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者要有颗向传统教育说不的“心”
——浅谈小学科学课程教育中的几点体验
2021-11-23李增友
李增友
(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垦利第二实验小学 山东 东营 257000)
对传统教育理念说"不",教师不仅要在教学方法上实现创新,更要尽可能的摆脱传统教学观念的限制,对"分数至上"的教育理念进行反驳。教育是培养能力、塑造人格的伟大工程,将现代技术与教育理念应用到教学指导活动中,学会"跳出框框看问题",才能使教学工作发挥出更大的价值。
1.教育改革从自身入手,创新思想
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从身边小事作为教学的契入点,触动孩子们探索科学课堂的神经。如青岛版五年级下册,斜面这节课为例。教材通过装运员向集装箱运送箱体的事例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怎样搬运重物到较高的位置?结合生活中的事实,引导学生认识简单的斜面事例。在学生提出建议的时候,要引导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建议和看法,学会聆听并思考,是当前教学的首要关注点和培养点。[1]作为教育教学的教师,[2]应当立足于教材而又不守旧于教材。教材中多介绍的科学知识虽然存在与生活中,但是相对于年龄较小生活经验缺少的孩子们来说,他们没有亲身的体会,很难全面理解有关知识,所以需要教师梳理教材、活用教材。教师可对科学原理进行分析讲解:在生活中人们解决搬运问题的时候可以把垂面转化为平面问题,借助这种转化的思想方法,就能解决生活中的省力问题了。
2.教育改革从方法入手,改变策略
教师要善于运用方法和策略在课堂教学推动教室革命,用新颖的方式唤醒孩子们的用科学的热情,激发他们学习科学的动力和激情。[3]这样的唤醒教育既丰富了学生的见识,又增加了课堂的深度和亲和力,更培养出了独立自主、勇于探索,热爱学习和生活的小主人翁。
如青岛版五年级下册,学习生物的生长与繁殖这一单元时,学生们可以借助学习到的种子、果实的知识,大家一起讨论一下,常见的水果:菠萝、香蕉、梨、萝卜、草莓、枇杷、橙子等,谁是果实,谁不是果实?为什么?引领学生认识到科学是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的工具和文化。可以在本单元教学之初,安排学生在家长的指导下种植一株辣椒、西红柿或豆类植物,这是一项中长期的劳动实践活动,需要基本的种子发芽、种子栽培、植株管理等科学知识,更需要学生爱生活、爱劳动的热情和激情。教师教授给学生的不仅仅是有限的科学知识,更是在传授"知识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的真理。
3.教育改革从观念入手,创新方法
在科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意下沉到课堂中的知识体系中去,注意引领学生细化梳理科学知识,建立知识的整体与局部的关系网络,杜绝浅尝即止,[4]对所学知识不作深入研究的不良习惯的养成。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秋冬星空单元中的冬季星空的学习中遇到这样的现象:有道判断题目,内容是"天狼星是冬季南天猎户座中最亮的恒星",其中五年级共有496人参与答题测试,其中326人确定个人答案为正确。本题的正确解析是天狼星是大犬座的恒星,冬季从猎户座腰部三颗亮星向东南方向看去全天最亮的恒星是天狼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到该题并做出了强调,利用课件进行了展示和讲解,然而当学生们再次遇到此类题目,错误率竟然达到百分之六十三,可见学生们对星空的知识还是非常陌生。因此要让学生参与到实践知识理论的道路上来,让学生在真实情景中将所学知识予以实践练习,形成知识的巩固与夯实。
在学校内外文化的影响和推动下,一场教室里的教和学的"静悄悄的革命"正在发生。教师必须学会主动整合教材和教育理念,巧用智慧和爱及时帮学生打开一扇唤醒教育的天窗,透进一缕阳光,让科学教育课堂的教育之路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