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财务管理目标及财务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研究

2021-11-24孙其苓西华大学

现代经济信息 2021年13期
关键词:实力指标体系办学

舒 心 李 娅 孙其苓 西华大学

目前,国家教育部门越来越重视高等教育,许多高校的发展规模逐渐扩大。而高校的发展需要大量资金支持,因而其财务管理工作十分重要。基于此,本文对高校财务管理目标和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进行了简要研究。

一、高校财务管理的目标分析

(一)实现最大化的办学实力

高校财务管理要将提升高校办学实力当成主要的目标,通过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使高校的财务管理更加规范,通过规范化的财务管理帮助高校完善基础设施、配置先进的教学设备、提高师资水平、开展科研项目,让高校在规范、科学、有效的财务管理工作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实力和教学水平。

(二)实现最大化的科研投资效益

科研水平和科研成果是高校教育实力和科研能力的体现,高校财务管理应当为科研工作提供充足的资金。财务管理人员应当重视高校科研投资的效益,对高校的各个科研项目进行评估,根据科研项目的重要程度、研发价值、可行性和合理性进行针对性投资,优化高校的财务资金配置和科研项目投资,保证高校科研项目能够在良好的环境条件下产生具有开创性的科研成果[1]。

(三)实现高校最大化价值

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应当为了高校的教学服务,高校最基础的任务和最根本的目标就是教育,高校在激烈的教育竞争环境下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才能最大程度实现高校教育的价值,所以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应将实现高校的最大化价值当成财务管理工作的目标,通过有效的财务管理加强高校的服务水平和教学水平。

(四)实现教育成才成本的合理化

高校财务管理应考虑人才培养和人才输送的成本,将高校教育成才成本的合理化当成财务管理的目标和主要任务,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成本进行正确的评估,对人才培养成本进行合理配置,在财务管理的作用下根据教育成才的标准科学配置人才培养成本,保证高校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人才。

二、高校财务管理目标的确定

(一)从高校财务管理外部环境确定

从高校财务管理外部环境方面来确定财务管理目标,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外部法律环境,当前我国教育工作备受重视,尤其是高等教育方面国家更是关注,在高校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其需要的资金规模也在逐渐增大,这使得仅靠国家财政拨款资金已经不能够满足高校的发展需求,因而国家政策开始鼓励高校财务部门增加融资渠道,通过自身实力向外界进行筹资,用于教育发展,国家对于高校筹资方面给予了一定的法律支持,使得高校发展具有了较强的自主性,很多高等教育增加了社会主体的参与,校企合作模式越来越多,教育经费的来源变得越来越丰富,这也对高校财务管理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另一方面是社会阶段环境,当前的社会经济市场格局发生了较大改变,这也导致高校的财务管理方式发生改变,财务管理方式变得越来越多元化,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也具有了自主性,财务管理的内容变得越来越丰富。

(二)从高校财务管理内部环境确定

从高校财务管理的内部环境来看,其内部环境的变化也导致财务管理目标重新确定。一方面是各大高校实施扩招政策,在国家的号召下,近些年许多高校都开始进行扩招,高校的办学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学生数量的增加使得许多基础教学设施和师资都必须进一步扩充,而这些内容都需要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支持,通过财务管理来合理使用融资经费,确保教学活动合理展开,保证教学质量达标。另一方面是高等教育逐渐向产业化方向发展,背负着推动社会发展责任的高校,因而很多高校按照市场导向要求,开始推行产业化的办学模式,以寻求新时期自身的发展,但这种模式同时带来了一些弊端,如对资源的浪费严重,还时常会使得高校出现资金短缺的情况,因而高校要进一步调整财务管理目标,运用财务管理工作的功能来克服这一办学模式的缺陷。

三、高校财务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意义

高校财务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意义总的来说有以下几点:(1)能够为高校编制教育发展规划提供重要依据,财务评价指标的设计能够完善高校财务评价机制,进而实现对教育效益的综合评价,其评价结果能够为高校的教育发展规划提供可靠建议,也能够指导高校的教育建设工作,同时还能够为高校预算资金提供数据基础,实现对资产的合理分配和管理;(2)能够为下一年的教育经费预算提供重要依据,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结果和相关数据参数能够进一步提高预算的准确性,确保预算经费的安排合理,同时对本年度的经费考察工作也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3)能够成为落实经费使用单位的责任依据,财务评价指标体系在一定程度上监督了高校经费的使用情况,对各项经费的使用成果进行考核,若考核不通过则需要追究责任,严防经费使用过程中出现不合规、不合理的情况;(4)能够进一步强化高校的财务管理功能,财务评价指标体系还能够将本校的财务管理与其他高校财务管理进行对比,进而完善本校财务管理工作的缺陷,强化功能。

四、高校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方式

合理、科学的财务评价指标体系是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有效开展的基础,而当前很多高校的财务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着不完善或不合理的问题,因而构建科学且健全的财务评价指标体系已经成为当前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以高校财务管理的目标为基础,对财务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设计,主要可以从以下几项内容来着手。

(一)科学设计财务运营评价指标

财务运营的评价指标是对高校财务管理运营的客观反映,科学合理地设计财务运用评价指标能够有效提高高校的财务运营质量和效率,促进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例如,高校财务管理人员可以对本校的资金投入情况与效益收入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进而对本校财务运营的效率和实际效益开展评价,通过分析资金投入与效益之间的比重可以了解并掌握学校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在财务管理体系中,反映财务运营状况的指标包括净资产的收入比率、投资收益比率以及投资支出比率,将这三项指标细化为二级指标,还包括科研服务投入比率、科研收入增长比率、仪器设备使用率、教育事业收入比率、对外投资收益率、校办企业增长利润率以及中总收益比率等,对这些运营评价指标进行细化设计,为了确保其客观反映财务管理运营情况,要保障其指标设置具有合理性[2]。

(二)科学设计财务发展潜力指标

财务发展潜力指标的定义是,能够反映扩大主体规模,增强主体实力潜在能力的指标,该潜在能力的实现是在主体具有基本生存能力的基础上。例如,对于高校来讲,财务发展潜力指标则是指高校本身承担财务风险的能力,扩大发展规模的能力等,其具体来讲就是指高校的财务风险偿还能力和承担能力,进一步体现出高校的未来财务发展能力,随着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进步,高校的发展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但与同期其他主体相比,高校的财务发展潜力指标也同时体现出高校的未来发展规模预测,判断出高校规模的发展水平,这主要是由于对高校财务管理工作而言,发展规模的扩大会进一步扩充学校的财务融资渠道,提高其融资能力,因而要想评价学校的发展潜力特征,就可直接设计科学的财务发展潜力指标,例如,通过分析高校的年度支出比重报告和资产负债表等内容,进而制定财务发展潜力指标,为判断高校发展情况提供依据。

(三)科学设计财务综合实力指标

对于高校财务管理机制来说,其财务综合实力指标则具体是指通过财务管理状况来反映出高校的发展能力和核心实力,也就是体现出高校的办学质量以及未来发展潜质。在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中,资产情况和负债情况都能够反映出高校的综合实力,例如,在设计高校的财务综合实力指标时,通过对财务管理工作资产和负债情况的分析来综合判断高校的潜在发展实力,同时还可以从侧面内容来分析其实力,例如,比方说办学的主要成果、科研水平以及办学的外部条件等等,其财务综合实力指标的设计可以为高校筹资能力或办学资金营运能力等,同时高校的财务水平也能够通过其办学水平来进行判断。通常情况下高校的主要经费来源有两种,分别是财政部门拨款以及外部企业投资,国家财政部门的拨款一般用于高校的科研工作以及教育工作中,少部分用于建设校园基础设施和环境;而外部企业投资的资金基本用于高校的后勤工作、校办产业运营以及一些基础的教学活动,或是设立高校教学奖学金等,在设计高校财务综合实力指标的过程中,也可通过分析学校使用资金的各项工作开展情况来判断其综合实力,进而设计合理的评价性指标[3]。

(四)高校非财务指标的设计

对于高校财务评价指标体系来说,不仅要包含完成的财务指标,还要运用一些非财务指标来健全体系,提高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的作用效果,非财务指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对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的一种补充,这样可以使得高校真实财务情况的分析角度更多。例如,从涉及到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内容方面来合理设计高校的非财务指标,比方说高校的科研方面,可设计科研服务能力指标、优秀科研人数指标、科研成果数量指标、科研成果质量指标以及国内外科研学术交流能力指标等;在教育方面,可设计师资数量指标、师生发表论文指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指标等,这些指标的社交能够进一步完善高校的财务评价指标体系,从侧面反映出高校的财务状况。

五、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高校财务管理目标主要包括实现最大化的办学实力、实现最大化的科研投资效益、实现高校最大化价值以及实现教育成才成本的合理化。由本文分析可知,对高校财务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设计,主要从财务运营评价指标、财务发展潜力指标、财务综合实力指标、非财务指标等四个方面来进行设计。

猜你喜欢

实力指标体系办学
软实力致胜
实力抢镜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当务之急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场上拼实力,场下拼表情,就这么拼了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中外合作办学大有学问可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