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结构助词研究综述
2021-11-25战琨茹
摘要:结构助词是汉语语法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汉语使用频率极高的词,而且目前随着对外汉语教学的不断发展,结构助词教学在整个对外汉语教学中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在实际的教学中,结构助词教学往往会成为以汉语为第二语言的习得者的障碍,因此本文将从本体研究和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两个部分陈述有关结构助词“的、地、得”现有的研究成果并总结其特点。
关键词:结构助词;“的、地、得”;研究综述
第一章 引言
近年来,随着“国学热”的兴起,在众多国家都掀起了学习汉语的热潮。随着海外留学生来华的不断增多,随之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结构助词是现代汉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并且其在汉语里的使用频率很高,但结构助词作为虚词的一种,在现代汉语里并没有实际的意义。结构助词是否能正确使用,不仅关乎着人们是否能准确交流,而且会对交际的规范产生重要影响。
近几年来,结构助词逐渐的进入到专业学者的研究范围中,其中很多学者更是针对结构助词的本体、教学、教材和众多的偏误进行研究,这在很大程度上为结构助词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第二章 汉语有关结构助词“的”、“地”、“得”的本体研究
汉语有关结构助词“的”、“地”、“得”的本体研究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有關“的”的研究;二是有关“地”的研究;三是有关“得”的研究;四是有关“的”、“地”、“得”的分合问题。
一、有关“的”的研究
徐阳春、钱书新(2005)指出,从句法分布上来看,“的”字形成了偏正结构和非偏正结构两个层面,这两个层面是对立的。并且从语用上来看,这二者又是具有同一性的,都会有反向凸显前面的某个成分的存在。
二、有关“地”的研究
王力(1985)认为,“地”和“的”的来源是一样的,都是来源于“底”,也就是说都来源于“之”。
钟如雄(1987)则推测,结构助词“地”的出现不会晚于南北朝时期。此外,他还指出在这篇文章中王力先生的观点是没有办法得到证明的,因为“地”从它的产生一直到唐宋时期,从它所出现的位置来看,主要是凸显他前面的词是用来做状语的,而“之”并没有这样的用法,这就说明这两个词是没有关系的。钟如雄认为,先秦状态词后缀才是“地”从根本上产生的基础。
三、有关“得”的研究
李淑婷(2006)详细说明了“得”有几种结构,“得”字述补结构包括哪些、“得”字述宾结构包括哪些。
匡存玖(2008)主要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角度考察了汉语“得”的演化过程。作者始终坚持以语法化理论为中心,把静态和动态、描写和解释两者相结合,把“得”的古今汉语罗列来进行对比研究。
四、有关“的”、“地”、“得”的分合问题
(一)分的主张
丁声树(1961)、王力先生(1986)、吕文华(1999)、庞可慧(2004)、田野(2004)认为“的、地、得”这三个字的语法功能是不同的,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来看,这三个字分别代表三个不同的语素。并且这三个字分写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分开使用也是为了更好的增强语言的准确性,避免发生歧义。除此之外,几部有影响力的教材如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也都主张严格地区分“的、地、得”。
(二)合的主张
吕叔湘(1981)、徐阳春(2004)认为“的”和“地”完全可以合并写作“的”,因为“二者在句法和语义上都具有同一性,都分布于偏正结构,表示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合起来使用在语境上不会出现歧义,不会影响阅读和理解速度”。1
于冠深(2009)则认为把“的”“地”“得”合并起来,以给搞不清楚的人提供方便,合起来反而减少了教学和书写的麻烦。
纵观先前己有的研宄成果,我们可以看出结构助词“的、地、得”分合的分析研宄已经非常成熟,有的人主张分开,有的人主张把三者合在一起,各抒己见。本文认为,出于语言的科学性、规范性要求,结构助词“的、地、得”应加以严格地区分。
第三章 结构助词“的、地、得”的偏误研究
近年来,对外汉语学界越来越重视对学习者的偏误研究,以确定偏误的类型和产生的原因,从而提供教学依据。对结构助词的偏误研究主要包含四个方面:一是对“的、地、得”整体的偏误研究。二是对结构助词“的”的偏误研究,三是对结构助词“地”的偏误研究,最后是对结构助词“得”的偏误研究四个部分。
(一)对“的、地、得”整体的偏误研究
雷娟(2014)、崔澜心(2015)把英语作为母语的学习者作为研究对象,讨论出其在研究过程中所产生的偏误,并对其就行分类,从而总结出其所产生的偏误原因,最终提出一些教学建议。
(二)对结构助词“的”的偏误研究
陈福生(2009)、齐春红、杨骐冰(2010)、李晶(2011)、左蕾(2018)分别从越南语、HSK动态作文语料库、韩国与少数欧美留学生、云南大学国际学院的留学生对结构助词“的”进行偏误分析,探讨其所产生的偏误类型,并进一步研究其所产生的原因,并结合教材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三)对结构助词“地”的偏误研究
江程(2019)以现代汉语结构助词“地”的本体研究为基础,利用偏误分析的研究方法,总结出留学生在习得过程中所出现的偏误问题,着重讨论其在二语学习中的问题,分析其偏误类型和偏误原因,并提出更加优化的建议。
(四)对结构助词“得”的偏误研究
李大忠(2007)、曾谭金(2013)、张金琳(2017)分别从“得”的三种补语、调查问卷、定量分析的的研究方法对留学生“得”的偏误进行归纳,并从源头对其原因进行分析,最终提出相应的教学对策。
总结
根据上述结构助词“的、地、得”的本体与对外汉语学界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看出,结构助词“的、地、得”本体研究已达到一定的广度和深度,有众多的学者对此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分析。
而在偏误分析和教学研究方面,大部分研究都是从21世纪初开始的,对外汉语界对结构助词“的、地、得”整体化、和对“的”的偏误研究还是相对来说比较多的,但对“地”和“得”的偏误研究较少。其原因有可能是因为研究者不多,还有可能是因为学习者对这两部分的偏误较少,这有待于我们思考。
总之,结构助词“的、地、得”作为汉语中必不可少的存在一直以来都是专家学者们研究的对象。近年来,随着对外汉语专业的发展,对于其在对外汉语教学方面的研究更是越来越多,基于此,我们更应该从不同角度来进行探究,以更好的为语言服务。
参考文献
[1]徐阳春、钱书新.试论“的”字语用功能的同一性——“的”字逆向凸显的作用[J].世界汉语教学,2005(3):14-17.
[2]吕文华.影响定语带“的”的因素[J].大理学院学报,2010,9(07):7-9.
[3]李大忠.外国人学汉语语法偏误分析[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7.10.
[4]CHANAPORN SUKMEE(曾谭金). 泰国学生使用汉语结构助词“得”的偏误分析[D].厦门大学,2013.
[5]张金琳. 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结构助词“得”的偏误分析[D].渤海大学,2017.
该论文受2021年烟台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资助
(基金号:YDYB2106)
作者简介:战琨茹(1997—)性别:女,研究生,民族:汉族,籍贯:山东省烟台市
注释:
徐阳春.结构助词“的”与“地”的分合[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2004(6):151-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