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背景下应用型院校教师精细化管理研究

2021-11-23

现代交际 2021年16期
关键词:教师队伍精细化应用型

高 博

(山东华宇工学院 山东 德州 253034)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高校之间的资源竞争越来越激烈,尤其是生源和师资的竞争更加激烈。办学质量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提高办学质量就需要有一支结构合理、专业素质高、理论与实践能力兼备的稳定教师队伍,因此,对于教师队伍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利用现代先进的精细化管理理念对高校教师进行精细管理,可以使教师的岗位职责更加细化,考核体系更加完善,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在当前大数据背景下,要充分发挥大数据优势,在教师的精细化管理过程中融入大数据思维,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教师队伍进行科学管理,不断提升对教师的管理水平。

一、大数据背景下应用型院校教师精细化管理的意义

1.促进教师整体综合素质的提升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应用型高等院校的数量在逐年增加,在此背景下,不断扩大的招生规模,也促使应用型院校教师队伍日益发展起来。应用型院校体现的人才培养特点是既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又要具备很强的实践应用能力,和研究型高校的学术型人才培养以及职业院校的实用型人才培养不同。因此,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师的综合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基于大数据的精细化管理方式,可以优化教师管理方式,结合高校自身的办学宗旨和发展特点,构建高效的教师管理运行机制,贯穿于教师发展管理的全程,让教师的精细化管理过程做到核心工作“精”、制度规范“细”,让教师管理制度内化为教师的行为规范,不断促进教师整体素质的全面提升[1],而且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记录教师的教学情况,从中反映出教师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促进其提升自身的理论素养和教学技能,不断推动教学水平的提升。

2.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应用型院校对于人才培养的定位应该是立足地方经济发展,结合本校发展特色,为社会培养实践应用型人才。但实际上,很多应用型院校对于人才培养的定位不准,办学特点不鲜明,存在同质化严重的人才培养现象,导致人才的竞争优势不足,与社会需求脱节。在当前形势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结合市场需求,明确培养方向,明确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具体到如何培养人才就需要发挥教师队伍的力量,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双师型”的教师队伍,队伍的建设和管理成了人才培养质量优劣的重要基础。基于大数据的精细化教师管理,可以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发挥研究型、实践型教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让不同类型的教师既各司其职,又相互配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协同教育教学作用,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3.促进教师队伍的稳定发展

在传统的教师管理中,由于管理方式的滞后,教师管理面临一些问题,比如,教师岗位的设置不合理,教师的职责不明确,细化不够,重视教师的科研评价,对教学质量的评价关注不足等问题,导致教师队伍建设不稳定。基于大数据的精细化管理改变了传统的“只管理不服务”的方式,通过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更加注重对教师的服务。利用大数据可以对教师的教学、备课、网络学习、学生管理等工作内容的数据碎片进行收集整理,很好地评估教师的工作过程,为教师的评价提供科学的依据。通过收集教师的数据信息,更好地了解教师的需求,针对不同类型的教师设置相应的考核措施,不搞考核“一刀切”,让不同类型的教师都有发展的空间,有晋升的渠道,为教师的工作、学习提供公平和谐的环境。[2]结合教师的需求,可以更好地为教师提供物质、精神上的帮助,解决其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让教师有职业成就感、幸福感,全身心地在本职岗位上尽职尽责,全力以赴,让教师队伍稳定持续发展。

4.促进应用型院校的持续高质量发展

当前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有了较大的改变,要求有了很大的提高。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应该按照市场需求,从人才的供给侧入手,转变培养理念,优化培养方式,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传统的教师管理方式不能很好地实现对教师的精细化管理,教师队伍管理中的一些问题长期存在,制约整体教师队伍的稳定发展,导致院校的发展缺乏持续的动力。而利用大数据的精细化管理,可以把教师的学习经历、教学情况、培训研修等信息统一到信息平台中,将教师的原始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从中挖掘有价值的信息,整体把握教师队伍的发展情况。对教师工作中的一些细节进行监督管理,为教师队伍的管理提供科学化、数据化的依据,打造一支专业教学技能高、爱岗敬业、执行力强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发挥教师队伍在院校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严格执行学校的发展政策,为学校的发展建言献策,鞠躬尽瘁,同时做好学生的管理、教学工作,为人才培养贡献力量,促进院校的持续稳定发展。[3]

二、当前应用型院校教师的精细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1.教师的培养体系有待完善

应用型院校为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院校的专业设置要结合市场需求。当前的社会发展速度快,一些行业也在不断变化,尤其在互联网大数据发展背景下,催生了很多新兴行业。为了适应社会发展,院校的专业设置也在不断调整变化,学科的种类划分越来越精细,与之相对应的是,学生和教师的数量都在不断增加。由于教师的人数多,院校对于教师的招聘更加倾向于高学历的青年教师,加上教师工作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就需要有完善的教师培养体系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对于实践型应用院校来说,教师的培养更加重要,因为多数教师都有丰富的教学理论,科研水平也较高,但是缺乏实践教学能力,只有完善的系统培养才能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很多院校虽然也开展不同类型的教师培养工作,但大都缺乏系统的培养,基本上是用一套培养方式来培养不同教师,没有结合教师的学习背景、专业特长、研究方向等进行个性化培养,造成教师资源的同质化严重。

2.关于教师的针对性培训内容不足

当代大学生家庭背景不同、生活经历不同、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各异,因此,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对于他们的培养既要遵循教学大纲要求,又要做到因材施教,这对教师的教学水平、理论知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4]而且,当前时代,知识更新速度快,为提高教学管理的时效性,就要经常对教师进行系统培训。既要做好入职前的岗位培训,让教师了解岗位职责,在工作过程中爱岗敬业,又要根据教师的专业、岗位等,做好入职后的针对性培训和阶段性培训,更好地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教学技能以及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等。但是很多应用型院校对于教师的培训内容更新慢,不论是什么专业的教师都用同样的培训内容,没有突出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对于教师的个性化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3.教师资源的配置不合理,资源共享程度低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基地,实施培养的主体应该具备专业的知识和丰富的教学技能,对于应用型院校来说,尤其缺少具有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教师。因此,要根据学校发展实际,结合学科的建设需要,进行合理的教师资源配置,既要有高层次的学术骨干,又要有强大的青年创新团队,为人才的培养提高智力资源支持。同时,又要结合学校的学科设置实际,根据教师队伍的数量、学历结构等进行灵活的调整优化,合理配置教师资源。另外,由于教师的工作性质和环境相近,资源共享可以很好地实现教学互助,减少管理成本。但实际上,有的院校由于对学科设置不合理,未能结合市场需求对专业和学科进行增删,导致教师资源配置不合理,出现相近学科有多名教师教学的情况,也存在某些“冷门”专业教师短缺的情况。[5]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师资源的浪费,提高了管理成本,不利于高校的长期稳定发展。

4.教师的考评评价方式单一

很多应用型院校对于教师的考核评价方式单一,主要注重科研成果的考核,而具体的教学工作由于考核量化程度难,在具体的考核评价中不受重视。无论教师的职称评定还是年度考核等,都唯科研成果而论,这种单一片面的考核评价方式导致一些从事一线教学工作的教师在评优创先方面没有优势。一线教师承担的教学任务比较繁重,尤其是一些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教师,更是由于学生工作的琐碎而无暇进行科研工作,也就意味着晋升的机会比较少。而这种过分量化考核指标的方式,会让教师只注重科研数量,而不注重科研质量。一些需要长期投入才能见效的科研成果很少有教师做,大多数教师都选择周期短的科研,导致科研水平不高。对于所有的科目都选择同样的考核指标,会打击一些教师的积极性,尤其是一些青年教师,刚参加工作不久,如果采用一刀切的考核方式会让他们对于自身岗位的发展失去信心,不愿意在岗位上投入更多的精力。[6]

三、大数据背景下应用型院校教师精细化管理

1.利用大数据的精准识别,优化教师培养计划

应用型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要根据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进行相应的灵活调整,以便让人才的培养更加符合社会的需求。对于教师的管理、培养也要及时调整,提高教师管理水平,适应社会发展要求。首先,发挥大数据的精准识别、智能分析等作用,制订完善的教师培养计划。应用型院校的教师受教育程度不同、专业不同、个人兴趣爱好不同,到高校任职后的教学情况、科研情况、个人进修情况等都有差异,这些数据信息都可以为教师的精细化管理提供依据。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有效收集教师的各项数据,将庞大繁杂的数据信息进行分类分析后,为教师培养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在全面分析教师数据的基础上,根据教师的个体特点,从事的岗位要求,制定完善的培养方案。其次,通过大数据的精准细化、全面分析,让教师培养的各项工作精细化。根据院校自身的办学特色,当前的专业设置以及未来的发展规划,在综合考虑社会对于应用型人才不同需求的基础上,科学制定教师培养计划。计划的制定要统筹考虑不同学历、不同专业及从事不同岗位教师的各项指标,既要有适合所有教师的师德师风培养建设,又要兼顾不同类型教师的岗位需求,做到精准培训,既满足教师群体的共性需求,又照顾到不同个体的个性需求。[7]如理论研究型教师要通过合理的培养方案促使其不断强化实践教学技能,实践型教师要促使其加强对学科理论知识的研究,不断提升专业知识素养、人文素养等,用系统的理论知识指导实践教学工作的开展。最后,利用大数据搭建教师进修平台。院校要立足本校发展,根据本校的教师资源,制定完善的线上师资培养模式。加强与兄弟院校的合作共享,为教师进修学习提供机会,利用线上与线下结合、校内与校外合作的培养方式,为教师的多层次发展提供学习环境。

2.构建精密完善的教师培训体系

教师培训管理最终目的是要提升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更好地开展人才培养工作,同时,还要兼顾到教师群体的各方面诉求,否则很有可能浪费培训资源,达不到预期的培训目标。因此,对于教师的培训要结合教师的各方面需求,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开展素质能力培训。首先,发挥大数据优势,提高教师培训服务水平。在对教师开展培训前,结合教师多层次的需求,调整优化培训内容,为教师提供更加符合自身发展的培训内容。其次,结合对教师的数据分析,开展个性化的培训,为不同岗位、不同专业、不同爱好的教师提供针对性的培训,激发教师的潜能,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比如,对于开展教学工作的教师,有的侧重于理论研究,有的对实践操作项目感兴趣;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教师,有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优势,有的喜欢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等。因此,院校对教师的培训就要结合岗位要求,全面分析教师行为背后的数据,尊重教师自身发展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做到精准培训。[8]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高,自身也会不断朝着擅长的领域方向努力,发挥出最大潜能。

3.优化教师的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共享程度

利用大数据的精准识别匹配功能,实现教师资源的优化配置,避免出现人才资源的浪费,提高教师队伍管理的整合性和前瞻性。首先,利用数据平台,实现教师资源的优化配置。数据价值是隐藏在数据里面的,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可以实现碎片化数据的整合,挖掘教师数据中的有价值信息,形成结构化的数据。利用数据平台优势,结合教师的学科结构、人才的培养需求来实现教师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大数据具有价值密度低的特性,很多的数据如果不能互联互通是无法发挥作用的。因此,要将教师数据信息库与院校内其他部门的数据库实现互通,避免出现“信息孤岛”现象,真正将数据的作用发挥出来。[9]其次,在院校范围内共享教师的基础数据资源,比如教师职称、学历、受教育程度、科研成果、教学情况等,为教师的交流轮岗、人员调动、待遇改善等工作提供更加精准的参考数据,让教师管理工作更加具有合理性。

4.建立完善的教师考核评价体系

发挥大数据在精准评估方面的作用,构建多元化的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因为教师从事的工作具有复杂性、创造性的特点,对于教师的考核评价不能搞一刀切,要积极采用多层次、多元化的指标考核方式,确保对教师的考核更加全面。首先,树立发展性的教师评价观。教师工作主要面对的是学生,学生是不断变化的群体,教师的工作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具体的工作开展过程中,教师的心理、工作态度、工作能力等都会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教师的某些方面的发展,将这些教师变化的指标记录保存下来,作为教师考察的重要指标,避免过分量化的考核导致的考核不合理情况。其次,发挥总结性评价的作用。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深入分析教师的教育管理活动,优化评价方式。利用图示化的数据来展示教师的不同方面发展数据,记录教师工作中的数据信息,进行数据分析,为掌握教师的发展信息、优化教师的信息统计提供资源,更好地为教师评价提供反馈信息,为教师的激励措施提供参考。最后,将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结合。建立教师发展的电子档案,收集教师发展过程中的数据,量化教师发展中的教学、个人发展等方面的内容,可以帮助教师自身通过分析自己的教学行为,反思教学实践,促进自身专业发展。总之,发挥大数据优势,构建的教师考核评价体系既要能掌握教师的工作状况、监控工作过程,又可以很好地激励教师进行工作创新,促进其专业发展。

5.确保教师数据的质量和安全

在教师的精细化管理中应用大数据技术,是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师队伍管理水平。教师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是对教师进行科学管理的基础,如果数据出现误差就会导致对教师的考核评价、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数据要更加精细、完整、规范、准确。为确保数据的质量,院校要建立可靠的教师数据库,对教师的数据信息进行收集、分类,基于数据信息的标准化发展,建立业务系统联系。[10]加强对数据后期的更新维护,确保数据录入、传递环节的标准化操作,保证数据信息的真实完整。另外,要保证教师数据的安全。大数据在具体应用过程中,涉及隐私问题,因此,要保证教师的数据信息安全无泄漏。加强对数据信息的管理,利用相关安全防护措施提高数据信息的安全性。同时,数据信息管理人员要做到权责分明、各司其职,不能让同一个工作人员兼任其他岗位。比如系统管理员、网络管理员等都要有专人负责,为其设置一定权限,明确用户的职责,责任要落实到个人,并签署保密协议,确保数据不泄露。数据在处理分析的过程中,要利用先进的加密技术,避免数据被盗,而且要及时进行数据备份,防止数据丢失。建立完善的风险防范机制,对于非法入侵、非法访问等安全事件进行及时处理。

四、结语

大数据背景下,应用型院校教师的精细化管理要与时俱进,改变传统的管理方式,树立大数据思维,积极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教师的数据信息进行全面分析和关联。通过数据分析,监控教师队伍的发展过程,发现教师管理过程中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解决,同时,利用数据的预测功能,预判教师队伍发展趋势,科学地进行评估,做到未雨绸缪。加强对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实现对教师管理过程的精准化、精细化,动态调整教师培养方案,利用精细化的培训,科学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提升教师队伍管理水平,推动高校的稳步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教师队伍精细化应用型
精细化管理在房建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探讨市政工程的精细化管理
OBE模式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
扎实推进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常德市依托名师网络工作室推进教师队伍建设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独立学院考试管理策略研究
应用型高校混合式新型网络课堂教学改革
“精细化”全方位培养好参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