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事业单位会计风险防范及其控制

2021-11-23王丽君

商品与质量 2021年41期
关键词:会计人员财务人员行政

王丽君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龙山街道办事处 山东青岛 266200

会计部门是行政事业单位重要的组成部分,为单位整体决策提供经济信息,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重要的经济保障,会计质量及效率关系到整个单位的工作开展。会计风险也伴随在业务活动和会计核算中,通过识别、预警和应对会计风险,才能有效保障财务信息真实、完整,更好地为行政事业单位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

1 加强事业单位会计风险控制的重要性

1.1 有助于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事业单位不同于企业,它主要依靠财政拨入资金完成行政业务活动,通过压缩公务消费办公成本降低行政成本,把有限财政资金用于民生问题。通过合理配置资源,规范财政资金管理,严格执行项目资金批准的使用计划和项目批复内容,确保专项资金专款专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1]。

1.2 保障国有资产安全

加强对事业单位的风险防范与控制,可保障国有资产安全。事业单位从国有资产的预算、购置、验收、转让、使用、调拨、报损、报销等各个环节进行管控,应及时按要求上报到财政监管系统,确保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避免国有资产流失。

1.3 有助于提高单位内部管理水平

在会计实践中,从原始凭证审核、资金的拨付、会计记账,到财务信息公示,会计风险无时无刻不在。建立一个良好的内部制约机制,通过科学严谨的会计制度能够有效敦促工作人员履行职责,促进部门之间的井然有序,从而提高单位管理效率,减少会计风险。

2 现阶段事业单位会计风险防范现状分析

2.1 整体会计风险防控意识薄弱

行政事业单位中会计风险产生的主要因素包括:领导层没有重视会计风险预控,思想认识薄弱,没有积极履行职能;会计人员专业素养差,不符合实际工作需求,继而出现一些错误,为单位带来极大的风险;由于部分单位财务人员缺失,经常会从其他部门借调,这部分工作人员没有接受专业化的培训,知识技能结构不完善,风险意识差。另外,从实际调查发现,近些年来,某些单位会私自挪用专项资金,通过假发票套取、转移单位资金等手段,干扰正常的财务工作,甚至会诱发一些非法案件[2]。

2.2 管理混乱、资金流失

财政部在《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中明确提出了会计风险管理的具体要求,但是在执行上流于形式或者执行不到位。一些基层行政事业单位不重视会计工作和财经纪律,缺乏会计风险意识,缺失切实可行的财务管理制度,会计核算流程以及内部管理混乱、随意。资金管理不规范,不合理、不规范使用资金情况时有发生;预算管理不重视,执行不到位,项目支出的公用经费使用混乱,专款不专用;审核发票和报账单不认真,造成国有资金流失。

2.3 缺乏完善的会计内控体系

当下,各地区事业单位都没有构建一套科学完整的内部控制体系,潜藏着大量的风险,可能导致资金无法高效使用,损害单位的经济利益。在新经济形态下,衍生了一系列的经济业务事项管理条例,部分内部工作人员承担着各项职责,如会计、出纳、资产管理、物资采购等等,加之没有一个系统的监督部门,内控风险系数会大大增加。此外,由于部分单位性质的特殊,会存在一些储备现金,一旦库存超高限额,则会增强管理难度,执行存在风险。一般来说,基层单位内部有审计、纪委部门监察,但在实际工作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监督功能无法发挥,时效性差,一些会计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这些都会增加会计风险,危害事业单位的发展。

3 事业单位会计风险产生的原因分析

3.1 内部因素

首先,风险防范意识不足,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对于会计风险认识不到位,认为财政资金的使用只要按预算使用就可,对于业务过程的会计风险认识不清,另外,单位负责人和财务负责人欠缺会计法律法规的学习,缺少会计风险的辨识度,财务人员也没有适时提醒,造成会计风险发生;其次,财务人员综合素质良莠不齐,有些财务人员缺乏责任意识,不能通过研读新的政策法规及时改进业务,或是有些财务人员一己私利作怪,加速了各种会计风险的形成;最后,制度不完善,会计管理体系不成熟,监管力度不到位,也增加了会计风险[3]。

3.2 会计人员业务能力差,不重视职业道德提升

行政事业单位,尤其是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大多偏重业务工作,受人员编制影响,人员配备不健全。从事会计业务的工作人员往往还要从事其他业务工作,甚至有的会计人员是从下级单位或部门借调使用,有岗位缺失感,缺乏工作积极性。基层单位会计人员入门门槛不高,很多都是从其他专业转为会计业务,风险意识薄弱。相关会计从业人员因工作庞杂,工作压力大,从而导致工作热情不高,不思进取,不重视职业道德学习和提升,对会计工作更多采取应付了事的态度。

3.3 外部因素

监管不到位是造成会计风险的外部因素。外部监督往往流于形式,多是对一些会计核算进行监督,而对于制度建设的监督却很少。同时,各个监督部门之间的交流合作较少,比如审计、财政和社会监督机构的检查,都是为了完成各自的任务,对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没有及时沟通交流,顾此失彼,对外部监督连续性及完整性造成影响,造成监管不到位现象的发生[4]。

4 事业单位会计风险防范及其控制探讨

4.1 构建完善的风险预控体制,增强会计风险防范认识

近些年,由于时代经济的快捷发展,在新环境形势下事业单位会计工作面临着多样化的问题。如财务制度不健全,没有构建系统的规章制度,会计人员专业能力不达标,防范风险的意识较弱。除此之外,由于财务制度缺少约束力,加之领导管理实效性差,最终导致单位财务体制混乱化,工作执行力度差。并且,会计人员没有重视财务数据信息,继而出现不正确的核算行为。因此,单位需深入的探析研究,制定风险预防机制,强化会计人员的风险意识,定期组织培训,从根本上提升单位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与综合素养,从而更好地防控风险,确保单位的各项活动的有序开展[5]。

例如,先加强对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组织会计工作人员定期核算资产数值,准确记录各项资产的原值出入;期间,审计部门需进行复核,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降低会计风险。其次,强化会计人员的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深化风险防范意识,按月份进行培训与考核,检测此阶段会计人员的工作,促使会计人员不断提升业务素养。此外,基层事业单位还需建立监督体系,实行内外结合的模式,增强监督的独立性。针对单位各部门的经济业务活动,监察部门需调取申报资料,比对资金标准,以便资金出入出现问题。同时,单位还需每年向社会公开单位的公用经费、三公经费等费用具体情况,提高透明度。或者财政、审计部门可以联合进行业务指导,帮助单位规范财务经济活动,在会计年度接受后,进行二次巡检,对各部门财务情况进行统计整合,为后面工作展开奠定坚实的基础。

4.2 加强会计核算监督

应该加大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内部审计力度。对单位的日常收支、专项支出和账务处理等业务加强内部审计。加大资金管控,资金、财务系统进入专用系统监控,设置大额资金预警制度,保障资金安全。在完善内部管理制度上,要明确审批权限,细化岗位职责,完善工作流程,同时加强对内部管理制度的执行进行监督。资金使用应严格按照预算要求进行使用,保证预决算的严密性。及时消除财务隐患,在经济活动中更有效的预防会计风险。主动接受来自上级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审计机关和纪检监察部门的审计和监督。在涉及对中小企业的采购和外包活动中,要严格按预算执行,同时认真执行国务院颁发的《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的相关规定,规避相关风险。

4.3 加强会计核算,有效规避风险

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中,预算是其中重要的环节,关系着各项业务资金的使用。现在很多单位领导都将重心放在业务层面,没有详细规划预算管理,对资金支出没有进行细致审核,继而导致在执行过程中出现各类问题。因此,事业单位需规范会计基础性工作,加强预算管理,保证财政资金的使用,提高安全性能。通过有效的风险控制,能够避免各类危险,提升公共服务满意度。

例如,针对单位项目的原始票据,财务人员需进行辨识,并做好记录和备份。期间,预算报表需要呈交财务主管进行审批,防止会计漏报。如果发现票据账单存在问题,审计部门需进行调查,合理划分每一笔自己支出。对于单位的年度经费,会计人员需综合性分析,调取每个月的财政报表,分类统计各项项目资金投入数额,从而优化下年度的预算开支,规避风险。再者,可以根据财务指标,适当添加资产负债表外业务报告,完善核算的内容与范围,提高财政管理的稳定性。总之,在新型经济背景下,财务部门要准确预测风险,并制定预控计划,提高工作效率。

4.4 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近几年修订了多项会计准则,会计处理发生了较大变化。单位应当加强会计人员对法律法规的学习,充分认识和有效把握会计准则的变化和发展趋势。尤其是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平行记账,分别采用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两个完全不同的会计核算模式,要求会计人员对每笔业务支出功能科目和经济分类必须熟悉掌握。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岗前培训和后期专业学习培训,及时完成会计知识的更新,提高专业技能,以保证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准符合工作要求,培养财务人员主动监督和全程监督意识,同时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个人道德素养,并结合单位廉政建设和普法警示教育提高会计人员高抵御会计风险的能力。

4.5 加强风险程序管理

(1)健全制度建设。首先,需要行政事业单位根据各单位实际情况,在充分结合工作要求基础上,明确岗位职责,特别是与会计核算相关的岗位职责,围绕会计法、预算法、政府采购法、招投标法、政府会计制度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制度及岗位要求进行,保障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降低风险发生概率。其次,结合国家政策法律变化调整和完善单位财会管理制度,规范会计基础工作,强化单据控制,同时加强会计档案管理,建立健全经济活动相关信息内部公开制度,使业务透明化,杜绝舞弊发生。最后,建立健全内审制度,对于机构健全的行政事业单位,内审部门要与财务部门相分离;对于机构较小的行政事业单位,可以设置专门的内审岗位,做到会计监督公平化,同时单位还要制定完善的内审制度,例如较大金额支出要经过集体决议,内审部门或内审岗位人员要做好支出审核,以减少会计风险。

(2)夯实核算基础。业务核算是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重点,要夯实核算基础,必须从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强化其责任意识、职业道德素养两方面来着手。首先,加强业务培训力度,强化岗位技能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处理能力,财务人员应当把财务内控意识及审核的内控机制融入业务处理当中,保证业务活动正常运转,同时发挥监督作用。其次,加强财务人员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其政治素养,明确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责任,坚守职业道德底线。

5 结语

总之,在复杂变化的经济社会环境下,事业单位会计风险逐年增长,直接影响公共服务的效率与效力。因此,事业单位要及时更新管理政策,完善内部管理控制制度,组织会计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并定期开展风险评估,强化会计监督工作,实现风险预防的目标。此外,还需设立监察部门,对单位内部经济活动进行审查制衡,确保资本的合理运转,促进单位健康良性发展,从而满足民众对行政服务需求。

猜你喜欢

会计人员财务人员行政
关注《行政与法》方式
集团化企业财务人员外派必要性及建议
新形势下会计人员素养提升策略思考
心理契约在企业财务人员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具体运用探讨
论行政和解中的行政优先权行使
财政部:严重失信会计人员将被列入“黑名单”
新形势下加强财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
从新修改的行政诉讼法谈行政行为
会计人员信用档案建设酝酿启动
我国将建立会计人员诚信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