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再议研培价值观

2014-09-02张亮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7期
关键词:研培价值观

张亮

摘要:近年来,在国家主导下的各级各类培训工作全面铺开、逐年加码,大量的教师被集中起来进行密集的岗位培训和参与教研活动。基于此,需要正确的研培价值观来指导一切研培工作,在思想理念、实践操作和效果评价层面进行有益的尝试,以期更好地服务教师、服务教学。

关键词:研培;价值观;超预期

中图分类号:G65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4)07-0003-02

近年来,随着研培工作不断向深水区航进、教师队伍的不断更新、基层研培需求的动态变化,需要我们研究什么样的研培模式才是教师乐于接受的;什么样的课程设计才是贴近需求的;哪些授课内容才是基于问题的;怎样的活动形式才是令人喜闻乐见的;怎样的食宿标准才是让人舒服的;目前的评价方式是否能反映真实的研培效果等等。总而言之,教师需要全新的理念,需要真正的顶层设计,需要基于需求的研培模式,需要真正助推教师专业成长的专家团队……而这种需求的形成需要有正确的研培价值观去有效地引领。

“让教师满意的研培价值观”,这个题目乍看之下不易破题。其实并不难理解,个人的观点是:所谓“让教师满意”只要做到一条就够了,那就是“超预期”。用“超预期”的理念来设计、实施、评估研培工作,就形成了研培价值观,也就是所谓的“让教师满意的研培价值观”。

好莱坞电影工业中有一条重要的制作理念,那就是“2.5”标准。其内涵是假定观众享受影片时的心里预期值是2,那么如果电影的效果只达到1.5或1,那就是所谓的垃圾电影;如果电影效果只达到2,只能说明还算用心地讲故事,影片只要演了开头大家就能猜到结果,平淡无奇;如果电影效果达到2.5,那么这是一部超预期有悬疑,既引人入胜又没有完全脱离观众生活经验的好电影,它的每一帧画面、每一句台词、每一次剧情的推进都是精心设计过的,真正能够吸引观众一秒不落地看完电影,还能有所感悟和回味;如果电影效果达到了3,那就是完全脱离了观众的接受水平,就是看不懂的电影,只能是曲高和寡。

其实这条“2.5”标准同样适用于研培工作。研培活动如果照搬老套路、授课专家滥竽充数、课堂上照本宣科,那么就是1.5的水平;如果只一味地追求大排场,高端专家云集,大谈前沿理论,不接地气、不顾及教师的接受能力,那么就是3的效果,无人喝彩;在研培活动中如果真正做到了有引领、有交流、有实例、有分享,形式多样、参与感强、会务组织周到细致,那么这就是2.5标准的“超预期”活动。

要达到“超预期”效果,令教师满意,其实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里面有一项两难选择的问题,在研培工作中如果一味地去迎合 “基层需求”,还是能在活动中通过精心的设计来引领“需求”甚至“创造需求”的。凭借近几年的研培经验,笔者发现,许多基层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和年轻教师,在新课改中并不清楚地知道自己最需要哪方面的引领和帮助,只想观摩典型的、优质的现场课,然后完全照搬。至于为什么要这样上课,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方式的选择、教学模式的选定、教学环节的设定、教学互动的生成等,他们都是基于怎样的学情分析,基于怎样的理念渗透才能达到现场的教学效果他们并不关心,如果一味地迎合教师需求的此种培训是不会达到“超预期”的目标的。近些年,在改进作风追求实效的大背景下,开展了一系列走基层、搞调研、问需求的活动,也实实在在地反馈出许多问题。笔者认为在研培工作中,不应只满足于回应和解答基层需求,而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尽量地帮助教师看到更广阔的、更高层的发展目标,这样的研培工作才是2.5的效果,才是“超预期”的。

要形成“让教师满意的研培价值观”,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重新厘清思路,进一步发挥研培一体的优势

黑龙江省教育学院自2009年机构改革以来,研培一体的机构布局基本形成,经过一个聘期的磨合,教研和培训业务互相支撑互为后盾的整合优势开始显现。但是,在具体的研培业务实施中,笔者认为,教研和培训工作的互相渗透、共同提高还不够,很多情况下还是泾渭分明的。培训活动中,还是以讲座形式为主,留给学员交流研讨,经验分享的时间并不多,也很少鼓励学员走上讲台。在教研活动中,四年来学院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包括赛课、说课、素养大赛、技能大赛、团队展示等。但当前教师们参与活动的功利性很强,只为拿证。大部分人随来随走,导致教研活动虎头蛇尾,结束得比较仓促。教研活动中许多优秀教师的优秀课例没有得到很好的深刻挖掘,及时总结和有效推广,没能发挥辐射作用。学院践行的研培一体离实现全面的研培整合与资源共享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拿出更多的智慧和更大的勇气来突破旧有模式。

二、反思绩效考核模式,建立科学有效动态的评价体系目前的研培工作绩效考核多以问卷和座谈为主。这种随堂进行的绩效考核模式所得出的结论能否真实地反映研培效果,能否揭示普遍问题有待商榷。再有,目前的问卷是多头发、多次发,这些问卷是否经过评估,问题设置是否科学、是否有针对性都值得考虑。很多问卷石沉大海,没有数据统计和分析报告。笔者认为,应该投入人力物力,根据不同的研培活动,建立科学动态的问卷调研库,针对特定活动、特定教师群体、特定培训内容,有的放矢地设计问卷。再有,建立行之有效的跟踪问效机制也是当务之急。研培工作本身就是一项长期性工作,很难想象只通过一两次培训,就能使教师素养得到大幅度提高。这就需要不断地跟踪了解研培效果,从而不断地修正目前的工作状态。

绩效考核就是一把尺,如果没有一套正确的动态的评价标准,那么工作的提升就是一句空话。

三、进行双轨制尝试,走社会化、专业化、职业化的研培新路长久以来,在观念上一直把研培工作当作任务和事业,其实从事业发展的角度来看,研培工作更需要走向社会、迈向市场,通过强有力的团队影响力去创造更广阔的市场空间、更强大的品牌影响力、更具权威且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及精细化人性化的后勤保障。目前,借着教育事业大发展的东风,学院的研培工作处在上升期,但应居安思危,早做准备,迎接培训市场化的到来。应该尽早凭借自身优势开始双轨制尝试,一方面做好政府订单,提升影响力、拓展市场空间,另一方面学习借鉴先进的社会培训机构的经验,靠实力赢得订单,尝试实施市场化的经营模式。

四、实行更精细的分工协作,打造高精专人才队伍

目前,通过机构改革实现了研培一体、管办分开,有效地遏制了过去那种乱开会、乱发证的现象,使各项工作走上了正轨。但凡事有利就有弊,笔者认为,目前部门之间、行政与业务之间,甚至是学科之间,工作配合不够默契,分工不够明确,还没有做到无缝衔接。某些时候一线的研培工作得到的不是支持与服务,而是掣肘和干扰。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被浪费在部门间的协调与妥协中。应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联动机制,使各部门的工作能够顺畅地运转。

研培部门的人员组成结构还不够完善。由于近几年一直处于满负荷运转状态,研培人员长期处于疲于奔命、应接不暇的状态。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员,研培经验不足、业务不精、水平不高。万金油型的人员,兼顾着许多研培工作,干什么都行又什么都不精。事业的发展和需求,更需要那种某一领域的专精人才,一个真正领军占位的业务行家。

当前,全党全国正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各研培部门也都在查摆问题。过去那种报喜不报忧的作风得到了扭转。工作中总结成绩和成功经验固然重要,但发现和正视研培工作中的问题更为重要,只有真正重视那些让基层教师“不满意”的问题,并着力改进,才能形成和完善“让教师满意的研培价值观”。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rainings of various kinds at every level are carried out with increasing momentum under the direction of the state, with quantities of teachers summoned to take part in extensive position training and teaching research activities.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use correct values of research and training to direct the research and training work. This paper makes beneficial attempts from the aspects of ideological concepts, practical implementation and result evaluation in order to better serve teachers and education.

Key words:research and training; value; beyond expectation

猜你喜欢

研培价值观
基于“标准”和“需求”的研培课程资源研发与实践
毕节市关工委赴织金县调研科技服务示范基地和研培中心建设情况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息烽县关工委“五老”深入九庄镇指导“研培中心”筹建工作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主题混合式研培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诗一首: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