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实效性的策略
2021-11-25陈京
陈 京
(1.南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2.南水北调精神研究院 河南 南阳 473061)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用科学理论培养人,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1]志愿服务作为“社会大课堂”,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活动载体和实践平台,是高校“思政小课堂”的教学成果在实践中得到升华的有机途径。
一、“大树之星”乡村学校助力计划志愿服务活动简介
“大树之星”乡村学校助力计划是南阳师范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的重要活动内容,也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公民道德教育及公益创业实习实训项目,还是学生党员志愿者服务社会的平台。此项目拟针对乡村学校留守儿童多的特点,通过学生主题活动和教师专项教育培训的方式,助力贫困县乡村学校发展,展开教育扶贫行动。
项目通过整合南阳师范学院的优质教育资源,针对贫困地区乡村小学师资匮乏、留守儿童较多等特点,设计并组织大学生带领小学生开展长期性、专业性、有针对性的课内外活动,以推动乡村学生形成良好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学习习惯。自2016年9月发起以来,以定点帮扶学校为中心、辐射周边数所学校,已持续开展活动百余次,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成效和社会效益。
二、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意义
1.实现自我价值,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志愿服务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有效途径。大学生在参与志愿服务时把自己的专业所学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不仅丰富了人生经验,也锻炼和提高了参与社会事务的能力。如“大树之星”乡村学校助力计划的志愿者通过给小学生上一节朗读课、音乐课、舞蹈课等,不仅提升了师范生的基本功,也更深刻了解了精准扶贫的时代意义;通过与基层教师的深入接触,对其以后毕业所从事职业的价值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最重要的是通过持续地面对面服务于留守儿童和基层教育,更深刻地理解了国情民情,也自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成他们发自内心的价值认同、情感共鸣和行动的力量。
另外,大学生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中通过自我体悟、自我管理和自我提升,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了主观世界,在为他人和社会奉献中体悟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即“助人自助”。
2.助力社会治理,促进社会和谐
近年来,以发展志愿服务工作来助推社会治理已纳入国家发展规划,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大学生在做志愿服务时,要突破社会化障碍,争取政府和社会的支持,找到其与社会资源和社会需求的结合点,这样才能增强助推其社会治理的实效性。如环旅学院的生态环保服务队、外语学院的“双语实践团”、法学院的送法下乡活动,教育科学学院心理课堂下乡活动等,这些活动都找到了其专业与社会资源和社会需求的结合点,在提升自我的同时也为建设生态美好乡村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3.志愿服务提升了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效果
志愿服务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活动载体,是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更直接有效的手段。将志愿服务纳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有助于提高高校思政课的吸引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让教育过程由单向变为双向、由倾听变为践行,增强大学生对抽象观点的深刻认知,实现大学生学以致用、知行合一,使课堂教学成果在实践中得到升华。以南阳师范学院全校通识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为例,自从2014年起志愿服务项目被正式纳入成绩考核过程(占总评成绩的30%),将志愿服务纳入成绩考核,从总体上提高了实践教学的实际效果,也有效提升了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和服务社会的公益精神。
三、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的问题
1.志愿服务重形式、走过场、不深入
近年来,志愿者扎堆服务,导致爱心过剩的事情时有发生。每到敬老日,我们都能够听到这样的新闻,如养老院老人“被洗脚”,这种“一阵风”式的志愿活动只能有短期效应。空巢老人、留守儿童不是一次两次登门走访就能关爱到位的,志愿服务更是需要久久为功才能见到实效。导致这种误区的主要原因是志愿活动开展前缺乏需求调查,志愿者和服务对象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比如养老院的老人大多比较孤独和寂寞,渴望志愿者的陪伴,但志愿者来做志愿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社会实践作业,这种“任务型”的来去匆匆反倒让老人感觉更失落。儿童福利院的孩子最需要的是亲情的关怀和师资的援助,但现实中却发现受捐的营养品堆积如山。
2.志愿服务方法欠妥、时效不高
志愿者的主观能动性和素质等都会影响志愿服务方法。通常志愿者只会按照组织要求来为受助对象提供服务,缺乏自己的设想,造成服务质量停滞不前。大部分志愿者往往没有经过专业培训,以致在服务过程中缺乏专业性。也有志愿者是抱着一时热情或功利心来参加活动,造成服务质量不高等结果。某些志愿服务活动周期短,志愿者对受助对象的基本情况如性格、爱好等不熟悉,不能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对于受助对象来说,心理上也缺乏安全感,双方无法建立深厚的情感关系,这些都会导致志愿服务的时效不高。
3.志愿服务重活动本身,轻活动整体设计
志愿服务活动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当前,某些志愿服务活动只重活动本身,前期缺乏对受助对象需求的调研,提供的服务没有针对性,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活动内容单一、缺乏创新,千篇一律的授课内容和活动使受助对象失去兴趣。比如受助对象认为自己有能力解决某些问题,但是志愿者在提供帮助时似乎没有考虑他们的需求及想法,甚至有些志愿活动是为了完成任务,导致在某一时期有大批志愿者团队到福利机构服务。不同的志愿者群体重复提供同样的帮助,对受助群体来说,是一种“好心办坏事”的做法。
4.志愿服务缺乏与思政课教学的有机融合
虽然在目前的思政课教学中,已有相当多的高校把志愿服务作为思政课教学的有益补充,但是两者仍缺乏有机融合。如在部分院校的思政课已将志愿服务纳入成绩考核,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大学生志愿服务还存在缺乏总体规划、组织不严密、服务效能低、缺乏督导、考核形式单一等问题。以6—10人的志愿服务小组为考核单位,使得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设计比较零散,主题不突出,甚至是为了完成作业而临时发起行动,教师对实践成绩的考核也只限于文本材料,这些都影响了实践教学的实际效果。
四、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实际效果对策略建议
1.基于实际调研,找出社会真正的需求
社会心理学认为,人的行为是由动机支配的,而动机是由需求决定的。了解受助者的需求,使受助者更体面、更有尊严地接受人性化的帮助,志愿服务行动才会更加有效。随着扶贫工作逐步进入“后脱贫攻坚”时代,教育作为重要的扶贫手段,有力促进了贫困地区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2]“大树之星”贫困县乡村学校助力计划在开展活动时充分考虑到服务对象的需求。
比如,在活动开展前进行了实际调研,通过询问各班班主任在教育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设置了“学习之星”“礼貌之星”“才艺之星”“进步之星”“参与之星”“友爱之星”等六个奖项,全方位鼓励学生健康成长。在下次活动开展前,通过专项评比和班主任日常评比两种形式,对获得大树之星的学生进行图书、文具等奖励。在项目中期调研时得知孩子们想开展室外活动,志愿者们又进行了服务改进,如针对贫困县乡村学校素质教育教学不足的问题,志愿者们加强第二课堂的教学,给孩子们上音乐课、舞蹈课、体育课等,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志愿服务。
2.注重整体设计,打造志愿品牌
志愿服务活动必须结合服务对象的需求、注重整体设计,这样才能使其常态化开展,形成长效机制,逐步形成品牌效应。近年来,南阳师范学院形成了众多志愿服务品牌,以“大树之星”乡村助力计划为例,项目的整体设计包括方案设计、获取反馈和活动总结三个环节。
在方案设计方面,志愿者们依托平台与乡村贫困学校制定长期的帮扶计划,并使这项计划系统化、常规化,每两周去贫困学校进行一次活动。在活动开始前一周,与贫困学校班级的班主任进行沟通,了解需求,讨论改进计划,制定出最适合的方案。同时对志愿者进行分工细化,活动成员有明确安排,做到事前将所有事情考虑周全。
在获取反馈方面,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每一名志愿者均需在志愿活动结束后一天内向带队教师提交与受助者交流时得到的口头反馈及自身感受,在项目活动结束前,带队教师通过问卷或口头交流方式取得受助者、受助者教师、家长等的反馈,写出服务质量改善效果的书面报告。
在活动总结方面,每学期活动结束后,团队召开会议,对项目过程和反馈结果进行总结,并最终形成总结汇报书。
3.项目化运作,鼓励学生参与
基于需求的项目设计,能够满足需求的项目运作,达到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真正目的。志愿服务要根据不同基地、不同服务对象的具体需求,将大学生志愿服务分为不同的项目,每个项目都要经过严密的论证,突出主题,并形成系统化、制度化的实施方案,这样的项目化运作能提高志愿者的积极性。“大树之星”乡村助力计划以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为主体,涵盖全校其他专业学生,指导教师负责总体实践教学设计和规划,学生自主完成活动、宣传、反馈、总结等实践教学环节,成立“大树之星”志愿服务及实践教学项目组,学生自主完成志愿者招募、培训、组织工作,该项目从调研、组织、招募、实施、宣传、反馈、总结等环节,均让学生参与,项目实施过程就成为锻炼学生的过程。
4.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功能,融通教学和实践
马克思曾说,“一步实际运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3]。思政课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课堂教学的所有教学理念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转变为学生具体的实际行动。
充分发挥志愿服务活动的第二课堂作用,第一,把志愿服务纳入成绩考核。“在考核评价制度体系建设中必须充分重视社会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在实践中的灵活运用和掌握,并建立严格有效的考核评价制度,真正摆脱只重视课堂理论教学的局面。”[4]第二,总结得失,持续改进。针对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的实践汇报来进行再讨论。主要针对学生在参与志愿活动过程中的收获、志愿服务组织管理方面存在的漏洞、志愿服务的切实改良措施等,形成“实践—理论—实践”的学习路径,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志愿服务中的得失成为鲜活的思政课教学资源。“丰富的实践教学资源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不可或缺的条件,是组织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的基础,整合、开发、管理好这些教学资源,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5]志愿服务之后的反思,将更利于帮助学生找到其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为以后的实践教学提供更好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