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三阴三阳”思维模型的基本特征※
2021-11-25张登本李翠娟陈震霖
●张登本 李翠娟 陈震霖
《黄帝内经》基于上古先哲“一分为二”“一分为三”的哲学理念及汉代时期“三阴三阳”思维完善了经脉命名和相关理论[1],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将“三阴三阳”思维模式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知识体系的构建。细读《黄帝内经》相关原文就不难发现,其应用“三阴三阳”思维模式所构建的相关医学模型,具有多方面的特征。
1 天文历法特征
“三阴三阳”思维模式,源于一年分四季、四季分阴阳的天文背景,因而,该思维模式具有明显的天文历法特征。
《黄帝内经》之所以将一年六节时位分别用“三阴三阳”标记,完全是基于十二月太阳历法中一年分为四季、四季分阴阳(又称“四象”)的天文学背景,即在阴阳“一分为二”(阴阳分太少:上半年为阳,春为少阳,夏为太阳;下半年为阴,秋为少阴,冬为太阴)形成“四象”的基础上,再行“一分为三”(即两阳合明,谓之阳明;两阴交尽,谓之厥阴)的结果。此即“帝曰:愿闻阴阳之三也……阳明何谓也?岐伯曰:两阳合明也。帝曰:厥阴何也?岐伯曰:两阴交尽也”(《素问·至真要大论》)之论述。原文指出,在一年分四季的基础上,对上下半年再“分之为三”,这就是太阳、少阳两个时段的相结合处为“阳明”,即所谓“两阳合明”(“明”,指太阳、少阳结合处亦为阳,故为之“合明”),此即属阳的上半年“一分为三”;太阴、少阴交接之末时段,即为厥阴(厥,尽也),此即属阴的下半年之“一分为三”。《黄帝内经》又称为“两阳合于前,故曰阳明……两阴交尽,故曰厥阴”(《灵枢·阴阳系日月》)。
2 模糊定量特征
《黄帝内经》用“三阴三阳”标记一年六节区位,具有阴阳之气多少的模糊定量特征。《黄帝内经》之所以将一年六节时位分别用“三阴三阳”标记,完全是基于不同时段阴阳之气多寡各异的模糊定量。一年四季的第一时段春季,阳气尚少,标记为“少阳”;第二时段夏季,阳气最盛,标记为“太阳”;第三时段秋季,进入阴寒之气的下半年,阴寒之气尚少,标记为“少阴”;第四时段冬季,阴寒之气最盛,标记为“太阴”。《黄帝内经》出于构建相关知识的需要,将一年“一分为三”,就在“少阳”和“太阳”时段之间,增加被标记为“阳明”的时段,其阳气多于“少阳”,而又少于“太阳”,即所谓“两阳合明”;在“少阴”和“太阴”时段之末,时间恰在岁末及来年之岁首,阴寒之气最少,就增加一个被标记为“厥阴”的时段,即所谓的“两阴交尽”。显然,一年分为六时段并以“三阴三阳”标记,完全基于对各时段阴阳之“气”的多少而给予的评价、命名和模糊量化,此即“阴阳之气各有多少,故曰三阴三阳也”(《素问·天元纪大论》)之义。
这也是分别称六步气位中的“太阳”为“三阳”(阳气最盛)、“阳明”为“二阳”(阳气次之,居于“太阳”“少阳”之间)、“少阳”为“一阳”(在三阳之末,阳气最少)、“太阴”为“三阴”(阴气最盛)、“少阴”为“二阴”(阴气次之,居于“太阴”“厥阴”之间)、“厥阴”为“一阴”(阴气最弱)的原因。此处分别用“一”“二”“三”,既表达了各时段阴阳之气的多少,也模糊地表达了各时段(气位)日照时间的长短、阳光的强弱、气温的高低,以及自然界相应的象态。“象”是“三阴三阳”发生的依据,“一”“二”“三”之量化是模糊的,此即原文所告诫的“天地阴阳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素问·五运行大论》)。这也是理解、应用“三阴三阳”思维模式的基本立场。
3 具象思维特征
《黄帝内经》用“三阴三阳”标记一年六节时位,蕴含具象思维特征。“具象思维”,又称为形象思维,是个体对其意识中的物象资料进行有目的加工(构建、运演、判别)的操作活动[2]。《黄帝内经》之所以将一年六个时段划分为“阴阳之三也”,这是因为各时段阴阳之“气有多少,异用”(《素问·至真要大论》)的缘故。所谓“异用”,就是指各时段因阴阳之气多寡的不同,自然界的气候、物候乃至人类的生理病理,产生有差异的“效应”和“作用”以及不同的象态。如春季气候特点为“乍暖还寒”,阳气尚少,故标记为“少阳”;夏季阳气最盛,气候炎热,故标记为“太阳”;秋季转入属阴的下半年,气候凉爽,但阴寒之气尚少,标记为“少阴”;冬季气候严寒,阴寒之气最盛,标记为“太阴”。可见,一年六节时位的“三阴三阳”,是对各时段阴阳之“气有多少”所显现“异用”象态的标记,“象”是其发生的依据,说明一年六节区位的“三阴三阳”标记,有其具象思维的特征。
可见,《黄帝内经》中的“三阴三阳”思维模式,源于先秦“一分为二”“一分为三”理念,深受一年分四季、四季分阴阳天文背景的影响,具有模糊定量和具象思维的特征。
4 “三阴三阳”模式的标记符号特征
“符号”也叫象征符号,是逐渐积累、具有典型特征、代表事物相应涵义的标志性记号。象征符号,具有传递固定涵义的特点。“三阴三阳”模型是标记相关事物象态的“特征性符号”,尤其是六气、经脉、六经病证等模型,就具有显著的符号标记作用。如“厥阴之胜,耳鸣、头眩,愦愦欲吐,胃鬲如寒……少阳之胜,热客于胃,烦心、心痛,目赤”等(《素问·至真要大论》)之“三阴三阳”,就是分别为风、寒、暑、湿、燥、火偏盛之气属性的符号标记;再如“九日少阳病衰,耳聋微闻……十二日厥阴病衰,囊纵,少腹微下”(《素问·热论》)原文中的“三阴三阳”,就是六经证候的标记符号;“少阳之后,出于中外廉,名曰委阳,是太阳络也”(《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原文中的“三阴三阳”,就是经脉的标记符号;又如“一阳发病,少气,善咳,善泄”(《素问·阴阳别论》),以及“厥阴有余病阴痹,不足病生热痹……少阴有余病皮痹、隐疹,不足病肺……太阴有余病肉痹、寒中,不足病脾痹……阳明有余病脉痹,身时热,不足病心痹……太阳有余病骨痹、身重,不足病肾痹……少阳有余病筋痹、胁满,不足病肝痹”(《素问·四时刺逆从论》)等临床病理之象的特征,原文中的“三阴三阳”,则为相关病理状态下的脏腑标记符号。
可见,《黄帝内经》常运用“三阴三阳”来标记所研究事物的不同内涵,这就是其标记符号特征的具体体现和临床应用。
5 多层级模型结构特征
《黄帝内经》基于构建极其复杂性生命科学知识体系的需要,构建了不同层级的“三阴三阳”思维模型。其中藏象、经络、五运六气理论为三个并列的第一层级的“三阴三阳”模型,而经络“三阴三阳”模型又以“三阴三阳”经脉空间分割为依据,构建了经脉“开阖枢”(《素问·阴阳离合论》)的第二层级模型结构[3]。基于这一观念,又有“经脉体表分布模型”(《素问·阴阳离合论》)、“经脉月份匹配模型”(《灵枢·阴阳系日月》)、“六经病证及其传变模型”(《素问·热论》)、“十二经筋痹配月份模型”(《灵枢·经筋》)等第三层级的“三阴三阳”模型。又如五运六气理论中的“三阴三阳”模型,又有六步主气“三阴三阳”模型、六步客气“三阴三阳”模型、客主加临“三阴三阳”模型。而在六步客气模型之下,又有下一层级的司天之气、在泉之气、胜气、复气四类“三阴三阳”模型。在此客气六步淫胜模型之下,又分为六气病因模型、流病谱模型、脉象特征模型、六气淫胜致病的临床用药原则模型、标本中气理论模型[4]等(《素问·至真要大论》)。因此,但凡讨论、研究其中的“三阴三阳”模型时,务必要评估所研究的“三阴三阳”模型是在哪一层级,这样才能有对话交流的基础。
6 生物全息特征
全息理论是研究事物间所具有的全息关系特性和规律的知识。其具有局部是整体缩影的规律,能反映事物之间的全息关系[5],其本质上是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性。该理论既是理论科学又是应用科学,既是研究一般的全息理论,又是研究一切科学领域的全息现象与全息规律。《黄帝内经》构建的经络“三阴三阳”开阖枢模型,就具有这一特性。只要将经脉“三阴三阳”开阖枢模型结构与经脉在人的体表空间分部加以联系,就不难理解其生物全息特征。经脉在体表的分布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
6.1 四肢部“三阴三阳”经脉的体表分布及其关系阳经行外侧,阴经行内侧。外侧的阳经,从后(廉)至前(廉)依次分别是(手、足)太阳经→(手、足)少阳经→(手、足)阳明经;内侧的阴经,从前(廉)至后(廉)依次分别为(手、足)太阴经→(手、足)厥阴经→(手、足)少阴经。其完全与《素问·阴阳离合论》所构建的经脉“三阴三阳”开阖枢模型一致。
6.2 躯干部“三阴三阳”经脉的体表分布及其关系足三阳经从后背至前胸腹的分布次序是:足太阳经分布并循行于后背→足少阳经分布并循行于躯干之侧→足阳明经分布并循行于前胸腹。足三阳经在躯干部体表的循行分布次序与四肢一致,并与《素问·阴阳离合论》建立的开阖枢模型完全一致。而循行、分布于前胸腹的足三阴经从前到后的分布次序则是:足少阴肾经(靠前正中线)→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腋前线的胁肋部)。
6.3 头面部“三阴三阳”经脉体表分布及其关系“头为诸阳之会”,所有阳经都上头面部的表浅层(手足三阴经则皆不分布头面的表浅层),其分布规律是:手足阳明经分布于前额面→手足少阳经分布于头之侧(居中)→手足太阳经分布面颊、前额、头顶、后项。阳经在头面部的分布、循行规律,基本遵循(前)阳明→少阳(在侧、居中)→(后)太阳,这和《素问·阴阳离合论》所构建的“三阴三阳”中三阳经的开阖枢模型关系一致。虽然手足三阴经没有循行和分布于头面部的表浅层,但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都入颅内(《灵枢·经脉》),而被称为“阴脉之海”的任脉,既入颅内(《素问·骨空论》),又能统领诸阴经,这一机能就体现在将手足三阴经的开阖枢信息传递并表达于头面部。由此可见,全身任何部位都有经脉“三阴三阳”开阖枢关系的信息。这就是该模型特征发生的基础和依据。
7 模型的“三阴三阳”排序多样性特征
纵览《黄帝内经》所构建的三类多层级共43种不同内涵的“三阴三阳”医学模型,其“三阴三阳”排序各不相同。经过集成和整合后发现,有8 种排序方法。不同的“三阴三阳”排序,既体现着各异的医学内涵,又具有不同的应用效能。这是当今研读、应用经文时尤其要关注的,决不可用一种排序去解释或评价另一种排序模型的内涵及其意义。
其一,为阴阳太少关系演化为“三阴三阳”内涵时的排序。即“两阳合明,谓之阳明;两阴交尽,谓之厥阴”(《素问·至真要大论》)。其“三阴三阳”的排序为:少阳→阳明→太阳→少阴→太阴→厥阴。
其二,为足“三阴三阳”经与一年十二个月匹配的排序。即“两阳合于前,故曰阳明”“两阴交尽,故曰厥阴”(《灵枢·阴阳系日月》)。其“三阴三阳”的排序为:左右足少阳→左右足阳明→左右足太阳→左右足少阴→左右足厥阴→左右足太阴。
其三,为“三阴三阳”开阖枢之序(即经脉体表循行分布规律排序)。即“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素问·阴阳离合论》《灵枢·根结》)。其“三阴三阳”的排序如表1。
表1 “三阴三阳”开阖枢之序
其四,为十二经筋痹匹配月份“三阴三阳”模型之序(《灵枢·经筋》)。其“三阴三阳”的排序为:(手、足)少阳→(手、足)太阳→(手、足)阳明→(手、足)太阴→(手、足)少阴→(手、足)厥阴。
其五,为伤寒病“三阴三阳”六经病证传变之序。“伤寒一日,巨阳受之……二日阳明受之……三日少阳受之……四日太阴受之……五日少阴受之……六日厥阴受之”(《素问·热论》)。其“三阴三阳”的排序如表2。
表2 伤寒病“三阴三阳”六经病证传变之序
张仲景《伤寒论》的六经辨证,沿用了《素问·热论》“三阴三阳”六经病证之序[6]。其“三阴三阳”的排序如表3。
表3 “三阴三阳”六经病证之序
该模型的“三阴三阳”之序,还可见于《素问·阴阳类论》。
其六,为主气六步“三阴三阳”之序。始于厥阴风木,终于太阳寒水,以五行相生为序排列。火分为君火、相火;君火在前,相火在后,分别主二、三之气。其“三阴三阳”的排序如表4。
表4 主气六步“三阴三阳”之序
其七,为六步客气“三阴三阳”之序,也称为“三阴三阳”模糊量化之序。先“三阴”,后“三阳”;按“一”“二”“三”为序。其“三阴三阳”的排序如表5。
这一类“三阴三阳”序列在运气理论中应用最为广泛,由此构建的模型最多,如客气六步中的六气之胜、六气之复所致的病因模型、脉象模型、疾病流行谱模型、临床用药模型(《素问·至真要大论》)、六气不迁正、六气不退位、六气升之不前、六气降之不入的气候、物候、疾病流行谱等模型(《素问·遗篇·本病论》)等。
表5 六步客气“三阴三阳”之序
另外,《黄帝内经》三处(《素问·血气形志》《灵枢·五音五味》《灵枢·九针论》)所论“三阴三阳”经脉气血多少,又有各自排序,此可谓是第八类。鉴于这三处的“三阴三阳”之序未见有特殊的内涵,故不予详述。
8 小结
《黄帝内经》出于阐述生命科学知识体系中不同内容的需要,构建了“三阴三阳”不同排序的模型,所以,在理解“三阴三阳”不同排序的经文意涵时,务必先要分别清楚经文是在何背景下呈现不同“三阴三阳”之序的模型及其内涵,决不可以用这一“三阴三阳”的排序模型去解释另一排序模型的内涵,更不可以用一种“三阴三阳”的排序的模型去解释所有的模型内涵。
《黄帝内经》在缔造中医药学知识体系时,广泛地应用“三阴三阳”思维模式构建相应的医学模型,厘清这些医学模型的不同特征,对理解和应用相关经文,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临床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