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老龄化视角的社区老年群体心理健康研究

2021-11-23吴晓辉翁娜娜

现代交际 2021年16期
关键词:老龄化群体养老

吴晓辉 夏 霨 翁娜娜

(深圳开放大学 广东 深圳 518001)

早在20世纪90年代,人们已开始关注“老龄化”问题。近年来老龄化日趋严重,成为重要的社会问题。据国家统计局统计结果显示,截至2019年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2.54亿,约占总人口的18.1%。面对如此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形势,在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党中央从国家战略的高度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十四五”时期是一个重要的窗口期,按照当前人口老龄化趋势,到“十四五”末,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将超过20%,届时,我国将从轻度老龄化进入中度老龄化。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结构调整期,老龄工作、老龄事业等将会面临更多问题。在应对人口老龄化方面,我们还缺乏理论研究和完善的养老政策。在这种情况下,完善老年社会保障体系、老龄服务体系和老龄社会治理体系,成为“十四五”阶段发展养老事业,应对老龄社会的关键;其中,老年群体心理健康是组织开展所有老龄服务工作的基础。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及医药卫生水平的显著改善,人类寿命会大大延长。让老年群体身心愉悦地安享晚年,成为老年群体心理健康领域研究的重要方向。

一、积极老龄化视角的社区老年群体心理健康分析

(一)积极老龄化含义

从某种意义上说,积极老龄化是一种观念,在这种观念的指引下,应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最大限度帮助老年群体提高健康、参与、保障水平,在老龄化过程中,不断提升老年群体的生活质量,帮助老年群体挖掘体力、社会、精神等方面的潜能,保证老年群体能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权利、需求、爱好、能力等)参与社会活动,同时得到相应的照料、保障等。

(二)社区老年群体

所谓社区老年群体是指共同生活在同一个社区的老年群体,具体而言,社区老年群体是在一定社区内发生各种社会关系、社会活动,同时有特定生活方式的一群老年人。

(三)老年群体心理健康

老年群体心理健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认知功能良好

对于老年人来说,认知功能决定社会功能、生活质量,是衡量老年群体的重要健康标准。老年群体的认知功能主要表现为感知觉、定向力(辨别时间、地点、人物等的能力)正常等。

2.心态平和

步入老年阶段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各项机能严重下降,各种老年疾病加身,此时保持心态平和尤为重要。但是,有些老年人总和自己年轻时相比,做些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事情,达不到预期目标往往又会出现强烈的挫败感,无形中给自己增加了额外心理负担和烦恼。

3.心情愉快

据权威机构统计结果显示,在心理疾病中,对于老年人来说,抑郁症最为严重,诱发抑郁症的原因主要包括躯体疾病、退休后的心理落差等。刘荣等从心理健康干预的角度对社区老年群体进行分析,指出要通过心理健康干预帮助社区老年群体治疗焦虑、抑郁等,改变其不良心理行为,促进老年心理健康。[1]因此,老年人要保持心情愉快,与其他人聊天,培养兴趣爱好等,丰富自己的老年生活。

4.人际关系融洽

人际关系融洽主要表现为有知心朋友,能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尊重,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一方面乐于助人,另一方面乐于接受他人帮助。

5.适应能力良好

对于老年人来说,退休后拥有更加充裕的时间构建新生活,要通过不断学习,最大限度适应社会发展,适应退休后的新生活。对此,边晓璐等从营养运动的角度进行分析,指出自我管理中产生的心理问题、整体生活质量下降带来的一系列心理负担引起的心理问题等,在这种情况下,需要组织开展心理健康管理活动进行干预。[2]

6.人格健全

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观,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和外界事物,积极听取他人意见,实现兴趣、性格、气质等心理特征的统一。

二、影响社区老年群体心理健康管理与实践的因素

(一)不适应退休生活

在人的一生当中,退休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无论是退休,还是离休,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个角色的转变,但对于老年群体来说,受职业情况、家庭结构、生活环境、经济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心理容易发生较大的波动。尤其退休之后,先后需要经历六个阶段,分别为:

1.退休前阶段

在老年群体中,退休前都会憧憬即将到来的退休生活,对退休后自由、放松的生活充满期待。

2.退休蜜月阶段

在这一阶段,普遍充满新鲜感、好奇感,意味着开始享受天伦之乐。

3.退休醒悟阶段

在适应退休蜜月阶段后,开始出现消极心理状态,如孤独感等,通常情况下,积极和消极想法在这个阶段并存。

4.退休再导向阶段

进入退休再导向阶段后,老年群体经历自我调节、外界刺激后,都在积极寻找精神依托,继续发挥自己的光热,寻找个人价值。

5.退休稳定阶段

进入退休稳定阶段后,意味着老年群体已经接受了自己身心的衰退,能够理性地看待当前的现状,逐渐适应了退休生活。

6.退休终点阶段

经历过身边朋友、邻居离世,最终面对生命的终结。

对于社区老年群体来说,其地位从社会主宰者到转变为退休后的社会依赖者,角色之间的巨大落差,意味着老年群体必须放弃曾经辉煌的角色,通过重新定位,不断适应新的角色。

(二)经济收入不充足

充足的经济收入是社区老年群体日常生活的重要保障。王璇等对北京市城乡老年人养老保障与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结果显示,有社会养老保障的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显著高于无养老保障的老年人。[3]对于社区老年群体来说,从社会财富创造者转变为社会财富消耗者,在经济收入方面,他们普遍低于在职人员,物价水平的不断提高及医疗费用的上涨,导致社区老年群体缺乏可靠的经济依赖。受经济收入不足、社会地位降低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老年群体会在一定程度上产生自卑心理,进而诱发抑郁伤感等,影响心理健康。

(三)身体健康状况不如意

老年群体随着年龄的增长,健康状况大不如以前,无论是感知觉机能退化,还是老年慢性病的增多,都会对其心理健康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随着身体生理机能的变化,社区老年群体适应生活的能力逐渐减弱,容易产生悲观心理,如疑病、畏惧、焦虑等,对此,向运华等从人工智能的角度对老年心理健康管理进行分析,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将丰富健康养老服务工具,以此增强老年人自我健康管理能力。[4]

(四)家庭结构不和谐

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是全社会养老的共同愿望,受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在现实生活中,这种愿望很难实现。当前,在社区老年群体中,离异、丧偶等现象日趋严重,逐渐成为社会问题;子女忙于工作、照顾孩子等,导致老年群体更加孤单。对此,杜灿灿等从远程照护的角度对老年健康进行分析,指出可通过远程为老年群体提供人文关怀,给予老年群体更多照护。[5]

三、积极老龄化视角的社区老年群体心理健康管理与实践的具体措施

(一)提高认识,高度重视社区老年群体的心理健康

陈立新等通过调查武汉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的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的关系发现,社会支持可以减少老年人心理应激反应,缓冲外界对于心理健康的负性刺激,较多的社会支持可以促进老年人的心理健康。[6]对此,全社会要提高认识,正确认识社区老年群体心理健康问题的严峻性,充分意识到社区老年群体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要性,在组织开展社区老年群体服务工作时,高度重视心理健康工作;同时,对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来说,要从政策扶持、完善社会保障等方面,为组织开展社区老年群体心理健康管理与实践提供保障措施。

(二)强化责任意识,在法制层面融入精神赡养

龚宏川等从时间银行的角度分析社区养老问题,指出社区通过与大型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一方面让社区内的人员参与志愿服务,另一方面吸引社区外部的年轻人参与其中,不断优化志愿者的年龄结构。[7]社区老年群体心理健康管理与实践是一项社会性工作,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尤其是社区老年群体的直系亲属,更要提高认识,重视对老人的精神赡养。对此,需要积极营造社会氛围,尤其是新闻媒体要加大宣传,通过宣传强化责任意识,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精神赡养氛围。法制部门要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制定并出台地方性法规,将精神赡养纳入法制管理中,并将此项工作落实到社区老年群体心理健康管理与实践工作中去。

(三)完善社区老年群体心理健康管理与实践工作网络

在组织开展社区老年群体心理健康管理与实践工作时,为社区老年群体提供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服务,确保社区老年群体心理健康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对此,可以依托社区现有的心理卫生、公共卫生等网络系统,组建具有社区老年群体特色的心理健康管理与实践服务工作队伍,制定相关管理制度,确保社区老年群体心理健康管理与实践工作科学有序开展。

(四)开展社区老年群体心理健康管理与实践相关研究

联合理论界、学术界、心理卫生协会、老年心理研究会等组织开展社区老年群体心理健康管理与实践相关研究,制定专业的心理健康管理与实践技术规范,为组织开展社区老年群体心理健康管理与实践工作提供技术指导。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大此方面的投入,鼓励并引导开展相关的科学研究。王建英等通过研究郑州城区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现状发现,男性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女性,男性在“情感”“认知水平”方面得分明显高于女性。[8]王大华等提出配偶支持作为老年人社会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及婚姻满意度呈正相关。[9]

(五)普及社区老年群体心理健康管理与实践教育

在全社会范围内,积极普及社区老年群体心理健康管理与实践教育,落实社区老年群体心理健康相关的措施,倡导并培养社区老年群体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结果显示,在诱发老年群体心理问题的各种因素中,知识匮乏和不良的生活方式是主要因素。在影响老年群体的健康因素中,老年群体自身的生活方式占比高达60%。基于此,需要在全社会普及社区老年群体心理健康管理与实践教育,倡导良好的生活方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组织新闻媒体开展相关的公益性宣传活动,社区老年群体服务机构等组织不定期开展心理健康宣传讲座,通过社区宣传栏、社区讲座、知识竞赛等方式,大力宣传社区老年群体心理健康知识。

四、结语

人口老龄化现象的日益加重及社区养老模式的飞速发展,为积极老龄化视角的社区养老的发展提供契机,并取得较好的效果。在实践中,要充分考虑老年人的需求及意愿,以需求为导向设计针对性、个性化的心理健康管理模式,有效融合人文关怀因素,提高老年群体的生活质量。积极老龄化视角的社区养老具有独特的优势,为我国应对老龄化社会提供新型解决方式。

猜你喜欢

老龄化群体养老
老龄化社会下老年心理变化的应对
养老生活
当“我”老了——“90后”养老护理员的“自述”
哪些群体容易“返贫”——受灾户、遇困户、边缘户
认清亏欠问题——对参与近期香港暴乱的青年群体之我见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中间群体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北京超老龄化将持续50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