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强国背景下武术腾飞路径
2021-11-24张秋阳杨祥全
张秋阳 杨祥全
(天津体育学院体育文化学院 天津 301617)
武术是中华民族具有代表性、影响力和想象力的元素和符号,集中体现了中国人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承载着中国人世代积累起来应对环境的生命智慧。受疫情的影响,人们对自身生命健康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武术得以从一个防身自卫技术转变为保养生命的重要手段,而武术的价值也逐步被更多的人知晓。《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的持续推进与实施,为武术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以服务健康中国为主题、以文化传承助力民族复兴为重点、以构建新型武术产业市场为支柱、以助推武术国际化展现国家文化软实力为使命,实现武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充分发挥武术在体育强国的重要作用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应有贡献。
1 深度挖掘武术资源,服务全民健身战略
1.1 发挥各级武术协会职能,创办特色武术赛事
武术协会是推动武术运动发展,促进武术运动普及和技术水平提高,团结武术工作者和爱好者,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继承和发扬中华武术优秀文化遗产,倡导和普及群众性武术运动开展的群众性体育社会团体。武术协会分为中国武术协会、省武术协会、市武术协会、区武术协会4 个等级。发挥中国武术协会主体作用,协调各级武术协会履行职能,结合各地区自身情况创办特色武术赛事,颁发证书、奖杯,授予荣誉称号并录入中国武术运动员等级系统。如天津市武术协会“十四五”规划(2021—2025)指出,结合天津优秀传统文化,创办“津门武状元”(套路)系列赛与“津武英雄”(散打)系列赛,先由各区武术协会组织赛事进行角逐各项目前三名,后由天津市武术协会组织进行总决赛颁发证书、奖杯,并设立“武状元、一级武士、二级武士;少年武状元、一级武童、二级武童”等奖项称号,形成“市、区、街”三级竞赛体系。相较于传统竞赛模式,创办特色武术赛事更有利于丰富竞赛内容,为武术普及打下良好的基础。在中国武术协会的指导下,各级武术协会相互配合打造“省、市、区”三级竞赛体系,提升各地区武术赛事知名度,为武术发展打造新型模式。
1.2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丰富群众武术活动
众所周知,武术具备两个核心的价值。一个是技击性,是古人为能在社会动乱和残酷军事斗争中存活下来所必须具备的保存生命技能。另一个是健身性,是古人将武术与中医结合,通过肢体动作以此来达到强身健体和预防疾病的作用。由此可见,武术与人是一个矛盾统一体,武术由人所创造又反作用于人提供所需要保存生命与保养生命的效果。毋庸置疑,武术所被创造的本意就是为群众服务,而武术的效果也应该由群众来发表意见。因此,武术活动要以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要为出发点,通过不同的运动方式和表现形式组织丰富多彩的武术活动,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其中,并根据群众自身的情况,选择具有不同的功能功效与运动负荷的武术活动,不断提高武术健身的知晓度。广泛组织各区、各街道、各社区进行各类武术活动,营造浓郁的武术氛围,并由各辖区武术协会或相关单位举办武术赛事,通过赛事带动全民武术健身高潮。
1.3 定期组织武术志愿活动,提高武术健身意识
武术健身具有一定的技术性要求,武术健身运动的合理性对其健身功能的发挥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科学的武术健身指导十分重要[1]。因此,各级武术协会和各地区具备武术专业的高校积极组织武术健身志愿者参与活动,定期进入本地社区、学校、街道等活动场所进行培训教学,构建完善的武术健身志愿机制,以更好地发挥武术的健身价值,并营造一个良好的武术健身学习氛围。另外,进一步强化武术健身宣传,利用媒体、报纸、广告等方式加深大众对武术健身缓解疲劳、预防疾病、增强体质等作用的认知,从而增加大众对武术健身的兴趣,将被动健身转变为主动健身,并为大众树立“武术健身,每天锻炼一小时”新观念,成为大众每日生活的重要部分。
2 完善竞技武术发展模式,提升国家竞技体育综合实力
2.1 建立“校园、社会、国家”三位一体武术管理模式
政府支持是各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政策保障,任何行业的发展都是在国家政策体制的保障下进行的[2]。因此,完善国家武术运动员选材机制,坚持开放性管理。推进武术进校园并开展校园武术联赛制度,选拔校园武术优秀运动员进入各地区武术运动俱乐部参加市级联赛或市级锦标赛,由各俱乐部向国家武术运动管理部门推荐进入国家武术队训练并参加国际性比赛。形成“校园、社会、国家”三位一体金字塔模式,建立各级、各地公开性国家武术运动员选拔制度,充分发挥校园、社会等基层群众参与竞技体育的积极性。
2.2 改革竞技武术内涵,创建新型武术内容
近年来,国家在各项管理政策中明确了武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并在每年的竞技比赛、健身活动、海峡两岸交流、国际交往中都伴随着武术的身影。但是,现代竞技武术同体操一样,不断在追求高、难、美的道路上驰骋,各级武术比赛运动员在场地上蹦、跳、翻成为了当下评判技术水平高低的标准,而现代人对武术的印象更是套路表演,再也不是蕴含攻防技击的格斗技能。因此,对于竞技武术内容的改革是势在必行的,现代竞技武术必须要满足大众的需求,重拾武术攻防技击特色,将社会自发组织的传统武术比赛与现代竞技比赛相结合,重点突出中华民族应对自然环境所产生的生命智慧、生命技巧和生活修养,这样,既能提高国民身体素质,也能通过武术文化和武德弘扬,对于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3]。而这也是当下大众与学者对于竞技武术未来发展的新定位。
2.3 大力发展武术推广,构建网络武术竞赛平台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已经普及,据艾媒网发布的数据,2019年我国手机用户已经突破10亿。传播渠道作为传播的重要因素,决定了武术传播的速度和范围,影响着传播的内容和倾向性。在这一大趋势下,竞技武术需要抓住机遇,利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广泛性,促进武术快速传播,重塑武术知名度。同时,近几年由于相关媒体的炒作导致“武术大师”层出不穷,这不仅损害了武术网络环境,也歪曲了大众对武术的价值导向。因此,必须加快步伐组织相关部门构建网络武术竞赛平台,还武术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竞赛环境。
3 重构武术产业市场,提升国民健康消费
3.1 探索武术新型产业,增强武术品牌效应
近年来,欧美等国家的体育产业已经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而我国体育产业作为提高国民经济水平的新兴产业具有非常乐观的发展性和可塑性潜力。2019 年,《武术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5年)》指出“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的创新作用,大力培育武术产业新技术、新模式、新平台……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4]。随着供给侧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和健康中国战略的逐步实施,武术运动消费需求日益增长,武术运动发展的经济社会基础日渐成熟,武术产业迎来了重大发展机遇[5],不同行业之间融合互补发展的势头越来越盛。就武术产业而言,与其他产业结合共同开发新技术、研究新模式、创造新平台的方式是重中之重,对于武术产业的发展具有重大作用。例如,创办“武术+动漫”产业园区,通过将武术历史、动作编纂为中国风系列短视频、动画片等,或者设计动漫游戏并利用现代科技VR技术增强用户体验。这既可以作为当地特色旅游或网红打卡地点,也可以推动武术产业的发展,构建武术动漫品牌效应。另外,加强武术创意产品的开发,告别传统武术用品的单一性。通过设计开发与大众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结合的具有武术色彩的创意产品,如带有武术图案的文具盒、书包、服装、背包等特色产品,围绕“武术+生活”作为开发理念,不仅可以提高武术在大众的普及性,也对武术与其他产业相融合具有积极作用。
3.2 创新武术产业链,创办综合商业平台
现如今网络信息快速发展,不仅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时刻影响着人们的衣、食、住、行各方面的变化。因此,要着力打造武术产业信息化发展,促进传统武术产业转型,开发武术产业新模式。2020 年,《体育总局武术中心贯彻落实〈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实施方案》中提出:加快发展武术产业、提升武术产业能级[6]。而武术产业应以“互联网+武术”为重点研究项目,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机等新技术,构建“智慧武术”服务网络平台,实现武术赛事、武术商城、武术培训、武术动漫、武术历史、健身休闲等资源的科学整合[7]。同时,对武术运动群体进行大数据分析,有利于针对大众需求进行武术的推广和发展。鼓励武术俱乐部和武术运动组织群体入驻“智慧武术平台”,对各武术企业、武术组织、武术团体进行整合并为其推广线上、线下教学培训服务平台,提高武术产业消费水平。最后,完善“智慧武术”网络平台管理制度,成立审核检验和筛选检测部门,对武术进行低质量、虚假宣传、恶意诋毁的,给予惩罚,促进各武术组织、武术企业、武术俱乐部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3.3 推进武术产业多元融合,丰富武术服务供给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主导产业与重点发展产业不尽相同,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往往将对经济增长起决定作用的产业称为“主导产业”[8]。因此,武术要根据不同项目本体价值的不同来选择依附重点产业,以此来带动武术产业创新性发展。如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养生功法具有强身健体、延缓衰老的效果,可选择与医疗康复产业、人身保险产业、公共服务产业等进行融合发展。擒拿术、武术散打等具有实战对抗、逮捕罪犯的效果,可以与安保产业进行融合发展。深度挖掘武术的本体价值,推进武术产业与其他相关产业多元化融合,以此来带动武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另外,武术产业还可涉及酒店、超市、表演等行业领域。前提是必须具备一个品牌形象的引导力,但品牌自身是不具备任何意义的,它只是一个符号,正是因为武术商业对品牌进行推广、宣传,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公益事业,给品牌融入了各种各样的意义与文化,使消费者对品牌产生一种强烈的认同感。因此,在为武术创造多方面发展的同时,要注重为其品牌引导所创造的经济效益,只有这样,创办具有武术特色的餐厅、酒店、超市等相关行业才能取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4 推动武术文化发展,弘扬中华武术精神
4.1 推进武术进校园,大力开展武术教育
要建设真正的体育强国,就要在体育教育的领域里用心耕耘,充分发挥体育文化的和谐力与凝聚力,服务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目的,这正是建设体育强国的要义[9]。少年的教育代表着中国未来的强大,就如朗朗上口的“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弱,则中国弱”一般。武术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不仅具备明显的攻防技击性,同时还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武术进校园主要具备三层次作用。首先,以武育人,培养学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主义精神、“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和“舍己为人、顶天立地”的高尚道德品质。其次,以武练人,通过演练达到增强身体素质、提高注意力、促进血液循环等作用。最后,以武励人,通过武术磨炼和激励学生顽强拼搏、不惧困难、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因此,不仅要将武术融入校园,大力开展校园武术文化建设,还要创办校园武术社团、武术校队,将武术作为运动会比赛项目,为更多学生提供武术学习和比赛机会,从而使武术文化始终在校园内饱含力量。
4.2 挖掘本土武术文化,重激武术文化活力
纵观历史发展,我国拥有十分辽阔的疆域,高山大河将其分为若干个地域。在古代,由于交通不发达且战乱频繁,人们为保存生命创编了各种各样的拳种、器械等攻防技法,并在历史的长河中与自然环境、政治制度、文化特性融合在了一起。这也就造成了我国各地域都有着自己特点的武术文化。目前,全国武术发展缺乏一个统一、完整的练习和评价体系。各地区应按照“源流有序、拳理明晰、风格独特、自成体系”的标准进行本土武术挖掘,并将其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另外,本土武术与当地文化更加契合,更容易被当地人民所接受,从而使本土武术强身健体、修身养性的价值重焕活力,也让越来越多的人自觉传承武术优秀文化。
4.3 发挥武术载体作用,宣扬武术正能量内容
当前,在全面依法治国的背景下,提高武术文化建设是文化强国的需要,也是体育领域的首要任务[10]。武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始终在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下继承、创新与发展。尤其是受“儒、释、道”的影响最大,诸如入世进取,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武术强调将国家、民族的利益高于一切,并树立为国家、为民族不惜牺牲个人利益或生命的宗旨。习武者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忧患意识,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就是说习武者不仅要关心自己的衣食住行,还要关心各种家国天下之事,不管所处何种环境、地位,都会这么做,因为习武者始终把个人的习武行为与社会责任和义务联系在一起,他们对爱国主义的执着跟其身处的位置没有任何关系。因此,寻求武术与媒体共同合作,提高武术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设置原创宣扬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优质武术内容奖励等多种方式,助力个体用户、集体用户等精品内容生产,为媒体营造良好的武术传播环境;同时,增强武术内容的健身价值和文化价值,鼓励个体与集体主动以创新方式突破传统武术传播内容,逐步减少同质化内容;另外,要意识到武术不仅是肢体动作,还有武术中的兵器、历史武术名人故事等都是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如通过讲解“精忠报国”的岳飞,“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辛弃疾,一生抗倭,南北征战的戚继光和俞大猷,为抗击英国侵略军、血染沙场、坚守虎门炮台的关天培等名人历史与对武术的影响,既能宣扬爱国主义精神,又能了解古人对武术的见解与运用。通过这种趣味性的方法不仅吸引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群学习武术,还将武术提升至深度发展。
5 助推武术国际交流,展现国家文化软实力
5.1 利用现代影视传播,增强国外人民文化认可
众所周知,欧美电影在我国的发展深深地影响了几代人,许多年轻人将欧美电影中的那些漫威英雄当做自己的偶像,这是应该值得深思的问题。纵观武术历史,不乏许许多多的英雄人物,如义薄云天关羽、抗倭名将戚继光、精忠报国岳飞等,这些故事带着丰富的中国文化和武术元素。因此,将武术精彩的动作表演、丰富的文化内涵融入电影中,不仅是武术发展的一种形式,也是武术进入国际视野的重要途径,让更多的人了解武术、认识武术、学习武术。国际武术巨星李小龙,所拍摄的影视作品深受国内外观众的喜爱,并在欧美掀起了一阵武术热潮,所以武术国际化离不开影视传播的影响。
5.2 疫情后的世界影响,发挥武术文化主体作用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推进,体育作为一种无国界的人类共同语言,在增进国际交流与合作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11]。因此,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程的意见》指出,要支持中华医药、中华烹饪、中华武术等优秀传统文化代表性项目走出去。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融“儒、释、道”为一体,通过肢体上的演练与交流,表现出中华民族在应对生命特征上的智慧,即如何对待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2020 年,新冠疫情对世界人民造成了严重的伤害,这也让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面对如此机遇,武术应该在传播的过程中将“和谐生命”观念作为主体,发挥其独特的文化载体作用与价值。
5.3 加强武术理论研究,培养武术高等人才
西方国家喜欢用科学性来证明某一个事物,而武术想要打开国门走向世界,必须具备强大的理论支撑来进行文化交流,才可被国外大众所认可。截至目前,国内武术博士不过百位之余。而武术国际化发展的可持续性在极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有足够的国际化高端人才作保障,高质量人才的枯竭和断档必将延缓武术国际化的前进步伐[12]。因此,武术的发展需要全国各大体育院校、师范类院校等含有民族传统体育学学科的院校进行武术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这样才能真正将武术的精髓与蕴含的中华文化传播出去。首先,向国外招录武术学科的学员,在国内相关武术院校进行系统的理论和技术学习,学员毕业后在传播技术的同时,也会潜涵着武术中丰富的和谐理念,并将这种思想植根于受众者的思维中,为构建中国和平外交大国提供有效的支撑和良好的补充[13]。学员学成回国后,把系统的、专业的武术知识推广给更多的人。学习武术的国外毕业生基数越大,也就代表着武术的影响力就越高。其次,组织武术专业学者、专家、表演团队等进行访谈交流。在重大节日、晚会等进行巡回表演,现场教学等,让国外大众能够直观感受、切实体验武术,以此来增来武术影响力。最后,国内各大武术院校与国外院校寻求合作,由国外院校设置本科、硕士研究生、硕士博士生点位,双方院校共同培养,从校园来拓宽武术走向世界的道路,不仅能够提高国外青年练习武术的兴趣和目的,还能促进武术文化知识的推广,以此来推动武术国际化的进程。
6 结语
综上所述,首先疫情后的国内外充满着挑战与机遇,武术应尽快找到新时代发展定位,借助政策的实施为契机,增强武术协会、武术组织等相关部门职能,应本着服务群众的初心扩大武术社会服务功能,推动武术普及、传承武术文化、增强尚武精神、不忘历史教训,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其次,我国体育产业受疫情影响迎来了春天,而武术产业要适应当下时代的发展,以满足大众相关武术用品与需求为立足点,创新武术产业链、推动武术产业多元化融合,为早日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增加动力。最后,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提高,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国家要了解中国文化、学习中国文化,这为武术国际推广提供了机遇。但武术的发展形式必须推陈出新,才能够适应当下时代发展,促进武术国际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