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遥县梁村神宫戏院及其演剧习俗考述*

2021-11-26雷桂萍

文化遗产 2021年3期
关键词:重修戏院

雷桂萍

平遥县位于山西省中部,相传帝尧初封于此,称古陶地。西周始筑城。秦汉始称平陶。北魏始光元年(424),因避太武帝拓跋焘名讳,改为平遥,之后沿用未变。平遥县城历史悠久,明清以后又因晋商崛起、票号发达而闻名。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梁村位于平遥县城东南6公里处,面积6.2平方公里,人口约5000人,因遗存丰厚,2007年被确定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研究梁村神宫戏院及其演剧习俗,将为我们进一步认识古代乡村社会发展和剧场演变,提供一个新的认知视角,当有新的启发。

一、梁村堡寨风貌和庙宇分布情况

梁村地处汾河支流惠济河夹角处,古有神池,多种植水稻莲藕,被誉为北方“小江南”。梁村始建于何时,不可确考。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增修积福寺钟鼓楼碑记》载:“邑城东南梁村积福寺,创始于唐贞观二年(628)。”(1)清乾隆五十二年《增修积福寺钟鼓楼碑记》碑,圆首方趺,高207厘米,宽80厘米,侧宽17.8厘米,现存梁村乡村碑刻记忆展室。这是关于梁村最早的文献记载。梁村现有古槐多株,最粗壮的一株植于西宁堡外,胸径6.1米,据说已有两千多年,被村人称为“槐树爷”。古代梁村农商传统悠久,因有神池泉水和惠济河环绕,农耕经济十分发达;到明清时期,随着晋商繁荣,梁村豪门巨贾辈出,历来为平遥富庶之地。现在的梁村杂姓居住,主要有冀、毛、史、邓、王、张、雷等。由“一街五堡”组成,即古源街和东和堡、西宁堡、昌泰堡、南乾堡、天顺堡。(见彩图1)

(一)梁村堡寨建筑风貌

梁村五个堡并不建于同一时期,而是随着人口的增加、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逐渐形成的。五堡以古源街为中轴线,分布于街之两侧,各自独立又相互连接,或建于高岗,或聚于平地,村人形容为“凤凰展翅”。各堡四周围以高耸厚实的夯土堡墙,辟砖砌拱券堡门与外界相通。在古代,具有防兵、防匪、防盗功能。

东和堡位于村东北的高岗之上,占地10亩,四面环沟,孤岗高耸。(见彩图2)堡内民居呈“北斗七星”状分布,现已无人居住。当地村民传言,东和堡为五堡中最古老的堡。始建年代无考,据冀氏宗谱记载,其祖先冀友仙在金末元初迁居该堡。碑载,曾建有供献楼(2)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重修三官庙碑记》碣,长50厘米,高40厘米,现存梁村乡村碑刻记忆展室。和三官庙。(3)中华民国十年(1921)《补修北门洞三官庙碑记》碣,长78厘米,高53厘米,现存戏院内乡村碑刻记忆展室。

西宁堡位于村西北高岗之上,与东和堡遥相对称,占地8亩,三面临水,南为堡门,是梁村最为秀丽之地。据村人介绍,该堡为岳壁北极雷氏家族迁居修建。堡内为十字街巷,现已无人居住。北巷尽头建真武庙,上下两层,下为窑洞一孔,上为硬山顶一间,圣像新塑。东南方原建有奎星楼,现已不存。(4)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创建真武庙奎星楼碑记》碑,现存西宁堡真武庙檐廊下。堡门外建关帝庙,与堡门相对,硬山顶三间,灰脊灰瓦,塑像不存。始建年代无考,清嘉庆三年(1798)和清道光十二年(1832)曾有过两次重修。

南乾堡位于古源街西侧,古西街南部,占地80亩,是面积最大的堡,保存较为完整。创建年代无考,堡门外有古槐一株,见证该堡悠久历史。堡墙雄伟坚实,一条南北向主街贯穿,两端各建堡门,下层为砖券拱形门洞,上层均建有三官庙,为砖券窑洞一孔插前廊,曾于民国十年重修。(5)中华民国十年《重修三官社碑记》碑,圆首趺佚,高120厘米,宽50厘米,侧宽10厘米,现存戏院内乡村碑刻记忆展室。西巷尽处倚堡墙建三官庙一座,“负堡墙抱朝阳”,为单坡硬山顶一间的独体建筑,2014年重修。

昌泰堡位于古源街东侧,取昌盛安泰之意,占地40亩。据传为史氏家族修建,创建年代无考。街道呈“土”字结构,在左一巷和右二巷“丁”字口分别建有三官庙一座,为单孔窑洞插前廊的独体建筑。

天顺堡位于古源街东侧,与昌泰堡隔街相望,占地70亩,保存最完整。堡门高筑,下层为砖券门洞,上层建三官庙,单孔窑洞插前廊(见彩图3)。碑载,该堡创建于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6)清乾隆四十五年《修建天顺堡碑记》碣,长100厘米,高68厘米,现存天顺堡门洞三官庙前廊墙壁上。。晚清之际,以毛、冀、邓、史等为代表的梁村商人联合对天顺堡进行了扩建、重修,形成现在的“王”字形街道格局,堪称梁村的“富人区”。

(二)庙宇分布及神灵信仰

梁村庙宇众多,分布较广,村中有大庙,堡中有小庙。据现有碑刻资料及实物统计,总数达18座之多。堡内建有多座三官庙,多隘陋狭小。堡外建有真武庙、积福寺等大庙,集中分布在村北,形成寺庙建筑群。

真武庙,亦称玄天上帝庙,位于古源街北端,坐北向南。创建年代无考,碑载,清雍正年间重修,时“祀真武者正房三间,祀高菩萨、八蜡者偏东正房三间,祀黑虎、灵官者东西房各一间”(7)《重修玄天上帝庙碑记》碑,圆首趺佚,断裂残缺,高137厘米,宽56厘米,侧宽20厘米,现存戏院内乡村碑刻记忆展室。。清道光十三年(1833)再次重修,扩大了规模,“改正房为砖窑五孔,塑菩萨者三、塑八蜡者二。改东西房为六间,仍塑黑虎、灵官。窑之上添修楼三间,移祀真武大帝于其中,而更塑十师于两旁焉。南有小院,东有偏院,有重门,有僧舍。”(8)清道光十三年《重修真武庙碑记》碑,圆首方趺,高195厘米,宽75厘米,侧宽12厘米,现存戏院内乡村碑刻记忆展室。此次重修,耗资巨大,据统计,从各地募化纹银1203.9两。(9)清道光十三年《功德碑》,螭首趺佚,高193厘米,宽70厘米,侧宽16厘米,现存戏院内乡村碑刻记忆展室。主神由真武大帝改为菩萨,佛教色彩更浓厚。2004年改建为佛教寺庙广胜寺。

关帝庙,位于古源街北段东侧,占地一亩,坐东朝西,处于古源街和古源西街的“丁”字路口,北距真武庙,西距神宫戏院各百米左右。现有正殿十字窑洞五孔,东西配殿各窑洞三孔,山门为五孔十字窑。庙创建于何时不可考。据《重修关帝庙碑记》载,康熙年间、乾隆末年或嘉庆初年均有过大规模增建重修。(10)《重修关帝庙碑记》,高90厘米,宽75厘米,侧宽16厘米,现存戏院内乡村碑刻记忆展室。因时间漫漶不清,据书丹人赵履中与大清乾隆五十二年《增修积福寺钟鼓楼碑记》、大清嘉庆五年(1800)《修葺积福寺碑记》为同一个人而推断。清道光年间,立《关圣帝君碑记》碑(11)清道光年间,碑阳《关圣帝君碑记》,碑阴《关圣帝□□记》,圆首趺佚,高140厘米,宽60厘米,侧宽12.5厘米,现存戏院内乡村碑刻记忆展室。,称美关帝功德,是否整新修废,没有明确记载。

积福寺,位于村内古西街北侧,坐北朝南,占地7亩 ,现仅存正殿、钟楼及渊公宝塔。寺创始于唐贞观二年,其后历代各有废兴增修补葺。清嘉庆五年《修葺积福寺碑记》记载了唐代初建和元、明、清历代重修情况:分别于元至元八年(1271)、元元贞二年(1296)、明嘉靖十六年(1537)、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清乾隆五十二年、清嘉庆五年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增补修葺,植柏、桧树多株。(12)清嘉庆五年《修葺积福寺碑记》碣,长78厘米,高45厘米,现存戏院内乡村碑刻记忆展室。此外,明万历年三十一年(1603)《捨地碑文》碑阳和碑阴分别记载了万历二十八年(1600)和清咸丰六年(1856)两次重修及舍地情况。(13)明万历三十一年《捨地碑文》碑,圆首趺佚,高150厘米,宽61厘米,侧宽20厘米,现存戏院内乡村碑刻记忆展室。积福寺为梁村历代兴盛的佛教寺院,建筑规模、寺院产业、佛事活动都十分可观。

三教祠,位于村内古西街西端,坐西朝东,占地100余平方米,仅有神殿一座,为单孔窑洞插木构前廊,始建年代无考。碑载,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14)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重修三教祠记》碣,长68厘米,高40厘米,现存戏院内乡村碑刻记忆展室。、清咸丰二年(1852)(15)清咸丰二年《三教祠买地树碑记》碣,长68厘米,高40厘米,现存戏院内乡村碑刻记忆展室。、清光绪十八年(1892)(16)清光绪十八年《重修三教祠碑记》碣,长70厘米,高42厘米,现存戏院内乡村碑刻记忆展室。均有重修。

观音堂,位于古西街南侧、神宫戏院东北高崖之上,坐南朝北,神殿为单孔窑洞插木构前廊,建圆形外墙,形成小巧庙院。始建年代不可确考。清光绪二年(1876)重修(17)清光绪二年《重修神庙及神宫乐楼碑记》,圆首趺佚,碑高160厘米,宽70厘米,侧宽12.5厘米,现存于戏院内神宫前廊下。,改为单孔窑洞加前檐。2007年重修,内塑三大士像和十八罗汉,壁画彩绘一新。

此外,还有梁村、源祠两村共建源神庙。

众多庙宇分布,显示了古代梁村村民佛、道、儒、自然神、民俗神等多神信仰和浓厚的宗教生活氛围。但除源神庙外,均未建有戏台。

(三)梁村商人的支持

梁村商人群体是晋商劲旅队伍重要组成部分。著名的有因经营盐业成为村中富商的冀桂,蔚泰厚票号大掌柜并主持“蔚字五联号”事务的毛鸿翰,出身于晋商世家的义聚厚银号大掌柜史承镛,永亨银号首任大掌柜史振堂,先后任协同庆票号广州分号掌柜、日升昌票号广州分号掌柜的邓旺庆,蔚长厚票号大掌柜毛鸿举,日升昌兰州分号老板冀锦玉、天津分号掌柜冀理乾、广西分号掌柜冀体检等。从现有资料看,梁村大规模建设的时期主要集中在清乾隆年间、道光年间、光绪年间和民国初期,也是晋商繁荣时期。梁村商人群体在家乡修筑宅院,捐资参与公共设施建设,对家乡建设做出重要贡献,使梁村富裕发达臻于高峰,如民谣所言“平遥四百零八村,数一数二数梁村”。现在天顺堡保存有完整的冀桂故居,为两个三进院落。毛鸿翰故居,为四个三进院落并联而成,独占一巷。

二、神宫戏院及其沿革

神宫戏院是古代梁村重要的剧场,建在南乾堡外西北角,大体居于村庄中部,交通方便、场地空旷。东、南、西各有砖券堡门一道,南堡门居乐楼东,额题“解愠”;东堡门与西堡门贯穿神宫前大道而相对,为近年重建。东堡门额题“赤谷”,东向约百米正对关帝庙,西侧建观音堂;西堡门额题“壁慎”,门外即积福寺。戏院与周边庙群,共同构成梁村公共生活活动场所。

(一)神宫及沿革

神宫位于戏院正北,亦称行宫,俗称神棚,居地势最高之处,坐北朝南,与乐楼正对。神宫是专门用于演戏时临时供神之所。因神宫供奉之神不固定,献戏时,将所酬之神请来供奉于神龛或立牌位祀之,献戏完毕后,再将神灵送回本庙,故称为诸神行宫。

现存神宫为窑洞插木构前廊建筑,灰脊筒瓦。通面阔13.5米,进深5.14米,廊深2.53米,设前檐柱四,均鼓镜础,柱承抱头梁后尾插入窑前檐砖砌墙中(见彩图4)。神宫由前后两窑组合而成,前窑三孔底部相对独立,构成纵向窑洞,窑洞内东西通券构成横向长窑,当地人称为“枕头窑”。窑洞后部设神龛,当心窑后部专设木构神阁,平时木阁门闭合。神龛东侧辟小门通向后窑。

神宫创建年代无可稽考。清光绪二年重修,将神窑之卷棚改为大小前檐三间(18)清光绪二年《重修神庙及神宫乐楼碑记》碑。。民国二十五年(1936)重修,碑载:“北筑枕头窑三间,外加前檐,作诸神行宫,将旧行宫窑套入其内。”(19)民国二十五年《重修神宫戏院碑记》,螭首趺佚,碑高180厘米,宽87厘米,侧宽18厘米,现存于戏院内神宫前廊下。

(二)乐楼及沿革

乐楼为窑洞插前廊式建筑,坐南朝北。整体端稳大气,质朴自然。(见彩图5)通面阔三间,10.55米,通进深10.17米,台基高1.66米,砖砌,阶条石压边。前廊为硬山单坡,灰脊筒瓦,出飞檐,深1.94米。设檐柱四,其中角柱为圆木柱,二平柱为方形抹角石质柱,方墩础。柱上通置截面为方形的大额,额上设装饰性斗口跳斗拱九攒,柱头和次间平身科各一攒,明间平身科三攒,耍头刻图案但前端斫齐。以斗拱相隔上承檐桁。设上下两道梁,下梁置柱上端头,上梁置大额柱头位置,后尾均插入窑壁砖卯中。前坡单坡椽,后尾搭窑顶。窑洞主体为纵向大窑,南北通券,宽4.4米,深6.77米。底部两侧横向拱券“枕窑”,又于主窑前部两侧,与后“枕窑”平行,横向券两窑,但略小于后部横窑。前后横窑以券门相通,连接前后台,使前部横窑既是后台的延伸,也可作上下场门。(见彩图6)前后台隔断为木构,设在两侧两横窑中间,根据窑洞顶圆弧形状,以木框立架。上设迎风板,题“警鉴楼”。下装裙板,饰以彩绘。隔断两侧留有上下场门。(见彩图7)窑洞后部及两侧横窑构成后台空间,于墙角设排水通道,西后窑设砖券小门通戏房。窑洞隔断前部和前廊中部两平柱间空间构成前台表演区,顶部设木格天花板。前廊两次间窑壁前为安置乐队的空间。前廊两山墙辟有方形灯龛。乐楼装饰精致,前廊两侧山墙彩绘壁画,东侧内容待考,西侧为《五老观太极图》,工笔细腻,人物传神。平柱刻写楹联:菊蕊初颁曲将幽艳临歌扇,霓裳迭奏雅倩新声傍曳蝉。柱础线刻梅兰竹菊图案。使前廊成为戏台最美的门脸,诗画雅意,曲律悠扬,富于观瞻。

乐楼建于何时,已不可稽考。

清乾隆六十年(1795)重修。清嘉庆四年(1799)《重修戏楼碑志》载:

“乾隆陆拾年三月,构木起造,仍照前规,重为改作。向之口口萧萧,今已竣宇雕墙,如竹苞,如松茂;前茅簷落落,今已榱题画栋,如鸟革,如翚飞,焕然维新,美轮可观。”(20)清嘉庆四年《重修戏楼碑志》碑,青石质,圆首趺佚,碑高164厘米,宽69厘米,侧宽12厘米,现存于戏院内乡村碑刻记忆展室。

本次重修从清乾隆六十年开始,历时四年,可见工程浩大,戏院全面改观,但从“构木起造”及殿宇描绘,乐楼应为木构建筑。

清光绪二年改修。于乐楼旧址,当由木构改为窑洞插前廊式结构。《重修神庙及神宫乐楼碑记》载:“南面乐楼一座,下有通车大路,改为窑楼加以前檐。其大路则仍如□也。”(21)清光绪二年《重修神庙及神宫乐楼碑记》碑。

民国二十五年重修。乐楼向西南移建,主要原因是乐楼台基中间通道,村中雨水由此流出,年长日久,台基鼓裂,有倾圮之虞。《重修神宫戏院碑记》载:“移乐楼于西南七丈余,宽窄大小一仍其旧。台东建门,外筑照壁以壮瞻观。”(22)民国二十五年《重修神宫戏院碑记》碑。彻底解决了台基通道浸水的问题。

戏院地势北高南低,建筑错落有致,构成很大的观剧空间。(见彩图8、图9)民国二十五年重修时除乐楼向西南移七丈余外,“东位凿壁两丈余,筑窑三孔,因窑顶地基丈余,原属冀振武,经公所与振武约定:‘窑归村公有,窑顶归振武占用。然不得堆积粪土,妨碍窑孔,演戏期内完全由公所管理’。”(23)民国二十五年《重修神宫戏院碑记》碑。不仅扩大了戏院,而且有了明确的管理规定。北、东、西三面窑洞和堡门顶部及神宫前面道路等开阔地,连接成自然错落的大看台。戏院东西宽31.4米,南北长42.43米,可容纳近万人,完全能够满足梁村及周边村民观剧需要。

戏房及附属设施包括北、东、西、西南四周窑洞建筑。光绪二年重修时,将乐楼西旧有房屋三间改为十字窑加前檐。民国二十五年碑载:“西南旧有正窑五间”“正西砌石堰两层,上建窑五间。”(24)民国二十五年《重修神宫戏院碑记》碑。,现已不存。现存北靠崖窑四孔,于西三孔中间一孔设门,一明两暗结构,门上走马板题“达观”二字;东面靠崖窑三孔,中间一孔设门,一明两暗结构,门上走马板题“莫来由”三字,现为“乡村文化记忆展室”;西面窑洞五孔,于中间一孔设门,其余设槛窗,内部连通,门上走马板题“怎结果”,现与北窑同为“乡村碑刻记忆展室”。

神宫戏院历次重修,都得到村民和富商的大力支持。乾隆六十年重修,主要是村人“按粮均摊”施银。光绪二年重修,由村中具有从九、同知、州判、千总等身份的十五人担任纠首,费银一千一百余金,并有附近多位村民施宅地等用于戏院建设。民国二十五年重修,主要由十二名前村长或现村长作为经理人组织,用了近两年时间,费款四千壹百余元。时值国家多难、民生凋敝,梁村能够举全力、耗巨资重修戏院,一则说明对神宫戏院建设的重视,二则说明已有相当的经济实力。

三、神宫戏院的演剧习俗及演剧活动

神宫戏院与一般神庙剧场布局有所不同,不附属于哪一座神庙,而是更加突出其剧场功能,在保持演戏酬神观念不变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形成了特有的地方演剧习俗。

(一)从碑刻资料看村人戏曲观念

神宫戏院作为梁村人祀神娱人的公共设施和场所,现有碑刻资料不仅记载了历次重修情况,也表达了村人的戏曲观念。一是以演戏祀神酬神,是中国传统礼乐思想的民间表达。清嘉庆四年《重修戏楼碑志》开篇即借《礼记》之言,阐明祀神之礼在于神之以法施民、以劳定国、能御大菑、能捍大患,“当祭之日,博硕肥腯,箫管备奏,升歌间歌”,(25)清嘉庆四年《重修戏楼碑志》碑。敬神不仅要有丰厚供品,还要有热烈乐歌。荀子《礼论》曰:“圣人明知之,士君子安行之,官人以为守,百姓以成俗。其在君子,以为人道也;其在百姓,以为鬼事也。”(26)荀子:《荀子集解》,沈啸寰、王星贤点校, 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376页。乐楼之创建与修缮正体现出村民对于礼乐观念的接纳与重视。二是重视神道设教和戏曲教化功能结合,更强调以戏“警惕愚顽”。《重修神宫戏院碑记》碑载:“是以古人假神设教,警惕愚顽,逢场作戏,玄化乡民。”(27)民国二十五年《重修神宫戏院碑记》碑。元末南戏作家高明言:“不关风化体,纵好亦徒然”。(28)高明:《琵琶记》,王季思主编《中国十大古典悲剧集》(上),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第107页。对于百姓而言,更适合以戏曲的方式,寓教于乐,化民成俗,以达“玄化乡民” 之目的。三是从哲学视角看待戏曲,认识人生,感悟生命。《重修神宫戏院碑记》曰:“盖借境说法,宣示人世之存亡得失,祸福安危,一刹那而成梦幻泡影。”(29)民国二十五年《重修神宫戏院碑记》碑。观戏如果不能游戏于事而反以戏为真,则如身居乐土而心寄苦海,戏如人生,当通脱观之。礼乐、教化、哲思,村民对戏曲领悟至深。

(二)演剧习俗和演剧活动

神宫戏院与神庙剧场演剧习俗有所不同,可为诸神献戏。清嘉庆四年《重修戏楼碑志》载:“余梁村,旧有戏楼一座,传流定规,五月与七月,冀姓一户与众姓人等为诸神轮流献戏,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久矣。”(30)清嘉庆四年《重修戏楼碑志》碑。神宫戏院演戏习俗表现在:一是庙会期间,演戏酬神成为定规;二是临时请神献戏,每次献戏都要先明确所请之神,表达特定的酬神意愿;三是所请之神供奉于神宫内,神宫在演戏期间开放,接受村民信众敬拜;四是按照一定规则由村民轮流组织;五是庙会期间,附近各庙开放,信众百姓焚香敬神,香火兴旺。神宫戏院的演剧活动,其意义不仅是献戏酬神,而是整合了梁村浓厚的宗教祭祀和商贸往来活动,以戏院为中心成为一个物质和精神交流的大广场。遗憾的是,戏院演剧时所请之神及迎神的仪式未见详细记载。

神宫戏院的演剧活动相沿成习,在清代梁村还建有戏班协同班。平遥卜宜乡永城村关帝庙戏台留存题记:“光绪七年九月初八日,平邑梁村协同班。”平遥岳壁乡岳中村大庙戏台留存题记:“光绪七年九月□□□□,平邑梁村协同班□□□唱四天,班主毛□□、冀□□。”由此可证,清代梁村戏曲文化十分繁荣。但神宫戏院演出题记留存不多,仅见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部分题记,抄录如下:

1. 一九八二年七月初二日,山西省平遥火柴厂晋剧团在此□□四天

杀□ 蝴蝶杯 游龟山 九件衣 舍饭 大堂见皇姑 游山 卷席筒 走山 算粮登殿 别□ 杨八姐游春

2. 一九八四年七月二十九日,山西省武乡县晨光青年晋剧团留念,演出五天,牧羊圈 明公断 忠保国 桃花计 斩子 祥林□□ 游龟山 □□状 四平关

3. 一九八五年□月初八日,平遥岳□乡晋剧团在此演出四天,三凤□环 □瓶计 送花□ □龟山 屠夫状元 打金枝 □□寺 连环计 见皇姑 □□ 洞房 斩子

4.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打金枝 □四□ □山 八件衣 上天□ 真假牡丹 三姐下凡

5.山西省文水县晋剧团,真假牡丹。

6.山西省太原市剧团

可以看出,改革开放初期神宫戏院演剧活动兴盛,太原、文水、武乡及本地多个剧团在此演出传统晋剧。

此外,在梁村村南与西源祠村合建的源神庙戏台,“每年三月二日设会献戏,以表二村敬神报恩之心。”(31)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源祠重修清源美济圣王老爷戏台神池墙垣碑志》,郝汝春《平遥古戏台》,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14年,第132页。保留了较多舞台题记,主要反映了从清宣统二年(1910)到民国二十二年(1933)演剧情况,几乎每年三月庙会均有演出,成为梁村演剧活动的重要组成,也可作为神宫戏院演剧活动的间接参考。提到的戏班有平遥同顺园、全盛园、新胜园、天成园、同春园;汾阳福盛园、廉园班、乐意园、同梨园;介休六梨园;离石同意园;祁县小锦霓园以及双仪园等13个。剧目有《富贵图》《忠报国》《连营塞》《祭江》《晒鞋》《花亭》《八义图》《伐子都》《风台关》《九龙杯》《截江》《金亭碑》《放牛》《金沙滩》《金台将》《白门楼》《空城计》《白草山》《骂曹》《戏风》《乾坤带》《芦花》《草坟》《教子》《遗镯》《大报国》《下河东》《打城皇》《丑配》《拣柴》《悬送》《游寺》《迎亲》《遗翠花》《翠屏山》《满床笏》《沙佗国》《牧羊圈》《三上轿》《明公断》《姣蛸帕》《莫虎关》《少华山》《断桥》《戏叔》《春秋配》《光武兴》《一盆雪》《二度梅》《三搜府》《四郎探母》《五月图》《六月雪》《七星庙》《八蜡庙》《九件衣》《十万金》等57种。

(三)神宫戏院的剧场创新

神宫戏院实际上就是神棚剧场,这种演剧形式起源于何时不可确考。梁村神宫戏院剧场至迟在乾隆时期就已建成,形成了特有的演剧习俗。黄竹三先生说:“中国古代乡村演剧与宗教民俗紧密相关,同时也与社会环境相关联。所谓社会环境,是指建造戏台的村庄所处的地域、大小、贫富等境况。一般而言,村子越大,越富裕,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神庙戏台建造就越多,演剧活动就频繁。”(32)黄竹三:《关于中国乡村演剧的几点思考》,《中华戏曲》第47辑,第19页。而梁村神宫戏院打破了这个常规,构建了独特的信仰文化空间,体现了一定的创造性。

古代梁村村民聚族而居,相对集中于一堡,同时又共建公共活动社区,日常生活、宗教活动、娱乐活动、商贸交流形成了相对独立又不可分割的系统。神宫戏院从众多神庙建筑中分离出来,可以从地理环境、经济条件和人口密度的客观原因和剧场发展规律两个方面认识。从客观原因看,一是梁村地处丘陵,人口稠密,虽庙宇分布较多,但占地普遍狭小,加之平旷之地不多,受地理条件局限,不易做到一庙一台。二是梁村商人多,经济条件好,受商业思维影响和渗透,选择在村中集中创建神宫戏院,既可聚全村之力,把戏院建设好,又节省了土地和资金。三是在各堡外公共区域建设剧场,打破了堡寨聚落的封闭,有利于村人间交流和村庄的整体发展。从剧场发展看,一是神棚剧场从临时搭棚到演剧搭台再到有了固定神宫和乐楼,神宫戏院的出现意味着此类剧场建设的成熟和完善。二是更便于多神崇拜。古代乡村宗教活动和神灵崇拜世俗色彩浓厚,实用性极强,建造诸神行宫,可以满足村民献戏求神的多种心愿。三是剧场功能进一步细化、专门化。神宫戏院的建筑设施更加完备,观剧空间更加扩大。梁村是一个人口较多、富裕发达、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的大村子,神宫戏院的格局,既兼顾诸神,又有所疏离,成为走向独立剧场的一种过渡形式。笔者经过田野调查了解到,在平遥县有多处村落建有神棚戏台,如梅槐头村、陈西村、安家岭村、彭坡头村、南依涧村、修德村等均建有类似的神棚戏台,而以梁村神宫戏院最为完善,成为神棚剧场的一个典型标本。

猜你喜欢

重修戏院
像素下的微观世界——MCL数码港戏院
学分制下地方本科院校学生重修问题探究
普通师范学院学分制背景下的重修现状与对策
土木工程专业《结构力学》重修教学探讨
独立学院学生重修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
如何提高大学物理重修过关率的探讨
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重修现状分析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