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下沉的制度保障策略

2021-11-24商水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现代经济信息 2021年13期
关键词:公共服务机构基层

陆 于 商水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党的十八大后,社保公共服务列入服务型政府建设项目,强化社保公共服务职能,有利于缓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各级社保部门先后出台系列政策措施,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效率不断提升,基层社保公共服务快速发展。但各地基层公共服务发展参差不齐,如何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成为当前政府的重要课题。当前我国基层公共服务普遍存在服务水平提升滞后于制度建设,对基层公共服务重视不足等问题。近年来各地加强了基层社保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但现行体系按行政思维建立,群众满意度较低。研究社保公共服务下沉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一、社会保障公共服务概述

(一)社保公共服务的概念

社保公共服务是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为公民提供就业保障、基本医保等[1]。基层社保公共服务对象分为自然人与法人,企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等。基层社保公共服务内容包括社保服务、公共就业服务与劳动关系协调等。社保公共服务是我国政府部门履行职能的重要内容,对保障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二)社保公共服务体系

社保公共服务体系包括公共服务平台、制度与措施。公共服务平台是政府管理的重要部分,是人社部门保障政策落实的载体。县级以下社保公共服务平台作为基层服务平台,主要职责是向城乡居民提供各类社保政策咨询宣传、劳动力就失业登记、职业介绍、再就业服务,以及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等社保公共服务。基层社保公共服务水平可以从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等角度评定[2]。基层社保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涉及相应保障措施,主要是指为保障基层社保公共服务的顺利开展,提供的包括人员、机构经费等内容保障。

(三)社保公共服务建设发展

改革开放后社保事业得到长足发展,基层社保公共服务建设成为当前社保工作重点。基层公共服务在建立完善社保体系、切实解决民生问题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我国基层社保公共服务经历多年发展,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完善,社保部门通过实施公共政策,为公众生活参与社会经济文化等活动提供保障[3]。基层社保公共服务经历从无到有的变革,在促进社会就业、协调劳动关系等方面取得较好成绩,为推动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基层社保公共服务建设取得的成效体现在社保服务平台不断健全,公共服务制度不断完善。

二、社保公共服务下沉概述

(一)公共服务下沉的内涵

公共服务下沉是政府将公共服务载体置于基层,我国多地将社保公共服务下沉至行政村级。是基于政府管理向主动服务转变,传统政府管理提供服务往往被动地等待回应,随着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推进,主动服务成为服务部门新策略[4]。前瞻性公共服务要求服务部门下沉服务项目,及时了解和满足群众的服务需求。在集中化服务下,服务方式无法及时回应服务对象的特殊需求。

(二)社保公共服务下沉的意义

社保公共服务下沉是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决策,可以更好地服务公众,降低公共服务成本。目前社保公共服务下沉逐步实施,可以使社会公众便捷地获取个人所需的公共服务。社保公共服务下沉是我国政府服务职能转变的体现,传统被动型社保公共服务基于公众需求开展工作,目前服务型政府建设中,社保服务部门要了解公众诉求开展社保服务,使社保公共服务具有主动性,有效配置公共服务资源。公共服务下沉将公共服务项目实行分散化管理,有利于实现公共服务的标准化,使公共服务能满足群众的各种诉求。

(三)社保公共服务下沉的体现

社保公共服务下沉是公共服务体系的结构性变化,可以从公共服务职能、资源与责任下沉开始,系统完整地实现整体公共服务的下沉。公共服务下沉必须实行权、责、能同时下沉原则,基层公共服务中出现服务质量问题,公共服务机构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行政责任。基层公共服务机构要向上级机构负责,不应因权限增加出现违法违规情况;同时向服务对象服务,确保公共服务供给满足需求。随着服务精细化程度提高,包括软硬件设施等常规性资源及制度性资源,均要求更多的资源投入。

三、新时期社保公共服务下沉存在的问题

党的十八大后,国家高度重视基层社保公共服务建设,对新时期社保公共服务建设指导思想、平台建设、制度保障等方面做出部署安排。新时期社保公共服务建设要以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保障改善民生为重点,以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为目标导向。各地基层社保公共服务建设取得新的成效,但目前仍存在许多问题,制约社保公共服务能力水平的提升。

(一)基层社保公共服务建设投入不足

新时期社保公共服务建设出现许多新问题,当前基层社保公共服务存在工作平台建设不统一,工作人员队伍建设力量薄弱,工作经费较少,公共服务能力水平较低等问题。目前各地基层虽然建立起了社保服务机构,但在有的乡镇仅在社会事务部门挂牌社保服务中心,部分机构不健全。部分基层机构办公场所有限,办公设备不完善,接待群众基本设施等存在投入不足。人社部下发文件强化基层就业社保服务机构工作职责,处理举报投诉案件等,也加大了管理服务的成本,基层平台日常办公经费不能满足工作需要。

(二)社保公共服务工作队伍力量薄弱

基层社保公共服务缺乏科学化管理机制,公共服务队伍建设力量薄弱,表现为大多数社保工作人员兼职多种个岗位,社保工作人员流动性较大,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随着城乡统筹发展,社会工作内容增加,如低保户调查上报、邻里纠纷调节等,社区工作人员数量有限,基层社保人员既要承担社保工作,又要承担大量的社区工作。基层社保工作人员兼职现象突出,无法保障社保工作质量。基层社保工作人员文化程度较低,部分人员对新法规政策理解能力较差,工作人员年龄普遍较大,部分人员学习积极性较低,难以满足新时期社保公共服务要求。

(三)社保公共服务效能较低

由于基层社保公共服务下沉建设中,资源投入不足,管理机制不完善,导致公共服务效能较低。表现为部分基层社保工作人员主动服务意识不强,主动宣传法规政策意识不强,信息化服务水平较低。部分基层社保人员习惯被动等待来访群众咨询,由于未对社保相关法规政策进行宣传,导致部分群众不了解已出台的相关法规政策,增加了社保工作人员的后期工作。部分基层社保工作人员工作热情不够,表现为社保人员收集岗位信息被动,社保后续服务不能跟进,各种服务信息刷新频率较慢。

四、社保公共服务下沉制度保障策略

新时期社保服务下沉是服务型政府转变的必然要求,对提升政府公共服务水平,满足群众公共服务需求具有重要意义。当前社保公共服务下沉存在许多问题,基层社保公共服务下沉要从机构建设,优化公共服务体系,健全基层劳保服务监督考核机制等方面采取措施,提升社保公共服务效能。

(一)优化机构设置

首先各级社保就业服务提供机构要形成制度化职能分工,公共服务下沉需要界定机构职能领域。要明确每个服务项目受理权限,按经办权限分配服务机构等,明确不同服务机构承担的工作时限,如受理服务与最终审批由同一服务机构完成[5]。区级政府要重视基层劳保服务平台建设,社保部门要认真分析需求,统筹规划制定公共服务延伸点位,为社会公众提供便捷的服务。镇街政府要大力推进基层社保服务机构规范化建设。

(二)明确公共服务下沉激励机制

新形势下公共服务下沉要做好资源配置工作。要形成引导公共服务资源下沉激励机制,通过服务人员与机构利益的相容机制设计,建立良性互动关系;同时要形成持续性服务资源投入机制,保障基层公共服务不因资源问题而缩水。可以引入政府购买服务机制。上世纪80代美国学者艾文形成的360度绩效反馈评估方法,能真实客观对员工进行绩效考评,基层社保服务考核要借鉴该评估方法,从考核内容,考评管理等方面进行规范。

(三)完善社保公共服务下沉监管机制

公共服务下沉是复杂的工程,各项社保公共服务落实机构是基层社保服务机构,如何落实各项政策是工作重点。传统督查由系统内部人员组织开展,往往难以起到有效作用。要引入全新高效的督查措施,建立定期督查机制,通过群众满意度测评等多种方式,对基层社保服务机构规范化建设情况等督查。要加强公共服务下沉监管机制建设,公共服务下沉权力下放必须配以完善的监督,上级服务机构要建立常态化监督机制,重点监督经费支出审批等,保证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下沉的规范化管理。

五、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国普遍进行公共服务改革。服务型政府建设要提高基层劳保公共服务水平。本文研究社保公共服务下沉制度策略,对提高基层社保公共服务水平机构建设等进行探索,提出基层劳保工作机构垂直管理模式,360度绩效考核等,提升基层劳保公共服务水平。随着社会形势不断变化,基层劳保公共服务逐步向市场化发展。

猜你喜欢

公共服务机构基层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基层在线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仓股前2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