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襄阳文化融入地方少儿美术课程研究

2021-11-24

现代交际 2021年13期
关键词:襄阳课程体系美术

吴 璇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 湖北 襄阳 441000 )

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的持续推进,少儿艺术素质教育逐渐得到各参与主体的高度重视,《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了要建立少儿艺术素质制度,从而促进区域幼儿艺术教育的高质量发展。美术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愈发受到重视,在新课程标准科学指引下,诸多区域开始在少儿美术教学中融入本地的传统民族文化、地方文化资源,从而体现美术教学的地域性。

一、襄阳文化简介

近年来,湖北省委、省政府系统提出了“四个襄阳”的战略布局,重点凸显了“襄阳文化”的重要地位。本研究所指的襄阳文化是指本地的民间工艺品、特色建筑文化、特色戏曲文化、传统民俗文化和独具一格的自然环境等,襄阳文化与少儿美术教育深度融合,势必为美术教学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既能够展现襄阳悠久的历史文化沉淀和内在价值,又可以让少儿们从小耳濡目染地感受襄阳文化的博大精深,帮助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伴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会深刻认识到传承、弘扬和保护襄阳文化的重要性。[1]为此,本文以襄阳文化的优势性为切入点,结合实际,重点探讨襄阳文化融入本地区少儿美术教育的价值意义和意愿途径,从而为襄阳地区的少儿美术课程形式与内容提供一种新的创新思路,旨在建立一种适应当地文化教育特色的少儿美术教育理念和模式。

二、襄阳地区少儿美术课程现状分析

现阶段,襄阳地区的少儿美术教育形成主要分为校内和校外两种类型。

随着艺术课程不断更新改革,校内美术课程体系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毕竟教学和教学内容有限,尤其是缺失襄阳本地区美术资源,进而实践教学缺失地域性特色,课程内容与少儿日常行为、价值导向和思想意识无法有效衔接,使得学生在学习美术课程中会产生“陌生感”。校外少儿美术教育形式以美术培训机构为主,近年来,随着一些知名连锁店加盟,如“希望美术”“斯玛特教育”“番茄田”“杨梅红”等,少儿美术教育与本地美术文化资源渐行渐远,只是常规性开设了素描、国画、水彩画等课程,与襄阳文化美术资源无法有效融合。

襄阳是我国重要的文化名城,文化底蕴浓厚,但在实际调研过程中发现,本地区的少儿对于民间工艺品、特色建筑、戏曲文化、传统民俗文化、自然环境特色等本土文化认知不够,更无从谈起对襄阳文化的浓厚兴趣,这归根结底在于构建地方少儿美术课程体系过程中,并未对襄阳的文化资源充分挖掘、提炼、丰富和应用,对襄阳文化和少儿美术课程深度融合的重要性也缺乏认知,从而使襄阳地区少儿对本土文化的认知停留在表面。[2]

三、襄阳文化融入少儿美术课程的理论分析

本研究主要采取SWOT分析法,分为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遇(Opportunity)、威胁(Threat)。应用 SWOT分析法,可有效分析襄阳文化融入少儿美术课程的优势和劣势、机遇及威胁。

1.优势分析

现阶段,襄阳本土文化经过长期的历史沉淀,形成了以民间工艺品、特色建筑、戏曲、民俗、自然环境为体系的本土文化体系,在构建少儿美术课程体系过程中,可以全面丰富襄阳地区美术课程资源,为襄阳地区美术教育提供广阔的文化背景和创作素材,是本土美术课程的源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可操作性。

2.劣势分析

当前,受西方美术教育的冲击,襄阳地区部分学校更倾向于西方美术教育,未能从本质上将本土文化深度融合于课程体系。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鸽笼式”“困兽式”的教学模式长期存在,无法发挥少儿的主观能动性,在接受美术教育时未能与襄阳文化产生共享,更无法谈及通过创新美术作品展现襄阳文化。

3.机遇分析

新的美术课程标准指出,少儿美术教育和区域文化密切相关,少儿美术学习不能被视为一个单一的艺术实践,而应被视为一种文化的学习和传承。切实增强少儿与社会美术资源的接触面,在一种普遍的文化背景的教学中学习。

素质教育要求,注重少儿美术教育的专业性和实践性,还应重点聚焦民间文化融合。在此基础上,全面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并为传承、弘扬和保护传统文化打下坚实基础,让幼儿群体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之美和宝贵之处。鉴于此,襄阳文化的融入,为少儿美术课程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巨大发展空间和历史机遇。

4.威胁分析

笔者深知襄阳文化和少儿美术课程有机融合的重要性,在前期调研过程中,接触了诸多襄阳文化,不论是老河口木板年画、程河柳编、李庆山环保土漆制品、高学清葫芦烙画、襄阳的古城墙、服饰、道具、饮食、文化等,都是孩子们的绘画素材。同时也发现了部分艺术资源面临失传的窘境,如何借助少儿美术课程这一载体来传承、弘扬襄阳文化是当前研究的重点。要想从根本上解决瓶颈因素,必须从少儿抓起,做好基础,加强顶层设计,让少儿积极参与了解、学习襄阳文化,从某种程度上讲,也就承担了传承襄阳文化和扩散襄阳地方美术资源的重要角色。具体而言,就是将襄阳文化的浓厚底蕴融入少儿美术课程。

四、襄阳文化融入少儿美术课程的现实意义

1.有助于襄阳文化的挖掘

相关研究证明,在少儿美术教育中融入本土文化,一方面可拓展、延伸美术教学内容[3],让教师和少儿群体的生活实践进入教学全过程,从而使襄阳文化更襄阳化,让少儿美术课程更艺术化。同时,襄阳文化和少儿美术课程的深度融合,使学生群体从以往的被动式学习转型升级为主动式学习,从本质上激发少儿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这为襄阳文化的充分挖掘奠定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襄阳文化目前在本地的少儿美术课程教学中还未得到有效筛选应用,部分少儿群体不了解襄阳文化相关美术资源,比如襄阳的古城墙、服饰、道具、饮食、文化等。

现阶段,纵观全世界各地区均在重新审视、筛选、梳理和总结本地区的优秀文化资源,并进行一定程度的反思,这一反思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文化寻求和认同的过程。[4]具体而言,襄阳文化融入地方少儿美术课程能够增加本地区文化的理解和认知,有助于襄阳文化充分挖掘。

2.有助于少儿树立传承、发扬本土文化的意识观

现阶段,襄阳文化和少儿美术课程有效衔接,有助于少儿群体认知文化是不争的事实,从而帮助其树立传承、发扬本土文化的意识,少儿从幼儿时期就让潜移默化地感受襄阳文化的内在价值和独特魅力,进而影响其思想意识、行为导向,随着年龄增长,逐步承担起传承、传播及发展本土文化的重任。由于襄阳文化美术资源具有地域性、人文性等显著特征,教师可就地取材,结合实际,勇于创新,为幼儿群体提供适宜其生长的这片土地所蕴含的文化,少儿有了以往的知识经验作为基础,可以加深对周围事物的审美体验和感受,便于理解和接受,引起情感上的共鸣,激发对家乡和本土文化的热爱之情。

3.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综合性培养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一直是教育目标[5],将襄阳文化不断融入少儿美术课程教学全过程有助于达成这一目标。随着美术教育新课程标准改革的持续推进,家长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美术兴趣培养,美术培训机构得到广泛关注;因此,少儿美术教学质量直接关乎家长对美术教育的满意程度。具体而言,襄阳文化的融入,对于美术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有着显著的作用,既丰富了教学资源,也提升了美术技能,又能够学到襄阳文化。

五、襄阳文化融入地方少儿美术课程的方式探讨

艺术来源于生活,襄阳文化是本地人民在特定时间、特定生产、特定生活方式下所产生的本地文化,通过寻求襄阳文化和幼儿美术教育的切合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传承、弘扬和保护襄阳文化的责任与担当意识,帮助其认知襄阳文化的历史渊源,从而挖掘人文价值,这才是襄阳文化融入地方少儿美术课程真正的内涵。

1.构建系统的美术课程体系

襄阳文化资源具有很强的独特性和稳定性,是地方美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资源。如襄阳特色早餐——牛肉面、黄酒、大头菜;襄阳特色建筑——北街老城墙、米公祠、古隆中等风景名胜。让学生实地探访,感受老街古建筑群所展现出来的线条、韵律、色彩、构造、雕刻等方面的美感,让学生用速写、摄影等方法记录老街,开展先期的自主学习,作为后期上课创作的素材。可选择版画、皮影戏、剪纸、漳河古法造纸等形式,让孩子们感受有特色的技法和制作工艺,有难度的可选用教师示范、学生观看;相对容易的,也可以让学生参与。此外,对于精选的襄阳文化美术课程资源,需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智力发展及心理特点设置系统课程,设置以主题为线索的综合美术实践活动,分单元教学,步步深入,多角度、全方位去了解所选主题课程。

2.营造良好的襄阳文化艺术教育氛围

校内校外共同打造良好的本土文化艺术教育氛围这一措施至关重要。在重点区域,比如在中小学、幼儿园、培训机构的楼道、橱窗、围墙等可利用的空间上充分展示襄阳文化等素材,作为“生成教育”的资源。此外,教师可带幼儿群体走访本土民间艺人,走进襄阳美术馆,走进襄阳民俗馆,走进大街小巷、参观名胜古迹,体验本土风情。同时,加强顶层设计,举办襄阳本土文化相关美术展览或组织儿童绘画比赛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设立专项基金,调动起更多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获奖作品,可以进行巡展或对外交流,还可以由相关机构收藏,让优秀的襄阳文化在正确的方向上继承和发展,保证其健康和持续性。

六、结语

襄阳文化和地方少儿美术课程体系的深度融合、积极探索,让少儿群体从优秀的襄阳文化中获取精神财富,激发艺术审美、文化传承和探究文化知识的热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观察、思考、讨论、评析中接受襄阳文化潜移默化的熏陶。这种科学性、开放式、个性化的美术课程教学模式打破了以往美术教学局限,既能丰富教学内容与方法,也能让学生学习探索美、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

猜你喜欢

襄阳课程体系美术
襄阳市第七中学
襄阳销售打响春耕攻坚战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郭靖夫妇为什么没能守住襄阳
创意美术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坚持改革创新 强化履职尽责——襄阳市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