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世界理念下《玛拉和丹恩历险记》的后人文主义思想研究
2021-11-24刘晶晶
【摘要】 莱辛于1999年创作史诗般的科幻巨著《玛拉和丹恩历险记》是其科幻小说的重要代表,被誉为一个“科幻童话”。在这部小说中,莱辛通过对人类中心主义、父权制、极端女权主义、区域中心主义、无政府主义的解构和抨击,表达其渴望建立人与自然、人与人、种族与种族共同和谐发展的精神家园的后人文主义思想。
【关键词】 多丽丝·莱辛;《玛拉和丹恩历险记》;和谐;后人文主义
【中图分类号】I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44-0016-03
基金项目: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多丽丝·莱辛小说的后人文主義思想研究”(项目号:2018SJA1886)。
被誉为英国“文坛常青树”的多丽丝·莱辛(1919—2013)堪称继著名作家伍尔夫之后最伟大的女性作家,也是当代最具影响力的女性作家之一。2007年,她成为至今为止最年长的女性诺贝尔奖获得者。在莱辛漫长辉煌的创作生涯中,她写了《金色笔记》《野草在歌唱》等著名的中长篇小说,作品的影响力享誉全世界。莱辛晚年开始更加关注人类与自然、男性与女性、种族与种族之间的平等和谐发展,其笔锋骤然转向了科幻作品的创作。在晚年创作的一系列科幻小说《什卡斯塔》《八号行星代表的产生》《三四五区间的联姻》等中,通过对人类中心主义、父权制、极端女权主义、区域中心主义、无政府主义的解构和抨击,呼吁人们建立人与自然、人与人、种族与种族和谐发展的理想精神家园,体现渴望万物和谐共生的后人文主义思想。
一、后人文主义思想内涵
在当今的后现代和全球化时代,人类逐渐终结了“人类中心主义”的人文主义时期而进入了一个“后人类”阶段,而在这一时期,一种新的理论思潮——后人文主义应运而生。后人文主义理论是继后殖民主义、后现代主义、后结构主义后的另一种后学理论,它的根源可追溯到后现代主义的第一次浪潮,当时被定义为“批判性后人文主义”,而后,又称为“文化后人文主义”,发展到今天被称为“哲学后人文主义”。
哈桑(Ihab Hassan)在《乔治亚评论》上评论道:“我们要知道,历经五百年的人文主义可能就要走到尽头,人文主义变身为我们必须无助地称之为后人文主义的状态。”[1]它是一种后中心化,强烈抵制单数形式中心的“中心论”,而承认多元的不确定性的、综合的、多兴趣中心论。后人文主义的发展是建立在对传统人文主义思想的批判基础上的,它是一种后中心化[2],它主张解构人类中心论和人类优越论,努力终止人的自大,以自我为中心的传统观念。后人文主义首先深入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消解人文主义者主张的人类唯我独尊的不可一世的人类中心主义的思维模式,使人类从高雅的神殿返回到自然万物中,从而实现人类与自然及动物等非人类和谐共存的自然观。
此外,后人文主义也反对种族优越论、无政府主义及区域中心主义、极端女权主义及父权制等,它极力消解各种二元对立,如人与其他物种及自然本身的二元对立、两性的二元对立、种族二元对立等,同时宣扬多元文化共存的文化观,注重道德和精神平等的价值观,倡导宇宙万物和谐共存的美好世界观。[3]
二、和谐理念下的人与非人类的共生
(一)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为了摆脱人类中心主义思想,解构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倡导人和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莱辛在《玛拉和丹恩历险记》中充分展现了其后人文主义的思想精髓。
小说开篇呈现出由于人类大肆掠夺大自然资源,破坏自然环境而造成世界极度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荒芜、凄凉、令人胆寒的景象:可怕的“大洪水”,水边堆聚的枯骨,气候变化无常导致的干旱,到处寸草不生、水源匮乏、食物短缺、遍地是死亡线上挣扎的动物,地球重返冰川世纪。人类为其对自然的破坏行为付出了代价,恶劣的自然环境导致动物变异:“那些体形硕大、四处觅食的蜥蜴和恶龙会进入村子,在房子周围梭巡,试图破门而入。[4]79以前的这些以植物为食的动物早已忘记自己是食草类动物,已经到了饥不择食的地步。[4]79人类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下遭受到前所未有的繁殖威胁,小孩和婴儿也不断死去,女性丧失了生育能力。[4]175在这种环境中,人类已经不再是大自然的主宰,人类根本无法再驾驭大自然,现代文明消失殆尽,人类重返洪荒时代,社会形态呈现出低级化的特征。
后来,在玛拉和丹恩一路向北的旅程中,环境逐渐有了好转,有了河流、草地和森林,虽然干旱依然存在,人们生活依然艰难,但是人与自然的对立关系慢慢地得到了缓和,曾身处干旱的人们可以一直航行在水上,河流两边也出现了一些城镇和村庄,人们的生活越发原始,工业文明痕迹几乎消失殆尽,这一切表明人类中心主义思想慢慢淡化,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关系被瓦解。
莱辛通过对未来的想象,对人类中心论提出警示:人应该尊重自然,否则必将带来灾难性后果。人类只有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才能创造和谐的精神世界,才能实现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这正是莱辛和谐理念下的后人文主义思想的体现。
(二)女性与自然的和谐相通
西方文化中,自然和女性在人类文明中有着相似相通的命运:被人类和男性置于“他者”“边缘”“失语”的地位,而后人文主义者认为在自然与人类的契合中,最和谐的乐章是女性与自然。[5]女性比男性更亲近于自然,女性的生育经历,孕育生命的过程以及温柔的性格跟“大地母亲”不谋而合,这是女性与自然的“生物”联系。[6]只有消解父权制以及人类中心主义观念,颠覆父权社会下女性的他者、边缘地位,人类中心主义思想下自然的边缘、他者、失语地位,改变女性及大自然受压迫的命运,寻求女性与自然的融合、和谐共生,才能构建和谐的精神家园。
小说《玛拉和丹恩历险记》中,一开始就呈现出树木枯萎、寸草不生、极度干旱的石人村,玛拉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身体也随之变得干旱,从而导致异常虚弱,逐渐褪去了女性的特征,甚至暂时丧失了生育的能力,可见,女性与自然之间有着血脉相连,和谐相通的密切关系。后来,环境日益恶化,旱情愈加严重,沙化也日益增多,在那种恶劣的环境中,玛拉和丹恩无法生存下去,不得不踏上向北的逃亡之旅,寻求和谐的伊甸园。
在历经艰辛的逃亡过程中,玛拉一直与大自然和谐相通,“她早上醒来时,站在窗前,等待可爱的清风吹在她的脸颊,然后朝窗外眺望,看阳光怎样洒满天空”[4]10,清爽的早晨、闪耀的星星也是“她特殊的朋友”。[4]10每次与自然的接触都使她神清气爽,信心百倍。自然友好地对待玛拉,同时玛拉也善待自然,洪水过后“看到那些可怜的小动物,玛拉禁不住怜悯地哭了”[4]12,当他们快到北方时,终于抵达一块海边的绿地,天空下了一场及时雨,大地万物开始复苏,大大缓解了干旱的情况。“许多鲜花从各个角落冒出来,颜色鲜亮,似乎由此弱不禁风,鸟儿也在花朵四周飞翔着”[4]338,这片绿地所在的自然环境未经过人类任何的迫害,到处充满生气,富于水源,蓝色的海洋一望无际,与淡蓝色的天空交汇到一起。在这种湿润的环境下,玛拉的身体也感受到了甘霖般的滋润,与自然和谐地融为一体,她的生育能力也随之逐渐恢复了正常,最终怀上了孩子,在孕育大地的自然中孕育子女,女性与自然和谐融为一体。
由此可见,女性与自然时刻保持着和谐相通的紧密关系,他们在自然中和谐共生,共同创造美好的精神家园,这正是后人文主义思想的体现。
三、和谐理念下的男女两性共处
在传统的父权中心制中,男性与女性是二元对立的,男性被认为是智慧的、统治的、进步的、主动的,理性的主体,在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占据统治地位,而女性被看作是原始的、被动的、顺从的隶属者,女性需要由男性来引导、开发和主宰。而后人文主义者强烈反对这种二元对立的谬论,他们认为男性与女性是平等互补的,只有解构父权制中的男性主义中心论,改变男性统治、支配女性的观念,消除性别偏见,才能构建两性相互依存、相互联系、和谐关爱共处的美好精神家园。莱辛在作品《玛拉和丹恩历险记》中强烈体现了渴望建立男女两性相互融合、和谐一体的理想范式的心愿。
《玛拉和丹恩历险记》中两性和谐共处的后人文主义思想,首先体现在父权制世界观的消解和男权中心论的瓦解上。
首先,玛拉和丹恩出生在传统的父权制统治的国家,但是他们父亲从头至尾都未曾出现过,后来,他们离开父权制社会,一路向北逃亡,在历险过程中,丹恩并非表现出理智、坚强、勇敢的优越,而是懦弱胆怯,每次陷入困境时都是玛拉帮助成功解决困难,男性完全丧失“男性话语权”,使男性陷入文化失語 的境地。
与之相反,小说中的女主人公在逃亡过程中却表现出了非凡的智慧、勇敢和理性。她对知识充满着无比的热情,如饥似渴地抓住机会学习各种知识,生活中不时地散发着耀眼的智慧。她抵御诱惑,拒绝了要求她成为传宗接代工具的两个男人,保卫了女性的话语权和地位。途中,玛拉与凶猛的野兽勇猛地搏斗,与强盗首领辩驳,坚定地拒绝了为了种族的延续而乱伦的提议。一路逃亡的过程中,男性的统治支配地位完全瓦解,而女性成功摆脱了父权制和男性中心论的束缚,占据了两性的主导地位,这就解构了两性二元对立的局面。
在小说结尾,玛拉和丹恩经历了艰难险阻后,终于克服各种困难,来到了他们所追求的“伊甸园”——“前面是一望无际的蓝色……蓝色中点缀着白色的……咸味就在他们唇边。”这里水源充足,物产丰富,人们再也不用承受干渴之苦,玛拉与丹恩各自找到心爱的人,形成了新的两性和谐组合——善良独立的玛拉与体贴稳重的沙比斯、年轻气盛的丹恩与热情四射的基拉、机智细心的利塔与豁达开朗的多利斯,几对组合构成了两性和谐的结局,从此,两性之间建立了和谐共处的美好憧憬。
弗吉尼·亚沃尔夫的“双性同体”哲学思想认为:“每个人都有两种力量支配一切,一种是男性力量,一种是女性力量,最惬意的状态是这两种力量一起和谐的生活,精诚合作,以促进人类和谐发展。”[7]
莱辛在小说中提倡互相尊重,互为主体,和谐共处的绿色两性关系。小说突出描绘了玛拉几次危难之中解救丹恩的感人行为,同时也塑造了沙比斯等一些正面的男性形象,来体现两性关系的互补共处关系。因此,莱辛笔下的两性关系是一种共生共存,互帮互助,相互完善,相互发展的新型和谐关系。莱辛通过《玛拉和丹恩历险记》小说告诉读者,两性间平等互补,同生共存需要打破男性中心意识,克服统治与支配的优越感,懂得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和关爱的伦理。只有这样才能建构亲密无间的关系,才能彻底消除性别偏见,和谐共处,构建一个两性和谐的生态社会,这正是莱辛理想的两性相处真谛。
四、和谐理念下的种族共存
种族区域从本质上说并无优劣之分,但是当两种或以上的种族在同一社会中相遇时,往往却因各自的经济、政治实力和影响的差异,而形成优势和劣势的区别。优越种族区域往往凭借其有利地位对劣势种族发起冲击,从而凸显自己种族的优越性及中心论,这必然导致各种族所在的区域闭关自守、蔑视一切、唯我独尊,区域之间被人为地对立起来,交流受限,从而限制了各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导致整个国家发展停滞不前。后人文主义认为必须消除种族区域的中心论和优越论,树立种族区域和谐平等的意识,通过不同种族及区域间的交流互通,来推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莱辛的《玛拉和丹恩历险记》充分体现了种族二元论的解构过程,以及其渴望各种族之间和谐共存的心愿。
小说中,玛拉和丹恩是莫洪迪族的后代,他们小时候生活在自己种族统治石人的时代,那时,两个民族相互仇视,相互对立。后来,由于战乱,两姐弟失去了原来的种族统治地位,流落石人村,一路向北逃亡,途中历尽艰难,共同克服艰难险阻,彻底瓦解了种族优越论。
小说的结尾,有人劝说姐弟两人通过结合繁衍皇室后代的方式重振皇室地位,进而恢复莫洪迪族的统治地位。玛拉拒绝通过近亲结合的方式延续种族的统治,也不希望由此导致更多的战争,掠夺和死亡,最终决定与丹恩一同离开种族,奔向伊甸园般的世外桃源,与各自心爱的人过上幸福自由的生活。
最后,在海边,“五个莫洪迪人和两个阿尔布人组成了新的亲族。”从此,种族间相互融合,和谐共存,再也没有种族战争,没有种族对立,充分体现了不同种族主体间“自由、交往、共存”的后人文主义思想理念。
五、结语
莱辛的《玛拉和丹恩历险记》准确地诠释了后人文主义思想的科学理念,她通过幻想未来世界的环境危机及对其危害的描绘,为读者提供一个重新审视当今世界文明的全新视域。
小说不仅表现了莱辛对自然生态和社会的高度责任感、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深刻反思,还表现了她渴望构建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男女两性和谐共处、种族之间和谐共存的、理想新型的和谐生态“伊甸园”的美好愿景。
参考文献:
[1]Ihab Hassan.Prometheusas Performer: Towards a Posthumanist Culture.Georgia Review,31.4(1977):843.
[2]肖建华.在后人类时代重思人文主义美学——以海德格尔的后人文主义美学观为例[J].当代文坛,2019,(1):
171.
[3]刘晶晶.《三四五区间的联姻》的后人文主义思想研究[J].林区教学,2019,(10):57.
[4]多丽丝莱辛.玛拉和丹恩历险记[M].苗争芝,陈颖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
[5]纪秀明.阿特伍德小说中的生态主义解读[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6):55.
[6]杨士虎,马伊林.构建理想的伊甸园[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4,(7):154.
[7]弗吉尼亚沃尔夫.一间自己的屋子[M].王还译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
作者简介:
刘晶晶,女,汉族,江苏张家港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外国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