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作的体会
2021-11-25王占文
王占文
摘 要: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办学模式的必然选择,通过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作,职业院校可以培养出更多的实用型高技能人才。本文深入阐述泰安技师学院在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作方面的具体实践,总结工作经验,以期进一步提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 高技能人才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办学模式的必然选择。通过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作,职业院校可以培养出更多的实用型高技能人才。笔者结合泰安技师学院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作中的具体做法,浅谈做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作的体会。
一、采取“订单班”“冠名班”培养模式
采取“订单班”“冠名班”培养模式进行实用型高技能人才培养已经成为职业院校的共识。这种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校企合作的作用,更好地培养适合企业、贴近市场的实用型高技能人才。学生学习目标明确,企业培养方向清晰,可以实现校企互赢互利。
2020年,泰安技师学院投入人力、物力,积极与泰安市内外名优企业对接,与10家企业达成合作,开设16个“订单班”“冠名班”,培训学生639人,占招生总数的20%,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在泰安技师学院属于首次,实现了校企合作的新突破。企业为冠名班学生提供奖学金,配发生活及学习用品,在教室布置企业文化展示墙,定期派企业专家、技术骨干到泰安技师学院授课。通过授课,增进了学生对企业的了解,加速了学生完成作为企业员工的角色转换,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稳定率,为培养企业认可的实用型高技能人才打下了良好基础。泰安技师学院定期安排专业课教师到企业生产一线锻炼,亲身体会企业生产工艺要求,接受企业文化熏陶。通过进入企业学习锻炼,教师们普遍感到收获颇多,课堂教学与实际结合更加紧密,自身的科研水平与操作能力也得到提高。采取“訂单班”“冠名班”培养模式,实现了学院、企业、学生、社会多方共赢。
二、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
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即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为主、院校参与的原则,在企业全面推行以“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为主要内容的人才培养方式。企业新型学徒制以服务就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适应企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要求,受到职业院校和企业的欢迎。
泰安技师学院积极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与泰安市内7家企业共同制订了新型学徒制培养计划,招收349名非全日制学生。为提高企业新型学徒制培养质量,泰安技师学院定期到各企业开展教学研讨,针对教学中的问题积极采取应对措施,确保企业生产、学生学习两不误。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期间,泰安技师学院及时安排网课,保证了学生的正常学习,得到学生的称赞和企业的认可,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三、实施引企入校和入企办学合作模式
职业院校要积极争取企业的参与和支持,开展引企入校和入企办学工作,构建融入性、一体化合作关系。职业院校要积极筹建教学和企业生产相结合的实训基地,学校与企业共同建设、共同管理,将企业的先进设备投入学校实训车间,不但能满足学生实训需求,而且能使学校教学与企业生产有机结合。在学校能够实现实训与生产的结合,在企业也能实现生产与实训的结合,在加强学校内部实训车间建设的同时,充分利用企业的生产设备资源,在企业建设生产与教学实训相结合的实训基地。通过企业实训基地,提升校企合作水平,实现车间与课堂合一、学生与员工合一、师傅与教师合一、实习与生产合一、产品与作品合一,最终实现企业生产和学校教学的双赢。
引企入校和入企办学是校企合作深度融合的结晶,特别适合市场需求较大的专业的实践教学,有利于解决学校资金不足、师资缺乏等问题。这种模式能够较大规模、较快速度、较高水平地培养实用型高技能人才。
2020年,泰安技师学院引入相关企业在学院投资建设了高起点的电子竞技实训室,冠名培养电子竞技专业学生;引入相关企业在学院投资建设多功能中西面点实训室,冠名培养中西面点专业学生,丰富了学院专业设置,满足了社会对电子竞技和面点人才的需求。泰安技师学院根据教学安排,定期安排部分班级学生到企业进行工学交替实习,生产空闲时,结合生产实习,在企业进行理论教学,创造了入厂办学的校企合作新模式。
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要贴近市场需求,服务当地经济建设
社会所需的大量实用型高技能人才需要职业院校培养,职业院校必须围绕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培养人才,根据企业需求开展校企合作。
在2020年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的工作中,泰安技师学院牢记“为保证国家经济建设需要而设立”的初心使命,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动员学生顶岗实习,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特别是把助力泰安“双50强”企业发展作为重点,积极部署学生返岗实习工作,输送300余名优秀毕业生到企业顶岗实习,有效解决了企业用工难问题。
五、小结
泰安技师学院通过开展联合培养,逐步形成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多种形式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的实施,改善了泰山技师学院的教学条件,推进了学院的教学改革,实现了校企资源共用、人才共育、过程共管、责任共担、成果共享,形成了校企相融、产学互动的“五共”办学机制,增强了人才培养的准确性,实现了“学”与“工”零距离对接。既优先发展了优势传统专业,又开发了新兴专业,逐步形成了市场针对性强、结构较为合理、特色突出和优势明显的专业设置格局,提升了学院服务区域经济能力。同时,提升了学院教师 “双师型”素质,促进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升了教师专业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了学院全方位为企业提供服务的能力,实现了校企联合培养实用型高技能人才的深度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