搭配深圳的高科技手段,再利用港澳地区的经济和文化市场优势,可以实现大湾区内醒狮文化的互补性发展。

2.政策法律支持

在我国非遗保护话语体系中,政府和官方机构起着主导和引领作用。政府应充分发挥对非遗协同保护工作的主导和服务职能,如实施优惠型的税收政策、加大非遗保护资金的投入、加快粤港澳三地人才智库的建设、搭建非遗联合展示平台等等。这都需政府发挥统筹发展、宏观调控职能。在政策层面,粤港澳三地政府应摒弃地方保护主义和文化圈地主义观念,根据自身非遗保护发展实际,研究制定出相对应的协同保护合作政策。目前,粤港澳文化合作会议是三地文化合作的主要机制。粤港澳文化合作机制自建立18年以来,倾力打造“粤港澳粤剧群星会”“港澳青少年粤剧艺术交流夏令营”等一系列交流活动品牌,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与此同时,粤港澳三地也多次开展文化交流活动,例如2017年第十三届文博会期间,广东省民协、深圳市文联、宝安区委区政府主办“首届粤港澳大湾区民间艺术展”,通过展示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的特色民间艺术作品,达到增强文化认同、传承民间文化的目的。其后,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香港特区政府民政事务局、澳门特区政府高等教育局联合主办,韶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承办“2020粤港澳青年文化之旅”(17)“2020粤港澳青年文化之旅广东韶关收官”,中国新闻网,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7412512873984288&wfr=spider&for=pc,访问日期:2020年5月6日。,使粤港澳三地学生加深对大湾区文化资源的了解和认识。

在法律支持方面,加强粤港澳大湾区非遗保护专门性法律建设是当务之急,重中之重。珠三角九市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处于三个不同行政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受三套不同法律制度管辖。如若在粤港澳大湾区建立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专门性法律,将有望实现三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认定方法、非遗资助规则、资金管理等环节的完全衔接,有利于三地非遗协同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

3.非遗业态化整合

粤港澳大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协同保护需要在实践中形成联合意识和协同机制。我们要充分发挥湾区非遗文化资源优势,打破行政区域划分界限和文化发展不平衡限制,进行非遗业态化整合,实现湾区非遗协同保护的目标。具体来说,就是在联合传播、市场合作、资源共享、信息整合、人才学术交流等方面全面开展互利合作,以达资源共享,形成有效的非遗协同保护机制。

加强粤港澳大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联合传播,主要通过政府与民间合力,搭建联合展示和展演平台,推动大湾区各城市文化机构、文化团体、民间社团之间的交流合作。大湾区非遗项目的强强联合、强弱联合,实现非遗资源优化配置,有利于形成一种整体化、系统化传播路径。

第二,从打造广州文化高地出发,充分发挥深港澳地区文化市场优势,加快推动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将广州深厚的岭南文化资源带入深港澳市场,不仅繁荣都市文化,而且有利于加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凝聚发展力量,为非遗文化创造更多发展机遇。

第三,实现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资源共享、信息整合目标,首先需要充分利用数字化、信息化手段建立一个非遗资源共享的专业性网络平台。粤港澳三地应在非遗项目的传播方面通力合作,互相提供平台资源。在信息采集和整合力度方面,要互通有无,形成统一机制。

第四,促进粤港澳大湾区非遗人才智库的建设和相关学术活动的交流与沟通。与世界上的一流湾区相比,粤港澳大湾区的顶尖高校数量明显偏少,创业创新性人才的培育和储备尤为不足。因此,着眼于粤港澳大湾区的长足发展,着手建立人才信息资源库势在必行。此外,还必须积极推进人才资源信息互动和学术交流活动,加强粤港澳三地高校和科研机构在非遗文化发展方面的合作。

4.对接新媒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四章第34条明确提出:“新闻媒体应当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宣传,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18)“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网,https://wipolex.wipo.int/zh/legislation/details/8939,访问日期:2021年12月20日。粤港澳三地在非遗协同保护过程中,应对接新媒体,利用网络媒介,筑起非遗资源信息发布、传播、传承与共享的网络平台,让新媒体承担信息传播的桥梁作用,让非遗传统文化在新的时空领域内重新焕发魅力。

目前,粤港澳大湾区非遗文化传播的主要网络平台分类如下:一是专门机构与保护单位官方网站,如人民网、粤港澳文化资讯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广东省文化馆网站、 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网、广东文化网、深圳政府在线网、澳门文化遗产网等等;二是综合性门户网站,如新浪、搜狐、新华、大公网等;三是一些商业性质的网站顺带宣传非遗资源,如品牌MAIGOO网、村村通网、蚂蜂窝旅游网等;四是微博、博客、网络直播、抖音、手机APP(如粤港澳文化生活电子地图APP)等等。此外,新媒体时代一些西方国家的非遗协同保护实践经验也值得我们参考和借鉴。英国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搭建多种协同创新平台,如“协同高校创建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电子化平台”(19)陈方方、陶丽萍:《国外非遗协同创新保护的经验与启示》,《中国民族博览》2020 年第 7 期。,并且参照维基百科的管理形式,“在博物馆建立‘维基百科式的数字化遗产网络档案库’”(20)陈方方、陶丽萍:《国外非遗协同创新保护的经验与启示》。,真正实现遗产资源数字化,达到遗产资源与时俱进和全民共享的目的。葡萄牙政府特别注重和媒体界的合作,如与电视台合作,制作纪录片,宣传和保护阿连特茹民歌。(21)具体措施参见陈方方、陶丽萍《国外非遗协同创新保护的经验与启示》。日本政府则“开办文化遗产保护数据库网站”(22)陈方方、陶丽萍:《国外非遗协同创新保护的经验与启示》。,并且在法律法规层面,“将‘非遗’传承与义务教育相结合”(23)郑憩、张雪领、栾惠:《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经验与启示》,《中国产经》2018 年第 2 期。,通过数字化手段和公众教育宣传和保护文化遗产。

结 语

粤港澳大湾区在地理区域、非遗资源方面有着不可割断的历史关联以及现实发展中的交融联系。这为粤港澳三地进一步的经济合作、资源互通、文化交流与协作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持续合作的可能。粤港澳三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协同发展关系既在历史中形成融合基础:三地在历史上曾属于同一行政区域,拥有共同的文化习俗、相通的艺术呈现形式和文化心理;又在实际实践中形成现实需求:三地联合申报的非遗项目数量少,非遗资源共享系统不完善,保护模式相对独立,这使得建立粤港澳大湾区非遗协同保护机制迫在眉睫。同时,我们也必须越过三地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非遗系统化管理制度缺失、协同保护理念欠缺等方面的障碍。坚持协同保护发展理念,加强粤港澳三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联系。在科学发展规划、政策法律、业态化整合、对接新媒体方面探寻粤港澳大湾区非遗协同保护的新路径。这也为粤港澳湾区未来发展,促进国家文化认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形成助推力。对粤港澳大湾区非遗协同保护机制的研究,需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借鉴优秀经验。在协同保护工作深入推进中寻找启发,既要有同根同源的岭南文化自觉,也要提升粤港澳三地非遗“走出国门”的文化自信,为粤港澳大湾区非遗协同保护工作创造更多有利条件。

猜你喜欢

粤港澳大湾文化遗产
诗画里的中国 首届京粤港澳青少年儿童诗歌节暨第三届北京·粤港澳大湾区儿童艺术交流周
2022DMP大湾区工业博览会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大咖论道:大湾区超级“极点”强势崛起!
编读往来
Tough Nut to Crack
粤港澳大湾区:差异就是最大的价值存在
摁下粤港澳大湾区“加速键”
文化遗产是“价值富矿”
文化遗产与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