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新发展理念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2021-11-23刘畔畔周小龙

关键词:用人单位职业大学生

王 尧 刘畔畔 周小龙

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1]这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新的重大论断,对我国的高等教育和大学生就业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视角下,完整准确地贯彻新发展理念,才能面对和适应新的机遇和挑战。新时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同样应该坚持新发展理念,这对大学生充分认识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优化和提升全社会对大学生就业的关注度、拓展教育资源和教育方式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内涵

职业生涯规划是个人对自己承担的工作岗位所做出的未来规划,它包含了人在一生中所选择的行业、工作以及角色。职业生涯规划会受到外界因素以及自身因素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安排。[2-3]大学生就业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日益显露出来,大学生和用人单位同时出现“就业难”和“招聘难”的窘境。大学生在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高校要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社会环境评估、职业目标定位、职业规划的实施与调整,并全程跟踪和辅导。《礼记·中庸》中提到“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4]大学生在就业之前就要做好、做足、做细职业生涯规划的功课。首先要了解自己,准确评价自己。同时,积极地有针对性地参与相关实践活动和社会活动,在各种活动中找到与自己的契合点并进行职业目标定位,在规划实施的过程中要根据现实情况不断调整规划。

近年来,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据统计2021年高校大学毕业生超过900万人,2022年高校毕业生将达到1 000万人。[5-6]尤其是从2020年初开始,突如其来的全球疫情影响和国家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等多重因素叠加,就业形势也受到冲击。大学生的就业呈现以下新特点:从用人单位角度来说,随着国家产业结构升级转型、高科技水平的提升,在很多领域内出现大量人才缺口。比如智能制造技术、计算机技术、大数据技术、物联网技术、电子竞技技术、新媒体技术、网络云计算技术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建设的相关人才。[7]而这些领域正是将“90”后和“00”后视为主流人群。从高校和大学生角度来说,对职业生涯规划重视不足。学生未能在大学阶段形成科学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学校在学生大四,甚至是毕业前夕,召开几次就业辅导会议,对学生的职业生涯给出了并不系统的规划方案和求职技巧。学生们则制作了简单的求职简历,经过学校的就业辅导,或者在网络中查询到的相关注意事项和某些成功与失败的案例后就匆匆参加就业面试等。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持续出现就业困难、盲目就业、毕业即失业、职业生涯缺乏连续性等问题。[8-11]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及其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新时代背景下,用人单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人才。这些人才不仅仅是管理、技术、生产、服务等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也需要具有工匠精神和责任担当的高尚品格的新时代人才。这就要求无论是高校还是大学生本人都要在新发展理念引领下,重视并制定科学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提高大学生的就业成功率,确保其职业生涯的可持续性,实现每一名大学生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二、新发展理念引领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探讨

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大学生职业规划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和行动指南。

其一,贯彻创新发展理念,增强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视程度。根据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心理学教授约翰·霍兰德的人业互择理论,可以认为人格类型与职业匹配的程度直接影响个体对于职业的协调性和适应性。[12]只有当个人找到了与自身特点相匹配的职业时,才能够充分挖掘自身潜质,发挥自身职业优势。因此,高校在指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社会认知。

大学生的就业前景是机遇与挑战并存。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不再仅仅关注大学生的学历,而是学历与实践能力并重的高素质大学生。大学生要紧紧把握住大学四年时光,时刻不忘充实和调整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提高自身能力。

此外,大部分学生在升入高校之后,往往都是为自己制定了本学期或学年的短期学习目标,关注自己的课程学习情况、期末考试分数,而忽视了长期的发展规划,更谈不上为自己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因此,高校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应该负起主体责任,在制定培养目标和方案时,应该创新思路,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价值观。高校要创新教育教学内容和方式,将职业生涯规划贯穿于整个大学阶段。对一年级的学生要渗透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让他们在内心深处产生一种对于职业规划的兴趣。二、三年级是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最核心最重要的时期,使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得到系统化和个性化的培养。大学生要通过竞赛、实习、课程设计、科研项目等相关实践环节使自己的职业能力得到充分锻炼。四年级的学生是职业生涯规划得到收获的关键时期,他们临近毕业,高校在这一时期更要系统并个性化地培养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帮助和配合他们寻找到满意的工作。在学生明确自我评估和社会评估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以适应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发展的需求。

其二,贯彻协调发展理念,充分优化高校、政府、家庭和用人单位在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耦合作用。高等学校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充当着培养学生专业素质和提升学生职业竞争力的角色。新时代背景下,企业对高素质大学生的需求已经从简单的对大学生数量和毕业学校层次等方面转化为对大学生专业及综合能力与素质方面的要求了。高校应该教育学生理性的评估自己、评估社会,给自己一个相对准确的目标定位。这不仅可以有效解决企业里的人才无序流动的状况,还可以解决用人单位“有岗无人”和大学生“无业可就”等问题,有效提高学生就业成功率和稳定性,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政府作为社会服务和社会引导的机构,是在高校、企业、大学生、家庭之间进行协调的重要纽带。新时代背景下,政府在一定程度上掌握着大学生就业和人员流动的大数据,通过数据分析,政府可以使高校与用人单位之间建立稳定的互信机制,使高校的教书育人与用人单位的用工需求紧密联系,大幅度提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社会效益。

家庭的教育与培养同样也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前沿阵地,甚至可以对大学生职业生涯产生终身影响。家庭中各成员的行为方式、教育理念等对大学生的早期成长起到了言传身教的作用。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应该注重家庭和学校合作,双方面联合互动,家长不但要做学生学习的坚强后盾,更要做好高校教育的好帮手,助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此外,家庭教育应该时刻渗透给大学生优秀的思想品德和艰苦奋斗与不畏艰难的优良作风。

用人单位是大学生实现职业生涯规划和人生价值的最终场所,应该根据自身发展情况及时向高校发布人才需求信息,这些信息是高校实时调整培养目标和实施方案的重要依据。此外,用人单位可以积极与高校进行产学深度融合,组织学生岗前培训和上岗实习,帮助大学生了解企业需求和企业与自身的适应度,助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实现。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系统工程。高校、政府、家庭和用人单位只有形成耦合作用,协调发展,建立家、校、社会协同育人的良好生态,发挥系统的整体效应,产生“1+1+1+1>4”的效果。

其三,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将“思政元素”引入课程体系中,提升大学生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不仅要面向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同时也要筑牢道德的防线,充分实现大学生职业生涯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高校要积极推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的绿色专题教育。让学生通过自己学习的专业知识与节约资源、减少浪费、保护环境、杜绝污染等联系起来,实现专业知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让学生清楚筑牢道德防线的重要性。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多元文化和意识形态进入到大学生的头脑中,难免造成其在职业生涯初期出现迷茫、动摇,甚至道德意识模糊等问题,最终无法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和人生价值。高校是学生立德树人教育的重要阵地,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是实现课程教学与立德树人教育的重要实现方式。在改革过程中需要充分挖掘高校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并合理改革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使大学生的个人发展进步与用人单位和国家的发展进步统一起来、个人利益与用人单位和国家的利益统一起来,进而培养大学生的法治意识与责任担当,强化“工匠精神”与国家意识,使学生从思想根源上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其四,贯彻开放发展理念,构建用人单位与高校双主体育人模式,拓展教育资源。2019年,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等6部门印发了《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产教融合是促进教育优先发展、人才引领发展、产业创新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相互贯通、协同促进的战略性举措。[13]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灵活办学机制,提升大学生就业率和职业生涯质量,既要对内开放,也要对外开放。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地方高校带来了新的历史使命。近些年来,众多高校积极推动探索和实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并取得了较好效果。但目前存在的问题是,用人单位在产教融合过程中,没有完全成为人才培养的主体,其缺乏开展与高校教育融合的动力,无法形成产教融合的长效机制。因此,在高校与用人单位实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过程中要关注以下几方面内容:第一,产教资源与技术的深度融合,实现教育、经济、社会价值,奠定坚实的校企合作物质基础。高校的教学、技术资源与用人单位的技术、生产资源相融合,使学生收获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最大化,也可以实现职业生涯个性化发展。第二,校企人员的深度融合,全面全程提高企业参与度,提高高校教师和企业员工的职业素养。实行高校与用人单位的“双主体”育人模式。用人单位负责定期将经验丰富的管理、技术、生产、服务等高素质人员派驻高校,联合开展教育教学和改革教学内容等。同时,用人单位也能及时发现潜在的人才。学生在高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的带领下进行实践锻炼,获得丰富的实习经验。教师也可以通过对用人单位的考查,个性化推荐符合要求的学生,同时也可以拓展自身教书育人的思路。第三,校企文化的深度融合,培养优秀的高素质人才。两者的深度融合,让学生在读书期间就接触到企业文化,在了解企业文化的同时,提升自身企业文化素养,能够更加准确地熟悉职场的基本精神和凝聚力,为职业生涯规划做更全面的准备。第四,建立校企双方利益共同体,构建产教融合的长效机制。学校追求的是培养符合现代化建设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用人单位追求的往往是经济利益,只有共享共赢,才能形成长效机制。高校可以利用用人单位的资源,培养“双师型”教学团队。而用人单位可以利用学校的资源,便捷、高效地选择人才,提升知名度,树立企业形象。最后,搭建“毕业生回访活动”和“企业及用人单位调研活动”双平台联动机制,形成高校—毕业生—用人单位的职业生涯双闭环精准规划。将本专业已经毕业的学生邀请回校,通过他们对用人单位要求和需求的反馈,及时调整学校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职业规划。通过双平台联动,使学校与用人单位共同研究制定新的人才需求状况清单,更新人才培养方案。

实施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也需要对外开放。“一带一路”教育行动,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开辟了一片新天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众多,需要的人才更加广泛多元。在铁路、海洋、语言、服务、办学等方面都需要大量高素质人才。高校要实时宣传这些需求,激发大学生的就业热情,让他们抓住机遇,提升自信和勇气,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其五,贯彻共享发展理念,在职业生涯规划实施过程中惠及全体大学生。新时代背景下,每一名大学生满意的职业生涯都关乎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整个社会的热切期盼。首先,高校作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施的主阵地,肩负着培养每一名大学生都能符合用人单位职业需求的责任。高校教师在教学和实践过程中,要积极探索“研讨式”教学方法并带领学生参加各种学科竞赛,在研讨和竞赛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们的团队精神,又潜移默化地使学生了解自己,评估自己在团队中适合的角色和起到的作用以及在组建团队时所需要的成员。此外,还可以聘请具有成功职业经验的学长来到课堂分享自己的经历。他们和在读学生具有相同的读书经历,他们的成功职业经验可以启发学弟学妹,有的甚至可以稍加修改便移植到某些学生身上。其次,高校之间要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高校要充分借助国家大力发展的国家级慕课平台、互联网网课平台等,分享各自授课方法和成功的教学案例。同时,学生们也有充足的机会学习自己感兴趣、符合自己职业理想的课程,实现个性化发展。再次,校企合作,共享高校与企业资源。这里不仅包括教学、技术、人员等资源的共享,还包括用人单位职业需求信息的共享。校企双方发挥各自的教育与技术资源优势,可以利用教育部高教司产学协同育人项目平台,进行共性化和个性化两个层面的培养,充分挖掘每一名大学生的潜质。在此过程中,企业要充分发挥自身在前沿科技和高端设备上的优势,将这些资源展现到学生面前,提高他们的职业热情。同时,企业将自己的职业需求共享给高校,高校可以根据需要对企业进行“订单式”或“推荐式”培养,建立精准就业服务体系。践行共享发展理念,大学生全员参与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施,使他们能够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相互促进,共享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成果。

三、新发展理念引领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实践

多年来,国内许多高校对于机械类专业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做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工作,把提升学生职业素养放在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位置。笔者所在高校以省级机电集成大学生创新基地为载体,创新了“指导教师+学生科研助理”的培养模式,采用“科研+教研+创新竞赛项目+基地日常运行管理+科研助理”机制,转化传统的教与学的关系,使学生融入到本学院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中,使他们成为教师工作的得力助手,实现了学生有人带、有事做、有进步的良好育人氛围。经过几年的发展,创新基地运行日趋完善,指导教师队伍不断壮大,参与其中的学生数量也迅速增加。学院将协调发展和开放发展作为提升教师能力和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式。学校对接政府,收集省内企业在项目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瓶颈问题,并鼓励教师主动联系企业,进行课题申报。教师在成功立项之后,既成为了解决企业生产问题的专家,也为学生提供了科研素材。学生在进行科研活动的过程中,不但熟悉了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情况,也将自己在日常学到的专业知识应用到实际科研项目中去。同时,也对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的差异有了一定的认知。近几年,学院教师立项产学合作项目多项,将企业的技术人员请进学校,努力推进“校企双主体”育人新格局,加之学生家长的正面引导,学生投入热情高涨。同时,学院将“立德树人”内化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以绿色发展理念引导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在课堂、实验和实习中,注重学生工程质量、成本、效益、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等工程素质的培养,注重安全、管理、工程伦理和道德等工程文化的熏陶,并将有关内容纳入课程考核中。利用新媒体技术,打造思政教育教学新平台。利用校园“风采报”,采用机械头条、机械周刊、街访专栏等特色宣传方式,促进广大学生思想意识全面成长。新媒体以“讲好中国故事”为核心,提升学生“工匠精神”与“家国情怀”为主要目的,围绕时事要点、社会要闻、科技前沿新闻,使学生充分了解时事热点新闻和科学技术前沿知识,提升学生的精神面貌以及政治素养。在共享发展方面,实施“传帮带模式”,通过教师引领、学生科研助理主导、创新学分激励等方法,引导全体学生组队报名各级各类科技竞赛、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报考各类技能证书等,综合提升职业素质。

将“厚学科专业基础、重实践能力、个性化培养”作为培养数学与统计学专业人才的理念,将“适应社会及经济发展一线需要”作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目标,按照“双向选择,按需分流”的原则,实施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多年来,学院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将“见习”“研习”“实习”分阶段地布置于各个学习阶段。低年级阶段安排的见习,可以使学生对教育和教师工作有一个初步认知,理解立德树人教育方针,增进职业认同,培育教育情怀;通过观摩学习,获得教学设计、教学实施以及教学研究体验,同时获得班主任工作和育人工作的体验。高年级阶段安排的研习,可以学会基本的教育教学研究方法,对基础教育中的问题进行研究,获得有价值的结论;能够发现、辨析和质疑遇到的问题,获得具有一定创新性的认识。临近毕业的实习,使学生明确立德树人是教育工作的关键,遵守教师职业道德,培育教育情怀,增进职业认同,关爱学生成长;能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进行教学设计、实施与评价,形成初步的教学能力;能够进行基本的班级管理,开展一些学团活动,积累学科育人方法和育人活动体验;了解我国基础教育和数学教育现状与趋势,积极反思提高教学和班级指导水平。积极探索建立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的协调与开放的培养模式,即“3+1”培养模式。“3+1”模式是前三学年在校学习理论基础知识,最后一学年到企事业单位实践。定期邀请企事业单位知名人员给学生讲座,与学生交流,以及定期送学生去企事业单位参观、实习,达到学校与企事业单位协同育人的目标。近年来,学院一直与吉林市两所知名中学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学院注重校园绿色发展理念,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的多学科优势、教学资源优势,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强化应用能力和适应能力的培养。形成学生多渠道获取专业知识、多方向选择就业途径、多层次培养自身能力、多角度感受专业魅力的多元化教育理念。全体学生共享课程体系改革成果,学院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元化人才培养体系,拓展强化职业技能,注重实施职业素质教育,搭建了通识教育课程平台、学科基础课程平台、专业方向课程平台、综合实践课程平台,划分了多个课程模块,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不同的模块,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为因材施教创造条件。

总之,虽然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但是挑战与机遇并存。新发展理念为广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实现的方法。高校以及全社会以新发展理念作为职业生涯规划的引领,使大学生们在迈进大学校门时就想到要规划,学习过程中就要探索并进行规划,毕业时就能够实现规划,最终实现大学生拥有高质量的职业生涯。

猜你喜欢

用人单位职业大学生
第十六届大学生年度人物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关于与特殊岗位劳动者书面劳动合同签订的责任分析
职业写作
这32种情形用人单位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
我爱的职业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五花八门的职业
到分公司任职工龄可连续计算