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非遗保护的若干思考

2021-11-26张顺爱

非遗传承研究 2021年2期
关键词:技艺文化遗产物质

张顺爱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一脉相承,凝聚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和人文情怀,承载着各族多元文化生态的真实记忆,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也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和创造力的体现。不同民族、不同地域极富多样性的非遗,造就了一方百姓深刻的文化烙印,也正是这些文化烙印赋予了一个群体归属感和认同感。因此,非遗保护绝不仅是名录的登记和产品的开发那么简单,而是情感、习俗和价值观的代代传承,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需要。

通过深入探究非遗的本质内涵,剖析当前非遗传承的现实挑战,积极探索非遗的传承规律,对树立文化自信,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和大繁荣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相对物质文化遗产而言的,它以非物质的形态存在,其保护方法与物质文化遗产有着较大的差别,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独有的特性。目前我国遗产学界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特性包括“非物质性”“依附性”“传承性”“活态性”“地域性”“非孤立性”“鲜活性”“独创性”“动态性”等,其中最明显的为以下几项。

一是非物质性。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根本特性,也是它与物质文化遗产的区别所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非物质的、无形的,这是我们观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出发点。正是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无形性,有些国家也称它为无形文化遗产或无形文化财,无形性或非物质性是它存在的基本特征之一。

二是传承性。物质文化遗产一旦产生便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但非物质文化遗产则不同,它需要以人的行为活动为载体。不论是口头传说、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还是传统手工技艺,都是由人们的实践活动不断地传承下来的。

三是活态性。这是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特性决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涵并非通过人们的研究得来,而是通过人们的实践活动直接传达给受众的。活态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然形态,也是其生命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特征之一。

可以看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非物质性的、无形性的、精神性的。那么,如何保护呢?当然,非遗是以种种物质媒介为载体的,如果这些载体不存在,非遗确实也无所依附。但非遗不能等同于这些载体,保护非遗也不能等同于保证这些物质载体的存续。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既是对遗产背后所承载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和社会价值的保护,也是对国家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保护。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不仅是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需要,也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非遗的保护应该是原样保护

目前,国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传承时,结合人类的实践和对事物的认识,不断地对其进行分析与探讨。很多时候人们谈论非遗传承时,只是停留在表象,比如在设计上刻意地贴上传统图形就说是传承,这样传承的东西往往是浅显和表象的。真正的传承与发展,应该是表达内在的精神实质,体现匠人之道和匠人精神。倘若按照现代的时尚要求过分“加工和美化”造成从旧到新的性质改变,过分强调所谓“发展”和“创新”,造成了文化上的趋同性,实则是对“非遗”项目的破坏。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指导方针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正确处理保护和利用的关系,坚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真实性和整体性,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利用,防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误解、歪曲或滥用。在科学认定的基础上,采取有力措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社会得到确认、尊重和弘扬。《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也明确指出:“使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尊重其形式和内涵。禁止以歪曲、贬损等方式使用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民族文化发展的基础,作为活水源头,学习与创作的源泉,也是我们活化设计的基础,一定要慎重对待。

多年前,笔者在访问非遗传承人的时候,听到一句让人惊讶的话:“我们西南地区的刺绣针法都差不多。”当然,民族之间和地区之间可以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发展。但是,文化遗产是特定地域人群的集体记忆或文化认同,如果“都差不多”的话,那传承什么呢?保护什么呢?

笔者2020 年8 月访问云南楚雄彝族地区的时候,见到传承人穿的服装被“创新设计”得面目全非,失去了原有的地域特点和艺术特色。同笔者同行的老师误以为是白族服装,甚至有位老师看了照片后还问“是什么民族”。

最后,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还应该对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中的成果进行借鉴,这两者在学科的研究上属于相通的,所以应该对这两个学科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处理,通过统筹规划,来对二者进行整体上的规划,以中共党史学科为主要的基础,来对这两个学科进行组建,并以中共党史研究队伍为基本力量,[1]48为两门学科的发展提供保障。

非遗是流传至今的民间原生态传统文化,往往历经了成百上千年的锤炼,是前人适应环境的智慧,是历史长河的实证、文化多样性的反映,积淀了厚重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凝聚了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灵魂。因此,对它的原样保护至关重要,绝不可以轻易更动。如果我们以外来者的眼光,看着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乡间“土俗”之物不顺眼,总想以自己那似乎很“高大上”的标准去“提升、改造”这些传统文化及其承载者,改造传统文化,那非遗保护工作的原初目的——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就不可能实现,中国也就不可能有文化上的复兴和繁荣。按照这样的方法改造出来的“传统文化”,也不再是真正的传统文化。倘若这些“改造”重构出来的东西真的被当作非遗传承下去,那么,所谓追求多元文化的目标终将化为泡影,成为一元化的结局。国家和民族的兴盛离不开繁荣的传统文化,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文化的多元景观才是人类创造力的源泉。只有做好了原样保护工作,才能维护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发挥非遗的独特价值,并为世界的文明发展作出中国独有的贡献,我们才有资本在此基础上进行后续的合理利用与传承发展。如果连原来的东西都没有守住,何谈利用与发展?

三、传承人必须从多重身份中分离出来

非遗保护的目的在于传承,传承的核心在于传承人,“人”是非遗价值和意义的关键所在。

非遗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他们掌握并承载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和精湛技艺,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的宝库,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相传的代表性人物”。[1]非遗传承人所传承的是文化遗产,而非文化商品,他们不是工艺美术大师,不是创新者。非遗传承人的看家本事是能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是一个地区历史上创造出来的最好的技艺,以活态的形式原汁原味地继承下来并传承下去。

多年来,笔者访问非遗传承人时发现,不少传承人纠结于产品卖不出去,而不是考虑怎样把所传承的技艺磨炼得更加精湛,对所有传承人传承状况的评价往往与其经济收入挂钩。2020 年8月,笔者访问云南楚雄非遗传承人时,听到的第一句话就是,衣服“卖”得好或不好,店里的“生意”好或不好。当然,笔者在这里绝不是要指责他们,只是通过这件事情感到他们不像是非遗传承人,更像是店主、经营者或设计师。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泱泱中华,历史悠久,文明博大。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2]

传统文化对于社会发展的意义,绝不在于它本身能够挣来多少钱,而在于它是维系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命脉,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历史的见证和不可断代失传的精神财富,是我们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文化身份证,是我们的国家和民族能够对世界发展产生影响的文化软实力。[3]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及其承载者的非遗传承人,全社会都需要有一个尊重和保护的态度,礼敬维系我们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文化命脉,礼敬传统文化的承载者和传递者。

传承人要从多重身份中走出来,在创新设计、合理利用等问题上,建立与相关人员有效沟通的渠道,借助生产、流通、销售等手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一起面对现实挑战,积极探索非遗保护发展新路径,不断发挥非遗的精神引领和资源挖掘作用。

四、对非遗应有完整的认识

在日新月异的当今社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传播和推广面临困境,承受着压力,但同时也充满机遇。成千上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精巧的手工技艺、精彩的表演无不震撼观看者的心灵。从不少成功的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真正的匠人,真正的传承才能够感动人,才能得到价值认同,最终被市场拥抱。传承人不仅要继承工艺,更要深刻地了解所从事的技艺的历史,包括这门技艺发展演变的过程、历代代表性人物的传承经验,甚至衍生技艺的技术。只有传承人对自己的技艺有完整的认识,传承才有结实的根基,才能真正理解古老的文化理念和这种技艺所拥有的精神实质,创造出来的作品才可能成为继承了深厚文化内涵的精湛艺术。

传承人在非遗技艺上不断革新,不断超越,应旨在精益求精,而不能为了表现个性,刻意求新求变。

被称为“紫砂泰斗”的顾景舟,他搜集、整理、研究了紫砂古籍资料,不仅有扎实的传统文化功底,还认真学习现代美学、艺术学,深入研究与紫砂行业相关的陶瓷工艺,发掘、研究了宜兴地区的古窑址,甚至学习化学,用以分析紫砂土原料。纵观顾景舟从艺生涯,虽然作品无数,但绝少新异之作,这并非其创新精神不足,而是因为他秉承着一种古老的文化理念,即技艺上精益求精,至善至美。

文化是一个系统,文化遗产的保护必须将整体性纳入考量。非物质文化遗产蕴涵着中华民族生产生活的技巧、为人处世的哲理,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传承人必须点、线、面结合,完整地认识所传承的非遗,传承中华民族精神,赓续人类文明。

五、探寻非遗的精神实质

植根于中华大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深融于中华民族血液中的文化印记,是民族精神的寄托,是文化传承的媒介。探寻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传承文化精神,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魂魄,是生命力之所在。非遗是超越时空而存在的现在进行时的传统,是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灵感的来源,是所有文化遗产的本源。只有以精神为内核,以科技为支撑,随时代的发展赋予非遗当代气息,才能让非遗成为有生命的文化因子。

韩国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较高,他们将传统文化精髓为我所用,深度继承,不仅在形式上完成了创造和创新,更将这种文化融合进国民精神深处。例如小小的泡菜,不仅“申遗”,且代代相传、深入人心。可以说,传统文化为韩国人带来了文化认同和精神愉悦。这一点与韩国开发非遗的做法密不可分。

韩国重要无形文化遗产22号“传统结”传承人郑奉燮匠人说,“结”的价值在于“不显眼”,谦逊。“结”不是主体,它只是起突出主体的辅助作用,提高主体的实用性和美感是“结”的作用。“让步,不当主角”与我们的传统美德——谦逊很相似,细腻而不过分地显露美丽,似乎暗含着韩国人的国民精神。他还说,“结”可以说是打结人的人生,集中精力一个一个编的时候会达到无我的境界,会融进制造者的心和灵魂。有时候,人总会不自觉地想突出自己,但是不能,要和谐。这是本,不能忘记。所以,他说,“结”可以进行多种合作。这就是匠人修炼成果的境界,他充分理解所传承的技艺的文化精髓和所反映的精神实质,进而能找出实现价值的突破口。

六、传承民族固有的审美心理

每个民族因为生存环境和历代所经历的人文环境的不同,具有独特的审美心理。通过艺术的吉祥寓意来祝福生活,这是中华民族固有的审美心理。手工艺品的结构、色彩等艺术形式的创新也要立足于民族固有的审美心理,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最核心、最有光彩、最具生命力的部分,不能一味地追求时尚或现代,趋同于其他审美心理。如果我们对传承人原有的传承、学习活动过度干预,会破坏传承人传统的文化心理结构,势必影响到非遗的原生性、民间性、独特性与真实性。外部社会对传承人的态度,应该是尊重与学习。

纵观中华民族传统手工艺品的形制、图案、色彩,无不暗含着一种吉祥的寓意,此间包含着一种文化理念,即手工艺品的审美并不是无目的、非功利的,而首先是为了满足人们祝愿日常生活美满的精神需要,手工艺创新不宜违背民族固有的审美心理,绝不会制作寓意不吉祥的工艺品。所以,不需要用所谓的“艺术素养、现代审美”等观念去改造他们,他们自有一套传统方式方法,要让他们自主地按照自己历史上形成的文化传统去做。在传承非遗的道路上,在与现代的不断对话中,脱离轻浮、浅薄的审美趣味,回归应有的民族生活方式,从而真正改善我们的生活品质。耐人寻味的是,在手工艺人看来,结构、色彩等艺术形式的创新也应该立足于民族固有的审美心理。

结语

非遗保护工作的原初目的是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文化的多元景观是人类创造力的源泉,它不仅仅是形而上的空谈理论。文化遗产能够存留过去,也可以适应当下,更可以面向未来。真正的非遗传承在任何情况下都会迎来价值认同,具有无尽的生命力。

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时,要遵循它自身的发展规律,承认“变是永恒的,不变是暂时的”这样一条事物的普遍规律。但是变与不变、应该怎样变,应该是局内人的主动选择,应该由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的良性互动来决定,而不应该是外部社会力量强行介入进行“转基因”改造。

在生产实践中,要不忘初心,摒弃趋同化,对本源“不离不弃”。要尊重民族固有的审美心理,精益求精,遵循“在传承中保护”原则。在质朴精湛的非遗中寻找我们文化的精神,寻找文化竞争力的源泉,提升文化软实力,建设我们的精神家园。

猜你喜欢

技艺文化遗产物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金属抬凿和錾刻技艺绽放苏州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琉璃灯工技艺的魅力与传承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郑庆章 把“弄虎”技艺传回大陆
Tough Nut to Crack
淳度:泉州卤煮的“匠”技艺
文化遗产是“价值富矿”
聚焦物质的分离与提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