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动中医药文化走进中小学校园的对策研究

2021-11-23孙家珍侯艺文

现代交际 2021年16期
关键词:进校园中医药文化

孙家珍 侯艺文

(1.淮北师范大学 安徽 淮北 235000;2.山西中医药大学 山西 太原 030619)

中小学阶段是学生接受知识、发展个性的启蒙阶段,这个阶段学习中医药文化知识,不仅能够引导学生养成健康养生习惯,更能促进中医传统文化的弘扬,因此需要不断探索优化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的路径,让每个学生都能做到信中医、用中医。

一、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的意义

1.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中医药文化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深邃的民族精神和哲学智慧,是弘扬优秀文化,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抓手。[1]要充分发挥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在学生素质培养、生命教育和道德塑造等方面的作用,从根源上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中小学生作为弘扬传统医学文化的生力军若能自觉将中医融于实践、成为行走的中医药知识库,在储备中医药人才的同时也会给中医药文化自身的对外发展和传播注入“洪荒之力”,有利于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

2.引导学生养成养生保健的健康生活习惯

为应对考试,满足父母的教育期望,部分中小学生有着较大的学习压力,熬夜学习的次数逐渐增多,还有部分中小学生沉迷于玩游戏。长此以往,近视眼、驼背、肥胖等问题逐渐显现,严重威胁着青少年的身体素质。中医药文化的普及和传播可以帮助中小学生获得健康生活的观念。中医倡导调理和保健,强调“治未病”,阴阳调和、未病先防的健康观念会使得学生懂得珍视生命,注重四时合序,种下健康生活的种子。将浮于文字的养生观念,落实到饮食起居、劳逸结合的安排和喜怒哀乐的调节上。中医知识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纠正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健康生活的行为习惯,增强身体素质。如体育课上安排太极拳和五禽戏的学习可以达到保健身体,增进健康的作用。具有榜样意义的典例故事和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在丰富学生道德情感、坚定道德意志的同时也能促进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认知能力的发展。

二、中医药文化走进中小学校园的现状

近年来在国家和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各地不断掀起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的热潮,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2]2012年北京市率先开启“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并编制全市统一的中医校本课程。浙江省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编写全国首套《中医药与健康》小学教材,并成为全国第一个将中医药知识纳入中小学地方课程的省(市、区)。广东省惠州市印发《惠州市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工作实施方案(2020—2022年)》提出将中医药文化宣教工作纳入中小学教育体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在山西省五寨县16所中小学校开展“校园中医药文化角建设”专项工作,实现五寨县中小学校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全覆盖……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已经初具规模和体系,各类型的中医药文化宣传活动不断强化孩子们对中医药文化的了解,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中医药文化的种子。

虽然目前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在各地发展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但是存在的一些危险因子依然不容小觑。其一,中医药文化发展的社会背景不容乐观。中医药文化是当今中国为数不多的“活着”且实用的古老学科,众多传统学科如天学、地学、算学等早已在西学的强势威逼下淡出人们的视野。西医凭借成本低、见效快、价格平民、服用方便的等优势成为人们出现健康问题的首选。中医药学即使有政策的扶持,但依然存在见效慢、药理复杂、服用费时费力等“硬伤”,时刻阻碍着中医药文化的推行。

其二,政策落实流于形式。在国家的号召下,各地相继颁布了不少通知和政策,推动中医院、高等中医学校学生走进中小学,为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营造了不错的政治和舆论支持。但是,政策的具体推进路径依然有待细化。部分地区仅将“中医文化进校园”看作某一次活动或宣讲完成的“任务”,没有意识到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的历史使命和必要性,“一次性做样子”除浪费人财物外对学生来说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收益。传承和发扬中医药文化是需要长期坚持、不断探索的历史任务。

其三,是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后,首先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教学资源不足[3],包括缺乏有专业能力的老师和设计科学的教材。各个环节细化、具体的实施标准是新政策得以顺利推行的必要保障。因此,在推动中医药文化走进中小学校园中,教师、教材和教法的支撑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有经验的、对中医药文化有深刻理解和感悟的中医基本缺乏与小学生接触、教学的经验;有教学技巧的专业教师一时间又难以理解哲理深奥、体系庞大的中医药文化。医、师分家的现状,增加了中医药文化推行的困难。再加上各省在努力设计开发中医课程执行教材的同时都有着自己的设计意图和偏向,不像其他学科那样有着经过不断检验、规范科学的培养目标、课程计划、评价标准等等,课程实施混乱无序,难以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的推行,明显后劲不足。

其四,中医药知识晦涩难懂,给中小学生增加不少学习负担。若不以严格的执行标准推进政策,便容易走向兴趣主义,得不到学生的重视,专业性不足,落实效率不高,结果只能事倍功半。同时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丰富中小学校园文化也就不可避免地会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学生过了最初的兴趣期后,就会产生厌倦和疲惫。如果牺牲规范课程的时间安排中医药文化活动,则会影响原本科学规范的学习进程;如果不改变原来的教育计划,平添一门内容晦涩深奥课程则必然会让学生本就不轻松的学习生活更沉重,产生焦虑心理和厌学情绪。

三、推动中医药文化走进中小学的建议和对策

1.细化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的政策实施标准

落实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的细化政策,营造良好的中医药文化社会氛围。[4]制定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教学规范政策、师资队伍培训政策、中医药教学的硬件支持政策、政府经费在各方面的投入政策等,在国家方针政策的支持下,把中医文化贯穿于国民教育的始终,引领中医药文化扎根学校,走进社会,每个人都有机会接触中医药文化,感受中医药文化的魅力,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2.中医药学校和中医院需主动承担传播中医药文化的责任

中医药工作者应带着对中医的热爱和责任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校举办的各类型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的宣讲活动,做好中小学生关于中医药文化的启蒙教育。[5]地方中医药学校的学生和教师力所能及地走进中小学校园举办宣传活动,为学生讲解中医药的常见功用:如艾灸治痛经、三伏贴冬病夏治治未病;药食同源:如山药补脾养胃、枸杞滋阴益肾;中医药故事:神农辨药尝百草、华佗研制麻沸散……培养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自信心,在生活中巧用、妙用中医药知识。中医院的医师也应以宣扬中医药文化为目的主动融入学校进行义诊,对学生进行身体健康方面的指导,培养学生对中医药的自豪感和信任感。

3.编订内容科学规范的中小学中医药教材

中医药教材在结构体系和内容上必须贯彻落实“为每个学生的终身健康和幸福奠基”的指导思想。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深挖掘素材、明确主题、规范教材板块设计。教材编订的框架结构要逻辑清晰,符合国家在中医药文化方面的教育目的和各阶段学生的接受能力。小学阶段在普及中医药理论知识的同时,应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主,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形象生动的案例,做好小学生的启蒙教育;初中阶段则注重培养学生对药材的辨认和功效的了解;高中阶段需要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中医药知识来养生保健,扎根于实际运用,提高青少年的中医药文化素养。要深挖素材,将晦涩难懂的中医药知识,优化为学生喜欢和习惯的呈现,深入浅出,切忌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可以从中小学生必读的课外读物中选取中医药知识,如从《红楼梦》节取薛宝钗与冷香丸的故事;从日常生活中寻找贴近学生的常识,如冬天为什么需要喝姜茶和红糖水、怎样帮醉酒的父母醒酒等。在板块设计上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度,注意各板块之间的衔接和深入,按生活习惯、饮食健康、养生保健和预防疾病等环节展开,以启发诱导为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4.完善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中医药文化课程建设体系

完善课程体系、注重课程融合,落实中医药实践课程。中医药文化课程化,选择课程内容、设置课程体系时既要充分考虑中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需要,又要严格遵照中医药知识的内在规律,做到逻辑清晰,层层递进。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过程中有着深厚的哲学思想和文化沉淀,与语文、政治、体育等学科联系密切、不可分割,因此其他学科教学时也要在注重向学生传输中医药文化理念。将中医药知识融入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如成语中的中医精神、诗词中的智慧,帮助学生在习得语文知识的同时掌握中医药文化;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最重要的目的是提高青少年的健康素质,可以在课间活动或体育课中融入中医药知识,组织学生学习太极拳、五禽戏等传统体育健身操,帮助学生强健体魄,养成锻炼身体的生活习惯;在品德教育中融入中医药文化。通过中医药文化中悬壶济世、虎口取骾、菊井泉香等名家典故引导学生向榜样人物学习,培养学生助人为乐、诚实守信、知恩图报等良好品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生零距离接触中药,融入中医药实践课程是中医文化进校园取得成效的关键一步,学校定期组织学生参观中医医史馆感受中医先哲的精深智慧,在中医种植基地亲自种植、采摘、辨识、运用中药材,增强学生的体验感,感受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

5.建设熟练掌握中医药教学技能的专业教师队伍

注重师资培训,创新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学习中医药文化知识的主观能动性。专业师资力量缺乏是影响中医文化在中小学校园推行的最大阻碍。因此学校应定期组织正规学习,培养一支熟练掌握中医药文化知识,坚定践行中医文化传承的高素质师资队伍。与其他课程设置不同的是中医药文化知识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促进中小学生健康发展。因为中医药知识的学习不涉及考试、评分,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也就难免滋生懈怠情绪,要保持学生对中医药知识的热情和耐心,教师就必须转变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方式,走双向互动的教学途径,以学生为主体,活动为载体,增加情境创设和情感体验。改变传统教学方式,通过比赛、演讲等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呈现中医药知识。成立中医药文化兴趣小组,本着寓教于乐的原则,给学生创造展示自己、发展个性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自学意识和自学能力,只有这样学生对中医药的兴趣和认同才能历久弥坚。

6.营造浓厚的中医药文化校园氛围

将中医药文化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让中小学生随时能感受感受中医药文化的熏陶。[6]将校园的景观、建筑等硬件布局都变成“会说话的墙”,在走廊、楼梯、亭台等地方增贴中医典故、中药标识、中医经典方剂等等,并通过宣传栏、广播站等校园文化传输载体展示中医药文化。为调动学生学习中医药知识的积极性,学校应该积极组织以中医保健养生为主题的校园活动,如班级种植中药材盆栽、以讲座的形式讲述名医事迹、餐厅制作药膳板、以猜谜形式衔接药材和效用……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搭建自己的中草药植物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由教师引导,学生管理照顾。每块药材园都有自己的小标牌,介绍药材的名称、功用、习性等,学生轮流为小药园施肥除草、记录植物的成长状态、制作植物标本、收集药材种子、用药材制作香包香料等等,在动手操作过程中接纳、认可、热爱中医药文化。

四、结语

中医药文化进中小学校园是一项开创性的教育工作,需要不断探索实践、总结经验,切不可急于求成,如此一来中医药文化才能真正在中小学落地生根,重新焕发生机。

猜你喜欢

进校园中医药文化
《家庭中医药》老读者请注意
欢迎订阅《基层中医药》杂志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经典彩调进校园
谁远谁近?
舞龙舞狮进校园
优秀剧目进校园
中医药走遍全球再迎变革
首部中医药综合性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