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地上的“鼓王”
——安塞腰鼓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刘延河访谈录*
2021-11-26王潇
王 潇
刘延河,男,汉族,1960年3月出生,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区沿河湾镇人(1)2016年6月,《国务院关于同意陕西省调整延安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国函〔2016〕104号):同意撤销安塞县,设立延安市安塞区,以原安塞县的行政区域为安塞区的行政区域。。自幼跟随在安塞县文化工作的父亲观摩、学习安塞腰鼓表演技艺。1976年,为了响应国家“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号召,他中断学业到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县沿河湾镇插队。在生产队劳动之余,还担任延安地区群众艺术馆“文艺学习班”腰鼓教练,参加了沿河湾镇组建的“知识青年文艺宣传队”,代表安塞县到延安各公社、县区巡回表演腰鼓,把此前通常在户外场地表演的安塞腰鼓逐渐搬上了舞台。1978年,插队满两年的他进入了安塞县公路段工作,成为了一名养路工人。
1979年,刘延河以队员的身份参加了“安塞县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在陕西省群众业余文艺汇演中的腰鼓表演,节目获甲等奖。1982年,因为腰鼓表演、教学方面的特长,刘延河被调到了安塞县总工会,成为专职教练,负责为县职工秧歌队排练腰鼓节目。1984年,刘延河担任了电影《黄土地》的腰鼓总教练。1986年,刘延河与谭海则(2)谭海则(1962-),男,延安市安塞区建华镇谭家营村人,“安塞腰鼓”非物质文化遗产省级传承人,安塞县腰鼓协会副主席。等8人表演的节目《安塞腰鼓》参加了由文化部和中央电视台共同举办的“全国民间音乐舞蹈电视大奖赛”,荣获第一名,并登上了当年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安塞腰鼓自此名声大噪,传遍全国。
此后,刘延河先后参与“首届全国农民运动会”“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全国优秀秧歌大赛”等各类演出及比赛活动,屡获大奖。他还参与了1997年庆祝香港回归文艺晚会演出,并在同年赴日本香川县表演。2019年,已经年届60的他又参加了国庆七十周年演出,并且第二次登上了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早在2010年,他就被评为了陕西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018年,文化部确定他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安塞腰鼓代表性传承人(3)“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通知”,文化和旅游部官网,http://zwgk.mct.gov.cn/zfxxgkml/fwzwhyc/202012/t20201206_916847.html,访问日期:2021年1月23日。。打了一辈子腰鼓的刘延河艺术成功非凡,他吸取各腰鼓流派所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表演风格,被誉为“安塞鼓王”。已经退休的他精神矍铄,身体健朗,依然经常登台表演。同时他也不忘教学培训,为安塞腰鼓的传承与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安塞腰鼓特指流行于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区的一种传统民俗舞蹈,主要分布在谭家营、西河口、沿河湾以及真武洞等乡镇,是一种鼓舞合一的表演艺术。据传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表演时可以两人对打,也可以成百上千人集体出场。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安塞腰鼓形成了刚劲激昂、跃动灵活、气势磅礴、铿锵有力的表演风格,技艺精湛,观赏性高,具有极强的震撼力,是当地群众一种喜闻乐见的节庆活动表演形式。随着多年的外出表演普及,作为陕北地区最响亮名片的安塞腰鼓,凭借其独一无二的艺术特色,获得了广泛的认可,被誉为“天下第一鼓”。1996年,安塞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腰鼓艺术之乡”。2006年5月,安塞腰鼓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项目名称:安塞腰鼓,项目类别:传统舞蹈,编号:Ⅲ-13,申报地区或单位: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县;“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国发〔2006〕18号)”,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http://www.ihchina.cn/Article/Index/detail?id=11546,访问日期:2021年1月23日。。那么,家喻户晓的安塞腰鼓何以一次次征服观众,声名远扬?它的艺术魅力是什么?作为国家级传承人的刘延河,见证了安塞腰鼓的崛起与兴盛,他对安塞腰鼓未来的传承和发展有着什么样的思考?笔者多次奔赴安塞县城拜访刘延河老师,对他进行细致的采访,期冀能够从他的回答中找到问题的答案。
一、“鼓王”刘延河的腰鼓情缘
王潇(以下简称“王”):刘老师您好,打扰了。我是榆林学院文学院的教师,到安塞来拜访您,就是想了解一些您的学艺、表演经历以及安塞腰鼓的知识,您作为安塞腰鼓的国家级传承人,在这方面最有发言权。
刘延河(以下简称“刘”):我这个人也不怎么会讲话,你尽管问,我一定好好配合,争取把我知道的都说出来。
王:您是如何与安塞腰鼓结缘的?
刘:我是1960年出生的,在陕西省安塞县沿河湾镇长大,我名字中的“延河”(5)延河是黄河的一级支流,为延安市第二大河,全长286.9公里,发源于靖边县天赐湾乡周山,自西北向东南,流经志丹、安塞、延安等地,被称为“中国革命母亲河”。两字,就是取了家乡河流的名字。和腰鼓结缘是在七零年左右,十来岁的时候。本身我们沿河湾镇就是腰鼓之乡,大人小孩都喜欢腰鼓。那会安塞县每年正月十五搞秧歌汇演,全县各个乡镇都要派秧歌队到县上,绕着县城展示一圈,结束以后还要在体育场进行集中表演。(6)七十年代时,腰鼓表演仅作为秧歌队伍的一部分出现,尚未成为独立的舞台表演艺术。
我父亲爱好文体,当时在县文化馆工作,是县机关单位秧歌队的两位伞头(7)伞头是指在秧歌和腰鼓活动中以伞为道具,走在最前面起领头表率、指挥协调、歌唱表演和组织秧歌腰鼓活动全过程的人。之一,而且也会打腰鼓。我受他的影响,从小就喜欢看腰鼓。每到正月十五,我就从沿河湾镇到安塞县上来,在父亲单位住下,他们秧歌队闹多少天我就看多少天。而且当时每年春节,各个村的腰鼓队也要挨家挨户“沿门子”(8)“沿门子”是指腰鼓队挨门逐户进行的拜年演出活动,下文有详细介绍。,还要到镇上给机关单位拜年,非常热闹!尤其是沿河镇对面的李家湾村,这个村的腰鼓打得相当好,我能从早上看到晚上。就这样,年复一年,只要是正月,只要有秧歌队,我就是跟在后面看。
为啥我最后打腰鼓打成了自己的风格?因为我从小不只看沿河湾镇的腰鼓,而是每个村子的都看,可以说吃了“百家饭”。各个秧歌队的精华、特点我都学来了。拿来以后,我又把他们的优点融合到了我的打法里,我的腰鼓打的和任何人都不一样。很多腰鼓手都爱看我的表演,学我的动作,说我的动作很潇洒,我的名声就是慢慢打出来的。所以说,秧歌队就是我最初的腰鼓老师,跟着他们看,自己再回来琢磨,慢慢就学会了,就这样结了缘,至于真正走上腰鼓表演的道路是在十六岁以后了。
王:1976年发生了什么事,把您推上腰鼓表演这条道路的?
刘:那一年我十六岁,以知识青年的身份到安塞县沿河湾镇黄崖根村插队了。当时沿河湾镇文艺氛围相当好,我们插队的二十几个学生搞了一个“知识青年文艺宣传队”,除了传统的唱歌、舞蹈之外,琢磨着可以再表演个腰鼓,我就负责给队员们教。在那以前,人们常见的腰鼓表演都是在大街上、操场这些地方,而且腰鼓不是单独存在的项目,只作为陕北秧歌的一个组成部分出现。那次单独以舞蹈形式搬上舞台后,大伙儿觉得这个节目比较有新意,我们就到安塞县各个公社巡回演出,没想到反响特别好,就又在延安地区的所有县演了一遍,所以说是我们宣传队第一次把腰鼓搬上了舞台。
1978年,我参加了知青集体招工后,成为了安塞县公路段的一名养路工,有了本职工作,腰鼓就打的少了,中间代表延安地区公路段在省上参加过公路系统汇演,拿了第一名。八零年左右的时候,我们县上每年正月十五要搞元宵节活动,县总工会负责组织,从各个单位抽调一百多个职工进行腰鼓表演,我因为腰鼓特长,免费当了三年腰鼓教练,工会主席就把我调到了延安市安塞县总工会,专门负责腰鼓活动。
王:正式成为了总工会的一员之后,为了帮咱们安塞腰鼓打出知名度,您参与过哪些表演活动?
刘:活动参加过太多了,1988年在北京的全国农民运动会开幕式表演是我第一次参加大型体育活动演出;1990年的十一届亚洲运动会开幕式表演我们又去了五百多人;1991年沈阳的第一届优秀秧歌大赛,我们延安市代表陕西去了宜川胸鼓(9)宜川胸鼓也是一种以鼓舞为基础的传统民间舞蹈形式,为延安“三鼓”之一。“胸鼓”是将类似腰鼓形状的鼓挂在胸前敲的一种鼓舞形式,有些地方称为“花鼓”,主要流传在陕西的宜川、洛川和定边一带,具有明快,活泼、诙谐、风趣的艺术特色。2008年宜川胸鼓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Ⅲ-42。、洛川蹩鼓(10)洛川蹩鼓主要流传于陕西省洛川县黄章、永乡、旧县等乡村,为延安的“三鼓”之一,陕西方言称蹦跳为蹩,此舞以蹦跳为特征,故称蹩鼓。洛川蹩鼓最大的特点是在蹦跳中完成各种舞蹈动作,表演时,鼓手腹前挎个直径约50厘米的扁圆鼓,边击鼓、边蹦跳。2006年洛川蹩鼓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Ⅲ-14。以及安塞腰鼓三种鼓,组合成一个队伍,名字就叫《三鼓催春》,那个比赛我们也争得了第一;再后来就是70周年国庆阅兵表演以及2019年第二次参加春晚。类似这样的活动太多了,通过一次次的外出表演,安塞腰鼓的名声就累积起来了,我说说其中比较关键的几次吧!
首先肯定就是1984年参与电影《黄土地》的拍摄了,这部经典电影后来为安塞腰鼓的宣传帮了很大的忙。当时陈凯歌、张艺谋他们到安塞县来想拍一段腰鼓的表演现场,联系了我们县总工会,我便担任总教练。我就组织了工会的秧歌队,还有一些农民,一百多个人在大沟阳台(11)大沟阳台村位于延安市安塞区二零六省道附近。排练、表演,我还单独领舞。拍摄的地方是导演陈凯歌选好的,说在黄土坡上打腰鼓有气势,效果好。那会张艺谋只是摄像,刚从电影学院毕业,毛头小伙子,不像现在这么有名。当时我们都感觉很新鲜,从来没有参加过这样的活动,没想到腰鼓表演还能拍电影,高兴又激动。我记得当时天气比较热,陈凯歌请我们所有人吃冰棍,彩排、表演了总共两天,每个人领了七块钱,这应该是我有印象的第一次因为打腰鼓领到了工资。
其次就是1986年12月的“第一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电视大奖赛”了,这次比赛首次把安塞腰鼓推向了全国观众面前。当时是延安地区群众艺术馆负责准备参赛节目,我因为曾经给他们组织的学习班教过腰鼓,领导对我印象不错,就又找了我。按照主办方中央电视台的要求,只有单人舞、双人舞、三人舞可以去北京参加决赛,群舞不能去北京。所以就安排我和陈永龙(12)陈永龙(1954-),男,陕西省榆林市清涧县楼则塔村人,1986年时为延安地区群众艺术馆舞蹈干部。、白光东(13)白光东(1959-),男,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区白坪村人,1986年时为延安地区纪律检查委员会监察二科干部。三个人排练了一个腰鼓节目,录好像,送到北京参与初评。没想到北京的评委看了录像以后说节目很好,就是人太少,没有气势,破例让咱陕西这个节目加人,再到北京参加比赛。反馈回来后我们又加了五个人,成了八个人。在西安市请陕西省歌舞团的导演强化排练了将近一个月,然后到北京比赛。
比赛是在中央电视台一号演播大厅,我们的节目表演完之后,反响非常好,评委都给我们打了高分,有两个给了满分,最后平均分9.92分,和山西省选送的节目《元宵夜》并列第一。北京的评委说,“陕西历来就没有拿过这么好的成绩,你们这一回代表陕西在全国拿了大奖,确实了不起!”正好当时1987年春晚的总导演邓在军也在现场,就看上这个腰鼓节目了,邀请我们参加当年春节联欢晚会的表演。春晚是咱们国家最高的舞台了,我们很高兴啊,肯定愿意。回来安塞短暂呆了几天后,又从西安坐火车到北京,参加中央电视台春晚的排练。当时剧组包了一个宾馆,所有春晚演员在一块儿住了一个月,天天排练,早上去,晚上回来。
歌唱家里面的李双江(14)李双江(1939-),男,黑龙江哈尔滨人,中国男高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代表作品有《红星照我去战斗》《革命人永远是年轻》等。、克里木(15)克里木(1940-2020),男,新疆吐鲁番人,中国维吾尔族男高音歌唱演员,国家一级演员。代表作品有《掀起你的盖头来》《大阪城的姑娘》等。,相声界的马季(16)马季(1934-2006),男,中国内地著名相声演员,中国相声第七代传人,代表作有《宇宙牌香烟》《五官争功》等,曾为1983年中央电视台第一届春晚主持人。、姜昆(17)姜昆(1950-),男,中国内地著名相声演员,1987年时在央视春晚上表演了相声《虎口遐想》。、侯耀文(18)侯耀文(1948-2007),男,中国内地相声演员,相声大师侯宝林第三子,代表作有《戏曲漫谈》《口吐莲花》《京九演义》等。,这些大腕都和我们在一块,吃饭说不定就碰到,坐在一张桌子上了。还记得我们有一次合影照相,我对马季说:“马老师您站中间,你是艺术家”。人家马季说,“你也是艺术家,你不是艺术家你不会来参加晚会。人家很尊重咱。我们腰鼓节目是春晚开场第一个节目,鼓声一出来,马上气氛就热起来了,台下鼓掌鼓得特别响。那一年春晚我们节目的名字就叫《安塞腰鼓》,现在大名鼎鼎的“安塞腰鼓”,称呼就是在那定下来的。
这些都是在咱内地的表演,另外印象比较深刻的两次就是去香港和日本。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安塞腰鼓选了一百多个人参加回归夜庆祝活动。我记得我们头一天从深圳过关进港还是英国国旗,晚上十二点就准时换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晚会表演是在红磡体育馆进行的。我们还在街道上给广大香港市民打了一段腰鼓。记得那天雨下的很大,天上还打雷呢,我们冒着大雨进行表演,路两边站满了观众,为我们鼓掌呐喊。
日本是去了陕西省友好城市香川县,演出主体其实是延安市歌舞团。因为有腰鼓表演,当时的陕西省文化厅点名一定要我参加,所以我是被破例抽调的,这是我第一次出国。从西安坐飞机到上海加油,然后从上海再飞四个小时,到了名古屋机场,又从名古屋坐日本的新干线到了香川。日本人很有礼貌,进电梯、坐车只要见到你,不认识人也互相点头致意。表演是在公园的一个舞台上,跟人家香川县搞联欢,民众在底下看,我们在上边表演腰鼓。他们虽然看不懂但是很喜欢看,鼓掌鼓得特别热烈,还跑来和我握手。
王:您是在哪一年获评安塞腰鼓的非遗传承人称号的,当时是什么情况?
刘:2010年的时候,我们县的文化馆叫我填表报名,说非物质文化遗产要评省级传承人。当时安塞大概四五个人报了名,由省上组织专家评定。刚好曾经的陕西省文化厅副厅长党荣华(19)党荣华(1940-),男,陕西人,先后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华北油田工会、陕西省群众艺术馆工作,曾任陕西省文化厅副厅长。是评委之一,一听有我的名字,就极力推荐我。因为我过去参加各种比赛把安塞腰鼓打出名气的过程,他非常了解,很清楚我的能力和贡献,最终我评上了省级传承人。2018年又被评为国家级非遗项目传承人,是因为以前国家级的传承人曹怀荣(20)曹怀荣(1939-2016),男,陕西安塞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安塞腰鼓代表性传承人。曹怀荣从小跟随父亲曹德旺学习打腰鼓,1946年曾在延安市枣园为毛泽东主席表演过腰鼓,2006年又为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表演安塞腰鼓。过世了,空缺以后要从省级的里边递增,顺理成章我就上去了。我这省级和国家级评的都挺顺的,关键是前面把工作做了,得到了认可。从此以后我就更加注重安塞腰鼓的教学传播了,身上责任大了嘛!
二、 安塞腰鼓的历史渊源与民俗风情
王:刘老师,据说安塞腰鼓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为什么在陕北黄土地上诞生了安塞腰鼓表演这门艺术?请您谈一谈安塞腰鼓的历史渊源。
刘:大家都说安塞人“上到九十九,下到刚会走,人人都会打腰鼓”,说的就是我们这里腰鼓活动的普及,腰鼓手主要分布在安塞的谭家营、西河口、沿河湾、真武洞这几个乡镇。究竟是怎么起源的?为什么这么普及,我是个打腰鼓的,对这些理论研究的东西,了解的不太多,这些年看了一些资料,学习了些知识。关于安塞腰鼓的起源,目前还没有任何明确的文献记载,主要的说法有两种:一种是军事起源说;一种是宗教起源说。第一种说法目前流传较为广泛。安塞县地处陕北高原的腹部,紧邻北方的少数民族。自秦朝设立高奴县以来,一直都是历代兵家的必争之地,有“上郡咽喉”“塞北锁钥”(21)据《安塞县志校注》记载:“在县北五里,城倚山临河,石砌一门,南题‘北门锁钥’,北题‘上郡咽喉’,明隆庆二年(1568)知县王尚贤建。”(清)倪嘉谦、(民国)郭超群著,冯生刚总校注:《安塞县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158页。的称号。《安塞县志》载:“宋熙宁五年(1072),废金明县,置安塞堡,属绥德军,敷政县属延安府。金仍宋地,名安塞堡,而敷政县仍属延安府。元初壬子年(1252),升金安塞堡为县,至元六年(1340),又以敷政县省入安塞为一,属延安路。”(22)(清)倪嘉谦、(民国)郭超群著,冯生刚总校注:《安塞县志校注》,第142页。“安塞”的称呼,就是“安定边塞”的意思。据传最早秦汉时期守卫长城的将士除了刀枪之外,也会在腰里别着腰鼓。打仗的时候可以击鼓为号,传递信息。两军对阵的时候,打鼓也可以鼓舞士气。战争结束,腰鼓表演也可以庆祝胜利。就这么一代代流传下来了,在和平年代变成了人们庆祝丰收,休闲娱乐的活动。
第二种宗教起源说是指,历史上安塞是个气候灾害严重,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尤其是旱灾频繁发生,明朝的时候发生过灾害之年吃草和树皮,乃至人吃人的惨剧(23)据《安塞县志》记载,崇祯元年(1628)安塞发生严重旱灾,安塞籍礼部郎中马懋才奉命入陕调查,在他递交给皇帝的奏疏《备陈灾变疏》中详细记载了当地出现的食人惨剧,“更可异者,童稚辈及独行者,一出城便无踪影。后见门外之人炊人骨以为薪,煮人肉以为食,始知前之人皆为其所食,而食人之人亦不数日面目赤肿,内发燥热而死矣。于是死者枕籍,臭气熏天。”安塞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787页。。因此一直以来生产力水平不高,文化、教育等方面都比较落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遭遇天灾人祸的时候,就会祈求神灵的庇护,寻求心里安慰。闹秧歌打腰鼓就是为了祭神,民间就有“开春鸣锣鼓,一年四季驻太平”的说法。人们对神的崇拜和信奉从未断绝,现在每年正月初二前后还是我们这里的敬神的日子。腰鼓队在村子里的庙前面表演之前,伞头还会代表大家唱一段,祈求风调雨顺,家庭太平,为此还有专门的“拜庙歌”。其实“沿门子”(24)沿门子指的是秧歌拜年活动,为陕北年俗中的独特风情,下文有详细介绍。拜年,也是为了消除灾祸,保一方平安。
目前主要就是这两种说法,但是都没有具体的学术记载来佐证,只是人们的一种推想,倒是有一些考古挖掘出来的腰鼓画像砖,能证明腰鼓在安塞这里存在很久了。1981年,在延安市宝塔区梁村乡王庄村的古墓里,出土了两块腰鼓画像砖,砖面上就是男性腰鼓手的形象,动作类似于腰鼓动作中的马步蹬腿,专家鉴定后认为是宋代的遗物。后来又在安塞县招安乡岳中庄和延安市甘泉县西岔乡李屹崂村也陆续出土了秧歌画像砖,这些画像砖共同的特征就是都是男子形象,但使用的腰鼓是细腰鼓和现在安塞腰鼓的样子不一样。
王:刘老师,您刚提到了安塞腰鼓表演里的敬神活动,请你详细说一说安塞腰鼓在参与当地的宗教信仰,民俗表演活动中时有哪些形式?
刘:现在的腰鼓表演以舞台上的形式居多了。其实传统的腰鼓表演中,打腰鼓也叫打花鼓。腰鼓和秧歌是密不可分的,它们两者与民间的祭祀、敬神以及庙会等活动密切相关,我就说几种常见的吧!
首先就是正月里为了庆祝春节的闹社火、闹秧歌了,曾经这是最常见的腰鼓表演形式。秧歌队伍里最前面是伞头、然后是腰鼓手,后面才是秧歌队,秧歌队里面还包括拉花(25)拉花为秧歌或者腰鼓活动中,腰系彩绸或手拿扇子、花束和彩圈等道具,起伴舞和陪衬作用的女子。、丑角(26)陕北各地的传统秧歌队中的丑角所指为“蛮婆”“蛮汉”,通常由中年以上的男子扮演,蛮婆头缠黑纱,耳朵上往往悬吊着鲜红的辣椒或大红枣,脸上胡乱涂满各种颜色。蛮汉通常翘着大胡子,身穿羊皮袄,手拿长烟袋,丑角在场上胡乱出洋相,目的就是活跃气氛,引观众发笑。、大头娃娃等角色。表演时除了打腰鼓还会有扭秧歌、搬水船(27)陕北秧歌队伍中的搬水船表演中通常由一名女演员立于由木板木棍扎成的船中,用红绸将船在肩部固定,前方有一名艄公划桨引船,两者在互动中前行,娱乐观众。、跑驴(28)跑驴是中国北方地区的传统民间舞蹈。表演过程中一人执驴形道具扮骑驴妇女,另一人扮赶驴人与其配合,边唱边舞,诙谐风趣。等节目,各个节目配合,热热闹闹,目的就是敬献神灵,娱乐百姓。
其次就是“沿门子”,是腰鼓队挨家逐户进行的拜年表演活动,如果哪个村子没能力和条件组织腰鼓队,还会到别的村子请。通常在正月初二到二月二“龙抬头”期间进行,一是为了驱除邪气,二是为大家新一年讨个好彩头。无论是本村还是外来腰鼓队,如果这个村里面有庙,那么腰鼓队进村“沿门子”的首要工作就是谒庙,也就是敬神。如果不拜庙,就会被赶出村。腰鼓队在庙前“三参三拜”之后,伞头再唱一段“拜庙歌”。
比如说,这个村子供的是龙王庙,那伞头就会唱:“龙王爷坐的高,弟子下边把香烧。你老保佑添收成,诚心的会长把牲领。”如果供的是关公老爷,就会唱:“老爷庙修得高,初一十五把香烧。老爷骑马执大刀,华阴道上等曹操。”唱词都是由四句组成,伞头唱音刚落,腰鼓队员要紧跟着再唱一遍最后一句,这叫“接下音”,为的就是展现腰鼓队的气势和对村子的尊重。伞头唱完了,腰鼓队再在庙前把编排好的节目给神仙表演一遍,就可以开始挨家挨户“沿门子”了。通常每到一户人家表演完了之后,主家就会用烟酒、水果、花生瓜子等感谢腰鼓队。
最后,腰鼓队在每年正月十五“转九曲”时,也会参与。“转九曲”也叫观灯,据说“转九曲”可以消灾免难,保佑一家人健康平安,五谷丰登,所以深受安塞群众喜爱。九曲阵由木杆和土堆排列成方形的阵图,木杆头上放置灯盏,共三百六十一盏灯,最中心的灯叫“老杆灯”,人们转到这里时会集中烧香作拜。 “转九曲”的过程由祭风、围场、进场、点五方、出场、再围场、祭孤魂等步骤组成,夜晚灯亮,伞头带领秧歌队入场,观灯的人跟在后面,队伍浩浩荡荡,伞头在各个环节都有固定唱词。各步骤履行完毕之后,最后一个环节就是腰鼓队在指定的空地进行表演,也叫“闹夜场”。
以上三种就是传统民俗里面腰鼓表演的主要场合,我看有些文章写,祈雨“抬楼子”(29)陕北地处黄土高原,气候干旱,很多地方都有龙王庙。“抬楼子”指村民用木棍绑成轿子形状的架子后,将神像放在中间,绕着户外行进陈述旱情,祈求龙王爷降雨。和打腰鼓祭天的“公鸡会”(30)“公鸡会”是指春耕开始后,村民聚集在村里的山头向东西南北中各方向甩一颗鸡蛋,俗称“打五方”,祈求风调雨顺,庄稼丰收。这两个场合也会有腰鼓表演,我没有见过,也没有听说过。
王:有文章说安塞腰鼓起源于横山(31)横山区为陕西省榆林市辖区,该地区的横山老腰鼓也是一种传统的民间舞蹈,2008年,横山老腰鼓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Ⅲ-42。,明代后期因为灾荒和农民起义,安塞人口锐减,很多横山人移民到了安塞,由此把横山的老腰鼓带到了安塞。这个说法您怎么看的?
刘:我不太认可,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这一点。的确,安塞有很多人来自横山,可是因此就说腰鼓是横山的,太草率。2019年参加国庆七十周年演出的时候,我跟横山腰鼓队员接触过,他们和我们的打法完全不一样。比如缠腰过裆这个腰鼓最基础的动作,安塞腰鼓要求腿要横跨打开,重心向上蹦,横山的动作幅度就没有这么大,更柔和一些。而且使用的腰鼓也不一样,横山所用的腰鼓两头一样粗,是将柳木从两侧向内掏空,做成长筒形鼓腔,两头用牛皮蒙住。但是安塞腰鼓大都是两头细中间粗,用细木片拼接而成的。不过,我还是很爱看横山腰鼓的动作,打出来也相当漂亮。
王:那据您所知,安塞腰鼓的制作技艺是否也是“非遗”?
刘:就在我们安塞的冯家营村,有个市级腰鼓制作“非遗”传承人,叫王永军。他从1998年就开始制作腰鼓了。传统的安塞腰鼓总共要经过方木、弯弓线、蒙皮、钉钉等13道工序才能做成,这种鼓不仅外形美观,而且结实耐用。鼓皮最好是用牛皮或者猪皮,羊皮太薄了,很脆,打腰鼓的都是年轻人,一用劲就打破了。
三、安塞腰鼓的艺术特色
王:刘老师,请您讲讲安塞腰鼓的表演动作有哪些?
刘:这个要分成基本步伐和基本动作,腰鼓表演是手和脚的配合。基本步伐就四个:小踮步、马步横移、十字步以及小跳步。基本动作就多了,其中缠腰、过裆、下岔,这三个经常连在一起做,是安塞腰鼓最具代表性的打法,表演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动作的连贯性。除此之外,还有连身转打、平步大缠腰、弹跳过裆、七锤、侧蹬腿、双刨腿、四步三望、鲤鱼跳龙门、一条鞭、三嗨、飞燕、马步跨越、鸡啄食、对打、二起脚、三脚不落地、打八岔、鹞子翻身、前后滚驴粪蛋、无底洞等大概二十多种组合造型。其中“三脚不落地”“无底洞”和“鹞子翻身”动作难度很大,打鹞子类似于舞蹈里的虎跳(32)虎跳是跑酷、体操和舞蹈中的常见动作,指双手双脚同时运动,向侧面反转的手翻动作,要求在一条直线上,两手、两脚四个支撑点依次落地,俗称“大车轮”或“车轮子”。,这些都要有一定武术功底的人才能做出来,因为不适合舞台表演,基本上已经失传了。
王:刘老师,安塞腰鼓表演时的“五劲”指的是什么?
刘:“五劲”可以说是安塞腰鼓动作技术的精髓了,分别是指“能劲”“虎劲”“蛮劲”“狠劲”“猛劲”。“能劲”尤其表现在腰鼓手的头部动作上,摇头晃脑,叫别人一看能(33)陕北话中的“能”指骄傲、高兴的意思。的不行,展现心情的愉悦;“虎劲”是指要像猛虎下山一样,虎虎生威;“蛮劲”体现在踢腿、跨越等动作中,直爽泼辣,有原始力量的美感;“狠劲”是说鼓槌打的一定要狠,不能轻飘飘;“猛劲”就是整体的气势了,腰鼓手要有横扫一切的勇猛气概,越打越带劲。这“五劲”是成为一个好腰鼓手的基本条件。
王:据说安塞腰鼓的打法还分为“武腰鼓”和“文腰鼓”,它们的区别是什么?
刘:顾名思义,“武腰鼓”就是以打、踢、跺、跨等动作为主,打的用力,跳的欢快,动作难度高,运动量也大。“武腰鼓”是衡量一个人腰鼓技术高低的主要标准,也是安塞腰鼓艺术性的体现。“文腰鼓”则是以扭为主,重扭轻打,表演中个别阶段鼓手会倒握鼓槌只扭不打,所以整体来说它动作舒缓,更注重舞蹈的美感。但其实现在两者的区别已经不大了,这些年来,安塞腰鼓多次外出参加大型表演,追求的是动作的整齐统一,所以“武腰鼓”里面那些个性化色彩浓厚的高难度动作已经基本没人打了。
王:安塞腰鼓的表演形式可以分为哪几种?
刘:安塞腰鼓可以几人打,也可以几十人,上百人打,人数不是固定的,要根据具体条件定夺,所以目前大致可以分为四种。第一种就是行进腰鼓,行进腰鼓就是整支队伍边走边打,以前进为主,击打为辅,动作简单,个别地方会停下来,短暂性的表演一下。行进腰鼓必须要有伞头在前面指挥,一般适用于搞汇演以及“沿门子”的时候;第二种是场地腰鼓,就是在固定场地进行的腰鼓表演,要求场地宽阔,追求气势宏大和队形的复杂变化。开始的时候伞头带着腰鼓队在场地上绕一圈,把观众赶开,围出一片空地来,让他们在圈外看,这叫“围场子”,然后“拜四方”,就是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分别列队表演,腰鼓手可达上百人,非常震撼;第三种舞台腰鼓就是指在为了适应舞台表演而进行的改良,打法和场地腰鼓是一样的,但是表演人数精简,一般也就10个人左右,技术难度高,演出时间短,要求快速展现精华,吸引观众注意;最后一种山地腰鼓,是指为了摄影摄像需要,在农村山上进行的腰鼓表演,因为山地上黄土多,打起腰鼓来黄尘飞扬,有陕北特色,拍出来好看。
王:刘老师,安塞这么多乡镇都打腰鼓,那有没有不同的流派?
刘:安塞有三个比较有代表性的腰鼓流派,本地人常说“谭家营的胳膊,西河口的腿,沿河湾上来些晃脑鬼,真武洞的鼓手赛土匪”(34)谭家营、西河口、沿河湾、真武洞皆为安塞下辖乡镇。,概括的就是各个流派的动作特点。“谭家营的胳膊”是指他们打起腰鼓来,胳膊甩的开,幅度大。“西河口的腿”是指他们注重腿部动作,打腰鼓跳跃时,腿像弹簧一样,是向上弹起来的,而不是往开跨。沿河湾和真武洞地理位置在一条线上,打法基本相似,“晃脑鬼”就是说头部动作多,摇头晃脑,欢快风趣,我就是这个流派的。电影《黄土地》里面除了我还有一个腰鼓领舞,是西河口的。我们都有单独镜头,打腰鼓的风格就明显不一样。
王:这些年来,安塞腰鼓的表演服饰有没有什么变化?
刘:实际变化也不大,六七十年代的时候,日子过得苦,人们都没钱,表演的时候就穿着自己平常的衣服,多数都是黑棉袄,腰上系红绸子,和腰鼓绑在一起。后来生活条件好了,腰鼓走出去了,衣服要统一,就有了专用的演出服。红、白、黄,主要就是这三种颜色,做成一整套服装,个别还会穿羊皮褂,凸显地域特色。现在又把陕北剪纸、农民画的元素加了进去,衣服上的图案变更好看了。头上一直扎的就是白羊肚子手巾,这种毛巾一般带三道道蓝色,面积大,方便绑到头上。年轻人会把毛巾的两头末端扎的竖起来,像两个马耳朵一样,显得朝气蓬勃,老年人的话就是在额头前打个十字结。鞋子也不统一,但是有时会在鞋的脚尖位置,绑一个红毛线球,为了好看。
王:刘老师,一场完整的腰鼓演出,需要什么乐器配合?
刘:参与腰鼓表演的乐器分为有打击乐和吹奏乐。打击乐起主要伴奏作用,包括大鼓、大镲、小镲、锣,现在把小镲、锣都去掉了,通常是一个大鼓两个大镲。大鼓是总指挥,打大鼓的人节奏感一定要强,腰鼓队员必须跟着鼓点走,大鼓快,腰鼓也快,大鼓慢,腰鼓也慢。有句话叫“紧打家具(锣鼓)慢落音”,说得就是打击乐要节奏合理,快慢适中,如果需要快的时候却拖拖沓沓,腰鼓队也就没劲了。吹奏乐起辅助作用,主要就是唢呐,一个队伍最少两个唢呐。过去我见过有的腰鼓队加长号和小洋号,现在一般不加了。我认为加号还是好,尤其是打激烈的动作的时候,号声一响,马上就给腰鼓队带上劲了。现在舞台表演的时候直接是放伴奏音乐,已经没有现场伴奏了。
王:腰鼓表演中常用的鼓点有哪些?
刘:首先明白一点,这个鼓点说得是大鼓和腰鼓鼓点的总称,因为它们打的内容基本一致,都是历史上流传下来的。腰鼓队伍行进过程中,最常见的鼓点叫“路鼓”,四二拍,节奏是“咚吧 咚吧 | 咚咚吧 咚吧”,简单好记。其余应用比较广泛的两个鼓点叫“凤凰三点头”和“二流水”,尤其是“二流水”,可以说是“万能鼓点”,秧歌表演队伍也用它。它的节奏是“咚吧 咚吧 | 咚咚吧 咚吧 | 咚咚咚 吧 咚吧 咚吧 | ”,其实就是“路鼓”鼓点的延长扩展。每一个鼓点都有对应的腰鼓动作。例如我前边提到的“马步横移”这个动作,对应的就是鼓点里面的“大换点”,节奏是“咚咚吧 咚 | 咚咚吧 咚 | 咚咚吧 咚咚 | 咚咚吧 咚 |,这个鼓点一响,腰鼓手就知道要换动作了。
王:刘老师,在您前边的讲述中反复提到伞头这一角色,可不可以总结一下伞头在腰鼓表演里的主要职能?
刘:伞头在秧歌和腰鼓活动中处在绝对的领导地位,他的职责概括来说就是两个词语“指挥”和“唱歌”。“指挥”是说从排练开始,他就要负责腰鼓队伍人员的召集和训练,正式表演的时候,伴奏的要通过伞头手里伞的动作来调整音乐节奏,腰鼓队员要根据伞的动作来变化队形。伞头有时候还要负责对外联络,此外,队员之间闹不愉快,也是由伞头出面协调,他就是队伍的总指挥,主心骨。
“唱歌”是指伞头在各种表演活动中要唱曲儿,他的唱词内容包罗万象,祈祷安神、祝福道喜、猜谜逗笑、民俗谚语,什么内容都有,大致分为固定句式和即兴发挥两大类。固定句式是指我前面提到谒庙、“转九曲”时唱的,祖辈流传下来的。例如“转九曲”进场时伞头唱:“瑶池歌舞落人间,火树银花不夜天。九曲黄河十八湾,风调雨顺是丰年。”即兴发挥的就多了,比如说“沿门子”的时候到人家院子里,有个小孩在那站着呢,伞头说不定就唱这个小孩。如果这家人的光景好,伞头就唱他们日子过的好,挣钱挣得多,例如:“进了院子仔细观,这院地方字坐端。背靠金山面向南,祖祖辈辈做大官。”总之,伞头不仅要有文化功底,还要灵活,唱词都是现编的,唱出来还要押韵。
王:我记得在您出演里的电影《鼓王》(35)电影《鼓王》由陕西省安塞县政府与西安中大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共同打造,2010年上映,电影在安塞拍摄,讲述了安塞第三代鼓王谭高虎寻找和追求理想的故事,刘延河在剧中扮演的角色为安塞腰鼓第一代鼓王。里,您扮演的老鼓王也有一段唱词,您还记得吗?
刘:记得,那个电影是西安电影制片厂拍的,我在电影里的那段唱词是“天上云多月不明,地上山高路不平,树大招风风由树,人为争名就名害人。”这个内容就是传递普世价值观,劝人向善的。总之腰鼓表演的唱词是与时俱进,不断变化的。现在的舞台腰鼓表演已经把伞头这个角色去掉了,挺可惜的。
王:腰鼓表演的队伍里通常有没有女性腰鼓手?
刘:以前的腰鼓手都是男的,没有女性,女的就是扭秧歌。人们认为女性力量相对来说没有男性那么强,腰鼓动作激烈,幅度大,不适合女性。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观念不一样了,在一些小型的活动现场,会有个别女性腰鼓手参加进来。但是很多大型表演场合,例如亚运会开幕式表演、国庆节表演这种,还全都是男腰鼓手。
四、安塞腰鼓的传承与创新
王:刘老师,一个零基础的人学会安塞腰鼓需要多长时间?难不难?
刘:安塞腰鼓入门并不难,但你要打的好,那就需要长年累月的功夫了。把安塞腰鼓基础动作全部学完,最少得一个月。现在有些厂矿组织员工学一个礼拜安塞腰鼓,那都是哄人(36)哄人:陕北方言,意为糊弄,骗人。的,根本学不会。尤其刚开始那几天,顾了手,顾不了脚,脚会了手又忘了,连不起来。光缠腰过裆这个基本动作,就又要转身,又要跳又要跨,得学三五天。
王:这些年来您参与过哪些安塞腰鼓教学方面的活动?
刘:最早是在七十年代,我给延安群众艺术馆的舞蹈队员授课,后来在总工会工作后也教过很多人,陆陆续续怕是有上千人了,主要集中在延安地区。那会也没有什么师徒之说,学腰鼓的就叫学员。九十年代初,也就是大奖赛结束之后,我一下知名度高了,教的范围也就广了。陕西省乃至中央歌舞团都邀请我去教过腰鼓。但是那会不兴收徒弟,2017年,我才第一次收了七个徒弟。都是刚进入社会不久的学生,有西安的、铜川的还有延安本地的,专门来找我,说想好好学习腰鼓,他们本身也有腰鼓基础,我一口就答应了。没想到他们还弄了一个正儿八经的拜师仪式,挂了横幅,跪在地上给我行了大礼,然后我就给他们集中授课了半个月,把不规范的动作进行了纠正,现在他们偶尔也会回来和我探讨请教。2018年10月,我还在陕西师范大学的“中华才艺腰鼓培训班”上,为来自20个国家的44位华侨学员教授了安塞腰鼓,他们学成后把腰鼓带到了世界各国,后来他们在微信上给我反馈,说外国人很喜欢。
王:您有没有教过自己的孩子打腰鼓?
刘:我只有一个女儿,她学了医学,现在已经在西安工作了。她没有正儿八经的学过腰鼓,但是从小看我演出,她也会些简单的动作,我们没有一起表演过。我现在有了外孙了,但是孩子还小,才上幼儿园。等他长大些,看他爱不爱,如果喜欢的话我肯定好好教他。
王:您觉得目前安塞腰鼓在未来腰鼓人才的培养方面做的怎么样?
刘:安塞腰鼓的传承目前好着了,可以说后继有人,非常普及,整个安塞县,会打腰鼓的最起码有一万人以上。首先政府层面就在鼓励全民学习安塞腰鼓。2007年开始,延安市就要求在全市范围内的中小学开展“安塞腰鼓进课堂”活动,学生在学校体育课上都会学到腰鼓。此外县里的劳动服务局,每年也会办好几期腰鼓培训班,为贫困户提供免费教学,贫困户来参加腰鼓培训,还一天挣一百块钱,我就给这个学习班当过教练。其次,一些好的腰鼓手个人也会办收费的腰鼓学习班,很多年轻男女的都来学,因为会打腰鼓相当于多了一门挣钱的手艺。
王:那您觉得安塞腰鼓有没有什么表演方面的改进与创新?
刘:安塞腰鼓实际这么多年来一直在吃老本,动作方面基本没什么变化,每年出去打腰鼓都是老的那一套。只不过过去动作幅度小,现在把幅度放大了,从舞台表演来说,动作更大方、好看。但是也造成了一个问题,就是现在的腰鼓打的不响。为啥过去打的响?就是因为它动作不花哨,幅度小,保证了鼓槌能够打在鼓面上。现在的情况也是受了专业舞台编导的影响,把腰鼓搬上舞台以后,为了绸子扬起来好看,就把鼓槌上的红绸子放得很长,光甩绸子就够费事了,根本没办法兼顾敲鼓!有时候腰鼓排练,让大鼓、伴奏都停下来,基本听不到腰鼓声,光看见甩绸子,鼓槌都没有打在鼓面上,表演纯粹就是花架子,打腰鼓纯粹变成跳舞了。是的,演出多,腰鼓的知名度高了,但是传统的东西却撂下了。如果说为了整体发展的大局考虑,因此就把最基本的原则牺牲掉了,我觉得这不是一个好的现象。
王:针对您提到的腰鼓打得不响的问题,政府层面有没有出台什么措施整改?
刘:有呢,县里面也意识到,长此以往的话,这股不正之风其实是对安塞腰鼓形象的损毁。这两年,县上的文化局专门搞了腰鼓教练员培训班,把各个乡镇的教练组织起来一起学习,强调一定要有鼓声,不能不打鼓,光摆空架子。
王:那面对您前面提到的一些传统腰鼓的打法比如说“鹞子翻身”“三脚不落地”等高难度动作失传的现象,有没有什么应对措施?
刘:我也认为这些腰鼓的传统打法应该设法抢救保留。虽然说学起来难,而且不适合在公开演出里进行表演,但是如果因此被演出市场淘汰掉,也是安塞腰鼓的损失。还有我前面提到的,西河口的腰鼓打法和我们这边的不一样,他们的腿部动作很有特色。但是因为经常要一起出去组合演出,沿河湾、真武洞的人又多,两三百人的队伍动作要统一,慢慢就把西河口的同化了,现在那边年轻一辈的腰鼓手基本上和我们打的一模一样,他们传统的打法就失传了,太可惜了。保护肯定要政府出面,个人的力量太微小了,号召力也不够。首先延安市、安塞县上要拿出方案来,组织专家去把老的腰鼓动作挖掘、整理一下,形成文字、影像资料,最好是能专门组织一批人来学习这些老动作,保证传承不要断。说到底,还是人才的缺乏,专门研究安塞腰鼓的人太少了,光靠鼓手是不行的。
王:刘老师,您现在每年的腰鼓演出多吗?
刘:我现在的表演不是很多,一年也就五六次。主要都是政府层面的正式活动,一般是以文化交流的名义出去。比如全国广场舞展演,或者一些大型节庆活动邀请,例如2019年8月在北京参加的世界园艺博览会活动表演,2020年11月在广州中山市参加的“第十二届中国民间艺术节”等。
王:据您了解,以腰鼓表演为生的人,收入怎么样?
刘:以前打腰鼓就是副业,没办法以此为生,腰鼓手多数都有正式工作。我在县总工会呆了十年以后,又去了安塞县宾馆当司机,最后是在县政府后勤事务所的岗位上退休的。自从安塞腰鼓在全国有了知名度以后,学腰鼓的人以及邀请腰鼓表演的需求就多了,这才逐渐有人专门出去教腰鼓,一年能收入五六万。近些年,安塞还有人成立了商业演出公司,全国范围内承接各类活动,生意都还不错。
王:演出市场的整体状况怎么样?
刘:不太规范。演出公司被商业利益驱动,互相挖墙角,恶性竞争,不保证演出质量,一味地用低价抢占市场。腰鼓手也都是为了挣钱,没那么在乎演得好不好。比如说某个活动要五十个人,演出公司会把这个任务外包给某个腰鼓手,队员就由这个腰鼓手召集,谁和他关系好,他就叫谁,是一种纯粹的个人行为,政府也不进行资质审核把关。队员水平就有高有低,甚至个别人学了不到一个星期,就出去表演了。
王:安塞县成立的腰鼓协会有没有在规范这些问题方面发挥作用?
刘:腰鼓协会成立的初衷是好的,为的就是给外出表演的腰鼓手颁发教练员等级证书,保证腰鼓演出的水准。但是从这几年的执行来看,效果差强人意。虽然也组织过几次腰鼓学习交流班,但是大家都忙,学习的热情不是很高。安塞腰鼓要实现长远的向好发展,必须要逐渐产业化、规范化,才能有出路。
王:您是不是觉得现在的腰鼓手不像以前那么热爱腰鼓了?
刘:以前爱好腰鼓的人多。春节的时候农闲,人们热情高涨,特别积极。有些人一听见操场上鼓响,饭都不想吃了,碗一撂赶快就跑去打腰鼓了,一分钱不挣都愿意打。现在很多人就是纯粹为了挣钱才打腰鼓,不挣钱人都叫不来,或者挣了钱还不好好打,根本不想怎么把安塞腰鼓打好,大家对于腰鼓的热爱没有以前那么纯粹了。
王:现在新媒体这么发达,您有没有想过在网上传播安塞腰鼓?
刘:我平时就是在微信朋友圈发一些腰鼓演出的照片和短视频。有些人建议我直播,但是软件我不会操作,所以目前还没有尝试。我看过别的腰鼓手直播,总感觉效果不太好,动作单一,观众看久了容易烦。将来如果有机会,我还是愿意尝试一下。
王:您现在的腰鼓表演是不是越发纯熟了?
刘:年龄大了,比起年轻时候还是有差距的,主要是体力跟不上了。我现在出去表演,四分钟的节目时长,不敢从头打到尾,都是他们在表演中途,空出一片场地来,然后我出来表演几十秒精华动作,就退了。
王:刘老师,打了一辈子的腰鼓,您有什么感悟?
刘:可以说腰鼓成就了我,改变了我的人生,没有腰鼓的话,我可能现在还在安塞公路段。我不可能有这么大的名气,还成为了国家级非遗传承人。1986年在首都北京表演完,当时全县都轰动了,人们见了面就夸我了不起,我还因此当上了安塞政协委员,并且上调了一级工资。我感到很自豪,也觉得自己身上多了一份责任,下决心一定要打好安塞腰鼓,不辜负大家的赞扬。三十多年过去了,我非常高兴把自己的名字和安塞腰鼓紧紧的连在了一起,为安塞腰鼓的弘扬光大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采访后记:
时隔已久,依然记得当初打电话约刘老师采访的时候,我心里的忐忑。作为陌生人贸然打扰,自己是担心遭到拒绝的。没想到电话接通后,简单介绍了一下情况,刘老师就爽快的答应了,无奈他当时正在广州中山市参加演出,约我一个周之后联系。此后的约访便顺利了起来,于是就有了我和刘老师在安塞的数次会面。
初次见面时,热情的刘老师就带我参观了安塞腰鼓文化展示的知名景点,腰鼓楼和黄土文化风情园,介绍了安塞腰鼓这些年的发展,还把自己的徒弟介绍给了我,表示后期有什么问题尽管问,一定认真配合。
往后日子里,我一次次见到了刘老师这些年打腰鼓获得的诸多荣誉证书、奖杯、奖牌,以及相册。刘老师追忆过往,开怀畅聊,往往一回过神来,三四个小时已经过去了。他细致的向我回顾了自己的腰鼓生涯,并介绍了安塞腰鼓的源起与艺术特色。随着交谈的深入,我也真切地感受到了刘老师对于腰鼓的热爱,谈及自己年轻时打腰鼓的场景时,他眉飞色舞,当即就在房间里展示起了腰鼓动作。当说到腰鼓传统技法的失传以及腰鼓表演的乱象时,他又表现出了深深的担忧,希望自己作为传承人能够为腰鼓文化发展多尽一份力。
在刘老师的身上,我感受到了陕北人的朴素、热情,也为他对安塞腰鼓的专注所折服。衷心希望有更多人能够喜欢上这门刚劲奔放的舞蹈艺术,让安塞腰鼓的保护与传承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