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背景下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的思考
2021-11-23王锐
王锐
艺术设计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和产业结构升级的突破点。在此影响下,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内涵不断进行着更新,对人才的知识结构与能力尤其是创新思维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趋势,相关设计院校开始了对自身教育体制的改革,希望建立起与新的发展趋势相适应的教育体系。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艺术设计教育改革的步伐一直滞后于艺术设计的发展。
新技术革命所带来的一系列巨大的变化,不但深刻地改变着社会经济面貌,而且会对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产生诸多影响,同时也在不断更新着人们对艺术设计和艺术教育的认识。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从包豪斯学院开始,便带有强烈的科技发展和产业进步的特色,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成为一以贯之的主题。因此,在新技术革命带来的人文艺术学科自我革新发展的当下,尤其在新文科背景下研究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趋向有助于进一步梳理新文科的时代要求与艺术设计教育发展之间的逻辑关系,展示艺术设计教育发展新的关键点。其次,这亦有利于构建艺术设计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艺术设计教育建设的关键在于创新型复合人才的培养,本研究可以作为先期理论上的铺垫。再次,其有利于发展艺术设计教育的核心能力。从学生复合知识和新科技应用能力的培养出发,促进艺术设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新文科背景下研究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有着较大的实践价值和现实紧迫性。
一、新文科概念的阐释
文科是“人文社会科学”(或称“哲学社会科学”)的简称,是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统称。其中,人文科学主要研究人的观念、精神、情感和价值,社会科学主要研究各种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两者共同构成了大的文科体系。2019 年,教育部提出新文科的概念。新文科是相对于传统文科的一种理念革新,以全球新科技革命、新经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背景,突破了传统文科的思维模式,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同与共享为主要途径,促进多学科交叉与深度融合,推动传统文科的更新升级,从学科导向转向以需求为导向,从专业分割转向交叉融合,从适应服务转向支撑引领[1]。
之所以提出新文科的概念,与当前我国发展的时代大局及其对于文科教育的新要求息息相关。当下,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我国文科教育的时代背景。此外,科技以空前的速度渗透文科教育的方方面面,并成长为当下文科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新文科正以全新的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和发展机制不断更新着人们对于传统文科的认知,其不断改变着传统文科的学科范式,促进各学科的学科交叉和融合。在艺术设计学领域,它以高密度的融合模式改变着传统的教育范式,不断拓宽学科思维,使艺术设计的社会需求导向更加明晰。因此,艺术设计教育需适应这一时代的变化,顺应新文科的时代要求,利用新的教学技术不断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
具体来说,新文科对艺术设计教育的新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首先,传统的艺术设计教育强调学科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自足性,而新文科要求其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导向。目前的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主要从平面、空间、产品、媒介等方向来划分专业,各专业已经形成相对独立的课程体系,并且界限清晰地设立了自己的应用实践范围。其一方面确证自我,同时也渐次成为学科发展的壁垒。新文科的一个重要特点则是其发展性,不断拓展自身的边界是其本质特征。这种动态化的发展模式必然要求艺术设计的人才培养必须具备敏锐的感知力和预判力,既能总结艺术发展的规律,又能解决现实中不断涌现的新问题,且有助于人们对设计审美未来发展趋向有着较为充分的感受能力,这就要求艺术设计教育格外重视技术的发展及其对设计心理的影响。
其次,由于艺术设计思维的跳跃性、多元性,造成其创新路径的丰富和变动不居,因此艺术设计教育仅依靠对相关知识的了解是不够的。新文科的发展目标在于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导向,要求全方位地了解创新形成的过程和规律,有必要引入新颖的学习方式。艺术设计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一种人在某种特殊场景下的体验,其产生过程来源于这一体验过程。这表明,与体验有关的相关技术可以大规模进入课堂。通过场景还原,使学生理解艺术设计知识的生产原理,掌握其难以用语言描述的一般规律,进而提升学生面对新问题的综合解决能力。
再次,传统艺术设计教育强化学科知识体系的自足性,新文科以现实问题为出发点的导向要求打破原学科之间的壁垒,通过各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解决现实问题。这对传统艺术学科及艺术学科与非艺术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提出了新的要求。但传统艺术设计教育因其专业特色明确并不特别强调融合性思维。因此,通过教学技术地渗透,使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具有较为全面的科技素养,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知道什么样的新技术有助于解决某种特定的现实问题,并最终落脚于形成交叉运用多学科知识的习惯与能力,是贯彻新文科理念的重要手段。
二、新文科背景下体验式学习的深化
新文科概念地提出为学科之间的融合提供了新的战略方向,为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提供了新的时代背景,也为将来现代科学技术应用于艺术设计教育提供了新的机遇。
为应对这一趋势,艺术设计教育的聚焦点在于不断提升学生的内在体验感。所谓体验,是指人在认识的基础之上,对认识的一种升华和超越。在艺术设计教育中,体验式学习的产生与发展由来已久,其适用于多种情境,以直接经验与反思为基础进行学习是其不变的特征。艺术设计教育语境下的主体体验感,需要在一个真实的场景中,让学生调动全身的感知能力,通过视觉、听觉、嗅觉、运动感觉等多种感知方式,充分获取体验对象所带来的全部感觉。
在传统授课为主的培养方式中,主要通过语言交流的方式获得教育效果,依靠的是人们的听觉系统起作用。语言信息与图像信息不同,在语言信息的传输过程中主要依靠大脑的判断,受教育者不仅需要对文字有较强的感知能力,还需要对文字所形成的场景有一定的想象能力,更需要对这一场景的反应有共情或体验能力。如何充分调动身体的感觉,将所有感觉作为信息来源整合进大脑,一直是艺术设计教育中的痛点和难点。现代科学技术可以部分甚至完整地还原出一个真实的、多感觉综合的场景,使学生可最大限度地调动身体感觉,沉浸在由虚拟场景所形成的真实感觉之中,还原艺术设计产生的真实过程。同时,这种体验感通过现代化的科技手段成为了一种注入生命意识的经验。“在体验世界中,一切客体都是生命化的,都充满了生命的意蕴和情调”[2]。其将人们经验与活生生的个体生命联系在一起,从社会和个体的需要出发,从个体以往的生活积累和生命感受出发,去领悟和揭示世界的意义和生命的意蕴。
体验是一种内化了的知识经验。体验的过程实际上是外部世界和自我生命的存在状态向心灵内部展开和掘进的过程。“如果某个东西不仅被经历过,而且他的经历存在还获得一种使自身具有继续存在的意义的特征,那么这种东西就属于体验”[3]。这里所说的就是身体力行、亲身实践,通过生命活动中的感受、理解、领悟、欣赏活动,对以往的知识经验进行再发现、再加工、再创造,超越具体的对象与事实,形成更深刻的意义世界,成为和个体生命融为一体的精神力量。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将来所从事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教育必须强化学生活跃的思维、丰富的创意、有效的沟通,行之有效的方法便是努力突破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关注并保护学生学习过程中经过真正的体验生成的新感知,而非强求整齐划一。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应准确把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开放性”的特点,不再以“唯一”为标准,鼓励和保护学生的各种主动学习行为和激发的灵感,不能让预置的教学进度禁锢了充满活力与无限创意的生成性教学的可能性。
体验是一种高度个性化的知识经验。在一般的教学过程中,大多会受集体教学的统一要求,而忽视学生个体的动机、兴趣、爱好、特长、理想、气质、性格、信念等方面的个性特征,教学中更多的是突出共性而缺乏个性,如在教学中强调更多的是知识经验的普遍接受和共同感受。但体验则直指个体心灵,引发个体心灵的震撼,激发个体对意义的深刻领悟。个体对对象的理解、解释、欣赏必然受到自我出身、经历、情感、气质的影响,而成为个体独特的心理内容,体验的个性特质便得到了充分体现。因此,在艺术设计教学中,应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创设同伴互助式的对话氛围,在共同的学习目标的引领下,允许并提倡多元化表达和有效沟通。只要有明确的、共同的学习目标,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按照原有认知经验进行下一步的探索学习。
内在体验要求师生之间不断进行对话。“对话不是一种具体的提问和回应的交流形式,而是一种让参与者参与其中的社会关系”[4]。对话教学的开展有赖于对话性教学共同体的构建,这是一种多元化的共同体。这也意味着在对话教学语境下,教学活动应该具有“众声喧哗”式的效果并保持持续的交流互动,其目的在于专注过程,而并非消除差异、达成一致。这对于强调创造性思维的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来说至关重要。因此,在对话语境下有效引导学生的体验式学习是提高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路径。实际上,允许“不确定”的存在更能够激发想象力,开放性的课程设计才更容易促进多元性思考的产生。
艺术设计若要培养学生的体验感,还需要学生与场景之间的广泛互动。艺术设计是一门实用性很强且更新速度很快的学科,其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注重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艺术设计教育的知识与传播都需要人们与环境的互动。环境的变化必然导致人心理的变化,这一变化又会形成一种新的面对环境的知识框架,从而改变知识传播的客观性。对于艺术设计教育来讲,重要的并不是让学生获知某个知识点,而是让学生熟悉艺术设计的普遍性和一般性,了解艺术设计的一般规律和自我视野的局限。通过现代科学技术所构建的人与场景的互动性体验,恰能使学生意识到知识框架与自我视野的交互性。
三、新文科背景下设计与科技的深度融合
如今互联网技术更新速度不断加快,大众审美水平日益提高,艺术设计的众多相关领域中,新的科学技术不断迭代,视觉与审美理念不断革新。这些在改变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同时,也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这里所谓的科学技术主要指采用虚拟的电子信息技术如人机交互、人工智能和传感器技术等,通过多媒体的形式作用于人们的视觉、触觉、听觉等多种感官,使人们与虚拟的仿真环境产生互动并做出反应。作为影响人们体验感的核心技术,现代科学技术在艺术设计教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从实践层面上看,现代科技与艺术具有天然的耦合效应。科技为艺术提供了技术支持,改变了传统的艺术形式,也丰富了艺术的内涵。艺术为科学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软性支持,引导了科学的发展路径。艺术与科学关系紧密相连,设计者既需要借助技术做出更好的艺术作品,又要学会审视科学中的艺术之美,艺术与科学相互协作,共同实现快速发展。目前,许多新技术已经在艺术设计教育领域得到了应用,如教师利用 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等技术开展教学活动,可将平面化的设计成果以多维化的形式展示出来,突破了传统艺术设计教学的固化模式。虚拟仿真技术通过大量的图像为人们提供一种具有强烈真实感的人文场景,从而部分地克服语言传输的局限,增强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科技与艺术的密切联系推动了艺术设计教育方式的根本性变化,要求教师必须以一种深度的眼光看待科技在艺术设计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及教育方式的革新,将科技与艺术更好地融合在一起。
艺术设计教育需注重原创能力的培养。原创能力作为艺术设计类人才培养的最核心能力,也是其人才价值的衡量标准。艺术与科技的本身创造活动就包含对原创性精神的追求,因此在艺术设计教学中,教育者可以让现代科学技术深度参与创新设计,但是在学生核心构思、创意、内容设计等方面,仍需不断启发学生良好的设计思维,引导学生构建体系化的创意思维模式,而不是单纯的技术操作指导。如在传统的平面设计教育中,结构草图或者形式草图作为一种直观的思维表达工具,是教师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第一步,成为创意设计的基础。在当下计算机环境下,通过相应的技术手段,教学可以让学生直接置身于设计的多维空间,跨越性地认知到设计的整体效果。因此,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深度结合二者优势,综合性运用科技手段,既引导学生将设计思维具象化,全方位、多角度地预览设计效果,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补充讲解,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的。更重要的是,教师需充分认识到,艺术设计并不局限于简单的技术操作层面,而是艺术创作的一个组成部分,要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营造学生的艺术理念,让其理解多层次艺术形式蕴含的真正内涵。教师不仅传授学生软件操作技法等基本内容,也要提升理论教育水平,教会学生通过科技手段解读艺术内涵,提升自我的艺术认知,将科技手段与艺术内核完美结合,实现艺术设计的真正创新。
教师应重视科技与艺术结合产生的新的设计形式和内容,并将其用于艺术教育教学实践。从艺术设计教育教学的发展过程看,诸多艺术设计内容在新科技的加持下得到重新呈现,包括传统艺术精神和形式的回归和现代科学技术应用的新发展。相关教育者在重新解读艺术设计教育教学方式时,不能仅看到现代科技对艺术设计教育教学形式的影响,更应该看到科技在拓展设计思维、创新艺术设计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影响。教师要全面理解互联网时代下艺术设计教育教学的发展趋势,积极转变教育教学方式,推动科技与艺术结合,从根本上解决艺术设计重视技术、忽视艺术本质的问题。未来,艺术设计的艺术性要求不会改变,未来的艺术设计将进一步技术化,体现人的思维的创新性。因此,在互联网时代,科技不断拓展着艺术设计教育教学的领域,但是其艺术性的本质不会改变。艺术因科技而升华,但终将回归艺术本身。
总之,现代科学技术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应用,已经成为本学科发展中亟需关注的关键问题。其不仅增强了艺术设计知识的现实感知效果和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解决了长期以来艺术设计教育存在的单向度灌输和学生应用新技术和创新能力普遍不足等瓶颈。因此,如何改善学科拓展和学科外延滞后的局面,实现艺术设计学科与其他学科真正意义上的交叉融合,以及构建一系列不同的课程体系,是现代科学技术应用于艺术设计教育的关键环节。
四、新文科背景下艺术设计跨越性视野的拓展
新文科视野下,艺术设计教育不能局限于过去简单的艺术学、美学、工学等学科的“拼盘式”组接,而是要学会真正意义上的融会贯通。为应对艺术和科技融合这一时代大趋势,艺术设计教育需要以跨越性的视野应对教育方式的革新,建立跨专业培养的“大设计”模式成为其中卓有成效的一种。
“大设计”培养模式是指以艺术设计学通识基础课程为主体,强调多专业知识融合的复合型教学,培养跨专业研究的复合型人才。现阶段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开启教学改革 4.0 模式,打破传统的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数字媒体艺术等专业界限。学生进行交叉选课和课题式学习,以导师的研究领域为课题导向,将“复合型知识结构”作为人才培养的重点。在复合化教育理念之下,“大设计”培养呈现出两个主要特点。一是学科基础课程比重随着新媒介、新材料、新技术的介入而增加,设计的基础方法研究成为培养通识能力的关键。二是通过专业融合、共建课题、交叉选课等建立复合性知识结构,由简单的形式与功能研究拓展到系统性、内容性、方法性研究。与此对应,中国美院视觉艺术学院的课程体系围绕社会设计学等新设计领域展开,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等 30 余所院校的艺术设计学科新组建了艺术与科技专业。
同时,人才培养方式从获取知识的方式到知识涉及的广度都需进行扩展,也需要跨学科课程增强设计研究的深度创造力。一些艺术设计院校先后开设新设计专业来培养新型人才,建立专业培养的“新设计”模式。如艺术与科技、人工智能、文化创意产业管理、社会创新设计、媒体与设计等专业的设立,从系统科学、管理学、社会学等角度规划设计的未来,从策略和规划角度分析设计价值,从管理学角度执行设计实践,为未来高层次设计人才的产生蓄力。设计管理的主要任务是有效利用资源和规划资源,通过设计思维进行管理统筹,形成具有创新规划能力的顶层设计。如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新设立的艺术与科技专业,专业课程以媒介与材料认知、生物艺术、系统设计、信息交互等为主干课程,强调同其他工科专业的交叉课程实践,建立合作课题和实验室,培养具有复合知识结构的创新人才。无论是学科总体规划还是新专业建设,都在为艺术设计的未来发展探索方向,也在为艺术设计行业的未来需求培养创新人才。
另外,在具体的路径选择上也可采取跨越式的眼光和做法。建设人文虚拟场景实验室,将学科历史、学科知识体系、学科核心课程、学科工作场景等具体问题通过计算机软件进行场景化,使学生亲身体验其从事学科所涉及的基本问题,形成学科思维,了解学科局限,熟悉学科工作场景。由于计算机软件可应用于不同的学科,大规模使用人文虚拟场景实验室,可有效降低办学成本,节约资源。与现代科学技术所形成的逼真性、沉浸性和互动性相比,现阶段以 PPT 或影视作品为代表的教学手段远远未达到仿真体验化的效果。尽管现代科学技术表现为一种计算机程序,但这一技术的本质是将物体虚拟化地呈现出来。在艺术设计实验室里,现代科技可以通过复合化的手段同时提供多个虚拟场景,设置多个观察视角。这些观察效果的存在无疑是对人们自我为中心观念的一次彻底颠覆。当多个虚拟场景和视角同时呈现给学生时,他们瞬间就会意识到自我视角的有限性和整体世界的广阔,进而思考融合性的内在视野应该怎样落实。这种跨越式的思考无疑是在课堂讲授中难以达到的,其让人意识到自我的局限及学科的局限,从而产生突破的内在动力和可能性。
2020 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肆虐全世界,同时也显示了数字媒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大学教育也开始从不同的专业视角关注科技塑造人类社会这一时代命题。对于艺术设计专业来说,当下愈来愈复杂的媒介环境中涌现出多种复合式的视觉传播形态。交互设计、动画、短视频广告、新媒体图像及新视觉装置等,使艺术设计的发展趋向于艺术传播的高阶领域,人才培养随着这一时代的动态趋势更加朝向多元化多层次的综合创意表达能力,必然对个体的知识储备和技术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具有跨越性视野,能够整合新技术、新媒介等创新要素的复合型人才培育将成为重中之重。
五、结语
新文科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新的经济、文化、社会生产方式等发生根本变化的内在要求,以此突破传统文科的固化思维,形成继承发展、学科交叉、跨界融合、协同创新的发展新模式。新文科突破了传统文科的局限性,不拘泥于传统文科的内容框架和知识结构,而具有跨专业、跨行业、跨领域的特点,“将新时代的人文精神、创新思维、知识技能等全面渗透到理论体系的每一个关联点,既体现中国特色,又具有本土文化”[5]。从 2019 年教育部成立新文科建设小组到 2020 年 11 月召开全国新文科建设大会,发布新文科建设宣言,新文科建设已经迈入快车道。
新文科建设的时代大潮既为所有学科的发展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自我革新的机遇。艺术设计作为连接科技创新和现实应用的桥梁,以主动求变来应对这一次挑战,其在这次变革中的作用更加凸显。作为人才孵化器的艺术设计教育,也势必在新文科发展的滋养下,不断积淀与哺育,为培养推动社会发展的合格人才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