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临床效果分析

2021-11-25胡旭辉

智慧健康 2021年27期
关键词:胆结石胆囊氧化应激

胡旭辉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九一医院 普外科,湖北 襄阳 441000)

0 引言

胆结石是临床上常见的胆道系统疾病,是胆汁理化因素改变及胆囊功能因某些原因变化而导致胆汁内胆固醇、胆盐及胆色素沉积于胆囊中并逐渐形成胆泥,进而形成胆结石[1]。目前,临床上针对胆结石患者仍然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既往临床常采用开腹手术治疗胆结石,但患者的手术创伤较大,术后不易康复。因此,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小切口胆囊切除术逐渐成为治疗胆结石的常用手术[2]。目前,临床上关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对胆结石患者炎症反应、应激反应的影响尚存在争议[3]。因此,本研究探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效果,旨在为同行提供借鉴。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10 月至2020 年10 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九一医院普外科收治的100 例胆结石患者。随机将100 例患者分为分为研究组(n=50)与对照组(n=50)。研究组:男24 例,女26 例;年龄37~72 岁,平均(47.33±7.54)岁;病程1~8 年,平均(4.72±0.54)年。对照组:男23 例,女27 例;年龄39~70 岁,平均(47.94±6.72)岁;病程1~8 年,平均(4.66±0.69)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具有均衡性(P>0.05)。纳入标准:①均经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检查确诊,符合《胆石症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中胆结石的诊断标准[4];②符合手术治疗指征,择期拟行手术治疗;③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①伴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②伴肝肾病变者;③伴精神性障碍者;④伴免疫系统疾病者;⑤伴血液系统疾病者;⑥伴严重内分泌系统疾病者;⑦伴恶性肿瘤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术前进行血尿常规、肝肾功能检查,确定无手术禁忌证,麻醉方式为气管插管全麻,患者取仰卧位,于右上腹部作一个5cm 腹直肌切口,入腹后用纱布隔离胆囊与腹腔脏器,牵拉胆囊颈以暴露Calot 三角区,钛夹切断胆囊动脉,采用顺逆结合法将胆囊从胆囊浆膜纤维组织中分离,以电凝刀止血,后行缝合、消毒处理。

研究组予以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患者行器官插管全麻,取仰卧位,于剑突下10mm 处做10mm横向切口为主操作孔,于腋前线与肋缘下10mm 处做5mm 切口再移位副操作孔,于锁骨中心与肋缘下10mm 处作5mm 作胆囊抓钳操作孔,插入trocar 管并建立CO2气腹,压力为10~12mmHg,穿刺置入腹腔镜探查胆囊与周围组织情况,在腹腔镜下解剖Calot 三角区,以电凝钩分切开浆膜并分离胆囊管与血管,于主操作孔将胆囊切除并切除,释放气腹后电凝止血,逐层缝合切口。

1.3 观察指标

①样本采集:采集2 组患者术前1d 及术后1d 的静脉血5mL,经3000r/min 离心机旋转20min 处理后分离血清置于5mL EP 管中,低温冷藏待检;②血清因子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 清IL-6、TNF-α、MDA、SOD、GSH-Px 水 平,所用仪器为美国RD 公司生产的FlexStation®3 酶标仪,采用速率散射法检测血清CRP 水平,所用仪器为IMMAGE800 型特定蛋白仪(美国贝克曼库尔特公司),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免疫球蛋白IgA、IgM、IgG 水平,所用仪器为Beckman L X-20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所有试剂、校准品及质控品均为原厂配套,检测步骤均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25.0 版软件分析数据,()表示计量资料,组间行LSD-t 检验,组内行单样本t检验,n(%)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 表示数据显著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比较

术后3d,两组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较术前1d 明显升高,但研究组患者术后3d 的炎症因子升高幅度较对照组明显更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比较()

表1 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比较()

注:α表示组内比较,P<0.05;β表示组间比较,P<0.05。

2.2 两组患者氧化应激指标比较

术后3d,两组患者的氧化应激指标水平均较术前1d 出现明显升高或降低,且研究组患者术后3d 的氧化应激指标水平升高或降低幅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氧化应激指标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氧化应激指标比较()

注:α表示组内比较,P<0.05;β表示组间比较,P<0.05。

2.3 两组患者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较

两组患者的免疫球蛋白水平较术前1d 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患者术后免疫球蛋白水平水平降低幅度较对照组明显更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较()

表3 两组患者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较()

注:α表示组内比较,P<0.05;β表示组间比较,P<0.05。

3 讨论

胆结石是个人生活习惯、环境因素及遗传因素共同作用而导致的胆道系统疾病,该病大部分患者均无明显症状,但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上腹隐痛、急性胆绞痛,常伴有恶心、呕吐等不适[5]。胆囊切除术是治疗胆结石的常用手段,其中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是在传统开腹手术基础上改良而来的,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可有效缩小手术创口,降低感染方法风险,但该术式术野不清晰,术中可能会损伤胆囊,影响术后恢复[6]。随着微创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腹腔镜技术开始应用于胆结石治疗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通过微小入境切口与两个或三个操作孔进行手术操作,在腹腔镜下能够清楚的观察胆结石与周围脏器、组织的关系,可以准确定位并彻底切除病灶,使手术操作更准确,有效减轻对腹腔脏器的机械损伤。

有文献表明,外科手术创伤会导致胆结石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受到抑制,常会诱发全身炎症反应,导致炎症因子浓度异常。本研究结果中,研究组患者术后3d 的血清IL-6、TNF-α、CRP 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与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均会对患者机体造成创伤,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机体产生的创伤更小,患者的炎症反应也更轻微,炎症因子升高幅度也更小,这是因为在腹腔镜下进行手术操作,术者能够获得清晰的视野,可以准确定位病灶,并准确、彻底切除病灶,明显减轻对周围正常组织及血管的损伤,从而对患者的生理方面造成的负面影响更小。既往研究表明,手术操作会引起机体产生大量活性氧,致使机体处于氧化应激状态。本研究中,研究组患者术后3d 的血清MDA 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清SOD、GSH-Px 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不易损伤患者的胆囊,对机体造成的应激反应更轻微,分析原因可能是腹腔镜手术具有微创优势,能够减轻对正确组织的损伤,加之建立CO2气腹可促使细胞酸化,从而抑制机体氧化自由基过表达,降低机体免疫应答,进一步减轻机体的氧化应激反应。同时笔者发现,研究组患者术后3d 的IgA、IgM、IgG 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提示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对胆结石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造成的影响更轻微,这有助于术后机体恢复,这是因为手术创伤程度与机体免疫功能抑制情况明显相关,而腹腔镜手术能够明显减轻手术对机体的创伤,也可减轻对机体免疫功能的抑制程度,避免T 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失调,从而对其免疫功能影响更小。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相比,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具有手术时间短、手术创伤小、术中失血量少等优点,这是因为腹腔镜下可清晰探查腹腔情况,手术视野好,手术操作更加准确、顺利,能够明显节约时间,手术更安全,避免腹腔脏器长时间暴露,也避免操作时手套与纱布对腹腔脏器造成的刺激,同时无腹腔拉钩影响,可明显减轻对胆囊周围胃肠组织的损伤,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更快,患者术后排气时间更短,可有效促进患者身体康复,也有利于促进患者病情早日康复出院。

综上所述,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相比,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对胆结石患者造成的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反应更轻微,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较小,患者术后恢复效果更佳。

猜你喜欢

胆结石胆囊氧化应激
氧化应激在急性肝损伤中的作用
胆结石的症状有哪些日常护理知识需知道
灯盏花乙素抗氧化应激机制在防治心脑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科普胆结石危害
儿童双胆囊畸形伴胆结石一例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观察
胆囊壁毛糙是患了胆囊炎吗?
胆囊壁增厚怎么办?
哪些胆囊“要不得”
骨关节炎氧化应激及干预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