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互联网保险发展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
2021-11-23戴佳逄明亮张晶王凯
戴佳 逄明亮 张晶 王凯
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 山东潍坊 261061
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日益发展和互联网用户的日益增多,消费者行为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网络消费就成了普遍的现象,各行各业的互联网化已经是大势所趋。同时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国民的保险意识的提高,尤其是2015年以后,依托“互联网+”战略的发展,互联网保险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互联网保险是指保险公司依靠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在自营互联网平台或第三方中介平台销售保险产品,提供保险服务等。互联网保险不仅是指通过网络平台销售保险产品,同时包含订立合同、保险服务、售后理赔等多个环节的互联网化。
1 互联网保险的销售模式
1.1 电商平台模式
用户在电商平台购买其他产品时附加购买的小额保险,比如淘宝的退运费险,苏宁的电子产品延保等,这类购物平台并不主营保险销售业务,通过与保险公司合作,收取服务费用,为保险产品提供销售保险服务的场景和平台。这类产品的优势是应用场景便利、互联网运营技术成熟、销售量巨大。
1.2 支付平台模式
如支付宝、京东金融等平台上的保险产品。这些平台有较大的客户流量、专业的运营团队,主要销售意外险、健康险、家财险等容易核保的险种。对客户来说,这类平台使用方便、信任感强,可购买的产品范围广。
1.3 官方商城模式
人寿、平安这种大型保险公司自营APP,用户可以通过官方商城线上购买本品牌的保险产品,这种商城一定程度上还是依赖于线下代理人的推广,把一部分线下的操作流程改为从线上进行。同时也可实现保险产品宣传、投保及理赔一体化式服务,提高了保险服务的效率和质量[1]。
1.4 第三方线上保险超市
这一类是以保通、齐欣云服等公司为代表的第三方线上经纪中介平台,像综合超市一样销售多家保险公司的互联网保险产品。这类综合保险平台上集合了多个保险品牌的多种保险产品,用户可一站式挑选不同保险公司的多种产品,推广也主要是依托新媒体运营方式的线上代理人来实现,但存在线上保险产品同质化严重、价格竞争异常激烈的问题。
2 互联网保险现状
2.1 法律法规不健全
互联网保险相关制度和法规的建设还在起步阶段,互联网保险市场新产品层出不穷、鱼龙混杂,而对互联网保险的新特点具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的建立还需要较长时间,现阶段能对互联网保险的运营和发展起到约束作用的法规相对有限,这使得投保人和保险公司双方的利益难以得到充分保障。在客户购买互联网保险的全流程上还可能存在一些法律上的漏洞,使得客户在通过互联网线上投保的过程中产生不信任的感觉,很多客户在选择保险产品时更偏好发展完善的传统保险,阻碍了互联网保险的快速发展。
2.2 安全性受质疑
大数据时代一方面线上营销、精准推送的模式提高了保险营销及运营的效率,使得互联网保险在短时间内就获取了大量的客户群体,进入了快速增长阶段。另一方面互联网保险是通过线上收集用户数据资料进行投保,因为保险行业的特殊性,在投保的过程中,需要收集详尽的客户资料,涉及客户多项隐私信息,存在着信息泄露的风险[2]。因此客户在投保过程中,更加看重对自身信息安全的保护。尤其是在用户信息泄露事件偶有发生,被媒体报道的信息安全事件、网络诈骗事件增多的情况下,客户对信息安全的信任感相对不足,从而对互联网保险的安全性产生质疑。互联网保险平台主要依靠现代信息技术对客户进行信息保护,信息安全技术水平直接决定了客户信息的保密程度,如果出现技术漏洞,就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从而造成信息泄露。如何提高互联网保险平台的信息保护技术,成为制约互联网保险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方向。
2.3 复合型人才紧缺
传统保险的代理人主要以量取胜、素质参差不齐。互联网保险的营销模式依托于新媒体的高效率推广和跨区域营销,对代理人的数量要求相对较低,但是对质量要求更高。相较于传统保险,互联网保险对现代信息技术的要求更高,互联网保险公司不仅需要精通传统保险业务的金融人才,还要重点吸纳具有互联网运营技术、互联网销售技巧的复合型人才。保险代理人还需要具备新媒体运营和推广的能力[3-4]。鉴于互联网保险公司对从业人员多方面素质的要求,如何获取优质从业者无疑是行业发展中的一大挑战。尤其是在传统保险公司人才流失现象十分显著、网络人才供不应求的大环境下,互联网保险公司处在人才争夺的激烈竞争中。
3 互联网保险发展策略
3.1 运营策略——加强法律体制建设完善信用评级制度
首先,保险产品存在的目的是降低客户风险损失而不是保护投机,为了互联网保险行业的良性发展,必须进一步完善互联网保险业的准入条件,健全配套的法律法规,促进整个产业健康运行。基于当今大数据计算下的新型互联网保险模式中财务收纳与赔偿结合在一起,尤其要加强对保险费率、保险偿付能力以及数据垄断和安全等方面的监管,防范网络欺诈行为的发生[5-6]。
高风险的客户在购买互联网保险时,更大可能地会隐瞒利益相关事实和信息,比如“带病投保”等行为,增加保险公司不合理的赔偿,从而损害保险公司的利益,发生道德风险事故。对这类高风险客户应该采取多种措施限制其购买。一方面应该进一步完善网络信用评级体系,建立网络个人信用档案库,保险公司在承保前通过调取投保人的网络信用记录,设置投保的信用门槛。另一方面保险公司应该进一步完善线上投保系统,通过与医院系统的合作自动调取投保人就诊及体检记录,筛选出带病投保的风险客户,从而降低保险公司承保后的风险[7-8]。
3.2 产品策略——深化保险产品创新,优化全流程服务
现阶段互联网保险公司产品同质化竞争严重,主要依靠低价获取竞争优势。如何实现产品的异质性,是在同业竞争中取胜的关键。互联网保险公司应该进一步利用大数据等技术,更好的贴合客户需求,实现产品创新。一方面,利用“互联网 +”的创新发展模式,沉浸式挖掘客户需求,整合资源实现跨界经营。如打造“车险+代驾服务”、“健康险+专家挂号等”等模式,既能全面的为客户提供所需要服务,又能拓展渠道与其他企业实现合作共赢。另一方面,继续深化场景化运营。“80后”、“90后”是现在互联网保险的主要受众群体之一,他们一般接受过高等教育,文化素质水平高,对保险也有着更清晰客观的认识,但在互联网鱼龙混杂的复杂信息环境中,仍很难从海量的信息中便捷简单地找到自己满意的互联网保险产品,这就要求公司不断以用户体验为中心优化平台界面,扩大场景化运营。例如,将“旅游意外伤害险”通过各类出行产品网站销售,增强消费者投保的动机,加深用户对产品的理解,从而通过场景化的运营增加产品的销售。
同时,互联网保险企业可以通过规范化和人性化的运营来改进用户体验。互联网保险企业需要进一步对运营流程进行梳理和细化,可以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AI等互联网技术,来提高核保、理赔的速度和质量; 同时通过对咨询、投保、核保、理赔等多环节规范化运营来提升服务质量,从而使客户可以在保险全流程中获得满意的服务,以优质的客户体验促进新兴互联网保险公司客户群体的不断扩大。
3.3 人才策略——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培养复合型专业人才
和传统保险行业对营销人才的大量需求不同,在互联网保险发展中相对缺乏的是有能力对数据进行采集和整理分析的技术人才。互联网保险企业主要通过对大数据的采集、分析和处理,了解客户群体的消费偏好,挖掘客户需求,从而才能设计更多符合用户需要的产品和服务; 同时互联网企业还利用云计算等技术来收集投保人信息,分析投保人情况,帮助保险企业降低承保的风险。互联网保险的各个环节都需要专业的技术人才去运营和执行。新兴职业如大数据分析师、统计工程师等,将是未来互联网保险行业的尖端人才。企业可以根据市场行情给出有竞争力的薪资,加大企业宣传力度,拓展招聘范围,进入高等院校进行专场校园招聘。有专业的互联网知识做支撑,保险公司才能在互联网保险服务占据上游;有强大的软硬件团队做后盾,才能吸引更多保费向互联网保险倾斜。
针对互联网保险对保险代理人的素质要求比传统保险更高的实际情况,也应该相应地提高互联网保险从业者的准入门槛,比如增加对代理人年龄、学历、技能等多方面的硬性要求,从准入环节提高从业者素质,在上岗前加强对销售人员的考核,通过相关知识和技能的考核后才可上岗[9-10]。
同时应加强对现有从业人员的培训,尤其需要注重保险销售人员的培训。可以通过严格的组织内训或者和高校及培训机构合作开展联合培训,采用层次培养、交叉培养等方式挖掘人才,多路径培育具有互联网精神的保险人才。因为只有建立起高素质的销售队伍,使现有销售人员具有保险、法律、医疗、互联网技术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才能满足主要客户群体对咨询、销售、理赔等多个环节的较高要求。
4 结语
本文列举了我国互联网保险的模式,分析了我国互联网保险发展的现状。虽然现阶段我国互联网保险依然还存在很多问题,法律体系不够成熟、信息安全保护技术还需提高、复合型人才缺口较大等等。但是互联网保险的巨大市场前景已经明确,传统保险向线上转型势在必行。如何更好的借助最新数据处理技术来实现保险业在技术和销售领域的新突破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从运营策略、产品策略、人才策略三个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发展建议。如何从法规完善、产品创新、人才吸纳等多个方面,提升互联网保险的竞争力,是互联网保险公司及从业者未来前进的方向。
国内互联网保险公司在经过一段野蛮成长和价格竞争之后,开始进入一个相对平稳、有序的发展阶段。互联网保险企业应抓住行业快速发展的契机,及时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公司策略,从技术层面上加大投入,促进产品创新;通过“互联网+”运营策略的全方位落实,跨界增值吸纳更多客户,以优质的服务赢得客户的信任;通过不断吸纳拥有复合型知识技能的跨界人才,为互联网保险行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源泉,促进我国互联网金融体系的长远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