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跨文化交际》译评中翻译策略的应用
2021-11-25顾思佳
顾思佳
(广西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广西 柳州 545000)
《跨文化交际》介绍了东亚地区和北美地区不同的交际方式,对不同形式的语篇进行实际分析,包括公司语篇、职业语篇、代别语篇还有性别语篇。书中把跨文化换成了语篇交际来分析,在此基础上,作者分析并解释了跨文化(跨群体)交际中的一系列问题。因此,进一步客观分析文化交际和语篇交际,应掌握一定的策略和技巧。
一、《跨文化交际》译评
(一)《跨文化交际》简介
1995年,《跨文化交际:语篇分析法》由Blackwell公司出版,作者是Ron Scollon和Suzanne Wong Scollon[1],此书的特点是将跨文化交际的研究方法与语篇分析的研究方法结合起来,因此,要把跨文化交际看作跨语篇交际来研究。[2]作者认为,处在某个话语模式下的文化群体的人,很难理解其他文化群体的话语模式。在第一章语篇分析法中,作者指出,以前人们把在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一些交际误会看成是各国间的文化差距导致的,这种说法属于以偏概全。因为每个语言中存在模糊性,所以才造成误会。因此,作者得出要在跨文化交际中交流成功,一方面要增加共识,另一方面要解决交流中产生的交流误差。在第二、第三章中,作者叙述的是增加共识产生作用的各个方面。在第三章人际关系的礼貌与权力中,围绕交际中的参与者,他们的身份应该在言语活动中如何得到延伸和发展展开论述。作者从面子的礼貌策略着手,并把礼貌策略分别用卷入(involvement)和独立(independence)展开描述。卷入注重参与者们的共同之处,而独立强调的是参与者们在跨文化交际中的独立的特点。总体来讲,在参与者们的交际隔阂和误差较小时,礼貌策略就偏向于卷入,反之偏向独立。
(二)译评
翻译实践中常见的两种翻译变译体系是译评与译写,它们各有特点。[3]译评就是译者把作品翻译完后,再对译作从其分析的角度给出评论及评价。译评的“译”既可指全译,也可指包括摘译、编译、译述、缩译在内的变译,这种变译方法主要用于文学作品和社会科学作品。[4]黄忠廉认为译评时有三种方法可遵循:(1)边译边评;(2)先译后评;(3)边述边评,再总评。[5]以翻译策略对《跨文化交际》第三章译本进行译评,采用译评方法中的先译后评。
二、直译意译方法
(一)直译
直译是合乎译文语言规范的情况下,译文要尽量保留原文的形式、特点等,在翻译实践过程中,所翻译的译文要表达的形式和句法结构要跟原文一致。
例1:"We believed that this concept of the 'self’ is not entirely appropriate as the basis for Asian communication."
“我们认为‘自我’这个概念并不完全适合作为亚洲交流的基础。”
该句采用了直译法,原文中的单词在译语中都能找到与之相对应的,该句的句型为主语—谓语—宾语从句,“this concept of the 'self’”是宾语从句中的主语,例1句子结构简单,源语和译语词意对等,句子相似,没有明显差别。
例2:"In the field of sociolinguistics this combination of unmarked assumptions about the participant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the negotiations about those assumption is called the study of face."
“在社会语言学领域,这种把参与者的不加标记的假设以及他们与这些假设的谈判的关系的结合称为‘面子研究’。”
这里的“面子研究”是跨文化交际中涉及某一文化群体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和组织关系。[5]该句原文虽然比较长,但并没出现非谓语动词及各种从句,算不上英语长难句,只要把该被动句中的各个成分找出来,分切介词前后的内容,结构并不复杂,这样的句子仍然可以使用直译法。
(二)意译
由于各国文化差异等因素,译者很难在源语与目标语之间找到完全对等的表达。意译法能做到不受到原文的形式的束缚,即“反通顺”,在可理解的前提下,再现原文的内容价值。
例3:"One reason the term 'face’ is attractive in communication studies is that it leaves open the questions of who is the'real’ person underneath the face which is presented in communication."
“‘面子’一词之所以在交际学研究中具有吸引力,是因为它留下了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即谁是交际面孔下的真正人。”
在上面例子中,没有将“open the question”直译译成“打开这个问题”,否则会造成语意模糊,令人费解,而是根据前后文语境将语序适当地调整,译成了“悬而未决的问题”,按照英语多长句、汉语多短句的习惯,将译文切割。汉语找不到既与原文相对应的又能方便读者理解的译文,就要使用意译法。
例4:"The independent emphasizes their right not to be completely dominated by group or social values,and to be free from the imposition of others."
“‘独立’强调他们的权利既不受群体或社会价值观完全支配,也不受他人强迫。”
该句原文后半句虽然没有“not”,但为了与前半句相对,应将“free”也译为与前文对应的“不受……”,讲究汉语语句的对仗,而没有按照字面意思将“free”直译为“免费的,自由的”,否则会给受众读者造成理解上的障碍。这样的译文较流畅。
三、归化异化策略
(一)归化
归化是要把源语本土化,以目标语或译文读者为归宿,采取目标语读者所习惯的表达方式传达原文的内容。
1.词汇层面
例5:"It means all communication has to be carefully phrased to respect face,both involvement face and independence face."
“这就意味着所有的交流都必须谨言慎行,以尊重面子,包括参与的面子和独立的面子。”
这里将“be carefully phrased”进行了归化处理,译成了四字成语“谨言慎行”,如果直译成“小心措辞”也行,只不过归化后会使译文更符合目的语读者的习惯和目的语表达规范的言语形式,使读者在语言和情感等方面的感受等同于原语读者。
例 6:"On the one hand,in human interactions we have a need to be involved with other participants and to show them our involvement.On the other hand,we need to maintain some degree of independence from other participants and to show them that we respect their independence."
“一方面,在人际交往中,我们需要与其他参与者进行侃侃而谈的互动,并向他们展示我们的参与。另一方面,我们又需要与其他参与者保持若即若离的距离,并向他们表明我们尊重他们的独立性。”
这个例子讲的是在“面子的礼貌策略”中的参与性和独立性,译文用了两个意思相反的成语,即“侃侃而谈”和“若即若离”,前者是形容滔滔不绝、从容不迫地说话,后者形容交流时对人保持一定距离。这两个成语也很好地照应了参与性和独立性的特点,即参与者们的交际隔阂和误差较小时,礼貌策略就偏向于卷入,或者就偏向独立。因此,这里进行了归化处理,符合目标语读者的习惯。
2.句法层面
例7:"One grants the highest level of independence by having no communication with the other."
“如果一个人两耳不闻窗外事,就能说成是有着最高水平的独立。”
这句话如果直译成“一个人与另一个人没有任何沟通,就可以赋予他们最高的独立”,显然只能传达出了字面意思。而这里用归化的方法加以处理,将“不与人沟通”形容成了“两耳不闻窗外事”,感觉截然不同,这就把源语本土化了。
例 8:"The reason involvement and independence are in conflict is that emphasizing one of them risks a threat to the other."
“参与和独立之所以冲突,是因为强调其中之一可能对另一方构成威胁,即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这里添加的“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属于增减词翻译策略中的增加评论词。鱼表示生命,而熊掌表示道义,如果不能兼得的时候,应该学会取舍。在礼貌策略中,强调参与会影响独立,强调独立会影响参与。这句话能够更好地表明侧重一方就会使另一方受到威胁,即两者不可兼得。这里添加的评论词更能使目标语受众者体会两者不可兼得的含义,而且也没有偏离原文。
(二)异化
使用异化策略的目的在于考虑民族文化的差异性、保存和反映异域民族特征和语言风格特色,为译文读者保留异国情调,异化的词法、句法特征,倾向于直译。[6]
1.语言层面
例9:"In discussions of face or politeness systems,'power' refers to the vertical disparity between the participants in a hierarchical structure.In other words,Mr.Hutchins is above Bill in the hierarchical structure of their company."
“在面子或礼貌系统的讨论中,‘权力’指的是等级结构中参与者之间的等级差距。换句话说,在他们公司的等级结构中,哈钦斯先生的职位高于比尔。”
这里并没有刻意将“哈钦斯先生的职位高于比尔”译成“哈钦斯先生位高权重”,如果这里译成“位高权重”便会引发歧义,难免有些牵强。公司里的“权力”可以用职位高低来形容,这样的译文言语简洁、十分贴切,既忠实于原文又没丧失语意内容。
2.文化层面
例10:"For example,in ordering in a restaurant we might say,'I don't know if you will want to have rice or noodles,'or in making the initial suggestion to go out for coffee we might say.'I'd enjoy going out for coffee,but I imagine you are very busy.'"
“例如,在餐馆点菜时,我们可能会说,‘我不知道你想吃米饭还是面条’,或者在提出出去喝咖啡的初步建议时,我们可能会说:‘我很想一起喝咖啡,但我想你很忙。’”
这个是面子的独立策略的例子,关键是给予听者独立性思考。关于中西方差异,食物是很典型的一个切入点,这里的译文保留了其本国的文化,在中西方文化日趋交流的背景下,外国人称条状的食物都是面条,中国人也接受了咖啡这一饮料。这里运用的是异化策略,即保留各国的文化。
四、结语
通过直译、意译、归化异化策略对《跨文化交际》个别段落的翻译及评价,得出在翻译过程中不要将直译与意译对立起来,要将形式和意义结合起来找一个平衡。为了形式舍弃意义,为了意义舍弃形式,这两者都不可取。其实译者可以将意义、内容、形式和风格很好地结合起来,从而达到两全其美的效果。译文不要过度依赖原文的语法、字词(语法和句法),否则会造成只是字面上的意思。对于归化异化策略,要认识到翻译总是可能的,文化的差异也是能够通过某种方式弥补的。得出刻意异化可能会使目标语晦涩难懂,而太多的归化会使源语言的特色和文化内涵有所缺失。因此,译者应将归化和异化有效地结合,使他们相互补充、相互完善。这二者并无优劣之分,只有在不同场合恰当地使用,才能扬长避短,促进跨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