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旅融合背景下大运河沧州段文化艺术资源的开发路径研究

2021-11-24杨茜

今古文创 2021年44期
关键词:文旅融合

【摘要】 大运河沧州段历史悠久,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文化艺术资源,体现了地方艺术特色。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沧州地区需要借助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战略,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文化艺术资源保护机制,形成以文化和旅游融合的产业集群,提升内在的核心竞争力,做好当地文化艺术资源的开发,创造更多的文化效益和经济效益,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文旅融合;大运河沧州段;文化艺术资源;开发路径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44-0071-0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度沧州市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文旅融合背景下大运河沧州段文化艺术资源的开发路径研究”下的文章(课题批准号:2021170)。

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指明了方向,要打造大运河璀璨文化带、绿色生态带、缤纷旅游带。近些年来,作为大运河的重镇——沧州,不断加强对传统文化艺术资源的保护力度,增加财政支出,完善文化艺术发展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打造文化活动品牌,创作了很多文艺精品,比如组织“魅力沧州 乐享运河”系列艺术活动,拍摄文艺影视作品,加强民间艺术保护与开发,打造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推动特色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吸引了不少的游客,带动了当地文旅产业的发展。因此,本文主要针对文旅融合背景下大运河沧州段文化艺术资源的开发路径问题进行分析和论述。

一、大运河沧州段文化艺术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从当前大运河沧州段文化艺术资源开发的现状来看,虽然当地政府不断加强人力、技术、资金等方面的投入,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但是依然存在一些需要改善的问题。

(一)大运河沧州段文化艺术资源开发程度不深入

大运河沧州段具有悠久的历史,长期以来,推动了地区经济发展,也形成了丰富的文化艺术资源。但是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前提下,传统的文化艺术、民间艺术等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比如传统的杂技武术和工笔画等,资源有效开发利用率不高。部分当地特色的传统文化遗址(比如运河码头遗址)保护层次不够深入,缺乏进一步的开发与利用,没有建立成熟的规划、保护以及运营模式。在传统民间艺术开发中,缺乏现代技术的融入,没有进行行之有效的市场化引导,特色文化创意产品缺乏竞争力,需要进一步完善保护机制,加强创新力度,开发适合当前人们审美的文化艺术项目,创造更多的市场经济效益。

(二)大运河沧州段文化艺术资源开发体系不完善

从大运河沧州段的文化艺术资源开发体系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基础设施网络建设需要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城乡之间的文化艺术资源发展不均衡,文化艺术产品和服务水品不高,直接影响了人们的文化体验。第二,在当地文化艺术服务项目供给方面信息不通畅,文化艺术项目发展与群众实际需求不能完全匹配。第三,文化艺术资源开发离不开人才的支持,但是大运河沧州段的文化艺术资源开发人才欠缺,基层文化服务队伍基础较为薄弱,很难满足当前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基本要求。

(三)大运河沧州段文化艺术资源开发特色不明显

近些年来,沧州地区不断加大对传统文化艺术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工作,通过梳理文化脉络,进行深入调查、统计、挽救,进一步挖掘内在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并对文旅融合发展进行了评估,以沧州武术和吴桥杂技作为代表,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很多人慕名而来,进行欣赏和学习。但是有的传统音乐、戏曲、舞蹈等文化艺术资源,受到传承方式、传承理念的影响,资源开发方式单一,资金和人才短缺,缺乏外在的感召力,没有形成特色文化产业链,相关特色文化项目和文创产品开发不到位,规模效应不明显,不能产生连锁的经济效益。

(四)大运河沧州段文化艺术资源开发品牌不合理

就目前而言,在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沧州地区对文化艺术资源的开发定位不合理,对文化品牌建设缺乏足够的重视,尤其传统民间文化艺术资源开发不到位,缺乏行之有效的宣传,导致文化艺术资源缺乏竞争的优势。与此同时,關于沧州地区特色文化艺术资源的视频、记录片以及宣传片比较少,降低了地方特色文化的知名度,不同的文化艺术资源联动开发效应不明显,城市文化艺术魅力彰显不足,地域特色文化价值凸显不够,影响了当地文旅融合的发展。

二、文旅融合背景下大运河沧州段文化艺术资源的开发路径

(一)发展特色文旅产业

大运河沧州段文化艺术资源十分丰富,经过长期的发展与沉淀,形成了杂技文化、武术文化、名人文化、运河文化、诗经文化、千童文化等,保留了众多的历史文化遗迹,诞生了很多文化名人,传承了杂技、武术等民间技艺。因此,沧州地区要整合传统文化、生态环境、红色记忆等现有文化艺术资源,不断开发大运河生态旅游资源,发展文化观光、康养旅游产业,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充分发挥传统文化艺术资源的优势,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推动当地特色文旅产业的发展。

2020年,沧州地区编制了《沧州城市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规划》,统筹大运河的产业功能、生态功能和文化旅游功能等,以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为引领,为文化艺术资源开发赋予新的活力,增强了当地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对经济的带动作用、促进作用以及支撑作用。

(二)开发文旅创意项目

沧州地区要充分发挥自身传统文化艺术资源的优势,结合现有旅游布局,规划精品文化旅游路线,开发特色文旅创意项目。第一,打造研学旅行基地,借助杂技、武术等传统的优势项目,充分发挥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的吸引力,为游客提供不同主题的文旅体验和产品,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第二,不断建立优质的特色艺术博物馆和展览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提升竞争力,为游客欣赏优秀的文化艺术创造良好的场景,提升游客的体验感,增强互动感,形成具有多功能的产业链,树立良好的艺术形象,促进传统文化艺术资源开发。第三,推动文化旅游演艺产业的发展。沧州地区要重视传统文艺产业资源的开发,打造一批极具地方特色的演艺作品,融入传统武术、杂技、音乐、舞蹈、大鼓等元素,推动传统文艺演出项目的振兴,带动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

(三)打造当地特色文化艺术品牌

在文旅融合背景下,大运河沧州段在开发传统文化艺术资源过程中,需要发挥自身的优势,打造自己的品牌,对外树立特色文化艺术形象,吸引更多的游客。

第一,沧州地区要做好传统工艺美术资源的开发,不断创新传承方式,建立传统文化艺术品研发中心,加强与其他专业机构的合作,从而掌握传统工艺美术发展的关键技术,做好传统技术的改造与创新,培养更多优秀的技术人才。第二,通过整合传统文化艺术资源,实现融合发展,比如特色的杂技人偶、创意美术文具,打造地方特色艺术品牌,推动文化艺术产业化的发展,不断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第三,推动旅游文创产品品牌建设,结合当地特色文化内涵,不断开发特色旅游纪念品、工艺品、艺术品,比如杂技道具、创意玩偶等,树立良好的地方文化旅游形象,建立特色的文化旅游基地。

(四)推动传统文化艺术产业集群发展

大运河沧州段文化藝术资源非常丰富,为了实现更好的开发,需要发展产业集群,提升竞争力,减少经营风险。

第一,加强对外合作,做好沧州古城保护,丰富内在的功能,建立特色的文博体验聚集区,满足游客不同的需求,实现更好的发展。第二,借助传统杂技艺术,建立特色文化创意产业园,整合现有杂技艺术资源,在原有满足游客欣赏和观光的基础上,增加旅游消费的功能,建立集艺术、旅游、消费、休闲为一体的文化产业系统。大运河沧州段文化艺术资源开发过程中,建立了大运河生态文化产业园、会展演艺产业园、中古红木文化产业园等,形成了极具特色的文化产业集群,文化产业生态系统初具规模,影响范围不断扩大,对当地文化艺术资源的开发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树立良好的文化城市形象。

综上所述,大运河沧州段丰富的文化资源传承了大运河的文化基因与内核,体现了特有的地方文化特色和气息,成为当地宝贵的文化财富。在进行开发和保护过程中,需要加强传统文化与现代旅游的融合,借助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机遇,开发内在的文化旅游价值,形成文化产业集群,建立特色文化品牌,提升内在的竞争力和创新力。

参考文献:

[1]杨茜.大运河(沧州段)文化艺术资源的数字化保护及传承研究[J].今古文创,2021,(15):70-71.

[2]李亚娟,保秀芳,张金芳,贾冬青.大数据时代大运河生态文化发展策略研究——以沧州段为例[J].中国商论,2021,(06):156-158.

[3]崔淼,郑宏丹,周艳丽,陈敬敬.全域旅游视域下的沧州旅游发展路径研究[J].商场现代化,2020,(01):124-125.

[4]秦建军.大运河沧州段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20.

[5]石佩玉.沧州大运河特色文化产业发展路径及对策研究[J].文化学刊,2019,(10):35-38.

作者简介:

杨茜,女,回族,河北沧州人,沧州师范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音乐学。

猜你喜欢

文旅融合
文旅融合视角下的婺城乡村旅游品牌建设研究
“文旅融合”该从何处着手
全域旅游视角下荣成市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研究
浅谈摄影对文旅融合发展的助推作用
文旅融合背景下颍淮文化创新发展路径研究
健全机制 优化环境 全力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
黑龙江省全域旅游发展思路探析
文旅融合的城市旅游产业发展
我国邮轮旅游经济发展建议
文旅融合视角下乡村振兴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