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全育人”视域高职院校服务学生全面发展策略分析
——以盘锦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21-11-25翟林香

现代交际 2021年15期
关键词:三全育人思政学院

翟林香 谷 月

(盘锦职业技术学院 辽宁 盘锦 124000)

质量年度报告是高等职业教育履行责任担当、确立质量发展观、宣传发展成绩、接受社会监督的重要制度载体。立德树人是高职院校的根本任务,学生发展是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的重要组部分。[1]本文对盘锦职业技术学院2020年度质量报告进行了综合分析,总结了学院服务学生全面发展的具体做法、典型案例和育人成效。盘锦职业技术学院以《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等文件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化“三全育人”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加强党对“三全育人”工作的领导和队伍建设,深入开展“三全育人”课题研究,以课程育人、实践育人、科研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文化育人、资助育人、网络育人、心理育人为载体,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系。[2]

一、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全面推进课程思政体系建设

盘锦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三全育人”的顶层设计,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以课程思政的全面质量提升形成“三全育人”工作的新格局。学院制定了课程育人体系建设方案,健全课程育人管理和运行机制,统筹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加强思政课建设,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核心课程作用;强化专业课程育人导向,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3];加强教师课程思政培训,提升教师思政育人意识和能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教学改革,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体系和教育教学全过程,发挥专业教师课程育人的主体作用,发挥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通过实行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分组汇报、成果展示等教学方法,全面落实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战“疫”故事、民法典、抗美援朝精神、“四史”、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等内容融入课程教学;创建热点新闻播报板块,使学生及时了解国内外重大新闻事件;通过主题演讲、宣讲中国故事、小型辩论赛等形式,增强思政课的趣味性、生动性和实效性。

二、推进体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健康体魄

盘锦职业技术学院全面推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把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作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指标。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制定《体育课程教学质量保障措施》,完善了田径、足篮排、乒羽网、健美操、瑜伽等项目的教学大纲及课程标准。充分发挥体育教育在课程思政中的优势,积极发掘体育课堂授课、运动队训练、体育竞赛、体育社团活动及赛事观摩等教育形式中的德育因素。在体育课上通过预设情景、分组竞赛、裁判实习等教学方法,培育学生“能吃苦、有目标、懂传承、知礼仪、敢担责、善合作、明善恶、守规则、不服输、敢胜利”等体育活动中蕴含的优秀品质,推动体育教育与课程思政的融合,彰显体育文化魅力。

打造阳光体育平台,加强学生体育社团和运动队建设,组织院男女篮球队、男女排球队开展日常训练,鼓励队员充分利用自身技能特长,发挥模范作用,积极带动身边同学“走进操场、健康体魄”。通过开展学生足、篮、排球联赛,“健身战‘疫’,云中竞技”云端运动会,“体育阳光洒校园,挑战盘职吉尼斯”校园徒步赛,12.9校园长跑赛和“登攀杯”百米定向赛等系列校园体育赛事,营造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校园氛围,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实现了“竞技与健康”的有机融合。

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构建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咨询服务、预防干预、平台保障“五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培育学生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以《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文件精神为指导,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体系,将《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成长》和《心理问题应对策略》课程纳入学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开展新生入学心理健康知识普及教育,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在疫情期间,学院依托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开通了线上线下心理援助热线,开展了《战“疫”健康心灵之旅》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为全院师生提供了心理援助、情感支持和积极正向的应对方式。积极开展“聚力同心,战‘疫’同行”心理健康主题教育月活动,举行了别具风格的网络“5.25心理健康月”。各个分院分别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公众号平台,推出六个主题:普及心理健康标准;普及疫情期间常见心理问题;普及问题应对策略及求助渠道;深入探讨疫情期间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结合自身或社会现象,深入探讨心理问题以何种方式影响我们的抗疫日常生活和学习;感恩教育,学会感恩父母、教师、社会、国家。通过举办线上班会、线上朗诵会、线上书画比赛、线上手抄报、线上征文比赛、心理健康与感恩主题作品展、心理科普等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及网上团体训练,营造了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提升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培养了学生的健全人格。[4]

四、注重职业技能培养,提升学生就业能力

深化“以能力为本位”的项目化课程改革,全面推行“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统筹规划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优化实训资源配置,推行实训室“6S”管理,引入行业企业优秀文化和国际元素,打造各专业群集教学、科研、社会培训、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多功能共享型实训基地,动态调整、优化校外实训基地,为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在实习实训过程中,校内教师和企业师傅既注重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又注重学生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5]

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建”,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职业技能大赛,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近三年,盘职院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能竞赛、辽宁省职业院校学生技能竞赛等各类竞赛中共获奖115项,其中获得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能竞赛一等奖1项,三等奖5项;辽宁省职业院校学生技能竞赛一等奖10项,二等奖30项,三等奖27项。通过参加技能大赛,展示了学院的学生风采和育人成果,促进了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的融合,提升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五、开展多样化社团活动,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坚持“支持鼓励、科学引导、宏观把握、微观搞活”的学生社团建设思路,打造全员参与的第二课堂阵地。以专业为依托,成立各类大学生工作坊,加强“专业兴趣小组”建设,将“第二课堂”活动与“第一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学院开设各类社团、工作坊32个,其中科技社团7个。丰富多彩的社团和工作坊活动,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搭建了多元化发展平台,全面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例如,学院静香坊成立于2017年,依托实验与计算中心化学实验室,致力于日用化学品生产技术的研究,在配方和工艺方面力求创新,教师与学生一起合作开发新产品,追求品质与艺术的结合。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制作了仿大牌的口红、沁人心脾的香水和功能性的手工皂,这些成品深受学生的喜爱。

六、提升管理育人水平,服务学生成长成才

学院遵循学生工作问题导向,围绕意识形态工作、辅导员队伍建设、新生入学教育、评优评先工作、公寓文化建设、特殊群体教育、国防教育、规范学生工作流程等方面,提升学生教育管理水平,服务学生成长成才。

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根据《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制定了《盘锦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队伍建设实施细则》,明确了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建设目标、管理体系,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为辅导员队伍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通过“辅导员工作经验交流会”和“全院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等形式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学习和交流活动,提高了辅导员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依托网络平台,以“线上德育”为抓手,多措并举,全面推进意识形态工作。充分利用校园公众号、班级微信群等发布最新工作信息,传播正能量,做好网上思政工作。强化新生入学教育,对学生进行乘车防骗、人际交往安全、财产安全、消防安全等安全知识培训。开展奖学金、助学金评选及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先进班级的评选工作,以评优选先和示范引领为抓手,深化学风建设。推动公寓文化建设,通过举办公寓文化节,积极营造良好的公寓文化氛围,提高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针对维吾尔族学生、家庭困难学生、心理问题学生、单亲家庭学生、孤儿等特殊学生群体,建立专用台账,时刻关注他们学习、生活、心理、思想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引导,保证学生健康成长。增强学生国防意识,开展“爱我国防”为主题的国防教育活动,做好大学生应征入伍宣传和新生军训、军事理论课程改革等工作。

完善“第二课堂成绩单”建设,深入开展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类、思想引领与校园文化类、创新创业与学术科研类、学生服务类、综合操行评定类的学生综合素养五大主题活动,制定评价标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借助信息化技术,精确记录学生课堂外的表现和成长足迹,促进了学生管理事务的公开、公平、科学、规范。[6]

七、打造校园文化品牌,彰显文化育人功能

学院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通过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程”“红色革命文化教育工程”“地域文化推广工程”“高尚企业文化普及工程”“美丽校园文化建设工程”,优化院风学风,繁荣校园文化,培育工匠精神,建设优美环境,滋养师生心灵,涵育师生品行,引领社会风尚。构建全方位、立体化、多维度的宣传平台,充分发挥学院网站、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的作用,讲好校园故事,传播校园声音。

学院团委组织学生开展“月月有主题”文化主题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以“体育健康活动月”“身心健康活动月”“职业教育宣传活动月”“文明素质提升活动月”“志愿者服务活动月”“爱国主义活动月”“职业素养教育活动月”等为主题,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品牌,营造全员育人的校园文化氛围,践行“德艺周厚,知行合一”的校训,为学生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丰富了学生的在校体验,提升了学生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八、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培养学生奉献精神

学院每年组织学生开展假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并根据疫情防控要求,及时创新活动形式,以“云组队”“云调研”“云访谈”等“互联网+社会实践”的新模式开展活动。师范教育分院师生到辽阳县河栏镇镇政府,开展了以《普通高校专科学生在脱贫攻坚发挥积极作用》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旅游管理分院师生通过线上“云调研”与线下常规调研相结合的模式,对当地的旅游资源进行调查分析,对旅游产品进行设计等。医疗护理分院以个人+小组分散形式,通过线上组队、线下各自行动,在各自所在地区开展疫情防控等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学院团委组建了一支7000余人实名注册的青年志愿者队伍和8支社会实践活动团队。通过开展各类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培养了学生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思想道德品质。

猜你喜欢

三全育人思政学院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
西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