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刑事诉讼法学课程质量提升路径研究

2021-11-24温云云

法制博览 2021年15期
关键词:刑事诉讼法笔者考核

温云云

(1.苏州大学文正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0;2.北京盈科(苏州)盈科律师事务所,江苏 苏州 215000)

一、刑事诉讼法学之定位及教学现状

2018年8月22日,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掀起治理整顿高校本科课程教学的序幕,它是在近年来高校办学规模的快速扩张、教学质量严重下滑的背景下,对大学教学质量提出的新要求。高校课程教学作为大学生最重要的受教育途径,是培养社会需要型人才最重要的方式。

而作为法学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刑事诉讼法学的课程质量,会直接影响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也会直接决定新时代对法律人才的需求。刑事诉讼法学的课程是本科法学教学中很重要的微单元,目前各个高校都普遍重视这一课程的质量建设,具体而言精品课程建设、重点课程建设、案例教学改革等系列举措不断,并取得一定成效,但是总体上课程质量并未完全达到其应有的质量,存在重形式轻内容、重理论轻实践的现状,导致学生兴趣度降低,毕业的时候无法达到工作岗位要求[1]。

二、刑事诉讼法学教学困境之成因分析

刑事诉讼法是一门非常复杂的学科,之所以存在上述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涉及的法律法规非常的多且经常修订。刑事诉讼法中首先必须要熟悉及教授学生的最重要的四部法规:1979年制定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在1996年、2012年、2018年经历了三次大修;1998年施行的《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在2007年、2013年、2020年被重新修订施行;1997年颁布的《人民检察院办理刑事案件规则》在1998年、2012年、2019年也经历了三次修订施行。最高人民法院于1998年9月发布了《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在2012年、2021年也都经历了修订。

(二)刑事诉讼法的内容较多,体系杂乱。首先,涉及了刑诉法的基本理论,例如原则、原理等;其次,还会涉及五大制度,具体包括管辖、回避、辩护、证据、强制措施;同时,还会涉及五大基本流程——立案、侦查、审查起诉、审理、执行;最后,还包含了一些特殊的程序,包括专门针对未成年人的刑事诉讼程序、公诉案件的和解、被告人的缺席判决程序、违法所得没收程序、强制医疗程序等。

(三)对于实体法的依赖较强。刑事诉讼法作为程序法,其学习还须串联到刑事实体的基础知识,一定程度上依赖刑事实体法的教学。

综上所述,基于以上三个原因,刑事诉讼法的教学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教学要求,也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三、刑事诉讼法学的教学改革模式

针对上文的分析,笔者认为刑事诉讼法课程质量的提升必须要综合进行考量,在统一整体思路的前提下进行创新,在创新课程形式的基础上注重课程质量的提升,在注重理论及法律法规的学习下重视与实践相结合,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理论水平及实践应用能力[2]。具体而言,刑事诉讼法的教学改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汇编法律法规进行体系化教学

刑事诉讼法针对不同的主体、不同的制度都出台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如何梳理这众多且一直在变化的法律法规,是为人师者不得不考虑的问题。笔者建议从事教学的老师一定不能照本宣科,局限在指定的教材上,因为指定教材的汇编逻辑不一定是最适合学生的,并且,很多时候新法已经更改,但是教材还未及时改变,如果老师照本宣科则会传授出错误的知识点。所以,教师一定要凌驾于教材之上,并且自己按照知识篇章对所有的法律法规进行汇编,告诉学生我们的刑诉法到底规定了什么,为什么作这样的规定以及域外国家及地区的理论和实践操作是如何。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并且有的放矢地引领学生的思维。

(二)推行案例化教学,激发学生思考能力

在笔者听取众多教师的授课及交流的过程中,很多老师反映,课堂氛围不是很好,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导致自己的教学兴趣也随之下降。笔者觉得,刑事诉讼法作为一门程序法,一定不能单纯地讲授法条及原理,必须结合实践的热点案例进行带入式的教学,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感受实践案例的操作流程。例如,在讲授强制措施的时候,我们先告诉学生法定的强制措施的手段有五种,包括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逮捕,而这五种强制措施的区别就不能让考生自己想象去理解,我们可以引进“某地杀妻案”,鉴于此案中犯罪嫌疑人的人身危险性极强,公安机关先拘留了犯罪嫌疑人,而后报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并且检察院迅速地决定逮捕犯罪嫌疑人。通过此案让学生了解到,拘留是一种临时的应急手段,而逮捕则是一种长期的稳定的羁押手段。这两种手段都是将人关在看守所,但是拘留时间短,逮捕时间长,所以拘留公安可以自行决定,而逮捕则只能由检察院决定[3]。此种规定设置背后主要是基于两个目的,第一,保障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防止犯罪嫌疑人干扰诉讼活动;第二,通过权力的配置,实现相互监督,防止权力的滥用,侵犯人权。

再审程序非常复杂,课程中可以引进“呼格吉勒图案”,以此带入具体知识点,包括再审的启动方式、具体的审理程序等。并且以课堂互动的方式让学生去思考,如何防止冤假错案的发生,保障人权,维护司法的公正,提升司法的公信力。

(三)推行过程化考核,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从以往的课堂效果来看,教与学出现了很大程度的分离。学生缺席课堂,上课时玩手机、聊天等现象时常发生。就其原因不难发现,主要是传统的考核是采取期末考试一刀切的方式,很多老师抱着一种完成工作的心态,在期末考试之前只需要给学生划一下重点就行,而学生抱着一种拿到学分、期末考试及格就皆大欢喜的心态。这使得课堂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流于形式。

笔者目前试点了两年的过程化考核,感触颇深,课堂氛围非常活泼,主动回答问题的学生非常多,学生真正地参与到了学习当中,并且问题意识非常强,基本每节课的课间都会有同学问问题,而问题的深度有时会让笔者都惊叹。所以笔者建议全面推行刑事诉讼法过程化考核,将考核融入每一节课堂中,具体而言,可以设置考核比例,例如,平时出勤占据百分之十;在不同的课堂中布置相应的作业,这些作业可以是口头的点名回答,也可以是以提交书面论文的方式进行作答,但是无论是口头的方式还是书面的方式,都必须是引导学生充分思考的基础上而作出的表述,平时的作业可占据百分之六十的考核比例;而期末考试主要考查上课讲授的内容,占比在百分之三十。采取多元化的考核模式,会让学生将精力真正地投入到每一节的课堂学习之中,而非是到期末通宵达旦地临时记忆。也只有如此才能培养出一个懂知识、会运用的合格法律人。

(四)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

除了课堂的学习以外,笔者觉得要让学生真正地爱上这门学科,培养出应用型的人才,课外活动也不能忽视。首先,可以组织学生旁听庭审,在学期即将结束的时候,组织学生走进法院,身临其境地旁听庭审活动,观察控诉方、辩护方、审判方的关系,对于他们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法律人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也可以提升他们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其次,可以在校内组织一些竞技类的比赛,例如模拟法庭、辩论赛,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全面结合,提升其法律技能[4]。

最后,可以组织他们参观律师事务所、参加具体的法律援助活动等等。在提升他们责任心的同时还能探寻其将来的角色定位,以便为社会输出能用、好用的法律人。如何教授好刑事诉讼法学这门课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学校、社会、教师、学生的共同努力,希望改革与发展永不停止,不断地优化教学的内容,真正地实现教与学的全面融合,培养出优秀的、自信的、有担当的法律人。

猜你喜欢

刑事诉讼法笔者考核
老师,别走……
我国古代法律文化对现代刑事诉讼法观的启示
内部考核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修正案方式:《刑事诉讼法》新修改的现实途径
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2015年年会综述
家庭年终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