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师范类”院校之公共史学课程建设

2021-11-23梁立佳

关键词:历史学师范类史学

梁立佳

历史学专业受到学科性质和社会需求的限制,导致本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这一状况显然与当前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党和国家、人民群众对历史文化知识与产品的不断增长的现实需求相矛盾。实际上,作为现代高等教育发源地的欧美国家早在20世纪后半期即已出现高校历史学研究生难以获取相应的高校或科研院所教职的情况,这一历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困境与同时期西方社会流行的后现代主义思潮相融合,共同促成了20世纪后半期的“史学危机”。而20世纪70年代美国高校兴起的公共史学项目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历史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困境,促进了美国历史文化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国内学界关于美国公共史学的考察,大多聚焦于公共史学范式的介绍和概念的界定,或者关注于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高等院校公共史学课程的开设情况,[1-2]而相对缺少国内高校历史学专业中公共史学课程建设方面的探索与思考,[3]本文的讨论希望能够对国内高校公共史学的发展起到抛砖引玉之效。

一、“非师范类”院校历史学专业的发展困境

历史学专业是目前国内高等院校普遍开设的一门文史类基础学科。尽管就不同院校的学科布局和专业特色而言,历史学专业的具体培养方案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培养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素养和系统的历史学专业基本知识,发掘一部分具有潜能的史学专门人才,培育能在国家机关、文教事业、新闻出版、文博档案及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实际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却是各个院校历史学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据统计,截至2020年2月,国内开设历史学专业的院校高达240余所,涵盖中国史、世界史、史学理论、文物博物馆学等多个分支学科。[4]高等院校广泛开设历史学专业,不仅体现出历史学作为一门培育群众素质的基础学科的重要性,而且反映了当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文社会科学提出的新要求。历史不仅是过往事件的简单汇集,更是民族记忆与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近代百年以来的帝国主义侵华史、日本军国主义侵略史、中国近代的民族民主革命史,无不承载着中华民族优秀儿女奋起抗争帝国主义入侵,维护民族自主与经济独立的民族记忆。事实上,21世纪以来,伴随国家经济社会和对外关系的发展,党和国家各级机关一直强调历史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的价值。2015年8月,在山东大学承办的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上,习近平在贺信中即强调:“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承担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使命。”[5]4年以后,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注与支持下,中国社会科学院成立中国历史研究院,再次体现出国家对历史学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作用的肯定。习近平和党中央对学习历史的必要性和意义的强调,必然为高等院校历史学科的发展创造出十分有利的环境。同时期,国家制定了以“一带一路”为代表的对外开放新格局。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对中国自身、周边国家历史和文化的研究开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熟悉这些国家语言、历史和文化的青年人才的需求日益扩大。如国家社科基金与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两项最重要的人文社科类项目在项目类别与立项数量等方面都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国家社科基金即在原有的一般项目、青年项目和西部项目基础上,专门增加了旨在研究中国周边国家历史文化的冷门绝学项目。近年来国家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与国家对外投资和文化交流的繁荣,都为历史学专业人才创造了良好的市场需求。然而,历史学的基础学科性质与高校人才培养的不完善,导致历史系学生就业面临十分严峻的挑战。一方面,历史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而相对远离市场经济的直接需求,另一方面,高校在课程设置方面相对忽视人才培养与就业岗位之间的衔接,这两方面的综合作用严重影响到历史学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本应面向社会多样化需求的历史学专业,学生就业的路径却相对偏窄,这一状况伴随近年来国家教育机关对师范生和教师资格审查制度的完善而日益凸显,不但不利于非师范类院校历史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而且严重影响到非师范类院校历史学专业的生源,甚至历史学科的存续与发展。现实的困境要求我们寻找“他山之石”,而美国高等院校中的公共史学教育,或可为解决国内非师范类院校的困境提供一条有效路径。

二、美国公共史学的发展及其培养模式

“公共史学”(public history)发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高校历史学教育领域,逐渐向欧洲、亚洲和美洲的高等教育传播,目前已经发展为初具全球规模的历史学范式和高等教育模式,并且拥有包括《公共历史学家》等专业类刊物。美国“公共史学”的兴起不仅是其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同时它的出现还具有某些偶然性。美国作为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发祥地,拥有众多全球知名的高等学府和十分完备的高等教育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高校毕业生的人口比重日益增加,并且与同时期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浪潮相结合,有力推动了美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然而,到20世纪70年代,伴随美国国内社会经济的转型,以及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压力的增强,高等院校的历史系毕业生,尤其是具有硕士和博士学位的史学人才,遭遇到严重就业危机。据统计,1976—1977学年从全美144所拥有史学博士学位点高校毕业的1 605名历史学毕业生中,只有52%的毕业生有机会获得在高校任教的机会,这其中还包括大约37%的临时性工作职位,这意味着有大约32%的历史学专业毕业生无缘继续从事本专业教学与研究的机会,而只能从事其他职业。[6]35这种史学毕业生的就业困境,显然会对美国高等院校的历史学专业及其研究生项目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尤其在美国这样一个高等教育与市场需求之间保持紧密联系的国度之内。

美国高校历史系毕业生的就业困境成为其高等教育中历史系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的重要背景。1976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的历史学教授罗伯特·凯莉和韦斯利·约翰逊利用从洛克菲勒基金会争取到的一笔为期3年的基金,尝试创设“公共史学”的研究生项目。在最初的设计方案中,公共史学课程仍然强调传统史学对基础知识、外语、史学理论等专业训练,同时添加两门旨在拓展学生视野、锻炼实际操作能力的实践课程。两门课程中的一门注重训练学生从事公共史学的能力,另一门则强调跨学科研究方法的训练。值得注意的是,不同于以往教学中仅仅关注向学生普及政府、博物馆、图书馆、各类公益委员会的组织和活动等内容,公共史学项目更加注意从一开始就成为上述公共事业的组成部分,如教授与学生定期前往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博物馆、档案馆、报社等进行实践教学,并聘请部分公共史学的实践者直接参与到日常的教学和交流活动之中。

此外,每名参与公共史学项目的学生,都拥有长达半年之久的实习期,以便于传统史学训练与公共史学实践的相互结合。罗伯特·凯莉和韦斯利·约翰逊首创的公共史学研究生项目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参与这一项目的研究生大多在毕业后获得了相关岗位的工作。随后,两人开始在美国高等教育界宣传这一全新的史学人才培养模式,并赢得了其他兄弟院校的大力支持,不仅创办了《公共历史学家》这一专业性刊物,而且筹建了全国公共史学委员会组织,以便更好地在全美宣传和发展这一培养项目。目前,公共史学课程在全美的研究生项目中开始占据越来越高的比重,以2010年为例,即有近90所高校开设公共史学研究生课程,其中有大约7所高校开设了公共史学的博士项目。[7]

同时,美国学者对公共史学的概念和内容都形成了更为准确的界定。南卡罗莱纳大学历史系教授舒尔茨认为,在目的上,公共史学在训练学生掌握基本史学理论与技能的基础上,倡导史学知识与现实需要的有机结合。在主题方面,强调通过多种类型文献的阅读与分析,将团队合作的方式,运用于实际生活中的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在教学内容上,注重传统史学训练与实践教学的双管齐下,尽可能地增加学生接触社会工作和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6]39这些关于公共史学主要内容的定义有助于人们多维度理解和认识美国公众史学教育的实质,即突破传统史学功用的局限性,寻求历史学在更为广阔的社会层面发挥出一定的效力。当然,伴随美国公共史学学会的成立以及各州公共史学实践的多样化发展,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历史解释的公众化,由此推动了20世纪后期以来美国史学界和公众围绕历史话语主导权问题的争议,但这一课题显然超越了本文所要探讨的范围。

三、“非师范类”院校的公共史学课程建设及其意义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国家对外政治与文化交往的日益繁荣,国家政府和公众都迫切需要了解历史,尤其是外国的历史知识,开眼看世界早已不再是个人的喜好,而上升为国家、社会和个人发展的必备条件。国内的史学工作者大多支持公共史学的发展,先后倡议和实施了一系列旨在提高民众史学思维的推广和普及项目。如近年来中央电视台先后制作出《世界历史》《大国崛起》《公司的力量》等兼具知识性和娱乐性的大型历史类纪录片。这些成果固然受到欧美等国历史类纪录片模式的影响,但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公众对本国,尤其是世界历史相关知识的渴望。[8]除此之外,国内的公共史学读物亦获得较快发展,涌现出一系列兼具知识性和趣味性的大众历史类读物。正如北京大学钱乘旦教授在新近出版的《外国史丛书》的总序中所说:“在当今时代,历史借鉴远超出了本国的历史,因为中国已经是世界的中国。中国人必须面对这个现实:在他们眼前是一个世界。……时代已经把我们推进了世界,我们如何能不融进世界历史的记忆中?所以,加强对国人的世界史教育,已经是不可回避的责任,这是一个时代的话题。”[9]在这里,国家和公众对历史学知识和产品的日益增长的需求,显然与当下历史学专业人才的就业困境形成鲜明的反差。这就要求高等院校,尤其是数量更多的非师范类院校的历史系领导和教师们深思,到底是哪个环节造成了当下历史专业学生的就业困境?为何一边是国家和社会的巨大需求,而另一边却是历史学专业人才的大量积压?对此,我们认为,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应紧密联系市场的实际需求,并以此制定更为适合社会和市场需要的历史学人才培养模式。而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在美国国内盛行的公共史学课程的培养模式,将为我国的历史系人才培养提供“他山之玉”。

目前国内历史专业毕业生大多选择进入基础教育领域,但受制于非师范类院校的性质局限,以及国家教育部、各级政府教育部门对教师任职资格等方面制度的不断完善,中学历史教师的任职资格日趋严格。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非师范类院校的历史专业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必然面临十分严峻的形势。一方面,高校历史专业的生源质量和数量都难以获得保障,另一方面,高校内部的历史系师资和资源日益压缩。那么这些暂时的困难是否就证明非师范类院校的历史学专业已经不再具有存在的必要了呢?显然不是。事实上,非师范类院校在培养历史学人才方面的优越性至今仍较少为人们关注。而新的时代条件和国家社会需求无疑为非师范类院校历史学专业和学科的发展创造前所未有的机遇。

伴随信息技术革命的深入发展,国家和社会需求的巨大变化,国家教育部门多次尝试调整高等院校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的任务和定位。高等院校已不再仅仅作为科学研究和学科人才培养的基地,而是要融入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全局之内,培养一大批能够满足国家和社会需求的优质毕业生。2019年教育部、中央政法委、科技部、工信部等13个部门正式启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要求全面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全面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10]同年,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在北京召开的第四届高等学校外语教育改革与发展高端论坛上指出,高等外语教育发展要超前识变、积极应变、主动求变,着力培养“一精多会”“一专多能”的高素质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其中在涉及高等院校的新文科建设问题时,吴岩指出,高等院校要积极应变,加快推进新文科建设,强调从世界来看,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呼唤新文科建设;从中国来看,新时代呼唤新文科建设;从教育来看,新方针呼唤新文科建设;从方位来看,世界舞台全球格局呼唤新文科建设。[11]按照国家教育部关于新时代新文科建设的总体意见,未来文科专业的发展将更为注重跨越学科的联合培养。以历史学为例,高校应在课程设计和学术交流等环节增加跨学科内容,注重与经济学、人类学、宗教学、政治学、社会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的交叉学习,培养出知识结构更为全面、思想意志更为坚定的合格毕业生,而非师范类院校一般具有文理医等学科领域较为全面的特征。以笔者所在的河北大学为例,河北大学共设有一级学科博士点1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4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0种,95个本科专业。学科专业广泛分布在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12大门类,是一所学科门类设置较为齐全的综合性高校。在这样的条件下,学校和学生都可以更为便捷地运用其他院系、学科的教育资源,也更加有利于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历史学人才培养。

另外,教育部于2019年颁布《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文件对新时代新形势下高等院校的本科教学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建议,尤其强调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社会实践、创新创业等方面的能力。文件在严格教育教学管理、深化教育教学制度改革、引导教师潜心育人、加强组织保障等4个主要方面对新时代学校教育与人才培养的机制提出新的要求。[12]新的时代国家、社会和人民群众需要新的历史学知识和产品,新的科技浪潮需要新的多媒体网络的教学创新,新的市场需求迫切需要新的史学人才培养模式,而旨在面向大众社会需求的公共史学或可为国内高等院校,尤其是非师范类院校的历史学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一条有效的路径。

21世纪以来,国内也出现了一些关于公共史学的相关讨论,几乎每年都有各种类型公共史学课题的研讨会或工作坊,还涌现出诸如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中国公共史学集刊》和浙江大学主办的《公众史学》两种具有广泛影响的专业期刊,进而为人们了解和认识这一全新的史学培养模式创造了有利条件。其中,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也是北京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的王希老师在国内公共史学的介绍和推广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美国史学会会长梁茂信教授特别强调,从10多年前,王希就在国内的学术期刊、会议上倡导发展公共史学。在他看来,公共史学是历史学专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必须面对的问题,也是历史学者的职业责任。王希对历史学的理解不仅是专业上的钻研精进,也包含着强烈的道德追求。多年来,他牺牲大量的个人研究时间,用于学术服务与帮助后学,这并不是每个学者都能做到的。王希教授的《谁拥有历史——美国公共史学的起源、发展与挑战》是较早在国内介绍和推广美国公共史学发展的概念、历程和意义的学术文章。王希教授还发表了自己对美国公共史学的认识,即美国公共史学是美国史学自然发展的产物,也是美国史学公众化的集中体现。而21世纪以来国内历史学学科的发展,同样为史学的公众化创造了历史机遇。对此,我们认为公共史学中包含的跨学科性和实践性能够成为突破当下非师范类院校历史学人才培养瓶颈的有效路径。

近年来,教育部不断强调加强高等院校人才培养中的实践环节,以便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优质人才。公共史学课程的建设注重课堂理论教学与户外实践操作的结合,侧重于培养满足市场需求导向下的综合类史学人才。在具体操作中,可适当选择新闻学、文学、博物馆学等相关学科课程的辅修,深化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思政建设,培育一批精通传统史学基础知识和方法,同时能够熟练运用新闻传媒、文字处理、文博设计等技能的综合性史学人才。综合性院校具有学科覆盖面广、综合实力较强的优势,在具体的史学人才培养过程中,应适当打破传统的学院或学科设置的藩篱,鼓励历史系学生选修其他学院和学科的专业课程,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视野。正如北京大学王立新教授所说,历史系的学生“要广泛阅读,选修或旁听其他院系的课程。其他学科的知识能扩大我们的视野,启发我们思考,提供史学缺乏的概念和分析工具,给思维过程注入思想的因素”[13]。同时,在历史学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要兼顾史学基本素养与实践运用能力的培养,不仅需要强化历史系学生的专业理论和技能,而且应该充分运用校外的实习基地,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例如在文博专业学生的培养中,一方面要增加学生进入博物馆、历史遗迹保护区的时间,另一方面,应该聘请一部分工作经验丰富、理论素养精深的专业人员走进课堂,向学生们言传身教,以便更好地做到专业知识学习与实践技能培养的结合。需要注意的是,高等院校在开设公共史学相关课程的过程中需要重点注意历史学基本技能训练与社会实践能力发展之间的紧密联系性,切不可单纯为了扩大就业渠道而过于关注社会实践技能的训练,而忽视历史学传统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同时,公共史学课程的设置与讲授一定要注意对学生思辨思维的培训。正如刘开军在反思近35年来公众历史教育思想的演进时所强调的,在公共史学的教育过程中需要不断进行价值判断和问题反思,以便最终走出困境。

由此可见,公共史学课程的设置成为突破高等院校历史学科建设瓶颈的有效路径,不仅有助于提升历史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协调理论教育与实践培养的逻辑关系,而且有利于拓宽历史系毕业生的就业渠道,促进专业建设与市场需求的良性循环。公共史学的课程建设要求高等院校重塑专业培养的目标定位,构建以市场和公众需求为主导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结合国家教育部关于新时代新文科建设和实践课程发展的政策要求,利用综合性院校的学科多样化优势,注重历史学与经济学、考古学、文学、政治学等学科的内在联系,构建以服务公众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

猜你喜欢

历史学师范类史学
师范类大学生体育素养现状研究
——以河南师范大学为例
教师资格证国考背景下师范类专科体育教学优化研究
反思改革开放40年史学理论发展的几个问题
师范类专业将实行三级监测认证
历史微故事的选取原则以及在初中历史课堂的应用
中小学师范类与非师范类教师的教学能力差异状况及成因分析
史学漫画馆
“竜林”文化与民族社会历史学(下篇)
史学漫画馆
西方史学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