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本科院校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2021-11-24赵绍雄四川工业科技学院

现代经济信息 2021年13期
关键词:师资队伍财务会计应用型

赵绍雄 四川工业科技学院

一、理论概述

(一)财务会计

财务会计是一项经济管理活动,从企业创建初期直至消灭财务会计都将与之相伴。财务会计主要是通过对企业从始至终的资金运动过程进行系统的核算与监督过程,进而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保障。财务会计也是通过对企业资金运动进行整体把控,采用会计专业、科学、系统的方法来为企业经济利害关系方提供企业发展状况信息。财务会计对企业而言非常重要,财务部门是一个企业的核心部门,高效准确的会计核算和监督能提高企业的经济管理效率,对于企业健康发展和维护市场平稳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财务会计的信息反馈能有效的为社会提供经济发展状态信息,强化企业财务会计职能对规范企业行为,促进市场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促进社会稳定至关重要,也为国家宏观政策调控的制定与实施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支撑。

(二)管理会计

在我国,管理会计理论引入及发展相对较晚,为加快我国管理会计理论及体系建设,国家财政部于2014年发布《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以及2016年6月发布《管理会计基本指引》均为管理会计体系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契机。近年来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会计人才培养不断改革,从原有的重点关注的核算与监督职能,逐步趋向参与管理服务功能。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有一定的相识性,都通过专业、科学、系统的方法,对企业财务及经营状况进行分析,但管理会计更多侧重于企业在微观经济信息的收集、分析和报告,以此对企业经济业务的预测和决策分析,为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更多立足于企业决策者管理信息需求,最终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最大化,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管理会计从财务会计单纯的核算扩展到解析过去、控制现在、筹划未来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管理会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在前面提及到的财政部2014年所印发的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意见》中,较为系统性的对管理会计体系建设进行了阐述,为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提供了方向,指明了道路。应用型本科高校在管理会计人才培养上应充分领会意见精神,顺利完成会计人才转型工作,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财会人才。后续于2017年通过对《会计法》的修订,删掉了会计人员上岗证的规定,而对会计人员应具备从事会计工作所需要的基本技能和职业道德进行了规定,这使得会计人员的入门级考试不再进行,对会计人员就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在校财经类大学生就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为此各高校不得不逐渐转变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向管理会计人才方向进行发展。由于时间短,任务重,各高校管理会计人才培养存在一些问题。

(一)人才培养方案偏向于传统财务会计方向

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发展伴随着会计智能化快速发展,使得会计人才培养出现与实际用人单位需求脱节现状,在人才培养方案上,还存在偏向于传统财务会计上,虽然各高校均在人才培养方案上做了相应的调整,但真正在实际人才培养上更多还是注重财务会计人才培养,管理会计人才培养仅仅落实在方案上,人才培养方案与最终的课程体系匹配上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二)课程体系设置不完善

高校在设置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时候,很多时候依旧过多依附于传统财务核算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设置上未能体现行业发展前景,与实际用人单位需求联系不够紧密,出现了脱节现象。一些高校虽然对管理会计课程进行了开设,但也仅流于形式,未能更好地重视课程的开设重要程度。或者说即使开设了管理会计相关课程,但课程的重要程度依旧放在次要位置,如选修课形式进行。管理会计知识过于偏向理论教学,而缺乏系统的实践教学资料,呈现重理论轻实践,纸上谈兵的现象,学生对管理会计的学习仅仅停留在了解的状态,对学生就业非常不利。

(三)管理会计师资队伍缺乏

在师资队伍方面,管理会计在我国发展历程相对较短,师资队伍更多是传统财务会计体系下培养出来的,虽然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上均有丰富的经验,但在管理会计理论的讲授和实践课程的传授上还有一些欠缺。在教学资源上,教师需要经过长时间积累管理会计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和教学研讨才能更好地传授管理会计相关知识和观点。

(四)用人单位对管理会计认识不足

普通的应用型高校,在人才培养上虽然考虑了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的融入,目前,随着管理会计的推行,中大型企业已经在推行财务人员的管理会计方向培养,组织财务人员进行管理会计师相关资质取得。但应用型高校的本科学生就业的单位基本集中在中小型企业,作为处于正值发展上升期或者力争获取市场生存竞争地位的中小企业更多在乎的利润的大小和市场份额情况,而在管理会计人才没能更好地关注这一点,为此在管理会计人才培养上也不会投入更多。

三、加强应用型本科院校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的对策

应用型本科高校高校在人才培养上要能出口畅,才能更好的确保进口旺,意思就是应用型本科院校要确保有足够的生源,首先的确保学生能在几年以后找到称心的工作,才能有更多的学生选择你。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上能充分适应社会需求,满足用人单位需求和跟上行业发展的步伐,坚决不能让学生毕业就失业的现象出现,为此加强会计转型培养管理会计人才尤为重要。

(一)构建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方案

转变传统财会人才培养模式,注入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落实人才培养方案管理会计方向倾斜。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从人才培养目标上首先进行界定,除具备基本的思想政治素质目标外,在技能目标上体现出管理会计素质要求。应用型本科院校更需要突出应用型特色,在人才培养体系上,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举,实践教学更为突出的特点。理论教学上注重管理会计的基本技能,信息化技术的学习和数据处理的基本技能学习。在实践教学上需要注重校内外的实践训练。

(二)完善管理会计课程设置体系

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方案经过多方位研判后,更主要的是需要完善管理会计课程体系设置,其中包括理论课程体系建设和实践课程体系建设。理论课程体系设置上注意前导课程和后续课程的问题,注意理论知识的有效衔接,由于管理会计发展实践不长,在理论体系建设上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应用型本科高校在理论教材选取上需要充分与学情融合分析后确定。实践课程设置需要注意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由于目前校内实践体系及相应信息化技术发展滞后,还需要更多的学校投入才能确保校内的实践教学能顺利开展。校外管理会计实践教学上,更多需要进行产学融合,加强企业管理会计人才实训基地建设。

(三)强化培养管理会计师资队伍

在人才培养方案确定后,课程体系设置完成,后续就需要关注师资配备情况。目前很多高校在教师队伍上一定程度上是以传统的财务管理会计为主的,而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知识更多的是通过后续工作过程中获取,在实践环节未能更好的践行,在教学上以停留于理论教学为主,为此需要加强管理会计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的建设可以通过集中学习和自我提升形式进行,如集中学习,学校可以加大管理会计师资队伍资金投入,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外出学习交流机会或考察机会,让教师能更好的接触学科前言,只有“能走出去,才能带更好的回来”,也可以通过与管理会计教学体系完备高校进行对标学习,获取管理会计教学宝贵的实践与教学经验。在自我提升方面,可以建立教师自我提升激励机制,鼓励在职财会教师及时进行知识结构的更新,比如通过自学参加管理会计相关资格考试,也可以鼓励教师带队参加管理会计学科相关技能竞赛,起到“以赛促建、以赛促学”的效果。

(四)加强校企合作促就业

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最终还是要归结到企业人才的需求上,应用型本科高校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无论是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建设上都需要与用人单位需求相匹配,要摆脱学无所用的情况,加强校企合作,建立校企共育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第一时间掌握企业对管理会计人才的需求。当然,目前在社会上企业对管理会计的认知还有待提高,这需要多方面配合通过推进管理会计的发展。由于管理会计涉及工作存在一定的保密性,在企业方面会存在一些顾虑,而作为应用型本科高校,那么更多的是需要与企业有效的沟通,加强师生业务技能培训,可以让企业到高校来进行宣讲,与企业共同建立校内外实践基地。

四、结语

管理会计人才是未来会计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方向,加强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必须重点关注的问题,这需要高校从上至下提高认识,加大对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的各方面投入,同时与外部用人单位做好紧密联系,才能真正的为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服好务。未来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的路还很长,需要不断地努力探究,才能让财会人才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需求。

猜你喜欢

师资队伍财务会计应用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关于加强铁路职工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新形势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
完善医院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思考
财务会计风险管理研究
ERP在企业财务会计中的应用及价值探索
翻译硕士师资队伍建设的反思
师资队伍建设
地方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