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问题探析
2021-11-26朱青青
朱青青
(河南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焦作 454000)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微博、微信等一系列新媒体的广泛兴起,一方面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另一方面也使得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的矛盾日益凸显、斗争也日趋激烈。对于做好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1]大学生群体是国家民族发展的希望所在,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把青年一代培养造就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战略任务,是全党的共同政治责任”[2]。因此,必须切实认识和把握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此基础上有效应对随之产生的一系列新挑战。
一、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的概念及基本特征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相互依存,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尤其是在当今网络等媒介手段十分发达的情况下,意识形态可以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互联网成为意识形态工作的主战场、最前沿的新时代背景下,网络意识形态是意识形态在互联网空间的延伸,是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经济关系在网络空间中的反映。网络意识形态与传统的意识形态有着显著的区别,主要表现为它具有多元交互性、斗争复杂性的时代特征。
(一)网络意识形态的概念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而意识形态又从属于社会意识,反映和服务于特定社会集团的利益与诉求,具有很强的阶级属性,其本质就是阶级利益的观念反映。因此,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国家长治久安和旺盛生命力的重要精神支柱。在互联网成为意识形态工作的主战场、最前沿的新时代背景下,网络意识形态是意识形态在互联网空间的延伸,是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政治、经济关系在网络社会中的反映,简而言之,网络意识形态是传统意识形态在虚拟世界中的进一步体现,但是它又与传统的意识形态有着显著的区别。网络意识形态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推动下,正在向更广泛的领域发展渗透。加强网络意识形态的建设和治理,守好网络意识形态阵地、加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先进性和引领力,是新时代巩固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领导地位和维护国家安全最为迫切的任务。
(二)网络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
网络意识形态是网络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产物,网络是其产生的重要载体和依托,在多媒体快速发展和信息网络化的新时代背景下,固定的网络平台和流动的网民群体的结合必然会产生反映网络虚拟与现实存在的网络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占据网络主导地位的网络意识形态,而这种网络意识形态不可避免地具有鲜明的信息时代特征。
1.网络意识形态的多元交互性
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国际国内、线上线下、虚拟现实、体制外体制内等界限愈益模糊,构成了越来越复杂的大舆论场[3]219,在参与主体多元化的背景下,网络空间的多元互动才能满足不同网民的多样化需求,使以互动分享为特征的网络世界更具吸引力和新鲜感。网络意识形态的多元交互性重点体现在参与主体的多元化、传播方式的多样性、传播内容的多样性。
首先,参与主体的多元化。随着互联网大数据和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普及,网络空间成为一个人人平等且进入门槛较低的自由表达的开放性平台,网络空间的范畴不断延伸,越来越多的普通人进入互联网世界,成为一个普通的网民。网络意识形态的参与者数量庞大,摆脱了身份、年龄、职业、收入等多种限制,网民们享有同等的网络资源。在网络空间,人人都有“麦克风”,都可以成为信息的传播者和接受者,不同群体的人们相互交流沟通,使草根与精英全部走到舞台中央,成为这一世界的广泛主角,在虚拟的网络空间实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
其次,传播方式的多样性。在媒体融合纵深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网络平台建设越来越受重视,摆脱了传统网络媒体的单一模式,传播方式和途径更具有多样性、新颖性和平民化。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的传播方式在顺应媒体融合发展的过程中,既整合传统主流媒体、现有主流网络平台等资源,又有基于新媒体的聚合式传播样式,丰富发展了微博、公众号、电子阅读栏、学习强国等独具特色的传播媒介,利用大数据、“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使传播内容以音频、视频、图文等多种形式来展现,使不同群体的个性化需求得到满足,极大地丰富了网络意识形态传播的平台和途径。
最后,传播内容的多样性。在相对自由且门槛较低的网络空间,人人都可以成为焦点,参与主体的多元化和传播方式的多样性使网络空间成为一个多元化、开放性的微观社会,网络信息的海量化和分散性是其显著特点。网络虚拟世界的低门槛、开放性、匿名性使人人都能够自由发表意见和观点,思想传播和话语表达的要求也随之降低,各种思潮、观点、意识形态也都可以在网络空间获得表达的机会,海量信息充满着网络虚拟世界。同时,网络由于其本身强大的储备量和传播量,网络传播内容不再是单一的,而是全面的、动态的、多元的,除了传播普通群众关注的公众信息以外,还有针对个体需要的定制信息,使网络世界成为人们思想碰撞的新阵地。
2.网络意识形态斗争的复杂性
网络空间的开放性、无界性、共享性,以及表达的便捷化、碎片化、匿名化,大大延伸了人们的思维空间和话语空间,使网络意识形态与传统的意识形态所处的舆论环境截然不同。网络意识形态所呈现的海量信息、瞬时交互、广泛参与、价值多元等特征冲破传统意识形态的严把关、严控制,必然会加剧意识形态斗争的复杂性[4]。
首先,网络意识形态的渗透性增强。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统一体,网络空间也是如此。我们在享受互联网时代开放性、共享性、私密性带来的信息多元化便利的同时,主体参与的多元性和传播内容的多样性使边界效应缺失,网络意识形态在虚拟空间的传播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一些网民在网络交往中很容易受到良莠不齐的海量化信息、娱乐性信息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些网络信息通常会利用技术优势以及营造舆论氛围来引起缺乏理性和辨别能力网民的认同和共鸣,网络意识形态较之传统意识形态更具有渗透力。
其次,网络意识形态的去中心化。网络平台是扁平化发展的,现代社会是一个重视个体、凸显个人的时代。网络意识形态的去中心化体现在网络空间的人人平等,很大程度上弱化了现实中精英与草根的阶级和身份差别,使精英和普通人在网络空间无差别互动,很大程度上淡化和消解了现实生活中部分集体的权威和中心地位,更加强调每个人的影响力。人们的思维更加活跃,思辨性、差异性、创新性、开放性显著增强,每个人都有权利对不同的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种去中心化实质上是在网络意识形态没有中心而人人又都是中心的传播格局。
最后,网络意识形态的泛娱乐化。网络作为一个庞大的信息传播载体,其关注和传播的内容丰富、分散,既有政治、经济、文化,又有体育、娱乐、影视等内容,但在传播的过程中娱乐文化居于主导地位,网络的助推使其形成了“泛娱乐化”的社会文化。在娱乐至上的网络空间,必然会出现一些虚假炒作、吸人眼球的信息,否定主流意识形态的领导地位、恶意曲解核心价值观念,为历史虚无主义和拜金主义等不良社会思潮提供滋生的温床。在娱乐至上的网络时代,人们追求视听刺激胜过事实真相、弱化理性思考而放大感性情绪,但事实被模糊、共识被挑战,网民对于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在质疑中被不断弱化,网络文化的泛娱乐性很大程度上弱化了人们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可。
二、新时代高校网络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存在的问题
在新媒体技术大众化、生活化、普及化的背景下,高校学生已经成为网络空间的主要群体,互联网是他们获得信息的重要渠道和手段,更是高校教育教学的一种新兴手段,网络舆论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3]220,互联网成为意识形态的主战场、最前沿。新媒体技术在为高校的教育教学建设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因其公开性、多元性、冲突性、匿名性、无界性、难控性等特点成为负面舆情、错误思潮的原生地和放大器[3]216,不难看到意识形态领域中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往往因网而生、因网而增,在这种新的网络舆论和媒体格局的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意识形态的教育环境更加复杂,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着严峻的问题和挑战。
(一)高校网络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被削弱
网络意识形态是传统意识形态在互联网空间的延伸,网络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地位被削弱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在网络空间的弱化与消解。对高校来说,新媒体的发展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学生们能够听到不同的网络发声,使他们的价值取向和思想认知更加多元;但也正是由于网络空间的开放性、匿名性、自发性等特点使其弱化了传统主流意识形态的权威性和边界性。在人人都能发声的网络虚拟世界,多元化的社会思潮、市场的逐利性以及西方敌对势力的意识渗透都能以网络新媒体为载体生成、发酵和传播,使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在高校网络领域中不同程度地出现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甚至出现了“失语”“失踪”“失声”的问题[5]。
多元文化和社会思潮冲击着马克思主义在网络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网络空间的自由化和开放性大大延伸了人们的话语空间和表达自由,为各种思想文化和社会思潮的产生和传播提供一个庞大的舆论场,部分别有用心的传播者利用网络空间的隐蔽性和复杂性肆意传播不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舆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大肆鼓吹“网络言论自由”,在网络外衣的掩盖下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打着“中国威胁论”“中国不遵守国际规则论”旗号[6],到处煽风点火、混淆视听,借此机会来抨击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在现实社会中蛰伏的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也伺机借助虚拟世界死灰复燃,发出与主流意识形态不相适应的噪音杂音,马克思主义在网络空间的话语权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冲击和挑战。
市场经济的逐利性以及娱乐至死的网络文化消解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市场经济在带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由于自身最大可能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弱点,缺乏有效监管和控制的虚拟网络世界在金钱利益的刺激下削弱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道德约束能力,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在网络虚拟空间滋生蔓延,一些网红、主播为了博人眼球、增加知名度、获取经济利益,其传播的内容往往超出了道德底线。在娱乐至死的网络文化中,也会有因共同的兴趣而聚集在一起的群体,这些群体中不乏非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观念,一些低俗、媚俗、恶俗的网络信息侵蚀着高校学生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底线,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和整合多元价值观念的难度加大。
(二)高校学生网络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感淡薄
网络新媒体发展和丰富了宣传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和主流价值观念的工具和载体,近年来,无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还是高校学科建设的巨大进步,大多依托新媒体技术的新发展,而另一方面恰恰是由于技术的进步,新媒体平台中也涌现出危害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地位的“噪音”和“杂音”。大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还较弱,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世界和海量化的网络信息,很容易受到虚假信息的迷惑,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产生质疑,再加上高校网络监管建设较为薄弱,很多学生在网络世界难辨真假,主流意识形态的网络发声不够响亮,使高校师生对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视不足,价值认同感薄弱,必然会使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在网络空间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被无形消解。
网络虚假信息和非主流意识形态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误导。习近平曾指出:“互联网是一个社会信息大平台,亿万网民在上面获得信息、交流信息。”[7]在此背景下,新的教育模式正在冲击并逐步取代传统的教育模式。而在高校范围内,大学生在接受了比以往更多的教育信息的同时,也有了更为多样化的选择,这种选择不仅表现为信息的获取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是更为便捷,还表现为网络信息的良莠不齐、难以监管。在数字虚拟世界,形形色色的价值目标和行为方式为大学生提供了各不相同甚至相互冲突的价值标准和信仰选择,特别是西方敌对势力对中国进行网络意识形态渗透,肆意污蔑抹黑造谣,扰乱青年学生思想,西方敌对势力打着文化的口号把一些娱乐消遣性的活动传入中国,使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形态西方化,让受众群体在潜移默化和毫无排斥之中接受其传播的价值观念,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误导。
高校学生甄别网络信息的能力不足使其对主流意识形态认知产生偏差。新时代大学生成为网络的重要参与者和主要使用者,他们有较强的个体意识、怀疑精神、批判精神,对新事物充满着好奇,但辩证逻辑思维尚不深厚,缺乏对各种文化产品和价值标准的必要甄别能力。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每每借助社会热点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发起话语攻击,用文化包装传递西方价值观念,使学生在文化渗透时没有排斥警觉心理,而是欣然接受;再加上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在内容供给、理论支撑、手段改进、方式创新等方面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理论储备少、内容供给缺、手段方式弱、斗争态度软等问题也增加了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难度[8],高校网络意识形态所发出的声音不够响亮,使一些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缺乏信心,政治立场和思想立场很容易发生动摇。
(三)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环境建设不足
高校肩负着培养合格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在全媒体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做好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就抢占了舆论的制高点,使主流意识形态在高校得到更好的发声。但现实中,一些高校的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坏境的建设由于经费投入不足、网络技术滞后等因素使网络工作队伍建设、网络安全预警机制未能全面落实,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缺乏技术支撑和制度保障,使高校的网络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被弱化和消解。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传播平台数量与质量还处于中低水平阶段。高校网络意识形态传播必须依靠一定的物质载体才能实现,虽然近年来高校的网络阵地建设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也由于建设经费不足、网络技术不成熟等因素使高校网络阵地建设的数量和质量与高质量发展相矛盾。从数量上来看,许多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尚处于数量扩张阶段,建设水平良莠不齐,低水平建设时有发生,网络平台形式单一,很难发挥主流网络平台的舆论导向作用和功能。从内容上来看,一些高校的网络平台主流意识形态的舆论引导能力较弱,传播的内容缺乏创新性和新鲜感;一些网络传播话语过于晦涩难懂,很难与广大网民进行交流达成共识;或者是过度追求娱乐化、低俗化,走向另一个极端,缺乏应有的学术内涵。这导致一些高校的网络意识形态传播的平台成为“僵尸”状态,丧失了原有的舆论引领作用和价值导向功能。
高校对网络意识形态的法律监管和审查力度不足。网络世界不同于现实世界,它所特有的虚拟性和隐蔽性为一部分大学生摆脱现实社会的层层约束提供了某种程度上的便利,再加上由于高校对网络意识形态技术管理和内容审核筛选还不成熟,必然会导致部分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的发生。新兴媒体及自媒体的环境相比传统媒体来说更为复杂多变,而且由于在网络世界中各种类型信息呈现的内容与方式并不都是公开透明的,这对信息的前期监管和审查工作都提出了极大的考验。另一方面,由于当前对网络世界的不实言论缺乏详细和针对性的法律法规的约束,社会道德也无法发挥其强有力的制约作用,部分大学生借助网络平台肆意发泄自己对社会的不满情绪,甚至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不良舆论的扩散者。大学生通过网络增长了对于世界和社会的见识,但在这个过程中其身心健康也极易受到危害,逐步成为不良舆论的传播者和受害者。
三、构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有效路径
意识形态安全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在全媒体融合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网络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而高校是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工作的重要阵地。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高校学生已经成为主要的网民,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和隐蔽性、多元社会思潮的冲击、网络文化的泛娱乐性以及高校网络监管和审查的不成熟,使得高校网络意识形态斗争的复杂性日益凸显。新媒体环境下,要切实认识到高校网络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性及其严峻性,针对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守好网络意识形态阵地,切实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和校园安全稳定。
(一)加强高校网络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影响力
传统主流媒体在互联网时代的话语声音弱化、传播作用下降。当今社会,很多高校学生的信息从网上获得,在这种背景下,谁占领并掌控自媒体与网络空间阵地,谁就拥有网络意识形态的发言权和舆论主导权。随着互联网技术在高校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一些社会思想的“分化”、敌对势力的“西化”、主流价值的“淡化”以及虚无主义的“丑化”借助网络平台对高校的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产生威胁和挑战[9],我们必须要尽快掌握网络舆论战场的主动权,不能被边缘化,要解决好“本领恐慌”的问题,运用现代传媒新手段不断进行网络意识形态的内容创新、手段创新和话语创新[10],完善高校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和顶层设计,形成多层次、立体化的现代传播体系。
为了把准网络意识形态的“指南针”,加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的话语影响力,在弘扬主旋律、凝聚正能量中做大做强主流思想舆论,培养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首先,要加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的内容。针对思想舆论领域存在的“三个地带”,要紧紧守住红色地带,坚决管控黑色地带,大张旗鼓地争取灰色地带[3]219;面对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去中心化”和“泛中心化”,高校必须要根据学生群体的特殊需求,把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网络空间传播的范畴,用主流价值观来引导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唱响网上主旋律,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旗帜鲜明地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加强正面舆论宣传,筑牢网络空间主流价值的“主心骨”,从而使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其次,创新传播的手段和方式。构建网络意识形态的话语权传播力是关键,传播力的大小影响着主流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向心力,而传播力的增强又需要依托一定的载体才能实现,因此,为适应新媒体发展的趋势、提升主流媒体的传播能力,必须要创新传播手段,优化畅通话语渠道。一方面,利用多种形式的传播形式,综合运用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承载话语信息,使网络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有声、有色、有形;另一方面,发挥媒体融合的优点,使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优势互补、相互借鉴,在原有主流媒体的基础上进行技术和方式创新,打造“互联网+”等多渠道传播载体,利用形式多样的传播载体来宣传主流意识形态[11]。最后,创新网络意识形态的话语建设。网络主流意识形态在高校的有效传播,话语创新是关键,结合高校实际设置话语内容,将主流意识形态中的政治话语、理论话语、学术话语生活化、现实化,用通俗易懂、人们乐于接受的话语来增强意识形态传播的感染力和渗透力。
(二)净化高校意识形态传播的网络空间
自然生态环境是人们生存、生活和生产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而网络空间是现代人的重要精神领地[12],习近平总书记辩证地对待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于网络空间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以及多种非主流意识形态的交锋、交战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冲击,习近平总书记也提出:“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13]强调要建设网络空间的“绿水青山”,更加注重网络空间的安全,通过法治和德治的手段打好网络意识形态攻坚战,清朗高校网络生态环境,强化网络意识形态的主导权和话语权,切实推动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释放“最大正能量”。
在净化网络空间、营造良好的舆论传播阵地的过程中,首先,要加强网络法治建设,发挥法治的强制性作用,用法律法规严格打击和监管非主流意识形态在网络空间的发展和传播。高校要切实按照国家制定的关于网络空间治理的法律法规,对高校网络意识形态传播的主体、渠道、载体进行依法治理,依法取缔反社会主义的网络宣传平台、规范引导非主流意识形态网络平台的发展,使网络意识形态的传播做到有法可依。网络空间的虚拟性、隐蔽性并不是把其变为法外之地,对网络空间传播的非法、不良、虚假信息要依法进行打击和监督,把法律运用到管网、用网、治网的全过程,而不能让网络空间成为一些不法分子兜售错误价值观和颠覆社会主义制度的法外之地,确保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11]。其次,也要注重德治的教化引导作用,运用道德的力量提高网络参与主体的自我约束能力,在提升自我道德认知能力和思想道德观念的同时,使接收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增强,切断错误意识形态传播主体的供给市场。一方面,培养文明自律的网络行为,每个网民良好的网络素质是网络空间道德建设的基础。要建立和完善网络行为规范,自觉用网络行为规范来严格要求自己,面对网络虚假信息和功利主义的侵蚀要时刻保持道德底线,明确网络是非观念;坚决遵循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求的网络伦理、网络道德。另一方面,加强大学生网络素质教育,丰富网上道德实践。通过拓展“互联网+公益”“互联网+慈善”模式,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网络公益、网络慈善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主流意识形态融入其中,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感,营造一个积极向上、团结友善的网络空间。
(三)加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综合治理
网络世界不同于现实世界,它所特有的虚拟性和隐蔽性为一部分大学生摆脱现实社会的约束提供了某种程度上的便利条件,在这种情况下导致了“网络失范行为”的发生。新兴媒体及自媒体的环境相比传统媒体来说更为复杂,由于在网络世界中各种类型信息呈现的内容与方式并不都是公开透明的,这对信息的前期监管和审查工作都提出了极大的考验,也加大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主导的难度和网络舆情监管的难度。面对这些问题和挑战,高校必须加强对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治理,形成立体、全面的综合治理体系,切实做到传播前期严审查、中期重监督、后期勤反馈,保障网络意识形态的安全。
首先,开展高校网络意识形态的安全教育活动。意识形态工作本质上是做人的思想工作,网络意识形态也是如此。只有让高校师生在思想上转变,在安全教育的过程中增强对网络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感、认识到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性,高校师生才会自觉把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作为自己的任务与使命。因此,高校要切实开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的主题教育活动,通过组织学习研讨、专家辅导报告、开设专题网站等方式,提高高校师生对网络舆情和不良信息的辨别与防御能力,为保障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提供思想保障。其次,加强高校网络人才队伍建设。谁占据了网络空间的阵地,就可以凭借技术和信息优势在第一时间内“发声”,抢占舆论的制高点[14],主导着主流舆论的走向,因此高校建设一批高素质、专业化、能力强的人才队伍至关重要。高校作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必须把网络意识的主导权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积极组建把握舆论导向和舆论斗争的人才队伍,培养一批讲政治、懂业务、技术精、品德高尚的网络意见引导人,在虚拟空间做好主流价值的宣传和教育工作,把握好网络意识形态发展的可控性,同时还要提高应对网络突发事件的紧急应对能力。最后,建立健全防范预警机制。对于网络虚拟世界的复杂性和多变性,高校要切实加强对各种网络平台传播内容的审查和监管,对于一些非主流和反社会主义思潮要及时扼杀在萌芽之中,保障高校网络意识形态的纯洁性和先进性。还要做好各类涉及网络意识形态稳定安全的应急处置预案,充分掌握师生思想动态,及时收集容易引发舆情的敏感信息,把好舆论导向,在实践中提高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
四、结 语
在媒体融合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网络空间的多元社会思潮和非主流意识形态的交流、交锋对高校网络意识形态的安全产生重大的挑战和冲击,而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的意识形态安全关系着国家的生死存亡,网络空间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一个重要的主战场,一旦他们的意识形态安全受到威胁,那造成的后果将是崩溃式的。高校必须在新时代背景下,把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放在极其重要的地位,通过甄别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的各种思潮,揭露隐藏在糖衣炮弹下的国内外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虚伪嘴脸,通过不同途径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缓解大学生的道德缺失和信仰危机,实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全方位、多领域、多层次的安全,使大学生成为真正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倡导者,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智力支持和坚强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