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班主任班级管理及优化策略
2021-11-24刘丽君戴家芳
刘丽君 戴家芳
摘 要 在“双减”政策的大背景下,班主任班级管理在落实学校要求、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发展上仍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面对新时期的新特点,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上存有高宽容低管教、重学业轻心理、多回避少正视的新问题。因此,为着力提升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有效性,应从以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前提、以健康发展的重要目标为核心、以家校共育的巨大合力为保障几方面来优化班级管理。
关键词 班主任;班级管理;优化策略
作者简介 刘丽君,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戴家芳,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对班主任的管理角色进行了明确定位,指出“班主任是中小学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并应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1]。可见,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新时期,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仍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同时也面临着新问题和新挑战,探寻新时期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优化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时期班主任班级管理的重要性
新时期,为有效贯彻《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班主任作为落实学校管理要求的班级领导者、教育教学活动的服务者,其负责的班级管理工作对于“双减”政策的落地发挥着重要功用。在一定程度上,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成功与否“决定着学校管理活动和教育教学活动的成功与否”[2],成为落实学校要求的重要抓手、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条件。
(一)班主任班级管理是落实学校要求的重要抓手
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是学校行政管理的基层组织,是实现学校培养目标、教育教学的基本场所。“双减”政策着眼于“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多方共建和共育。班主任作为多方关系的中介和桥梁,其班级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是落实国家教育目标、学校培养目标、家长期望目标和学生成长需求的重要抓手。一方面,做好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的“减法”,离不开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事务中有效落实“双减”政策的要求。例如,班主任班级日常管理中的“班级活动组织、学生发展指导、综合素质评价、沟通与合作”[3],都可以有机融入课后服务工作的内容要素,发挥班主任在课后服务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另一方面,做好促进学生全面且个性发展的“加法”,也离不开班主任构筑多方共育的新模式。例如,班主任需要协调和动员任课教师、家长等多方主体自主参与到课后服务的工作当中,共建“以学校为主导、家长参与、社会协助”的育人新模式,落实学校对班级管理的工作要求。
(二)班主任班级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条件
班主任班级管理是落实学校工作的重要抓手,而如何抓好班级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抓好班级管理,一方面,需要班主任为教学作好“量”的积累。例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能够发现,那些教学质量优异的班级,往往班主任都很重视对班级的建设与管理,学生能够在教学中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而那些教学质量不佳的班级,往往也伴随着管理散漫的问题,并同时在教学中呈现出课堂秩序混乱等现象。良好教学氛围的构建离不开班主任结合学情,拟定班级计划、确定规章制度;组建班集体,细化管理要求、形成良好班风;开展活动,奠定情感基础、凝聚集体力量;关注学生,满足个性发展、促进全面发展。另一方面,需要班主任推进教学实现质的飞跃。切实在多方主体中推进落实“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政策解读,走出短视化、功利化的教育教学困境,纠正“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超前学习观念,回归教育教学育人的初心和要求。使学生在健全的班级管理体制、强大的班级管理核心、良好的班级风貌的影响下,自律且自主地选择多样化的成长路径。
(三)班主任班级管理是促进教师发展的重要载体
班级机构虽小,但是班级管理的事务涉及方方面面。班主任在抓好班级管理的同时,可以促进自身发展。“双减”工作的落实首先需要班主任树立内涵发展的观念,即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不仅要“管”,更要注重“理”。明确“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服务,那么,在“减负”的同时要想做到提“质”,班主任就必须不断在“理”中探索班级管理的新模式,提升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水平。一方面,“理”表现为“理清”,即對现有的班级管理方式进行理性分析和反思。通过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反思,不断更新自身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智慧,在不断完善自身的过程中提升班级管理的质量。另一方面,“理”也表现在“理解”,即理解“双减”政策的本质不是“减”,而是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深入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成长需求,促进学生全面且个性的发展,满足学生个性化、差异化的学习和成长需求。这需要班主任不断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相关理论知识,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学管理规律,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同时走向内涵发展的道路。
二、新时期班主任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
新时期,学生信息来源的渠道多样,他们不再“唯师命是从”;功利化、短视化的教育行为,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发展;家长自我意识的觉醒滋生出对教师的认同危机。基于此,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存在对学生的问题行为高宽容低管教、对学生的成长关注重学业轻心理、对家师的冲突处理多回避少正视的问题。
(一)在问题行为上,高宽容低管教
在班级管理中,学生的问题行为主要是指与班级行为规范和管理要求不一致,并影响班级管理正常运行的各种行为。可以说,“问题行为在班级管理中是一个普遍现象”[4]。然而,在对待学生的问题行为上,由于“社会舆论的扩大、家长观念的变化和教育管理风险过大”[5]等因素的制约,使得班主任合理的惩戒权逐渐被弱化。具体表现为对学生的问题行为不敢管,害怕稍有不慎学生就心存芥蒂、家长就“兴师问罪”。甚至有部分班主任对学生的问题行为视若无睹,呈现出一种“高宽容”的错误管理方式。而这种“高宽容”的管理方式,不仅会使班级管理制度形同虚设,而且会使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逐渐失去威信,最终影响班风班貌。同时,对于学生的某些问题行为如果不及时指正,只是采取“高宽容”的态度,就很容易错失对学生问题行为“管教”的良好机会,从而导致学生的问题行为不能得到及时纠正。因此,对于学生的问题行为,如若采取“高宽容”的态度、低欲望的“管”和低频次的“教”,那势必会带来低效能的班级管理。
(二)在成长关注上,重学业轻心理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6],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的顽瘴痼疾”[7]。但是,在实际班级管理中,仍然存有以学生的学习成绩编排座位、家长会上始终以分数为主题、家师联系内容以学生学习成绩为纽带等现象。这种受应试教育影响功利化、短视化的“重学业”行为,将学生的学业成绩作为评判个人成长的标杆,不仅破坏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生态,而且容易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造成严重影响。然而,由于班主任班级管理事务繁杂,以及学生心理变化多样且不易察觉,使得班主任在学生的成长关注上,更多聚焦于学生学业成绩的升降,并根据学生学业成绩的变化来观察学生的心理变化。这种“重学业轻心理”的成长关注,难免带来对学生消极心理了解的滞后性,并容易错失对学生心理危机识别和干预的最佳时机。
(三)在家师冲突上,多回避少正视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社会化的深化和完善,并不意味着家庭作用的削弱。相反,而是意味着家庭作用的增强。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和谐的全面的发展”[8]。如今,倡导家校合作能够形成巨大教育合力已然成为共识,家长逐渐参与到学校教育中。但是,“在实践当中,家校合作并非总是有效的,家长的参与也可能带来冲突”[9]。这种家校关系的冲突,具体表现为家师关系的冲突,主要是由于双方立场、教育理念、关注点等方面的差异所引起的。比如,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很多家长在学历、专业性和社会地位等方面可能都高于班主任。在这种背景下,班主任的“专业角色、专业知识和专业理念可能会受到来自家长不同程度的质疑、干涉和挑战”[10],从而引发“观念互异、责任推诿、信任缺失”[11]等不同类型的冲突。然而,在实际处理家师冲突时,很多班主任“谈冲突色变”,唯恐避之不及。这种“多回避少正视”的态度,只看到矛盾冲突面前的负向功能,没有理性、辩证地看待矛盾冲突,很难在僵化的关系下处理和解决好班级管理中学生的问题行为。
三、新时期班主任班级管理的优化策略
面对新时期班主任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可从以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前提、以健康发展的重要目标为核心、以家校共育的巨大合力为保障几方面来优化班主任班级管理。
(一)前提: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班级管理不只是班主任个人的任务要求,而是班主任和学生两个主体的共同任务。对班级各项事务的有效管理,离不开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班级的民主化管理、集体的向心力构建、学生的需求性表达,为班级管理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前提条件。
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首先,班主任要“简政放权”。班级管理中,离不开班主任主导作用的发挥,更离不开以学生为主体的班集体、非正式群体作用的发挥。班主任需要给予学生一定的信任,让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的事务当中。通过打造“精英团队”、建立班级问责制度、引导学生“参政议政”等方式,增强学生班级管理的主人翁意识,让学生在平等和谐的班级环境下学会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其次,班主任要“放管结合”。在2020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中,时任教育部长陈宝生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明确表示要“促发展、优管理”,这也是班主任班级管理的题中应有之义。班主任“把权力下放给学生”并不意味着对班级事务撒手不管,而是扮演好在班级管理中监督者、引导者、调控者的角色,保证班级管理有条不紊地进行。最后,班主任要“优化服务”。这主要是指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彰显人文关怀,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成长需求。例如,在日常生活管理时,班主任的一句贴心关怀、一束赞许目光、一个鼓励微笑、一次真诚交流,都能在学生心中激起层层涟漪,拉近师生心与心的距离。班主任服务化的柔性管理,能使学生更自觉主动地参与到班级管理的事务中。
(二)核心:围绕健康发展的重要目标
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应始终围绕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目标,这不仅要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更要求促进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要加强源头管理,全方位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养,针对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关系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可能遇到的心理失衡问题和压力,需及早分类疏导”[12]。为着力改变“重学业轻心理”的错误价值取向,应着力构建班级管理的同向同行机制。
一方面,在主体要求上,讲求“同向”。不同主体间可能会因为立场的不同,而对学生的发展在方式上有不同的期望和要求,但是最终的目的和方向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共同的目标追求,需要班主任、学科教师、家长等多主体同向构建班级管理的新模式。多方主体应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特质,尊重学生在课后服务中的自主选择,凝聚共识、形成合力,促进学生个性化、差异化的发展需求。另一方面,在發展要素上,讲求“同行”。树立科学的育人理念,不仅应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而且应关照学生在身心上的和谐发展。“减负”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突破了“重学业”的单一教育诉求,为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切实的实施路径。学生在课后服务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实现德智体美劳多方面的协同发展。同时,学生自主选择的缤纷成长路径不仅满足了其多样化的成长需求,也在实践活动中释放了学业压力,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构建班级管理的同向同行机制,不仅能为学生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而且能够有效提升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水平和实效性。
(三)保障:形成家校共育的巨大合力
为防止“5+2=0”甚至“5+2<0”现象的产生,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不仅要重视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还应关注学生在家庭当中的行为表现。这就需要班主任与家庭之间建立相互尊重、信任、平等的家师关系,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多主体的管理。
通过树立家师共同体意识,助推家师共育巨大合力的形成。第一,家师之间应树立共建意识。良好家师关系的构建只依赖某一方的努力是很难达成的,这需要双方在相互尊重、信任、平等的基础上开展交流对话。双方不能以任何原因凌驾于另一方之上,而是应该对彼此的见解、诉求和看法认真倾听、相互理解,将对话建立在友爱的基础上。例如,对于学生的违纪、言行失范和班主任的合法惩戒,家长不能因“蛮横的宠溺”而与班主任的管理“反其道而行之”,班主任也不能因家长的行为举止而心存芥蒂,而是应该在友爱的基础上双向交流、沟通和理解。第二,家师之间应树立共担意识。家师双方虽然立场不同,但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需要注意的是,班级管理并非班主任一人的任务要求,也需要家长的参与,共同承担对学生生活、学习、思想的培育。这就需要班主任做好家长的动员工作,向家长阐明家庭对班级管理的重要性、对学生成长的价值性,引导家长主动、自觉、自愿参与到班级管理的工作当中。第三,家师之间应树立共享意识。共享,实际上就是对学生状况、班级管理内容的共享。通过双方平等友爱的交流和对话,能全面了解学生在不同场所的表现和状态,同时,在信息共享过程中,班主任也能够了解到家长对学生的期待和要求,避免一些原本因立场差异的利益诉求不同而带来的矛盾冲突,从而促进良好家师关系的共建。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09(29):15-16.
[2][4]陈红燕.班级管理研究述评[J].教学与管理,2004(31):25-28.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标准:班级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3.
[5]卢颖.教师惩戒权力缺失问题研究:一个案例的思考[J].教育观察,2019,8(29):27-29.
[6]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0-07-29)[2021-10-08].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7]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J].教育发展研究,2020,40(20):78.
[8]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下)[M].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264.
[9][10]姬甜甜,孙丽萍.合作中的困扰:教师视角下家师关系的现实困境及超越——基于对北京市80位小学教师的访谈分析[J].当代教育论坛,2021(5):101-108.
[11]章雨恬,蔡亞平.家校冲突的理性审视和解决策略[J].教育导刊,2019(8):56-60.
[12]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EB/OL].(2021-07-07)[2021-10-08].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1-07/24/content_5627089.htm.
责任编辑︱李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