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央企业应收账款管理问题及对策探讨

2021-11-24

经营者 2021年7期
关键词:坏账账款管理

(上海金自天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上海 201900)

目前,随着对中央企业应收账款考核的力度不断加大,越来越多的中央企业开始重视应收账款的管理。应收账款管理不善将直接造成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导致净利润下降,因为客户的偿还风险增加,企业会计提大额信用减值损失;另一方面,导致现金流下降,因为企业疏于对应收账款的催收,所以回款减少,如果一味拖欠,还会引发诉讼风险。因此企业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对中央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有针对性地探讨对策,希望可以达到压控目标、提高整体经济价值。

一、中央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必要性

应收账款指的是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时,应向客户收取的款项和代垫的运杂费等,是企业在信用销售过程中产生的,是企业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为了扩大经营规模,提高市场竞争力,以获取更高的收益水平,而采用赊销的经营模式,从而产生较大的应收账款。然而,过大的应收账款必然带来成本和风险。首先应收账款的增加将占用大量资金,使企业无法投资更多的项目,增加企业的机会成本和资金占用成本。其次,随着应收账款账龄的增加,发生坏账损失的风险急剧增大,当问题应收账款密集出现时,可能引发资金链断裂,使企业受损,导致国有资产流失,企业生存面临威胁。因此,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对中央企业的影响不容小觑。

近年来,中央企业发生应收账款坏账损失的情况逐年增加,损失金额也有不断扩大的趋势,究其原因,从企业内控管理上看,企业在日常经营中忽视了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工作,对利润的追求掩盖了应收账款坏账损失的风险,部门职责不明确,法律意识薄弱,清欠抓手缺失,这都会造成应收账款坏账损失。因此,中央企业对应收账款的管理是非常重要和紧迫的任务。企业要想真正减少应收账款,就必须细分到具体的责任人,按时间按目标进行催收。

二、中央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对应收账款管理的重视程度不高

随着市场竞争激烈程度的不断提高,企业为了追求营收和利润,通过赊销的方式快速扩张规模,完成既定的销售目标,为了提高利润水平,延长应收账款账期,缺少对应收账款的管理,使得应收账款周转较慢,应收款项过快增长,企业应收账款坏账损失的潜在风险加剧。同时,参考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考核办法,新签合同、新签毛利、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指标考核占比较大,而对应收账款的考核占比则相对较小,考核引导存在偏差,导致企业管理层盲目追求眼前利益,缺乏对应收账款管理的重视。

(二)应收账款风险防范意识薄弱

很多销售人员在签订合同时,往往没有对客户进行信用调查,缺少对客户的偿债能力、经营状况等的分析评价,或者虽然进行了信用评价,但是合同约定回款方式较差、合同回款无保障措施。而且合同评审过程流于形式,使得在合同执行过程中,应收账款积累增加,坏账风险逐渐加大。有些企业在应收账款催收过程中,由于担心得罪客户而延长收款期限,甚至牺牲利润,接受对方变更回款方式,有些企业没有尽早使用法律手段,错失诉讼良机。由于法律意识薄弱,对于有些欠款仅通过电话等形式进行催收,未留下书面的纸质盖章材料,比如对账单、询证函、邮件往来等记录,导致在行使法律手段的过程中没有相关证据材料支撑,无法对应收账款进行有效保护,造成坏账损失。

(三)应收账款管理体系不健全

有些企业虽然意识到了应收账款管理在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但在实际执行中不能顺利开展,这主要是因为企业缺少健全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缺少应收账款管理的有效内控机制,缺少专门的管理部门,对此项工作的管理职责划分不明确,分工不合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互相扯皮、相互推诿的情况,直接导致应收账款催收无人肯干,出现问题时也无法准确界定责任,使应收账款管理流于形式。此外,企业对应收账款的核算也存在核算不精确、逾期无法准确取得的情况,应收账款清算核查缺位,有些企业甚至无法明确应收账款的具体数额。

(四)缺少应收款项催收的奖惩机制

企业为了调动市场人员的积极性,考核时往往把个人绩效奖金与市场人员新签合同和新签毛利直接挂钩,而市场人员为了完成既定指标,采用赊销的方式销售商品,这会导致企业应收账款大幅度增加,应收账款增幅甚至高于销售收入增长率。企业未采取有效的处罚措施,导致应收账款坏账发生。对于该部分应收账款,企业虽然要求有关部门和人员负责催收,但未落实具有实质性的奖励措施,使有关部门和人员缺少对应收账款收回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形成坏账,给企业经营带来沉重的负担,使企业经营现金流和净利润下降。

三、中央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措施

(一)提高对应收账款管理的重视程度

企业应以长远发展为目标,不盲目追求短期利润,在绩效考核中应加大对应收账款的考核力度,提高应收账款的考核占比,例如把应收账款净值、应收账款周转率、应收账款增幅占比等纳入考核指标,通过缓发市场人员奖金等措施,引导企业管理层、市场人员提高对应收账款管理的重视程度,控制应收账款规模,减少坏账损失风险的发生。企业应针对应收账款按期制定清欠目标,把清欠目标按项目、按客户分解到具体责任人,把应收账款催收放到日常工作中,实时跟踪,定时总结。同时财务人员要经常向企业管理层和员工普及财务知识,让他们了解应收账款出现的原因,清楚应收账款会计提坏账损失,从而影响利润。

(二)增强应收账款风险防范意识

企业内部要建立客户信用评价体系,对客户进行事前评估,包括企业信用、经营情况、资金状况、法律诉讼等。市场人员在签订合同之前,应充分全面了解客户的偿债能力和资信情况,在合同条款中,要杜绝不合理回款方式及账期的情况,从源头规避合同风险。市场部门和财务部门要做好对合同的全流程实时跟踪,及时核对、确认应收账款金额,定期与客户核对收款情况并收回询证函、对账单等原始单据,发现付款延期时,应及时制定催款计划和措施,向企业管理层汇报,必要时停止合作并运用法律手段。法务部门要做好法律知识培训和咨询服务工作,引导全体员工增强防范风险的法律意识,避免由于自身的因素出现应收账无法收回的情况。平时要留下通话记录、对账单、催款函及其他重要文件,并加强对资料的整理与保存。

(三)建立健全应收账款管理体系

企业要根据实际经营情况建立应收账款管理的相关制度,明确应收账款,细分到具体责任人,明确各相关部门职责,制定管理的方式及流程,对应收账款形成、跟踪、催收、诉讼等方面提出制度要求,对坏账列损要有研究、决策和处罚,做到管理有依据、有支撑。对应收账款的增加及催收制定相应措施,如加强合同评审,杜绝不合理合同条款,增加应收款项收回的保障条款,定期召开清欠会议,制定回款指标,对应收账款进行逐笔分析并制定催收策略,把指标分解至各责任人,要把应收账款的收回情况作为付款的参考依据,保障资金的安全。财务部门要做好应收账款报表编制与分析工作,定期向企业管理层总结汇报并采取相应措施,从而提高应收账款的回款质量,降低企业损失。企业应建立项目责任制,对应收账款的催收不能因原始负责人的调动、调岗而改变。同时,企业管理层要亲力亲为,高层对接,督促应收账款的催收,相关负责人要对自己产生的应收账款负责,时刻紧盯回款进展。

(四)完善应收账款催收的考核奖惩机制

企业要根据自身特点、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制定应收账款激励政策,兼顾各项经营目标、合理谋划企业战略,从长远的角度对各项目指标进行绩效考核,实行全员清欠,对于对收回长期呆账、死账作出积极贡献的员工,给予较大金额的激励,从而激发员工催收应收账款的积极性,以切实有效的激励机制控制应收账款过快增长,推动应收账款的清收,提高企业资金周转效率。应收账款应按照项目、客户逐项落实责任人催收,收回情况与责任人、部门负责人绩效挂钩,同时,对没有进行前期评估就开展赊销业务、对应收账款超出规定控制的部门和员工,要给予警告和严惩,增强员工的责任意识。

四、结语

随着中央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的风险逐渐增加,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使命逐渐加重,企业必须关注自身的财务状况,保障企业资金安全,尤其要做好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应收账款管理工作。对于企业而言,资金是企业发展的蓄水池,企业的生存条件之一就是构建出完善高效的资金链,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只有减少应收账款,提高应收账款周转率,企业才能从市场经营中获得稳定的资金来源,拥有生存和发展的动力,不断对产品和服务进行创新。目前企业在应收账款管理工作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只有真正把措施落实落细,把应收账款管理工作放在企业日常管理的重要位置,才能实现持续健康长远发展。

猜你喜欢

坏账账款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中小企业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管控
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应对民企应收账款上升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扒一扒 P2P坏账率五大猫腻
应收账款周转率公式运用过程出现的问题及改进探讨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西班牙考虑建“坏账银行”
管理的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