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实施现状述评
2021-11-26李敏季琳芳
李敏 季琳芳
一、非遗研培计划的缘起
21 世纪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受到了社会的关注,《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文化部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指导意见》《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与政策文件的颁布,推动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关键在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进行保护和培养。研究发现,非遗教育传承的主要困境有三。
第一,非遗传承人年龄分布不均匀,老龄化严重。从公布的五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的情况来看,其出生时间多集中在20 世纪30—50 年代,20 世纪70年代以后出生的国家级传承人数量非常少。整体来看,非遗传承人年龄普遍偏大且存在断层和青黄不接的情况,亟须培养高素养的年轻一代非遗传承人。
第二,非遗传承人文化程度普遍不高。例如云南省文化厅编写的《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名录》一书共记录了230 位国家级和省级非遗传承人的人生历程和技艺传承情况,其中国家级传承人有32名,他们技艺的习得都是家族式传授或自幼拜师习得,没有参加过系统的学校学习。[1]也有学者对福州市42 位国家级、省级、市级传承人的文化程度进行调查,发现大学本科学历占11%,中专、中技学历占22%,高中学历占26%,初中以下学历占41%。[2]苗族民间文学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共7人,其中小学文化程度3人,文盲4人。[3]非遗传承人的文化水平、综合素质不高是影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传承和创新的重大阻碍,提高传承人的综合学养,开拓传承人的眼界和思路刻不容缓。
第三,现有传承方式比较单一。我国非遗传承以家族传承和师徒传承为主,普遍存在“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传承效率低下、传承内容固化、脱离现代生活、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不系统、利益纠纷严重等问题。非遗传承还需要社会传承和学校传承来弥补不足,拓宽渠道,提高素养。
针对非遗传承中存在的问题,文化和旅游部联合教育部颁布《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并于2015 年开始进行试点工作。该计划秉持“见人见物见生活”的基本理念,通过利用高校资源,帮助非遗传承人群系统掌握非遗项目专业知识与技能,了解市场营销等知识,将非遗与现代生活更好地结合,切实解决非遗传承人群遇到的问题。2018年,文化和旅游部联合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布《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实施方案(2018—2020)》(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对研培计划从实施范围、实施重点、研培学员、参与单位、工作内容、课程体系与教学要求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使高校研培计划的实施做到有章可依。截止到2019 年6月,参加研培计划的高校达到112所,已举办研修、研习、培训670 余期,培训传承人群近2.8 万人次;加上各地延伸培训,全国参与人数达9.7 万人次。[4]
二、非遗研培计划的实施特点
本研究随机抽取38 所学校,收集近年来举办非遗研培活动的资料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38 所学校中,普通本科院校有27所,高等职业院校有10所,中等职业学校有1所,覆盖14个省、3 个直辖市、4 个自治区。搜集的数据大多为这些学校2019 年举办研培班的相关资料,包含少量2017年、2018 年的资料。
1.项目类型以传统工艺为主,兼顾其他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共有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和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10 个种类。我们对35 所学校的58 条相关信息进行分析,统计发现,非遗研培班的项目主要集中在传统美术和传统技艺类,其次是传统戏剧类,没有传统医药类、民间文学类、传统舞蹈类和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培训项目。传统美术类研培项目主要有雕刻(木雕、石雕、核雕、葫芦雕刻、泥塑、面塑)、刺绣(蒙古族刺绣、维吾尔族刺绣、青海刺绣、新疆刺绣)、剪纸、香包、藏族唐卡、藏族编织、新疆柳编、草编、木版年画等;传统技艺类研培项目主要有云南银器锻制技艺、建水紫陶烧制技艺、漆艺、福州脱胎漆器髹饰技术、手工印染、书画装裱、古籍修复、侗锦织造技艺、织锦技艺、红茶制作技艺、手工制纸等;传统戏剧类研培项目主要有闽剧、藏戏、侗戏、越调、采茶戏、赣剧;民俗类研培项目主要有广西民族服饰制作技艺、蒙古族服装制作技艺等;传统音乐类研培项目主要有青海花儿、郭尔罗斯蒙古族民歌;曲艺类研培项目为新疆曲子。
这些项目的培训符合《实施方案》中的“继续将传统工艺类非遗项目作为研培计划实施重点,同时,积极开展传统表演艺术类非遗项目研培,探索并扩大其他门类非遗项目的研培工作”的要求。
2.参培学员来源多样
总体来看,首先,培训班的生源分布较为集中,多为某一省市或地区,而研修班的生源分布更广,多为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传承人。当然,不同项目的具体情况不同,也存在特殊现象。例如某校2019 年5 月举办的传统刺绣创意设计非遗研修班的20 名彝族刺绣传承人均来自云南楚雄州,某校2019 年10 月举办的民间雕刻培训班的50 名学员来自全国各地。
其次,从学员年龄和学历要求看,对研修班学员的年龄要求比培训班低,但对培训班学员的学历要求更高。
再次,从学员从艺基础看,大多数举办研培班的学校要求学员为非遗项目的各级代表性传承人、相关项目企业或行业的管理者或从业者。但不同学校的具体要求不同,多数学校没有明确提出对学员从业年限的要求,但是都要求学员能够熟练掌握相关项目的技能。如有的学校提出研修班学员需有不少于5 年的相关从业经验。
另外,还有一些专为少数民族贫困地区设置的、专为残障学生开展的非遗研培班。特别是近年来,在我国扶贫攻坚的关键阶段,许多高校纷纷响应号召开设非遗助力扶贫的培训项目。这些项目结合精准扶贫,帮助贫困地区传承人群获得稳定收入,强基础、拓眼界,增强传承本民族本地区非遗项目的信心和能力。
3.课程与教学合理安排
(1)培训时长多在一个月内
根据统计,研培时长大多为21—31天,没有10 天及以下的情况,31 天以上的项目较少。也有个别学校将非遗研培划分为两个阶段进行,学员们先在校学习一个月,之后又专程前往实训基地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创作实践。
(2)课程设置模块化
不同学校、不同项目的研培课程模块不同,但都包含理论课程、实践操作、实地考察、作品展示这4种。部分学校还有经验交流、大师沙龙、实验课程等。
理论课程旨在补充和丰富学员的基础知识,通常包含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识课、文化艺术课、美术基础技能课、项目专业课、产品营销类课程等。实地考察模块是指带领学员去生产车间、大师工作室、教学实践基地或博物馆等进行实地参观和考察,了解该领域先进的工具和技术。博物馆的实地考察让学员们更深入地了解历史文化,寻找创作灵感。在学习告一段落或即将结束的时候,还有作品展示模块,学员们通过运用研培期间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进行作品创作,这不仅是本阶段学习结果的呈现,也给学员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切磋的平台,而且通过作品展示的形式,更好地吸引大家关注和参与非遗的保护和传承。
(3)授课形式多样化
非遗研培的授课形式主要有教师讲授、专题讲座、小组研讨、合作学习等。教师讲授可以提高教学效率;专题讲座的优势在于可将研培内容专题化,能在有限的时间内传递大量、系统的知识;小组研讨是以具体的研培项目或问题为导向进行分组讨论和研究,不仅给学员们提供互相交流学习的机会,更有助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也有学校采取了研培学员与在校生合作学习的授课方式,例如让研培班学员与本科生和研究生进行互动,鼓励传承人为设计专业的本科生上课等。这样使在读学生有机会接触和了解这些非遗项目,也使研培学员们了解设计学院的学生培养方式,通过合作取长补短。
(4)教学方法灵活
研培班中较常用的教学方法有演示法、实验法、案例教学法、参观法、欣赏法、经验分享法、跨界融合法等。
演示法是指教师向学员展示具体实物或示范性实验;实验法可帮助学员探究用哪种材料、哪种技艺方可做出自己满意的产品,有利于拓展学员的眼界,也有助于进行非遗创新;案例教学法直观、生动、形象,能帮助学员更好地理解、掌握和应用知识;参观法是指教师组织学员去博物馆、工作坊等地进行实地参观和学习;欣赏法是通过对作品的观察、赏析、比较、模仿等获得知识的教学方法;经验分享法是指邀请往届优秀学员或非遗传承人同学员分享自己的经验;跨界融合法是对跨时间、跨空间、跨项目的内容进行比较和融合,达到丰富知识、开阔眼界、积极创作的目的,这种教学方法多在研修班中使用,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4.研培师资来源广泛
研培班的教师不仅有举办研培班学校的本校教师,也有外聘教授;不仅有本专业的教师,还有跨专业的教师;另外,还有研究员、设计师、省级或国家级的非遗传承人等。例如某职业技术学院举办的红茶制作技艺培训班特邀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农业大学茶学专家讲学,还邀请了红茶制作技艺项目国家级、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等多位制茶大师参与授课或对话交流。不同类型的师资为学员提供不同的帮助和支持,带来多样化的学习体验。高校中的专业教师能够在把握学情的基础上,为学生制订学习计划,为学生传授系统的专业知识。非遗传承人则在技艺技能方面更胜一筹,且可以从非遗保护与传承角度与学员进行更深入的探讨。研究员、设计师则可以指导非遗传承人群将作品与现代生活相融合,满足学员的设计或者创新需求。
三、非遗研培计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1.分层分类培训未能明确实行
根据《实施方案》的要求,将研培计划分为研修、研习、培训三种主要形式,以培养不同水平、有不同需求的传承人群,并要求研修班人数不超过20人,培训班人数一般不超过50人。
我们对37 所学校的班级人数、班级类型、班级个数等进行分析之后得出:虽然政策上对学员的班级类型进行了分层分类,规定了班级人数,但在实际培训过程中,院校并没有严格区分不同班型的规模和目标。人数超额的现象对获得良好的研培成效产生了不利影响。
之所以要控制人数,是因为相比其他教育,非遗研培的学情较为复杂。研培班的学员年龄差距较大,学习经历和从业经历各不相同,这些都会增加教学工作的难度。以班级为单位的集中授课,教师的授课方式和教学进度会以多数学生的情况为标准,班级人数越多、差异越大,越难以兼顾每位学员的情况和需求,导致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学校应严格按照要求控制班级人数,在学员人数较多时,可依据地区、年龄、技艺水平等标准进行分班教学,以保证教学质量。
2.课程体系不完备
非遗研培的目的是帮助非遗传承人群强基础、阔眼界、增学养,要达到这一目的,仅一个月左右的集中突击学习是不够的。在学员回访中也发现,许多学员都提到想要“回炉重造”。研培计划又有研修、研习、培训三种主要形式,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应有所区分,针对不同的学习群体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并形成可衔接的三个阶段的课程,以便参加研培计划的学员参加后续的学习。
一般只要把蛋白质的摄入量稳定住,再把脂肪的量控制住,剩下的就全是碳水化合物提供能量了。在蛋白质和脂肪摄入固定的前提下,碳水化合物的多少就可以影响体重的变化了,碳水化合物多了就会使体重增重,反之则减重。所以孕妇要逐渐找到适合自己的碳水化合物的量,以保证体重适宜地增加。
从收集到的数据来看,由于非遗研培项目的分布不均匀,存在多校在较短时间内举办相同或相似研培班的情况。例如在统计的项目中,2019 年有三所大学举办了剪纸研修班,举办雕刻、刺绣、织锦、戏曲等非遗研培的学校也有很多。相同非遗项目在进行非遗研培时容易出现课程、师资、学员的重复,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可见,统筹完善各项目非遗研培课程体系是必要的。
3.教学内容不可持续
在对高校开设的课程进行归类后发现,课程的内容多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缺少策略性知识。例如某校举办的云南银器锻制技艺与建水紫陶烧制技艺普及培训班,其课程主要围绕非遗公约与非遗法、陶器与民俗、中国陶瓷简史、绘画基础、工艺设计与包装、产品营销等与紫陶烧制密切相关的内容开展。某校举办的刺绣研修班,围绕非遗保护与法律建设、工艺美术传承发展与保护、品牌形象设计、知识产权保护、刺绣风格与经典作品赏析、刺绣技法、产品创意设计等专题展开教学活动。上述课程中有非遗公约与非遗法、知识产权保护类的陈述性知识,也有绘画基础、刺绣技法等技能训练类的程序性知识,但是都缺乏策略性知识。
参加非遗研培的学员中有很大一部分从未接受过系统的高等教育,理论知识匮乏,很难在研培期间完全掌握复杂而庞大的知识体系。对他们来说,学会学习才是更加重要和紧迫的事情。只有了解了学习途径,掌握了学习方法,才能做到终身学习,提高非遗传承人群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4.评价方式不完善
经过一个月左右的学习,学校一般会举办学员作品展作为研培活动的结尾,这既是学员一个月学习的总结,也是评价其学习成果的主要依据。但是这种单一形式的评价是片面的、不科学的。
非遗传承人在研培期间所学的理论知识通常难以在短期内转化为作品,在短期创作的应用中很容易出现生搬硬套、造型怪异的情况。短期内单一作品不能完整地呈现研培效果,最后的创作实践不能充分展现传承人的所学所思。[5]这种情况下,就要将多种评价方式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评判。可从非遗研培整个过程入手,综合使用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或从知识理解、技能掌握、思想情感等多个角度进行评价。这就要求评价者不仅看到最终的结果,也要关注学习的历程,不仅看到有形的成果,更要关注无形的改变。
四、优化实施非遗研培计划的对策建议
1.建构研修、研习、培训课程体系
由于非遗研培活动由各高校独立举办,容易出现此校的非遗研修班课程与彼校的研习班或培训班课程重复的情况。因此,各高校应加强交流,共享资料,专家、学者与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共同联手,制定课程标准,开发各非遗项目研培教材,使非遗研培课程体系化,打通非遗传承人继续学习的通道。
2.开展针对性、实用性、发展性教学
首先,各高校应控制班级人数,保证非遗研培的教学具有针对性。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使之既能满足每个非遗传承人的学习需求,又能最大限度地提高非遗研培的效率。
其次,非遗研培的教学内容要符合学员需求,贴近现代生活,体现实用性。理论知识采用易理解、可接受的方式进行传授,帮助传承人构建自己的知识框架,理论联系实际,并在实践中进行创新。
最后,非遗研培的教学内容不仅要包含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更要有策略性知识,提高非遗传承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传承人在研培期间扮演“学生”的角色,在实际的非遗传承中扮演“教师”的角色,因此不仅要告诉他们如何学习、在哪里学习、怎样选择,以助其继续学习、终身学习,还要教他们如何教学,以更好地进行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
3.进行全阶段、多主体、多角度评价
有学者认为非遗是民间活态的民俗文化,非遗传承人离开民俗环境和民俗文化氛围,进入美术院校接受教师的传承只能被异化和改造。[6]因此,要对非遗研培计划的成效作客观合理的评价,就需要对非遗传承人进行长期的追踪考察。
对非遗研培活动进行全阶段评价,不能局限于这一个月的集中培训,而要关注到传承人群在参加学习之前与参加学习之后的情况,对比前、中、后三阶段传承人所创作的作品、发展思想、存在的困惑、传承情况,方能对培训成效做出正确的判断。多主体评价是指不仅需要教师评,也需要自评、同伴互评,不仅对研培学员如此,对举办方也是如此。多角度评价是指不仅评价学员学到的知识、创作的产品等外部的、显性的方面,也要关注传承人的思想、情感等内部的、隐性的方面。
4.实现政府、高校、企业、传承人多元合作
从促进非遗保护与传承的角度看,传承人、高校、企业、政府扮演不同的角色,发挥不同的作用,四者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缺一不可。非遗研培计划正是连接传承人与专家学者的桥梁,是协调传承人、企业、高校、政府关系的纽带。高校应做好中间枢纽的工作,向下为传承人提供教育培训,为企业输送人才、提供技术支持,向上为政府反馈信息,并提出建议。
及时的信息共享是政府、高校、企业、传承人建立合作的基础保障。政府定时组织相关会议了解和把控全局,制定政策计划,并在需要时进行“委托—代理”。[7]传承人和企业要建立密切联系,传承人为企业提供非遗产品,企业为传承人提供市场需求信息。同时,企业和传承人也要为高校专家学者提供信息支持,帮助进行学科建设、开展科研工作。高校通过走访、打电话等方式对参加研培学员定期回访。值得注意的是,历届研培班的学员都是可有效利用的良好资源,许多学员拥有多重身份,有自己的公司或工坊,这不仅可以作为院校中相关专业的学生进行教学实践的场所或实习基地,也可以促进学生就业和学员的发展,达到双赢的结果。
非遗研培活动为非遗传承人群提供了一个学习与交流的平台,将非遗传承的个体门户由“点”连成了特定项目研培班的“线”,并通过不同项目间的相互交流将“线”连成了“面”,从而带动传承人技艺的整体提高。与此同时,也扩大了非遗的影响力,带动经济收益的提升。但是,现阶段非遗研培仍存在一些问题,在未来的实践中要对教学方式、课程建设、评价形式等方面不断改进和完善,并加强多方合作,共助非遗传承工作开展得更快、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