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主权世界货币Libra 之思考

2021-11-24刘淑婧

海峡科技与产业 2021年2期
关键词:主权比特加密

刘淑婧

厦门大学法学院,福建 厦门 361001

1 Libra的性质界定——超主权加密数字货币

1.1 超主权货币

货币的法律属性一般是指各国依据其货币主权发行的,在发行国境内充当普遍的交易手段,由法定机构发行并依记账单位的基准对其定值的所有动产。货币主权包含着国家对内对外的各项经济职能,属于国家主权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依据货币主权发行的货币即为法币。

政府垄断货币发行的弊端较为明显,因此出现了“货币非国家化”的理论。在这一理论下,非主权货币率先得到实践,如比特币。全世界已经有多家非主权货币的交易平台,但由于其安全性差与价格波动大的弊端,使用范围仍然较小,无法与法币相提并论。超主权货币则是由权威的国际机构或多国政府共同发行,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可以合法流通,不隶属于任何主权国家的世界货币,“去中心化”的目标非常明确。超主权货币既着眼于货币的非国家化,又希望创造一种币值稳定的国际储备货币,从而克服主权信用货币作为储备货币的内在缺陷,推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

1.2 加密数字货币

数字货币是具有一定的货币特征,以数字形式表现的资产。根据数字货币是否利用密码学原理,可以分为密码货币和非密码货币,二者区别在于是否利用密码学原理保障了交易的安全性和控制新币的发行。密码货币的意义除了改变货币的外在形式外,同时在安全的条件下简化了交易流程,去除中心化架构中无关第三方的介入。比特币作为密码货币的一个典型实例,其设计思路正是如此。

比特币白皮书首次提到了区块链这一概念,但没有赋予其精确的定义。区块链是加密数字货币能够存在的核心技术,相比于互联网传输信息可更改的特性,区块链技术传输的数据则不可更改。上下区块是相连的,如果一个区块的数据发生变化,那么子区块的哈希值也将改变。但本质上,区块链虽然是一个信息技术领域的术语,通俗解释即为一个以密码学为支撑,用以存储信息或数据的共享数据库。

虽然Libra 的设计思想来自比特币,但它改进了比特币缺乏基础资产支撑且采用原教旨主义的工作量证明机制,采用了100%资产储备并使用了改良版的拜占庭容错共识机制,属于新型加密货币。在技术架构上,Libra 具有加密特征,架构在区块链上,可以运行智能合约,是可编程可交易的资产。从设计角度来说,Libra 起步于跨境支付,具有超主权货币功能,兼具金融服务功能。

2 超主权加密数字货币的相关实践

2.1 超主权货币的实践

英美两国在第二世界大战前后凭借优越的经济实力和领先的国际地位均提出了国际货币体系方案,即“凯恩斯方案”和“怀特方案”,两者的提出均为了扩大和稳定国际多边贸易和清算,隐含了超主权货币的思想。1944 年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使美元与黄金挂钩的国际货币体系建立起来,这使美国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空前强大。然而1960 年由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特里芬提出的“特里芬难题”揭示了美元实际所处的两难境地。为了解决“特里芬难题”及降低美元危机对全球金融稳定的影响,超主权货币又一次被广泛关注。

目前超主权货币最主要的两个实践是SDR 和欧元,但从其理论实际和发展实践来看,并不成功,下文将会从其经验中归纳部分超主权货币发展的困境。

2.1.1 SDR

SDR 在20 世纪60 年代被提出在本质上是为了缓和美元危机,使美元的主要国际储备货币地位得以巩固,并不属于专门性的超主权货币设计。

虽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于1974 年、1980年两次对SDR 进行改革。不仅取消了SDR 与黄金和美元的联系,而且对它重新定值并选择了当时世界商品和劳务出口平均值最大的五国货币组成新的货币篮子。这些变化可以理解为SDR 想要改变初衷,向超主权货币的方向发展,但结合现状来看,这一目标并未实现,SDR 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发挥的作用很有限。

SDR 未能被各国广泛接受和使用的原因何在?主要因为SDR 存在用途有限、分配不合理的问题。一方面,SDR 目前只能在官方机构中使用,不能用于非官方的跨境交易。以IMF 的信用支持为基础,在事实上属于成员国在IMF 的账面资产,本身并无内在价值,作为储备货币流通性不强,在国际社会的接受程度不高。另一方面,SDR 分配数量远远小于国际经济往来资金量,分配对象以少数发达国家为主,这使得广大的发展中国家难以获得SDR,出现了明显的数量少且分配不均的问题。同时,虽然SDR 有意改变发行初衷,但美元依然拥有作为主要储备资产的强势地位,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国际货币和储备资产,短期内这种情况不会改变,这成为SDR 转变为超主权货币的主要障碍。

2.1.2 欧元

欧元于1999 年正式投入流通使用,成为迄今为止真正被实践的超主权货币。单一货币政策使欧洲中央银行具有发行欧元的特权,避免成员国的干扰也杜绝了成员国央行政策之间的冲突,这一实践在近20 年来使欧元区的消费价格指数整体表现稳定,但2009 年爆发的欧债危机暴露出欧元存在的问题。

由于欧元区各国没有独立的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使得欧元区国家之间的经常账户失衡主要通过贸易渠道调整,因此,欧洲模式的经济失衡主要表现为发展较为平稳的表象下,欧元区内部不同国家之间的失衡。其主要表现为根据经济实力所划分的欧元区核心国家拥有经常账户盈余,而欧元区边缘国家持有经常账户赤字,边缘国家不仅从核心国家进口消费商品,而且需要从核心国家和欧元区之外的国家获得融资支持,形成了边缘国家对核心国家和区外国家之间的单向依赖。虽然核心国家与边缘国家之间采用不同的经济增长模式,但并不互补,二者缺乏共同的风险分担机制,一旦边缘国家无法获得来自他国的融资支持,将面临债务偿还和经济增长的双重困境。

调整国家之间经济失衡的另一方式即金融渠道的调整,要建立在不同货币之间的汇率差异上,由于欧元区国家使用了超主权货币,因此无法使用该方法。如果为了能够使用金融渠道使欧元区国家摆脱经济失衡的局面,首先要恢复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那么欧洲就将面临是否放弃一体化进程的抉择,之前为了走向统一所做的努力都将付诸东流。

2.2 加密数字货币:比特币

比特币作为加密数字货币的先行者,学界对其研究已经非常深入,因此比特币的利弊也较为明晰。比特币流通的益处主要集中在投资回报与交易便捷两方面。一方面,比特币的资产属性大于货币属性,在一段时间内深受投资界青睐,市场价格高速增长,许多人也热衷于通过比特币去获得较高收益;另一方面,比特币使用点对点支付方式,区别于传统商业银行的运营模式,同时使用密码学的复杂设计来确保交易过程每个环节的安全性。比特币的弊端也不容忽视,第一,比特币是不是货币的争论从未停歇。以传统货币拥有的3 个职能来考量,首先,比特币应用范围有限,作为交易媒介的作用并不大。其次,比特币价格的大幅波动变成其成为记账单元的主要阻碍。最后,在价值储存方面,比特币的波动性之大也早已超过了股票价格的波动。除了不满足以上3 个基本职能之外,比特币也缺少现代货币的其他特征,如无法存入银行获取利息,没有在贷款、信用卡等日常金融活动中被广泛接受和使用等。第二,比特币的监管难度很大。首先,对于比特币是不是货币的争论尚无定论,而对加密数字货币的认识和使用的专有名词是一国监管的起点,在监管实践中,对私营加密货币是否为金融工具每个国家各执己见,其性质也需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其次,由比特币自身特点衍生出来的问题很多,由于其交易没有像证券交易所那样建立健全的信息披露制度,可能会出现市场操纵的问题最终导致金融欺诈。比特币等数字加密货币具有匿名性、去中心化和全球性的特点,能够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跨境无障碍支付和交易,这些特征使得数字加密货币成为违法犯罪活动的最佳交易媒介[1]。

3 Libra超主权设想无法实现的原因分析

3.1 Libra 是不是货币的质疑

3.1.1 从货币本质角度看

与比特币一样,Libra 作为一种新型加密数字货币,同样存在着是不是货币的争议。货币的本质属性和最基本职能是充当商品交换媒介。货币发展经历了从实物货币到现代信用货币的变革。现代货币信用体系与国家及现代经济社会组织形态密切联系,国家社会组织形态的存在为以国家信用为基础的货币体系提供根本保障。与此同时,现代货币政策也是现代国家运行的基础之一,能够充当调节经济的有效手段。虽然在技术的推动下,电子货币等多种货币形式竞相出现,然而其背后国家信用的背书依旧是最根本基点。相比之下,私营货币与国家发行货币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是否有国家信用做支撑,私营货币因不以国家信用为基础,缺乏中央调节机制,价格波动大,无法与现代信用货币体系相适应。

3.1.2 从是否可以成为稳定币角度看

Libra 对自身的定位是一种稳定币,希望通过挂钩一篮子法币以解决价格波动较大的问题。实现稳定币这个思路的方法是多样的,如盯住美元或其他货币;盯住其他加密货币或依靠算法实现稳定。Libra 选择要与其挂钩的币种主要包括美元、欧元、日元、英镑和新加坡元,人民币可能被排除在储备资产之外。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人民币在世界市场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不容忽视,Libra 将人民币排除在外未必是一个明智的选择。虽然Libra 为了解决储备安全问题也在积极期待与监管当局合作,接受反洗钱监管等,但Libra 储备资产终究不是国家直接发行的负债,如何根据交易需求调控币值波动同时维持可信度,这些方面都无法与国家本位币相提并论[2]。有人认为Libra 可能会在未来等同于E-SDR 的论断或许也过于自信。

加密货币本身存在的悖论也使其无法与传统货币相较,一方面,人们希望通过去中心化技术和控制发行量来确保加密货币价值的稳定;另一方面,国家能够依靠货币政策对经济实行宏观调控本就得益于中心化的制度安排。然而迄今为止,所存在的加密货币似乎无法同时兼顾币值稳定和利用货币政策调节经济这两方面。

3.2 Libra 的超主权困境

即使勉强将Libra 看作是一种货币,但其依然面临着主权这个强大的阻碍。主权货币理论中,主权货币被定义为由主权政府发行、不可兑现、汇率自由浮动的货币。同时,现代货币理论认为财政和央行都是国家政府货币发行机制的一部分。主权政府支出表现为主权货币的发行,政府部门的赤字对应着非政府部门的盈余,因此主权政府赤字是常态。同时,主权国家能够保证和支持任何政府赤字,因此以主权货币计价的政府债务并不会发生债务危机。

但对于欧元区国家来说,成员国统一使用超主权货币欧元而单个国家没有货币主权,因此欧元对于成员国来说属于非主权货币。如果一个国家使用非主权货币,那么其政府支出会受到其获得外币能力的制约。因此,成员国政府债务属于非货币债务,具有违约风险。欧元的诞生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成员间要素流动、产品和服务的流通,但是也面临着因使用超主权货币而产生的经济失衡。因此,超主权货币存在的前提是需要有一个超主权政府,即财政和货币要在超主权层面达到统一。然而,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全球政治始终呈现多元化局面,超主权政府的设想基本无法实现。超主权货币不仅面临着协调不同国家的发展状况与制度差异,主要面临的问题是各国是否有意愿使用这样的超主权货币,因为这同时意味着主权的部分让渡[3]。

超主权货币的构想并不新颖,从“凯恩斯方案”与“怀特方案”到IMF 积极推动SDR 功能改革,其收效甚微,这能够从侧面反映出成为计价单位的货币仍然依靠背后具有强大综合国力的主权国家的支持。

3.3 从Facebook 发行Libra 的初衷分析

从Libra 的发起者Facebook 角度分析,作为一家著名的社交平台,即使兼顾金融业务也并非擅长该领域。那Facebook 发起Libra 项目的原因是什么?

一方面,Facebook 想要改变以投放广告为核心的简单商业模式。虽然Facebook 以其优秀的广告制作能力削弱了读者对广告的抵触情绪,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平台需要谨慎控制广告的投放量从而保证获得可观的广告收入的同时避免用户流失,这样的平衡是很难拿捏的。因此,Facebook 已经尝试向游戏业务和电商业务方向拓展,但因其缺乏便捷的支付系统而未有明显起色。为了解决支付系统的问题,基本有两个方案可供选择:一是系统只承担支付功能,类似于支付宝和微信;二是发行新的加密货币系统。从技术难度上考察,第一种方案显然较为简单,但是Facebook 主要从事国际性业务,涉及复杂的跨境转账和支付,因此并不是理想的选择。那么,第二种方案就成为较为合理的发展方向。

另一方面,作为一家技术科技公司,Facebook 实际的科技水平并不高于同行业,因此希望通过Libra 抢滩区块链。区块链首先可以使Facebook 进行数据加密,使其更为安全有效地管理用户信息,保护用户隐私。其次可以吸引更多开发者参与进来。再者,Facebook本身属于一个庞大的经济体,利用区块链技术在其内部发放加密货币也是一个潜在的应用市场。

但是,Facebook 的商业目标与加密货币是存在内在矛盾的。作为一个商业机构,Facebook 的任何举动都离不开拓展业务获得更多收益,如果要完成这样的目标,它必然需要对自己发行的加密数字货币进行控制,那么又该如何完成超主权同时去中心化的目标呢?

4 结 语

综上所述,Libra 很难成为超主权货币。首先,Libra 超主权的设想就像是在一个中心化的国际社会强行推行一种非中心化的理念,本身就是不切实际的。Libra 的用户以Facebook 用户为基础,但其结构较欧元的用户来讲更加分散复杂,Libra 成为超主权货币的制度基础则会更加薄弱[4]。其次,Libra 协会属于去中心化治理的非营利性成员制组织,独立于现有政府和商业集团。协会的组织较为松散,最初创始成员是28家,但在首次理事会召开之前就有7 家退出。对于它是否能协调解决超主权货币的技术与监管难题也无法预估。最后,就Facebook 发行Libra 的初衷来看,本质上仍属于一种商业运作,发行货币不是最终目的。

猜你喜欢

主权比特加密
一种基于熵的混沌加密小波变换水印算法
比特币还能投资吗
比特币分裂
贵阳首发白皮书:五年建成主权区块链应用示范区
比特币一年涨135%重回5530元
认证加密的研究进展
基于ECC加密的电子商务系统
基于格的公钥加密与证书基加密
多个超导磁通量子比特的可控耦合
数十国扎堆宣示海洋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