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劳动理论视域中劳动教育路径探析
2021-11-24周勇西王永洪
周勇西 王永洪
(1.中共重庆市委党校党史教研部 重庆 400041;2.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00)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1],至此高校劳动教育引发了一阵热潮。在现有的研究中,从教育的角度出发解释劳动教育分析其意义和实践路径,但对劳动教育的理论渊源研究较为薄弱。因此,文章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角度出发,探求劳动教育的深厚理论渊源,寻找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
一、劳动教育
劳动,作为人类实践活动中独有的、最普遍的和最具代表性一种,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别。广义的劳动,是人类特有的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也是人类通过有目的的活动改造自然对象,并在这一活动中改造人自身的过程。在这里应当明确劳动教育中的劳动指的是广义而非狭义劳动。
“劳动教育是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活动。主要包括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2]劳动是前提和基础,教育是目的和结果,二者共同作用于学生。一方面,劳动是教育的载体,教育必须通过劳动这一现实的载体来表现出来,在劳动的过程中对学生的生理和心理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另一方面,学生在劳动教育中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和劳动习惯之后又能反过来促进劳动的发展。
劳动是第一步,是浅层的表象,重要的是劳动本身的价值及其蕴含的价值观念。单纯的劳动或教育都不是目的,为了劳动而劳动,为了教育而教育,就会陷入新的拜物教之中。通过劳动背后的精神和价值向学生施加影响,才是完整的劳动教育。
二、劳动教育的理论渊源
劳动作为人类的一个历史活动在人及社会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劳动的过程中促进了猿向人的转变、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形成、促进了人类财富的创造和积累。开展劳动教育必须重视劳动在整个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厚植其理论基础。
1.劳动塑造了人及人的本质
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开宗明义地提出了劳动与人之间的关系,即“劳动创造了人本身”[3],劳动对人的塑造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首先,劳动是维持人生命的基础。人类必须从外部世界获取生存和发展必需的物质资料,而这一过程离不开劳动的展开,劳动作为人与自然之间物质交换的中介,劳动的水平制约着人与外部世界物质交换的水平,制约着人的生存和发展水平。其次,劳动对人形体的塑造即从猿到人的转变。在语言和劳动二者共同的作用下猿脑逐渐开始转变为人脑,各种器官也逐渐成熟。劳动完成对人躯体的塑造,人类实现了由猿猴转向人这一过程中形体的变化。最后,劳动还确证了人的本质。“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人在的劳动过程中不可能是单独地进行,必然会与其他人交往从而形成多种多样的社会关系,如经济、夫妻、同学关系等,人们在这些关系网中不仅是生物意义上的人,更被深深地烙上了社会属性,人的本质在劳动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中得到确证。
2.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和分配基础
首先,从物质财富的创造方面来说,劳动作为财富的源泉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劳动作为人与外部世界的桥梁,人们需要通过劳动从自然界获取材料作为生产商品的基础,离开了劳动和自然界,人类无法进行任何生产活动;另一方面,马克思将劳动分为具体和抽象两个方面,具体劳动将材料原来的价值转移到商品中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则在原来的基础上产生一个新的价值。通过劳动自然界和人实现了融合创造出社会物质财富。其次,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同样离不开劳动。人类取得的所有精神文明成果既不是头脑中无中生有的奇思妙想,一切精神财富的创造都需要在人们在劳动实践中获取,然后在头脑中进行再创作,无论其表现形式多么地光怪陆离,本质内容是人们劳动的产物在头脑中的反映。离开了人,离开了人的劳动谈精神财富的创造,容易陷入唯心主义的泥淖。最后,财富由劳动创造,也应当由劳动来分配。按劳分配是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物质产品分配的重要思想。在生产资料公有制条件下,“劳动是决定个人消费资料分配的同一的、唯一的尺度,劳动者据此从社会领取与他向社会提供的劳动量成比例的一份消费品”[5]。财富的分配取决于财富的生产,人们参与什么样的劳动、怎样参与劳动、在生产过程中付出多少劳动力是分得社会财富的基础,不劳者占据大量社会财富的现象将得到解决,这对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意义,也是对资本主义剥削分配原则的彻底否定。
3.劳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最终价值追求就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劳动则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途径。一方面,劳动促进人生理功能全面成熟。劳动在人的进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实现了由猿到人的转变之后,劳动继续对人的身体进行改造,人的生理和心理结构在劳动中不断完善,劳动的能力即体力和脑力也不断成熟,这一切反过来作用于劳动,促进劳动的发展。另一方面,劳动促进人对外部必然性的突破。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不断掌握规律,打破外部世界对人的束缚走向自由王国的过程。劳动是克服外部阻碍的途径,人们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在劳动过程中由浅入深不断认识的过程。人类一切知识都是在长期的劳动过程中对于现象的抽象,经过理性思维的归纳演绎之后才成为我们走向自由的工具。离开劳动,实践停留在头脑中的想象只不过是在思想的范围内兜圈子,把握规律突破必然性的束缚,从而走向自由,必定是在劳动的过程中实现。最后,劳动促进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随着社会分工的精细化程度越来越深,人的体力和脑力开始分离,人们只从事一个方面的劳动甚至是某一劳动的过程的一个小环节,而导致了另一方面的萎缩,人逐渐丧失了完整的劳动能力,长久地被束缚在某一劳动部门阻碍了人的全面发展。“当一切专门发展一旦停止,个人对普遍性的要求以及全面发展的趋势就开始显露出来。”[6]因此,要不断提高人的全面劳动能力,实现人体力和脑力的回归和劳动天性的解放,以此来突破单一片面的分工对于人的劳动能力的破坏,促进人的全面的发展。
三、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
劳动教育的道德教育价值体现在劳动教育为大学生提供道德生长起点、道德体验过程及道德实践方式。大学生劳动教育与学校德育的融通路径有三:加强学生对劳动教育的认同;完善劳动教育保障机制;完善劳动教育评价机制。
1.加强学生对劳动教育的认同
认知和认同是实践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必须对大学生在思想上加以改造,加深其对劳动的认识和价值认同,让其自动参与到劳动中去。首先,就是要抓好课堂第一主阵地。发挥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阵地作用,在理论上解决什么是劳动、为什么要劳动的问题,让学生知道劳动对于国家、社会及个人的重大意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专业课应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加大实践课程在专业课中的比重,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外化知识,加深对劳动的认同。其次,构建尊重劳动的校园文化。在寝室、食堂、教室等学生经常出没和聚集的地方加强宣传教育,通过横幅、标语、名人故事等加强劳动文化对学生的影响;抓住五一劳动节、“学雷锋日”等纪念日开展大型的文艺活动,采用不同的形式展现劳动的崇高和伟大;利用现代新媒体和自媒体的宣传作用,通过网络平台加强对劳动教育的宣传。最后,发挥榜样的影响作用。一是同辈群体的影响,在学生群体中树立起劳动榜样,通过榜样同学日常的生活中对学生施加影响,让学生形成劳动就在身边,人人可当劳动榜样的意识;二是邀请劳动模范、劳动标兵到学校做报告,通过劳动模范鲜活的事迹感染学生,在潜移默化的文化氛围中深化学生对劳动的认知认同。
2.完善劳动教育保障机制
对学生开展劳动教育,要建立完善的劳动保障机制,以保证劳动教育正常、安全开展。首先,建立劳动平台保障机制,确保学生劳动的渠道和场所。一是建立校内劳动平台主阵地。大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学校里,学校开展的各种劳动活动是学生参与劳动的主要渠道。因此,要开辟足够多的劳动活动以确保学生有充足的劳动量,建立起长效的制度,确保劳动教育长期坚持下去。二是要积极开辟校外劳动平台,对接与学生专业相适应的公司、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基地,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下开展劳动,同时还可以利用寒暑假安排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志愿活动,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服务意识,提高其解决问题和团队协作劳动的能力。其次,要建立劳动教育资金保障机制。开展活动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充足的资金对高校劳动教育的顺利开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是要确保学生参加劳动有专业的工具设备,二是对于某些专业性较强的工作,要聘请专业人员对学生进行指导。最后,建立劳动教育安全保障机制。一是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安排与其能力相匹配的劳动实践,避免因能力不足导致其身体或心理受挫而丧失对劳动的信心;二是要组建专门的组织和队伍,排查学生劳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同时应对劳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意外情况,保障劳动教育安全开展。
3.完善劳动教育评价机制
长期以来,我国都是以分数为标准对学生进行评价,唯分数论导致学生其他方面的才能往往被忽略。劳动教育作为“五育”之一同知识的教育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应当建立专门的劳动教育评价机制对学生进行劳动考核,以评促劳。首先,建立常态化的评价体系。在平时的劳动教育中要及时对学生的劳动做出合理的评价,对其在劳动过程中好的方面提出表扬,不足的方面及时改进,根据其实际情况做出奖励和惩罚。在学期末结合教学育人目标对学生综合考查,并将结果纳入学生档案,作为评判其学业、评优评奖和最终毕业的依据之一。其次,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劳动的评价不应只取决于老师,应该把决定权交给学生,通过学生的自评和同辈的评价了解学生在劳动教育中的获得感和体验感,培养学生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意识,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劳动的主动性、积极性,也能进一步推动劳动教育。最后,建立量化评价体系。一是对学生的劳动知识考察加以量化,二是对学生参加劳动的次数、类型、时间和任务的完成度量化处理,形成一个较为客观的劳动数据评价表。通过数据、老师评价和学生间的评价作为考查学生劳动教育成果的综合意见,并将评价结果与评优评奖等学生的切身利益挂钩,以此推动劳动教育的开展。
四、结语
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对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对高校在育人方面提出了挑战,高校需要高度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断创新劳动教育方式,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