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南北经济差异
2021-11-24姜思同
姜思同
中国人民银行长春中心支行,吉林 长春 130000
中国南北经济差异问题,受诸多因素影响,既有自然地理区域客观层面因素,也有国家政策人为主观层面因素,更有一定的历史发展的偶然性与必然性。因此,中国南北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是多层面、多方位、综合化的,要有效地协调解决好南北区域经济差异问题,必须客观全面地认识其经济差异性的多维现象,必须深入挖掘其经济差异性现象背后的根本原因,必须基于客观需求、立足发展,从多层面、多方位综合性地提出科学合理的可行性的对策建议。为此,将中国南北区域经济的差异性有机结合起来,协调发展,互相带动,协同共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合力贡献力量。
1 南北经济发展差异性的多维现象
1.1 宏观上南北方经济差距增大
在世界范围内,一个国家与地区的经济发展最为直观的表现就是GDP。从宏观层面来分析,中国南北区域的经济生产总值间的差距在逐年加大,且南部区域经济生产总值的增长率明显高于北部区域。自1978 年中国经济对外开放,历经43 载,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与建设取得了骄人的成就,南北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问题也由此产生,并且南北区域经济生产总值逐渐拉开差距。选取1997—2020 年这一时间段的经济发展情况来看,可以将其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差异产生初期的平稳阶段(1997—2002 年),这一时期,南北区域经济差距值相对较小也比较平稳;二是差异产生中期的提速阶段(2003—2006 年),该时间段,南北区域经济差距值逐年加大,且有大幅度加大的趋势;三是差异积累后期的质变加速度加大阶段(2007—2020 年),本时间段,南北区域经济差异达到了量积质变,两者间的差距值处于加速度加大差距的高速发展状态,出现了明显的南北区域经济发展分化现象。
1.2 微观上南北城市经济建设发展分化
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好坏可以从该地区中心城市的发展看出。从历年来国家主要中心城市地区生产总值排名中可知,南部区域主要中心城市经济建设发展较好,排名大多靠前,名次及数量明显领先于北部,且南北区域国家主要城市经济建设发展分化差距处于上升扩大趋势。《2019 年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报告》中排名前十的城市分别为:北京、上海、深圳、广州、重庆、南京、杭州、成都、宁波、天津,其中能够明显看出8个都在南方,数量上明显优于北部城市,整体排名上也高于北部。在经济活跃城市的综合排名,前十为:苏州、南通、烟台、无锡、东莞、绍兴、温州、潍坊、金华、珠海,南部城市也占8 位,数量及排名上也明显领先于北部城市。由此说明,从微观层面来看,南北区域主要中心城市经济建设发展差距明显分化,且差距有拉大加剧趋势。
1.3 公共预算收入上南北方差距增加
公共财政收入是地区稳定财力的重要保障,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可以客观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税收情况[1]。关于公共预算收入,南北区域差距比较明显,且这种差距也在逐年加剧。从近几年来国家统计局统计的相关数据中分析,我们得知:一是南部区域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本身呈逐年递增趋势,整体表现上比较稳健,表明了南部区域大多数城市财政收支状况较好;二是较北部区域的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南部区域的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明显高于北部区域,并且这种差距的数值在逐年加大,差距的加剧速度也在逐年加大。因此,单从地区经济发展之财政收支这一层面,现今依然形成了南强北弱的客观形式,且该现象有进一步加剧的发展趋势。此外,南北区域整体公共预算收入的差距也具体表现在其区域内主要城市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的诸多层面,诸如城市综合竞争力、招才引智竞争力、环境文明建设等方面,由一元到多元,从点到面,差异化也呈现出多维细化发展态势。
2 南北经济发展差异性的背后原因
南北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多维层面的差异性,导致多维差异的因素也必然是多维度、多层面的。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2.1 国家宏观经济结构
改革开放之前,南北经济结构差异不大,主要是以公有制经济为主,该时期南北经济发展相对稳定;改革开放初期,优先在南方区域试点实验经济改革政策,鼓励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活社会主义市场潜力与活力,同北方公有制经济相比,南方非公有制经济形式更具张力,规模更大,效应更好,由此产生的经济建设贡献力量更强。改革开放全面推行以后,南方区域经济结构借助原有改革试点优势进入又好又快高质量发展轨道,以明显优于北方的速度和质量一直处于领先地位,进一步拉大了南北经济差异,加剧了南北经济差距。这种差异性背后的支撑力量正是国家宏观经济结构的改革与调整,从宏观层面,以国家经济改革试点为抓手,促使了南北经济发展的差异性。从先富帮带后富的思路来分析,这种差异只是一种经济发展的手段,以此方式实现南北经济的协调发展,应科学统筹合理把控南北经济差距分化,促进国家经济的高质量全面发展。
2.2 国家经济开放战略
经济对外开放战略带动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地区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全面贯彻国家经济对外开放政策,有机结合地区客观优势细化方案,带动本地区经济的全面发展[2]。从国家经济开放战略视角来理解南北经济差异,有两个方面:一是国家经济开放战略对南方区域经济的扶持力度较北方更大,从政策施行试点实验、财政补贴资金支持、资本吸引人才等多方面均具有明显倾斜;二是南方区域主要城市在经济开放地方政策制度上创新明显强于北方,南方主要城市以更积极、敢作为、能作为、作好为的奋斗精神和能力进一步提升了自身区域的经济对外开放优势。举例来说,粤港澳大湾区、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试验积极探索,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为南方区域经济的开放进一步释放活力,为南方经济市场的扩容奠定基础,为南方区域经济贸易往来便捷化提速提质。
2.3 城市营商环境
就营商环境而言,南北主要城市营商环境的综合竞争力有着明显的差距,这也从根本上影响着南北区域经济的差异。南方区域主要城市的营商环境整体较好,营商市场比较活跃,对各大企业及资本吸引力比较强,形成了一个较好的营商环境良性循环;北方区域主要城市的营商环境有好有坏,整体营商环境发展不够协调,只有北京和天津两个直辖市可以同南方相比。一方面,南方区域主要城市借助改革优势对城市营商环境比较重视,对其建设投入的比较早,投入的力度比较大;另一方面,南方区域主要城市在营商环境政策支持层面比北方更为直接具体。例如,南京出台的《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政策新100 条》,在财产登记流程、建筑许可办理、知识产权保护、包容普惠创新等方面进行全国首创,通过“招拍挂”取得的出让用地首次登记1个工作日办结、在全市范围实现基于手机移动终端的不动产登记与水电气有线电视业务的线上联动办理服务、落实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政策等。
2.4 经济要素差异
影响南北经济差异的因素也有经济生产要素结构本身的差异。经过四十余年的经济改革发展,南北区域经济产业集聚形成了各自的特色。一方面,南方区域经济产业多为高新技术开发与研究相关的产业,对科技人才和金融资本有着较高的依赖性;北方区域经济产业多为商品贸易、食品加工、轻工业等,对劳动成本和厂区加工有着较高的依赖性。两者相比,南方区域经济产业更为高端,北方区域经济产业则偏向中低端。另一方面,南北经济要素之金融证券市场的活跃程度有着质的差异。目前,我国的证券交易市场—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都在南方区域,为南方区域经济的金融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市场基础及上下游相关产业,提供了大量丰富的就业岗位。因此,我国南北金融实力不平衡,南方强于北方,马太效应突出。
3 协调南北经济差异的对策建议
加强南北经济差异的协调发展,要基于南北经济发展的客观情况,以经济市场为导向,从南北经济差异问题的背后原因着手,有针对性地提出科学合理的对策建议。
3.1 进一步深化公有制经济改革,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进一步深化公有制经济改革,促进南北经济相互协调发展,从而带动全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深化公有制经济改革,既有利于推动南北区域经济的协同可持续化科学发展,也有利于加强南北区域经济的相互协调关系,实现缩小南北经济差距的整体经济发展目标。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强引导非公有制经济,提高其市场经济中的重要性,为私营企业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撑,吸引更多的私有资产融入市场;二是继续加大对外经济开放力度,推进公有制经济深化改革,采取先试点后推广的思路,因地制宜地搞活当地市场经济;三是完善经济产权制度,建立健全私有企业产权制度,协调南北区域经济互联互动,形成积极的相互协同关系。
3.2 进一步协同南北方经济一体发展
无论是我国的南北经济差异,还是东西部差距,都显露了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进一步加强南北区域经济协同,促进南北经济一体化协调发展,重在科学合理地缩小南北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关键要点在于科学统筹全面部署整体协调南北各区域的经济资源优势,加强优质经济资源的最优配置。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协同:一是加强南北区域各级政府间的有效合作,加强政策信息互通共享,加强合作;二是发挥国家中心城市的集聚、辐射作用,拉动周边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三是加强南北区域经济特色的互补作用,南北区域经济因地理位置、历史原因、政策因素等形成了各自的经济发展特色,应加强南北区域特色经济的整合发展,发挥互补作用。
3.3 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营商环境的重要性对一个地区或城市的经济发展与建设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进一步深化改革北方主要中心城市的营商环境,为各大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优质保障,为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引入丰富的资金流[3]。总的来说,就是加大北方城市的营商环境的整治力度,有效借鉴南方城市营商环境改革与创举中的有益经验,结合自身经济发展因素,科学创新,积极改善现有的营商环境。具体落实上要做到这几点:一是继续加大城市吸引人才政策,进一步放宽人才落户门槛,加强人才流入工作和生活相关方面的物质基础保障,切实解决好企业用人难、人才流失问题;二是继续加大行政管理负面清单改革力度,为企业发展减负,从税收优惠政策到企业发展融资全过程给予政策支持;三是探索“互联网+政府功能”模式,为企业发展提供更为便捷高效的行政许可与审批服务。四是进一步推动北方区域经济产业的科学技术创新引领效应,优化市场金融环境,探索各种企业贷款类型,公平公正对待所有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